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气象学1第一章引论.ppt_第1页
农林气象学1第一章引论.ppt_第2页
农林气象学1第一章引论.ppt_第3页
农林气象学1第一章引论.ppt_第4页
农林气象学1第一章引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 引 论,气候,政治,气候与环境:国际政治第一焦点,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气候问题本应是超越主权的话题,与之相关的必须是全球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绿色意识、绿色政治。,墨西哥的坎昆,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举办的气候变化大会,全球气候的变化不只是取决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气候变化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有待于多学科联合研究。,第一节 气象学、气候型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一、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基本概念,气象学:研究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气候:研究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的综合状态。,天气:研究某一地区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大气状态(气温、湿度了、压强等)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过程(风、云、雾、降水等)。它是短期过程。,天气学,气候学,变化快、周期短、单独系统,变化慢、周期长、五个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共同作用,2、研究对象,3、研究任务,气象学、气候学与自然地理学、水文水资源、环境生态学和区域地理等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为这些有关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气象局除气象气候各项研究,也负责地震和空气质量之监测。,二、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简史,来源于生产实践(特别是农业和建筑)、服务于生产实践,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萌芽时期主要指16 世纪中叶以前,零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我国在这一时期:,春秋确定24节气,西汉时期发明的铜凤凰、相风铜鸟,殷代甲骨文有关于风云雨雪等文字记录,(一)萌芽时期(准备阶段),发展初期包括16 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欧洲工业的发展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的快速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远距离商业、探险队等扩大视野地理学的兴起,为介于物理学与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气象学、气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研究成果有:海平面上风压关系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流的若干现象解释。,1593 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Galileo)发明温度表,1643 年意大利学者托里拆利(Torricelli)发明气压表。,(二)发展初期,(三)发展时期,特点:在地面观测的同时,也进行高空观测,从定性描述阶段,进入到定量试验阶段,从认识自然,逐步向预测自然,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1、早期,20世纪的前50年,(1)锋面学说 (2)长波理论 (3)降雨学说 (4)创立了气候型的概念和几种气候分类法。,该时期重要进展,(1)开展大规模的观测试验,2.近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和新技术如雷达、激光、遥感及人造卫星等的使用,大大地促进了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如下:,(2)对大气物理现象进行数值模拟试验,(3)把大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4)气候学领域中的科学革命, 体育方面:以风对径赛、帆船等比赛的影响, 农业方面:种植制度的差异,植被不同纬度的分布, 军事方面:草船借箭、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 交通方面:陆 海 空, 建筑方面:光照、辐射、规划, 生活方面:衣食住行分析,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 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三、气象学与气候学的作用,行:古代的南船北马,沙漠之舟是骆驼;现代交通工具,“脚踏实地”的陆地工具,“提心吊胆”的航空交通等等。,衣:南北、东西气候的差异,形成服装气候,食:南稻北麦,南桔北苹,住: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马纬度”,?,16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曾组织船队装运马匹运往美洲大陆,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里没有马。从欧洲航行到美洲,要越过辽阔的大西洋,当船队沿着北纬30附近的大西洋航行时,时常会遇到一点风都没有的海域,在那里大海像死一般的寂静。这时靠风推动的帆船只得停在那里,有时一停就十天半个月,马匹因吃不到清草、淡水而病倒、死亡,成批成批地扔到海里。这种情况在南纬30附近的海面也曾发生过。于是,人们给这些区域起了一个比较古怪的名字:“马纬度”。那时的海员们一听到这个名字,都会面有惧色。无论是航海探险家麦哲伦还是贩运马匹的商人,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地球上有些地方老是吹东南风,而有的地方又总是连一丝风都没有?,第二节 气候系统概述,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统的能源。