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_第1页
最新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_第2页
最新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_第3页
最新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_第4页
最新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表 专业:XXX姓名:XXX 学号:2XXX编制日期:2014年10月2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十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法人代表XXX联系人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650224建设地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补办环保手续)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屋工程建筑(E4710)占地面积(m2)1500绿化面积(m2)100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5) 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环发200117号);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 -1993)评价采用的标准 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工程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用水定额标准 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8-2006 工程内容及规模:1、 工程建设概况本工程为西南林业大学第十栋宿舍楼建设工程,随着西南林业大学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宿舍楼不能满足学校不断增加的学生的住宿要求,需要新建宿舍楼,以配合学校不断发展的脚步。工程总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凡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阐明建设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社会、经济与环境同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十栋宿舍楼位于第二食堂西北侧,九栋宿舍楼的对面,宿舍楼地基比九栋低一个楼层,九栋约与宿舍楼二层等高。宿舍楼共7层,每层共34个寝室,可同时住6个学生。2、 公用工程(1) 给排水供水系统来源统一为学校内自打机井,工程产生的废水经第二教学楼后面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所得中水用于校园内绿色植物的绿化灌溉。十栋宿舍共34761428人,污水量人均用水定额人数转换系数排放系数,高等教育人均用水定额为150L(人d),转换系数为0.80.95,可以取0.85,排放系数为0.80.9,可以取0.85,所以日排水量为164.7595t,全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用水日按270天算,年排水量为44485.07t。屋面雨水有组织排至室外雨水管,用暗管汇总,就近排入道路雨水排水渠中。二、建设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建设工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工程东南面为九栋学生公寓,东北面为八栋学生公寓,西南面为国际交流中心,南面为十一栋学生公寓,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其周边环境具体见附图二。工程所在地属昆明滇池盆地地区。昆明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的西南端,境内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变化进程中,经多种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形成了以沉积岩为主的各种岩石。影响昆明市的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有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带、汤郎-易门断裂带组成的川滇径向体系,属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罗平-昆明-南涧纬向构造带,以及云南山字型构造体系。在这些体系影响下,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全是形成了北高南低逐步倾斜的地势。2、气象评价区域地处中亚热带高原(低纬高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5,极端高温31.5,极端低温-7.8,气压800.6hPa,无霜期285.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11.2mm,多集中在5-8月,占80%左右,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蒸发量1870.9mm;多年平均日照2480.2小时,日照年65%;主导风向西南风,风频16%,静风频率31%,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19m/s。3、水文评价区域内主要水域、湖泊为盘龙江。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95.3km,径流面积90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7亿m3,河道流域高程为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最窄处为7.3km。工程所在地已与城市下水道连接,该工程的废水经过第二教学楼后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4、土壤、植被盘龙区成土母岩主要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及玄武岩为主。因土壤发育程度、植被类型、侵蚀等级不同,以及人为活动方式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山地红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土等多种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85%。土壤的垂直分布也较明显:红壤(海拔1800-2100m)、黄红壤(2000-2400m)、黄棕壤(2400-2600m)。区域内无天然植被,生态环境多为人工环境,生物多样性低。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建设工程所在地为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1、盘龙区简况盘龙区位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昆明市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50341,东经1024528,东、南面与盘龙江之滨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2009年7月以前辖区面积345.8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292平方千米。2009年8月,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两镇辖区总面积为541.1平方千米,下辖32个村委会,217个村民小组。盘龙区情发生新的变化,管理面积从345.8平方千米扩大到886.9平方千米。2011年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盘龙区滇源镇、阿子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至此,盘龙区原有的8个街道、2个乡、2个镇全部设置成街道办事处,12个街道办事处的成立。全区共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12个街道办事处,共49个社区、48个村委会。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达90%。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为每平方千米920人。2011年,盘龙区人口出生率5.29%。,死亡率2.61%。,自然增长率为2.67%。2、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简况青云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东郊城郊结合部,是盘龙区街乡整合后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西面以穿金路、东二环路为界与金辰、东华两个办事处相邻,南面与官渡区的金马街道办事处相联,东面与官渡区阿拉乡接壤,北面与双龙乡接壤。青云街道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集风景名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家园。辖区有著名的世博园、金殿公园、昙华寺公园和东白沙河水库等风景名胜旅游区。