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doc_第1页
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doc_第2页
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doc_第3页
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doc_第4页
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小学科学课改成果的经验总结报告娄烦县教研室 尹月珍2003年我国小学新课程改革首此开始使用科学教材,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科书。我县科学教师首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使用苏教版科学教材,逐年推进,度过了艰辛而又快乐的课改时光。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正确引导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取得了一些成绩,申报市级实验课题小学科学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实验课题成绩显著,现总结如下:一、积极加强学校管理坚决执行国家课程改革计划,落实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督查各校开全开足小学科学课程,有田间的学校配备专职教师,对课程实施实行有效管理。二、积极进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培训为使科学课改顺利实施,我县教研室在实施新课程的最初阶段,对实施新课程的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科专题培训;并在每学期对实验教材进行培训。三、积极进行实验教师培训为打造一批能够担负起小学科学课改任务的教师队伍,我县教研室举办了两次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会,2003年8月主要进行通识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2004年8月暑假期间组织了各学校派送骨干教师参加市教科研中心举行的小学科学课教材培训会议,这些骨干教师回来后配合县科学教研员进行了全县范围内的二级培训,随后又在在各校领导的支持下,及时对本校的科学教师分别进行了三级培训。实践证明,我县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室及时有效的,收到理想效果。四、课题小学科学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本课题实验由县教研室牵头,各直属校和联校教研员和实验学校共同组成研究队伍。课题的领导组和指导组由县、校教研员及优秀教师组成。 指导组应每月召开会议,根据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内容,提供学习资料,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深入学校进行指导。各学校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研究模式,根据研究内容开展研究。课标教材实验观察研究1.随着新课程和实验教师的培训,教研室从课改伊始每年都对全县学校新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教研员深入到各校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的管理进行检查督导,深入课堂通过观课议课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知道促进科学教师从落后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上来,促使各校的科学教学都向前迈进。2.为了深化实验过程研究,教研员为各校提供课题研究信息,并积极参与一起研究。我县申报课题为小学科学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在全县范围开展。3.以评优促课改。通过评优质课的形式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每隔两年评选一次,一等奖获得者推送到市里参赛。每次活动东有新的有新教师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科学教学想高层次高水准的方向发展。4.加强常态课的研究和指导。根据全县兼职科学教师多,校点分散教师包办的特点,要普遍提高科学课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及组织这些教师经常开展平常状态下的科学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每一节科学课都能对路,都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低水平向该水平攀升,达到基本目标的的落实。5、为更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水平,教研室自课改以来每年都多次安排送教下乡活动,教研员带领骨干教师利用星期天到乡镇学校为科学教师上示范课、引路课,这项活动队全县农村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锻炼了一部分科学课骨干教师,他们本身也得到了提高。6、2011年五月,教研室组织全县科学教师进行了“小学科学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依托市教科研中心提出的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实验一小的郝文梅老师报送参加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技能赛,遗憾的是比赛当天,大雪封山阻隔了我们这块偏远山区的参赛道路。7、每学期全县分三个片区举行一次大型的联片教研活动,与小学科学课题小学科学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结合,每个片区的科学教师全部参与活动,从观课到议课,教师们积极主动,气氛热烈,不论是作课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内容1.研究“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明确接受式探究就和发现式探究都属于探究式学习。研究两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教学过程。2.研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特点及思维方法,从而使老师课堂上正确把握探究过程,适时进行指导。3.研究科学探究过程对学生提出了哪些能力要求,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才能达到这些要求。4.研究探究活动中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从而使老师适时、适度进行有效指导。5.研究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探究活动,研究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课堂综合能力。6研究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如何进行合作与交流。7研究学生探究过程的心理,原有的初始概念、认知特点。实验过程1.学习理论阶段:根据研究内容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有关探究教学理论。2.