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州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doc_第1页
2018年湖州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doc_第2页
2018年湖州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doc_第3页
2018年湖州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doc_第4页
2018年湖州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湖州市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专项计划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以渔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兴旺,以渔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根据湖州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2222”行动计划(2017-2020)(湖政发201751号),特制定本计划。一、主要目标2018年,全面实施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个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1个科技支撑平台、1个综合服务平台,建成10个市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100个美丽渔场、1000户健康养殖示范户)。全市水产品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占农业经济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渔业增加值高出农业增加值10个百分点,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示范区养殖效益亩均增加1000元,争办全国渔业绿色发展现场会,全力打造现代渔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渔业科技创新样板区、渔业尾水治理集成示范区。二、主要任务(一)突出平台建设,着力夯实渔业发展基础。以“个十百千”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成立浙江南太湖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组建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以分片包干、全程蹲点的方式提供服务。重点开展罗氏沼虾苗种繁育、青虾提纯复壮、加州鲈病害防治、养殖尾水治理、饲料配方等技术研究,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二是加快构建湖州淡水鱼“1+3”交易体系。推进菱湖镇淡水鱼综合服务平台的公平交易站、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物流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0%工程建设任务,着力打造全省最大、年交易能力10万吨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淡水鱼中心市场。围绕名优鱼、青虾、河蟹三大类别,优化提升南浔李市淡水鱼、德清三合青虾、长兴洪桥河蟹等特色市场,加快德清恒南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实现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三是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按照全省现代渔业园区标杆的定位,建成500亩以上规模现代渔业示范园区10个、100亩以上规模美丽渔场100个、30亩以上健康养殖示范户1000个。德清县重点建设清溪花鳖种业、钟管特种鱼类和下渚湖青虾产业;长兴县重点建设洪桥河蟹产业;安吉县重点建设梅溪小龙虾产业;吴兴区重点建设东林特种鱼类产业和湖旺特种鱼类种业;南浔区重点建设菱湖勤劳、和孚漾东和民当特种鱼类产业。四是加快渔业强镇建设。重点打造德清县的钟管镇、新市镇、禹越镇、新安镇、乾元镇、下渚湖街道,长兴县的洪桥镇、和平镇、林城镇、虹星桥镇,安吉县的梅溪镇、天子湖镇,吴兴区的东林镇、织里镇、八里店镇、高新区,南浔区的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等20个渔业特色强镇。(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省淡水所、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二)突出尾水治理,着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以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加快推进养殖尾水治理,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一是规范养殖尾水治理。集成完善尾水治理技术,形成规模场单独治理、连片养殖集中式治理等多种形式,总结3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根据国家水产行业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制定湖州市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规范,指导全市尾水规范治理,循环利用,净化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悬浮物100mg/L、CODmn25 mg/L的要求。二是突出重点治理领域。全面开展尾水治理,力争完成22.5万亩。重点治理东西苕溪和环城河两岸陆域延伸区域核心区3.47万亩,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3.3万亩。德清县全面完成治理;长兴县重点区域为西苕溪和太湖沿岸,重点乡镇为吕山乡、和平镇、洪桥镇等;安吉县重点区域为西苕溪沿岸,重点乡镇为递铺街道、溪龙乡、梅溪镇等;吴兴区重点区域为东西苕溪和太湖沿岸,重点乡镇为织里镇、高新区、东林镇等;南浔区重点区域为东苕溪、京杭运河、练市塘沿岸等,重点乡镇为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等;度假区重点区域为太湖沿岸,重点乡镇为滨湖街道;开发区重点区域为东西苕溪汇入太湖河道沿岸,重点乡镇为杨家埠街道、康山街道。三是强化长效管控。按“五水共治”要求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标准,以村集体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监管主体,确保尾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县区加强日常巡查,强化监督执法,保障尾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转,确保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度假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环保局)(三)突出种业发展,着力打造水产种业强市。打造国内名优鱼类种业集散地,大力培育现代水产种业。一是着力培育种苗企业。组建以浙江南太湖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为核心,市水产种业领头企业等参与的水产种业集团,力争建成全省引领性的种业企业。加快水产种业发展,重点培育年产6亿尾鲈鱼的湖旺种业、年产200万只甲鱼的清溪鳖业、年产10亿尾沼虾的南太湖种业等水产种苗企业。积极招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水产种业企业在我市建设种业基地。二是提升良种繁育体系。着重在育苗设施、人才队伍、品牌营销等方面提升国家级罗氏沼虾、清溪乌鳖、省级翘嘴红鲌等良种场及湖旺鲈鱼、吴氏鳜鱼、毅达沼虾等市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基地,评定星级企业2家、新创建省级良种场1家,辐射带动农户5000户、面积10万亩以上。三是引进推广新品种。围绕加州鲈鱼、黄颡鱼、翘嘴鲌、青鱼、鳜鱼、青虾、罗氏沼虾、河蟹、中华鳖等主导品种,着力提高“南太湖2号”沼虾、“优鲈1号”“沈氏翘嘴鲌”等优良品种覆盖率;试验推广农业部审定通过的“太湖鲂鲌”“浙新花鳖”等我市新品种,加快新品种产业化步伐;引进优势明显的“长江1号”“长江2号”“申江1号”河蟹,“太湖1号”“太湖2号”青虾,“中科1号”鲫鱼等优良品种,提升养殖效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省淡水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四)突出科技创新,着力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推广新技术。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养殖、加工、流通领域的应用,总结“庆渔堂”等企业的经验,大力推广“物联网+”智能渔业系统,推广用户2000户以上,面积5万亩以上。积极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跑道养鱼技术,累计建成养鱼跑道200条以上,探索跑道鱼养殖与渔业保险联动机制。加快推广池塘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养殖技术,加州鲈鱼应用面积1.5万亩以上,乌鳢、鳜鱼开展试验性推广。二是运用新模式。在粮食重点乡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促进“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渔粮共赢”,以亩产论英雄,真正实现“千斤粮、万元钱”,推广面积2.5万亩以上,亩效益增加1000元。