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16个自然村,辖区居民80989人,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3万余亩,集体预留土地约1500亩,山林面积3万余亩。还有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云内动力、金马铸造厂、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学校世博分校、云南省第一监狱、昆明第一监狱、昆明市农垦局三农场等省、市、区公共单位17家。工程评价区内有完备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交通便捷,社会环境优越。工程所在地西南林业大学已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工程的污水由学校内部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工程周边无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对象,无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本身处于学校内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工程所处区域为文化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根据2012年昆明市西山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工程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因为工程所在区域附近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空气基本可达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滇池草海水质保护目标为GB3838-2002 类水体,但由于受工业、生活排污及农田面源的排污影响,根据2009年7月至12月盘龙江水质状况市民调查报告,盘龙江水质类别为类。 3声环境质量现状工程为文化体育区,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类标准考核,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根据2011年昆明市环境质量公报,2011年主城区四类声环境功能区:1类区(居民文教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达标,夜间超标率为12.5%;2类区(混合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均达标;3类区(工业集中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均达标;4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昼间、夜间均达标。由于工程四周无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对工程所在地的影响较小。区域内环境噪声基本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类区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西南林业大学附近经过多年人为建设,已经没有大量自然植被覆盖,经过多年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且该工程位于学校内部,已经不存在原生的植被和野生动物。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工程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 m3)工程TSP颗粒物(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平均0.200.070.040.0624小时平均0.300.150.080.151小时平均0.90*0.200.502、工程所在区域盘龙江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工程pHBOD5CODmnNH3-NTNTP类标准696301.51.50.3(湖、库0.1)3、工程区域内声环境执行1类标准。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Leq 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5545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程废水排放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的B等级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表4-4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单位:mg/L)工程pH(无量纲)CODcrBOD5SS氨氮总磷(以P计)动植物油标准值695003004004581002、工程厂界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 1类。表4-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Leq 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5545五、建设工程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示意图:根据其建设内容,其施工期、运营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见图1、 工程主要用于学生住宿,产污工序相对简单。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噪音、扬尘、固废装饰工程施 工 期基础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噪声 生活垃圾使 用 期营运使用十栋宿舍楼附近设计有完善的供水、仓储、污水收集、垃圾收集等基础配套设施,其主要配套设施为:1、供电:工程用电由城市电网统一输送。2、给排水:本工程用水由学校自打机井提供。排水实施雨污分流,且宿舍外排管道直接与学校污水处理系统相连。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为绿化用水。3、垃圾处理:宿舍楼前设有垃圾房,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定时清运。 消耗1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1、废水 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混泥土护养、基坑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以回用于生产,不外排。施工期污水由于相对集中,可在施工期建好厕所以及配套的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中水用作绿化。2、废气 施工期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3、噪声 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噪声有运输车辆及各种施工机械声。对周围有一定的影响,应控制,避免在晚上施工。4、固体废物污染 平整场地时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等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1、废水根据工程规划,整栋宿舍楼内设置水冲厕所238个,就餐不在工程范围内;管理人员、安保人员45人,办公、日常生活在场地范围内。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8-2006用水定额标准,住宿学生按满住1428人,高等教育人均用水定额为150L(人d)计,转换系数为0.85,排污系数取0.85,整栋宿舍学生污水排放量为164.7595t/d, 全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用水日按270天算,年排水量为44485.07t。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中水用作绿化。2、废气可能产生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是垃圾房恶臭气体。但是仅对宿舍楼的学生及附近小卖部有不利影响。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臭。垃圾收集点应及时清运垃圾,特别是夏季气温高,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3、固体废弃物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住在宿舍楼里面的学生的生活垃圾。主要由纸屑、果皮、包装物等构成。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公式:日垃圾产生量人数产生系数(0.81.5kg/人d)工程位于校园内部,所以产生系数经验上取1以上,取中间数1.2,所以垃圾日产生量为14281.21714kg, 全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垃圾按270天算,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62.7t。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4、噪声建设工程噪声主要为宿舍楼内学生的生活噪声,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达标排放。