课堂实践阶段:在实验学校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召开县级专题研讨会,在学校研究基础上集中展示、交流、研讨。3.中期评估阶段:深入课题实验学校按计划要求进行评估、反馈、指导。4.提倡行动研究,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实验方法1.提升理念,转变教研职能,深化学习 推进小学科学课改更需要学习,理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教研观念的转变需要深入地学习,所以,在研究、指导科学课改中,要求全县科学教师始终把学习作为基础前提,置于教研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学习使全县科学教师认识到:教师喜欢的教研方式就是好的教研方式,教师困惑的问题就是教研工作的切入点,能增强教研实效的途径,就是教研工作的有效途径,教研有所收获之处,就是教研应该总结提升之处。教研员的基本角色定位是教师的引领者、合作者和服务者,教研工作的重心和生命力在课堂教学,教研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教师和基层学校。以积极的心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课改培训,吃透上级的改革精神,前瞻性地把握学科课改动态。在此基础上,认真地研读纲要、科学课标及相关资料,使自己在理念上有前沿性,在行动上有针对性。有了这些理性思考后,我更加注重向实践学习,在引领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中,总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不仅与教师一同反思研讨,还针对其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再学习,这样,真正做到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使学习贯穿在教研工作的全过程,使理念的提升建立在坚实的学习与实践基础之上。2.创新教研方式、搭建平台,引领服务。骨干引领、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渠道,任何学科课改的成败,也更直接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农村科学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队伍不稳定,每学期都有新面孔出现。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把教研的重点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对新面孔及部分教师,要求他们要上好常规课,明确提出三点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教学设计符合科学课特点。他们要做到这些,也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研活动中,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骨干教师为这些人上规范的常规课,当他们熟悉路子之后,再由骨干教师上专业引领示范课,逐步提高标准。不同层次教师形成帮扶对子,让骨干教师跟进式引领,使课堂教学始终居于教研的核心地位,并沿着先进的理念不断向前推进。研培一体,案例引路在课改之初,我们对教师进行了课改理论的通识培训,科学课程标准培训,虽然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念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不能有效得到解决。根据培训和教研特点、取向及教师的需求,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研培一体的教研模式。所以在每学年进行一次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和每学期开学初进行教材培训时,已不再是单一的讲座式,形式灵活多样,如参与式、体验式、讨论式等。让接受培训的教师参与其中,置身于问题,在培训中思考、在研究中感悟。通过说课、课例分析等,使课标和教材培训更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引路的做法更具有实效性,教师理念更新之后,再进行理论培训意义就不大了,我们就以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为教学案例,让教师在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叙述发生的教学故事,分析其中的得失。开始是分析别人的案例,对照剖析自己的教学,后来提倡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发生的事例进行描述、反思、提升形成案例。既有文本案例也有视频案例,在这过程中,我与学科教师一起写案例,共同交流研讨,这种培训方式针对性强,很受教师欢迎。在此基础上,把它扩展为每学期的“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学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一篇案例,撰写一篇论文,形成一个解决问题方案。通过研培一体化的实践,教师的理论得到提升,反思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标,把握教材,增强了教研的实效性。合作共建,共同提高 面对课改的新理念,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教研员更要转变教研方式,必须走下业务权威的台阶,与科学教师平等交往、互动,成为教师发展的合作者、交流者和促进者,与教师在合作共建的平台上形成学习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时,我改变了过去手把手一包到底的备课方式,而是放手让教师独立设计教学,上课后大家共同交流提出建议,把有价值的话题引向深入,对误区拨正方向,对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在研讨课的听课方式上,也改变了过去只是听和记录,一切等课后解决的做法,而是抓住当时的真实情景,参于其中,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适时、适度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点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合作共建、教研相长的方式,去掉了教研员的理念预设和操作上的限制,在参与、合作、互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真实的情景中,促进有效教学策略的落实。网上教研,提高效率网络是我们最大的教研室,它方便快捷,教师依托网络充分沟通与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求得别人帮助,不受时空的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教研的效率。所以我区科学教师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网上教研,如杨树中心小学的曲成照老师58岁,求别人打字参与网上教研。学校网络条件较好的教师,不但参与阿城区网上教研,还积极参于哈市和省里的网上教研活动。本学期哈市的四次UC教材培训和省里的UC说课大赛,阿城参与的教师很多,都觉得受益匪浅。我做为一名教研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定期发表主题引导研讨方向,拓展研讨的广度和深度。网上教研缩短了城乡差距,成为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首选的教研便捷之路。校际互动、优势互补由于每个学校科学教师数量较少,大学校有2-3名,村小只有1名还是兼职,很难形成教研氛围。