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气候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一、大气圈概述,(一)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主要由干洁大气(即干空气)、水汽、气溶胶微粒三部分组成.,基本定常成分:各 成分之间大致保持固定 比例,主要由氮、氧、 氩、微量惰性气体,在85km以下的一般可分为两类:,另一类是可变部分:随时间、地点变化,主要是水汽、二氧化碳、臭氧、气溶胶等。其中水汽的变化幅度最大;二氧化碳和臭氧比例虽小,但含量会影响气候和地球系统中生物的安全;气溶胶粒子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影响。,大约在85公里以下的大气层,对流、湍流盛行,大气湍流扩散作用远大于分子扩散作用,这层大气的组分比例相同,称均质层。匀质层内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约28.96。,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气溶胶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氮气、氧气、氩气占空气容积的99.96%,各成分总体状况:,干洁大气的成分(高度25km以下), 氮气(N2):,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可冲淡氧气, 氧气(O2):, 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 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 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含量平均不到百万分之一,分布:在1055km的气层中,2025km处含量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在水平方向上一般是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臭氧(O3),来源:天然臭氧主要来源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光化学作用。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为氧原子,再和其它氧分子结合而形成; 低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通过有机物氧化和闪电作用形成,低层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少且不稳定。,作用:它能强烈吸收紫外辐射对于紫外线的短波区(UV-C、0.200.28m具有明显的杀菌能力)能全部吸收、中波区(UV-B、0.280.32m具有红斑作用-晒伤、抗佝偻作用)绝大部分吸收、长波区(UV-A、0.320.40m具有色素沉着作用)则完全不吸收,到达地面的UV主要是UV-A和小部分UV-B(大于0.29m),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灾害;少许的紫外线能杀灭一些病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加快植物细胞壁和纤维素的合成等作用。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使平流层形成暖区(是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温室气体)。,光红斑是UV对皮肤照射引起的炎症反应。消退后皮肤可出现 色素沉着。此外UV引起的光毒性皮炎和光变应性皮炎。UV-B作 用于眼睛,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UV-A会诱发白内障;而在 低剂量长时间的UV作用,可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和降低 死亡率。,臭氧洞:在南极(2006年9月26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的最新值2950万km)、“臭氧空洞”是指臭氧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CO2):,大气中CO2含量很少,其平均含量约占大气容积的003,工业化前260ppm,截至2004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数据370ppm .,分布:随高度,主要集中于大气底部20km的气层内,20km以上明显减少。 随时间,白天、夏季、晴天比夜晚、冬季、阴天少 随空间,城市、矿区多(可达到0.05%),农村少(低于0.02%),大陆比海洋多。,来源:有机物的腐烂分解、燃料的燃烧、生物的呼吸作用等等,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大气和地面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有关;,成人每天消耗氧气0.75kg,排出二氧化碳0.9kg;1公顷的森林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放出0.73吨的氧气;满足人们需求的条件是:10m的森林,50m的草地。,2009年9月公布的一份涵盖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数报告,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年人均碳排放量排在报告的前两位,分别是20.58吨和19.58吨。中国排在第44位,每年人均碳排放为4.6吨。 4.6吨也许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一棵树一年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18.3千克;这就意味着人均4.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每个人拥有260来棵树,才能抵消如此庞大的碳排放。,碳排放计算器,温室效应模式图,长江源格拉丹冬雪山,北极冰盖加速消融2,北极冰盖加速消融,全球变暖10大惊人后果:更多的森林大火、毁掉文明古迹、“回弹”的群山、运行更快的卫星、改变动物基因图谱、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湖泊消失、极地植物异常繁荣、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过敏症加剧。, 图瓦卢,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九个环状珊瑚小岛构成,总面积只有 26 km2,最高海拔 4.5 m,总人口 1.1 万人。 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图瓦卢九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人民成了名符其实的 “环境难民”,从 2002 年起正式举国迁往新西兰。 