六、工程主要污染物汇总(每年均以270天计算) 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垃圾房恶臭气体/水污染物学生宿舍生活污水44485.07t第二教学楼后设有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固体废弃物学生宿舍生活垃圾462.7t /a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市政部门统一收集。噪声学生宿舍噪声6580dB(A)昼间:55dB(A)夜间:45dB(A)主要生态影响由于环境评价时,该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且该地区为城区,人造建筑密集,天然植被覆盖不高,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废水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混泥土护养、基坑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以回用于生产,不外排。施工期污水由于相对集中,可在施工期建好厕所以及配套的化粪池。学校在第二教学楼后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且污水处理系统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学校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能满足中水回用绿化用水水质要求,能用作绿化用水回用。因此,本工程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2、废气施工期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定时洒水并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车速,施工车应清洗后才能出施工现场。合理规划物料,避免现场堆放大量沙石,水泥,减少露天堆放,在有风、干燥的时节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由于在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的影响是暂时、局部的,只要加强施工期管理,对区域空气环境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部分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基本消除。3、噪声施工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掘机、混凝土振捣器、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吆喝声、拆卸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时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主要对机械噪声进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本项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见表行评价。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Leq 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70554、固体废弃物平整场地时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等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遮蔽措施,防止运输洒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危害环境。(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影响分析该工程排水实施雨污分流。该工程运营阶段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学校在第二教学楼后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且污水处理系统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且具有如下特点:1.设备埋于地表下,上面可以进行绿化,环境美观。2.整个设备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3.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设备上方可修建停车场等,无需建厂房等设施。4.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生量少、噪音小于二类地区的标准。5.操作简便、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6.设备可按标准布置,也可随地形需要特殊布置。格栅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达标出水污泥池污泥回流风机图7-1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框图污水调节池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中城市杂用水-绿化用水水质要求,学校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能满足中水回用绿化用水水质要求,能用作绿化用水回用。因此,本工程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2、废气影响分析可能产生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是垃圾房恶臭气体。仅对宿舍楼的学生及附近小卖部有不利影响。在垃圾的收集、转运过程中,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臭。恶臭污染物根据国家标准,主要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垃圾收集点应及时清运垃圾,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瓜皮果壳等有机成分较多时,更应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间,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住在宿舍楼里面的学生的生活垃圾。主要由纸屑、果皮、包装物等构成,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公式:日垃圾产生量人数产生系数(0.81.5kg/人d)工程位于校园内部,所以产生系数经验上取1以上,取中间数1.2,所以垃圾日产生量为14281.21714kg, 年约有3个月的寒暑假,全年垃圾按270天算。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62.7t(以270天计算)。宿舍楼前设有一个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4、噪声影响分析建设工程噪声主要为宿舍楼内学生的生活噪声,可网格法对建设工程所在区域噪声进行布点检测,在地图上找到工程位置,并在声环境检测范围内画出80m80m的方格,然后定方格中心点为噪声监测点,每个点以5s一个数据为单位,读出连续的100个数据,把的到的1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十个数为L10第五十个数为L50,第九十个数为L90,根据等效连续A声级的计算方法算出个监测点的噪声值。Leq.A=L50+(L10+L90)2/60通过测算,建设工程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达标排放,对周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5、对外环境影响分析建设工程产生的污染物涉及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废水直接排入学校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中水用作绿化;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回收后,不可利用部分交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产生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符合学校总体规划。八、建设工程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 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水污染物学生公寓生活用水CODcr、BOD5、动植物油、SS、氨氮、总磷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水质能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中城市杂用水-绿化用水水质要求,中水用于校园绿化,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小固体废弃物学生公寓生活垃圾纸屑、果皮、包装物等学生自主送到宿舍楼前垃圾房,对垃圾进行收集,并于每天早上由环保部门统一清运出学校。处置率 100噪声生活噪声噪声无昼间55 dB(A)夜间45 dB(A)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该工程所在地西南林业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原有生态环境已经不存在,所以该工程的开展不会改变当地及附近区域的生态功能。建设工程场地已有绿化,另外校方对其加强管理,以起到美化环境和吸声、降噪、改善陆生生态系统的目的。九、结论与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