在渔业重点乡镇着重推广“多品种生态混养”,面积6万亩以上。在太湖南岸的长兴县洪桥镇,吴兴区高新区、织里镇等推广“种草养蟹”等模式,面积4万亩以上。三是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渔业电子商务,打造湖州水产品网上物流配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水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落实扶持新政策,招引一批大学生返乡下乡从事渔业创业创新,培育渔业星创天地、农创客、渔二代。(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县政府、市农业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五)突出接二连三,着力推动产业融合集聚。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坚持把休闲渔业与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渔业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打造百鱼宴、有机鱼、特种鱼、观赏鱼等休闲渔业特色品牌,充分展现渔俗文化、渔乡风情和渔业生产方式。以湖州传统渔饮文化为亮点,以美丽的生态水环境为底色,打造一批休闲渔业特色基地和渔旅综合体,培育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个。二是着力补齐加工业短板。联合湖州师范学院举办全国第6届大宗鱼类饲料和营养学术论坛。鼓励东裕、鸿利、播恩、海皇、经大等水产饲料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鳜鱼、乌鳢等鱼类配合饲料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推进步伐。推广南浔新雅“中央厨房”产销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加大水产品加工研发力度,开发大宗和低值水产品增值加工技术、新产品。积极招引水产品成品加工企业来湖发展,培育壮大水产品加工企业3个。三是大力拓展营销服务业。强化湖州作为接沪融杭、连接中部的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推动渔业经营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或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建立直营店、专卖店、连锁店,完善水产品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强渔业“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农办、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六)突出品牌建设,着力提升渔业知名度。借鉴“丽水山耕”品牌发展思路,打造以湖州渔耕文化为特色的“天下湖品”。一是谋划推出区域品牌,打公共牌。传承南太湖深厚的渔文化底蕴,谋划推出渔业区域公用品牌,并冠以“自然、生态、新鲜”的涵义。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依托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向社会层面推介,征集创作湖州渔歌,唱响品牌。充分利用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和农事节庆活动,推广品牌。提升“清溪花鳖”“漾荡河蟹”“水精灵青虾”等渔业品牌。二是充分挖掘渔耕历史,打文化牌。加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力度,南浔区要设立一定规模的桑基鱼塘保护地。依托桑基鱼塘院士工作站,加强渔耕文化和景观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渔耕文化园区。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特色农产品衔接,做活“文化+”。以生态渔场为基地,举办南浔渔文化节、长兴洪桥河蟹节、吴兴太湖捕捞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名厨品鱼、主体卖鱼、百姓赏鱼、游客玩鱼系列宣传推介和对接活动,全年举办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经典文化“百鱼宴”等各类渔业节庆活动5个以上。三是严把水产品安全关,打质量牌。根据渔业养殖主导品种,制订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突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食用农(水)产品合格证工作,做到食用农(水)产品合格证对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全覆盖,做到有源可溯。推进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及无公害双认证工作。加大水产品质量检测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度假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质量技监局、市市场监管局)三、保障措施(一)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明确振兴现代渔业作为产业兴旺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坚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带头谋划,分管领导要亲力亲为、协调解决问题。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属地职责,制定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二)规划引领,调优结构。结合水域滩涂养殖规划以及全市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主题、生态安全”的原则,把渔业振兴发展与水域滩涂利用、优势产区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整合全市渔业资源,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面积,逐步推行养殖证制度。重点引导虾蟹、龟鳖以及加州鲈鱼、黄颡鱼、翘嘴红鲌、鳜鱼等特种水产,实行生态化养殖,减少黑鱼、草鱼等常规鱼类养殖,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到80%。(三)建立清单,晾晒比拼。市政府将各项工作任务以清单制的形式,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并按月进行晾晒比拼。各县区要将各项目标任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责任状,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建议和打算。加强督查考核,督查工作小组将渔业绿色发展纳入重点工作督查中,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现场会,每个季度进行重点乡镇排名,同时把推进渔业振兴发展工作纳入到对县区综合考核,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动全市渔业绿色振兴发展。(四)完善政策,加强引领。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绿色振兴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财政支持,主动适应和引领财政支农方式改革,按照政策性配套、阶段性补助、引导性奖补的分类,重点支持渔业综合平台、现代渔业示范园区、美丽渔场、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尾水治理、水产种业、渔业品牌建设、渔业政策性保险等,鼓励村级集体组织参与渔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种业企业推进新品种产业化、返乡下乡人员从事渔业创业创新、渔业经营主体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水产品加工项目招引、跑道鱼养殖与渔业保险联动机制创新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现代渔业的投入力度,加大产业基金对现代渔业的支持力度,规范管理产业发展资金,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扶持奖励措施。附件: 2018年湖州市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任务清单附件2018年湖州市现代渔业绿色振兴发展任务清单序号任 务市级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吴兴区南浔区开发区度假区合计1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112浙北淡水鱼交易市场建设113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个)31123104美丽渔场创建(个)2819619281005健康养殖示范户培育(个)3001803019030010006渔业强镇建设(个)64244207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万亩)3.004.000.705.609.000.140.1022.54其中太湖沿岸(万亩)1.501.700.103.30东西苕溪沿岸(万亩)0.620.800.300.940.142.88种苗企业培育(个)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