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以及马尔代夫等由珊瑚礁构成的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迁国的国家,图瓦卢,图瓦卢,甲烷从北极跑出来啦,甲烷(CH4)是在湖泊、沼泽、水田中的生物体腐败后被细菌分解生成的,天然气、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是甲烷的产生源。稳定,在大气中可驻留近百年。北半球的沼泽地是主要排放源之一。,失控气候将导致全球在未来70年进入无冰期,、水汽, 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含量0.024,可变化因素,随时间的变化:夏季多于冬季,随空间的变化: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时空变化:, 作用:, 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随高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低层大气中,2km处仅有近地层的一半,5km处仅为地面的1/10。,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干生虫、湿生病”,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固体杂质, 分类:液体质粒、固体质粒, 固体质粒的来源:,有机质数量较少,大多为植物花粉、微生物和细菌等,无机质数量较多,主要来源于:尘粒、烟粒、海洋中浪花飞溅的盐粒,流星飞逝后留下的灰烬,火山尘埃等。, 作用:, 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大气中的污染物:, 定义:,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 分布:,空间,垂直:主要集中在3km以下的低层大气中。,水平:城市多,农村少;陆地多,海洋少;, 时间:冬季多,夏季少;清晨和夜间多,午后少,火山爆发、风吹扬沙和沙尘暴、雷击森林失火等。, 来源:, 自然过程形成, 人为过程造成,工业和交通上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农业上化肥、农药的喷施,生活上制冷采暖的排放与泄漏等。,不仅直接污染大气,而且又污染地表及地下水、土壤和生物体,它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到农、牧、林业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天气和气候的演变。, 危害:,大气环境问题,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和滥伐森林加剧温室效应;,2、人类大量使用含氟的制冷剂等氯氟烃类物质破坏臭氧层,产生臭氧层空洞;,3、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和使用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含硫、含氮等酸性气体产生酸雨,4、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危 害,典型的污染型:伦敦烟雾型(1952年12月)、洛杉矶光化学烟雾(40年代的污染事件)。,大气污染补充说明:大气无国界,大气被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为了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建成一个环境良好的世界,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各国政府首脑讨论并签署了国际“气候框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公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污染事件,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6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东京签署,限制发达国家6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规定2008-2012年排放量在1999年的基础上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由于温室气体减排牵涉巨大的经济利益,执行过程困难重重。2001年3月美国拒绝执行,直到2005年生效。,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空洞,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自11月29日在墨西哥坎昆开幕。近19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仍在围绕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废、资金提供、技术转让、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等主要议题进行艰难的谈判。,酸雨:pH5.6时的降水。大气降水本是中性的,而酸雨最低时可达1.5。90以上是H2SO4和HNO3.酸雨称为“空中死神”,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业布局与减排、煤烟型污染的防治、减少交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绿色植被的覆盖,1公顷的阔叶林每年吸尘3264吨;1公顷的柳杉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720千克;很多树木可以产生杀菌素,起到直接杀菌的作用。,罐装“济州岛空气”在汉城热卖,罐装“济州岛空气”在汉城热卖,设想当我们需要买洁净空气时,全球变暖是气候危机的核心,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温与过去100年相比明显上升,并对全球生态造成重大影响。由此引发越来越多的极端灾害,诸如高温、干旱、森林大火使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严酷的现实不断向人类敲响警钟:“地球发烧了,病得不轻!”,地球变暖,“爱斯基摩”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也称因纽特人。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或者说,在北极地区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特权”。他们世世代代以狩猎为主。在格陵兰北部,他们在冬夏之交猎取海豹,68月以打鸟和捕鱼为主,9月猎捕驯鹿。而在阿拉斯加北端,全年以狩猎海豹为主,并在冬夏之交猎取驯鹿,45月捕鲸。,京都议定书签订现场,(二)大气的铅直结构,大气的底界是地球表面,又称下垫面,但其上界是模糊的,地球大气和星际空间气体之间是逐步过渡的,没有截然的分界面,根据温度、成分、电离程度,同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可将大气分为五层。