那么在推进校本教研时,我就强化了区域内校际间的互动,根据学科队伍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组成区域性的教研组,由骨干教师任组长,使校际之间的教师结成对子,优势互补。城区10所学校,分成2个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农村每个乡镇就是一个教研组,每2周活动一次,教研主题各组自己确定,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能组内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疏理出来传给教研员,我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不同途径进行回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互动,城区名优教师每学期到乡下送课两次,已成为一种教研制度。教研员负责联络组织,送课内容与教学方法力求贴进农村教学实际,朴素实用,课后交流反思,农村教师也可到城区学校听课、授课,感受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处理教材能力的不同要求,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课题牵动,提升水平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当课改推进到深层次时,课题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科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实施课题牵动战略。如提高科学教师素质,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教研模式等问题,进行疏理归类,由骨干教师牵头研究,校校都有课题,人人参与其中。针对科学教师队伍现状,课题不求大不求全,只求小而实,成果不求高深只求解决实际问题,其成果案例、反思、叙事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样就使教研活动能集中力量,针对问题,寻求突破,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到有效操作策略层面,从而提高了科学课改的实施水平。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农村学校实验仪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从自然课过渡到科学课,使本来就不足的设备就更加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动员广大科学教师,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是师生动手,开发资源。农村学校操场大、学生少,操场边的闲地很多,所以,我要求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让学生亲历植物生长过程,一块地分成若干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种植与观察比赛。一开始种凤仙花较多,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感到由于气候的原因,在一学期内很难看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种子成熟要在暑假或下学期开学,学生不能连续观察植物的一生,所以我们找到了替代品荠荠菜,生长周期短,又比较耐寒,种子也容易采集到,效果较好。平山的王志霞老师、松峰山的张长江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养蜗牛,学习这部分内容前,让学生或家长上山时留心采集,集中在老师那里养起来,以备上课用,师生在这一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养蜗牛的经验,使本单元书面学习的过程变成实际观察操作的过程,学生学习入脑入心,还把多余的蜗牛带给城里的科学教师共同享用。许多教师就是这样自己动手制作标本、教具,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亲历的探究过程。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霜雪雨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经过教师们的精心筛选,这些资源变成了有效的课程资源。同时也鼓励教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之中去,如舍利中心小学的林老师,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荒草地,上观察小动物一课。红星的张志霞老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校田地里,上各种各样的茎一课。李树德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借助自然景物,上风的观测一课,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能及时重复,可以重组开发。因此,我们紧紧依托阿城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全省的优势,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为科学教师服务。这些资源的利用,弥补了教具的不足,师资的差距,丰富了学生知识面,拓宽了视野,我们鼓励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例如,地球和宙宇这部分内容有了网络资源的支持,教学效果就会更好。我们每年开展一次科学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比赛,推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促进科学课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抓住契机,建立机制,稳定教师队伍科学课是非工具学科,在基层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想把教研工作引向深入,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多年的教研实践,使我体会到:一是创造机会,倾斜政策。在教研活动听课调研中发现素质较好的老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在区教研活动中给予展示的机会,这样对一些城区薄弱学校和乡镇学校而言,特别是村级小学的教者和学校领导,都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使任课教师能够有机会出头露面,得到认可,使他们愿意留在这个学科。同时,我极积与基层学校领导协调,认可科学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在评优、评职中肯请学校领导给予一定的倾斜,在此基础上,从业务的角度,和其他教研员一起呼吁在骨干评定中分学科进行,使这些教师不断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避开了语文、数学的强势,在纵向评比中坚定了自己的学科职业生涯。如大岭乡岭西小学的倪波老师,胜利小学的韩晶老师和红星中心小学黄野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并成为学科的骨干力量。二是改革机制,坚定信心。由于历史的原因,科学课一直被当作小科,所以,学校、学生、家长都不重视,但学校对科学教师的考核与语文数学教师一个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