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doc_第1页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doc_第2页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doc_第3页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doc_第4页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65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玉珍,沈玉英,洪秀美 【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意义与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65例采用纳洛酮+常规治疗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而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对1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分析。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结论:尽早使用纳洛酮,严密观察病情与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纳络酮;急性酒精中毒;护理急性酒精中毒多由饮酒者一次饮酒过量致血中乙醇浓度过高所致。乙醇可从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分布全身,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乙醇在肝脏醇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大量乙醇首先作用于大脑皮层,其后皮质下中枢和小脑也受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最后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1。我院急诊科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的6年来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其对中毒患者意识恢复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32例,其中男104例,占78.8%;女28例,占21.2%;年龄17岁61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饮白酒73例,占55.3%;啤酒38例,占28.8%;红酒18例,占13.6%;其他3例,占2.3%。白酒酒精浓度一般在2858左右,饮酒量多数在250 ml1 000 ml。中毒程度2根据临床意识改变和对外界反应分3度:轻度表现为兴奋状态,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中度表现神志不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躁动;重度表现为沉睡,严重者昏迷,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陈施呼吸,心跳加快、二便失禁等。所有患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等症状,在呼吸、呕吐物中有酒精气味。 多数是与他人赌酒和请客敬酒喝多的,少数是家庭争吵而自杀性饮酒。治疗组65例:轻度中毒16例、中度中毒38例、重度中毒11例,醉酒至来院的时间约30 min8 h;对照组67例,两组年龄、性别、饮酒量、中毒程度及醉后送到医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方法 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治疗,酒精经胃肠吸收极快,因而一般不需催吐或洗胃,但如果患者摄入酒精量极大或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则可以洗胃,给予0.9%生理盐水15 000 ml20 000 ml洗胃。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静脉置管套管输液、高渗糖、速尿、维生素C、维生素B6等。同时注意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呕吐物吸入,防止窒息。同时要观察呕吐物的量和性状,分辨有无胃黏膜损伤情况。抽搐者用高糖或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减轻脑水肿,达到减少并发症。对呕吐较严重者可用止呕剂如灭吐灵肌肉注射,以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出血发生。安全防护,防止意外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嗜睡者首剂纳洛酮0.4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推注。昏迷者首剂纳洛酮0.8 mg静脉推注,效果不明显者,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纳洛酮1.2 mg持续静脉点滴(0.02 mg/min),直至清醒。1.3 密切观察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神志、心电图等,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情况、意识清醒时间,观察记录15 min/1次,确切记录治疗开始至患者神志转清、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间,即清醒时间。2 结果2.1 对照 65例纳洛酮治疗组: 轻度及中度患者一般在0.5 h2 h清醒,重度(有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意识逐渐恢复,呼吸恢复正常,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病情3 h内全部清醒,可稳步行走,65例纳洛酮治疗组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67例对照组: 轻度患者在0.5 h2 h清醒,中度患者在1 h4.5 h清醒,重度(有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患者在4 h17 h清醒,死亡1例。2.2 结果表明 纳洛酮治疗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3 优点 纳洛酮具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3 讨论急性酒精中毒症状是饮酒过量致血中乙醇浓度过高,超过肝脏的代谢转化能力而蓄积,乙醇进入大脑,刺激下丘脑释放大量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结合后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先兴奋后抑制作用,导致人体神经精神与运动失常,甚至导致呼吸抑制而死亡3。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阿片肽,直接或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及性激素含量,导致合成代谢引起肝损害,重度中毒诱发心血管系统疾患或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4。纳洛酮为羟2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远大于吗啡及脑啡肽,静脉用纳洛酮能迅速逆转阿片样物质的作用,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使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分泌释放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增加,呼吸兴奋,血压上升,促进患者清醒5。纳洛酮还有抑制氧自由基释放,稳定肝溶酶体膜等非阿片受体作用,因此,纳洛酮具有改善脑代谢和促进脑复苏的双重效应,有效阻断该类物质增高所致的昏迷、呼吸循环衰竭6。纳洛酮可以拮抗急性酒精中毒时增高的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以防止和逆转乙醇中毒,从而催醒与解除乙醇中毒而达到治疗作用。纳洛酮本身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给人注射12 mg后,不产生任何症状,注射24 mg,只产生轻微困倦,具有使用价值7。本组资料证明,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能够迅速解除呼吸抑制症状,使中枢神经系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无论在催醒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疗效迅速、安全、无其他明显的副作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 王一镗.急性酒精中毒实用急诊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535.2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75978.3 钟志越,刘国平.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重度中毒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1,2:35.4 孟庆林.盐酸纳洛酮在急诊和急性中毒的应用J.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