,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大气上界的高度为1,0001,200km。,另一种是以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作为标准,大气上界约在2,0003,000km高度处。, 对流层, 厚度 (不及大气层的1%),空间:随纬度增加,厚度降低,低纬地区:平均厚度为1718km; 中纬地区:平均为1012km; 高纬地区:平均为89km;,时间:夏季大于冬季,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天气变化和天气现象最复杂, 特点:,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对流层内的分层:,下层、中层、上层、对流层顶, 下层(摩擦层或边界层):0-2km,摩擦作用、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最强烈;,在接近地面约3050m高度以下的气层称为近 地气层,常有雾形成。2m以下为贴地层, 中层:2-6km,空气运动以对流为主;,有中云和直展云出现,由云滴增大成雨滴的过程多在此层进行,因而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气层。, 上层:6km至对流层顶,受地面影响更小,气温常在0以下,水汽含量少, 各种云均由冰晶或过冷却水滴组成。飞机飞行在此 气层常出现结冰现象。, 在中、低纬度地带,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ms-1 的强风带,即所谓高空急流。, 对流层顶: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1-2km的过渡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甚至成为等温状态。, 由低层上升而至的水汽和尘埃等多聚集在这里,使 能见度恶化。,对流层顶的温度,赤道上空约为-83,极地约为-53 , 平流层:对流层顶55km, 25km以下,气温保持不变;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 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宜于飞机航行。,罕见的珠母云,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热成层(热层、暖层、电离层):中间层顶800km,空气质点在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高能粒子作用下,产生电离现象。,高空对流层, 散逸层:,这一层中的大气物质具有向星际空间散逸的特性,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一般是带状、孤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极光是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可达10千电子伏)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故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极光1,极光,带给我们的思考?,?,电影后天、2012,大气圈:是主体,也是气候系统中最容易变化的部分,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生物圈都可视为大气圈的下垫面。,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江河、地下水和地表上的一切液态水,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占地球表面的70.8左右,约3.6108km2.海洋南北半球分布是不对称的,南半球面积远大于北半球。为大气提供86的水汽来源。,二、水圈、陆面、冰雪圈、生物圈概述,冰雪圈:指格陵兰和南极冰原、大陆冰川、海冰、永冻土、和地面季节性雪盖等。全球陆地约有10.6被冰雪覆盖。雪盖和海冰有很明显的季节变化,海冰的面积比陆冰大。冰雪覆盖增加反射率,影响地表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冰原和冰川变化的时间尺度很长,一般为数百年,甚至可达几百万年。,陆地表面:也称为岩石圈,在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变化时间尺度是最长的。以海陆分布和山脉大地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最大。对大气环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气候学传统气候学,主要研究气候要素平均状况及成因;80年代以后的气候学当代气候学,主要是研究预测气候变化,许多概念有了深刻的变化。,生物圈:指的是陆地上和海洋中的植物以及生存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动物。生物对于大气和海洋的二氧化碳平衡、气溶胶的产生,以及其他气体成分和盐类有关的化学平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变化的时间尺度有明显的差异;对气候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反过来又影响气候。,第三节 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在气象学中,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用气象要素和空气状态方程来表示。, 定义:,表示大气状态和特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主要气象要素:,日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等。, 天气现象:,在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的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一、主要气象要素,1、温度:气温、地温、树温等 单位:摄氏温标(t )、绝对温标(TK)、华氏温标(tF) 换算关系是: t=5/9( 0F-32 ) TK=t+273.15,2、气压: 单位,hpa(国际单位) mmHg、mb、 标准大气压:1013.25 hpa 、760 mmHg 其间换算关系是:1mmHg=4/3mb, 1mb=100Pa=1hPa=0.1kPa。 国际单位为百帕,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产生的那部分压力 饱和水汽压(E):一定温度下水汽含量最大时水汽压,(1)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与气压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