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ppt_第1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ppt_第2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ppt_第3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ppt_第4页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一、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授业解惑文不在兹乎 完善人格君子求诸己 生也有涯逝者如斯夫,二、读书走向:取法乎上,鱼龙混杂有舍有得 一以当十拉长生命 与狼共舞远虑无忧,三、诵读内容:经典中的经典,中国经典诵读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外国经典阅读为主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 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 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 士,因为我做不到忘名的地步,但是我不会为 了立名而去窃名。 王选,淡泊名利的李秀伟,李秀伟老师说,生态学属于自然领域的一个学科,而我们的课堂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诸多因素需要平衡、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教的动态过程与学的动态过程构成的。这个动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体现为不同知识结构间的交互性,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其他课堂因素之间的多维互动性。 从生态学的视角可以发现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体现在内涵的缺失上。他对此进行了有趣的阐释:一是缺“人”,学生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学习主体被控制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二是缺“氧”,课堂环境单调、沉闷,在这种压抑的空间里,没有个性化的教学,也没有个性化的学习;三是缺少“水分”,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学,“大一统”的课堂内缺乏一种动态的、天然流动的激情与灵性;四是缺少“阳光”,课堂上缺少情感的交融,缺少师生之间生命价值的体认。 (摘自陶继新教育生态:为改革注入生命活力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庄办事处中心小学教育创新透视,山东教育,2001年11月。),心境平和的李兰铎,李兰铎老师说,人生快乐指数取决于是否拥有平和的心态,品读论语堪称是使心境平和、获得快乐的一剂良方。论语“仁爱”的思想,唤醒了人心底的性善。心性的至善,使人性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这时你就会感觉世界大了,天地宽了,心胸广了。当你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一颗博爱宽大的善心,还有什么事容不下呢? 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生道路崎岖不平,祸福相依,平和自己的心境,拥有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在迢迢人生路上,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有所不为;既自强不息,又随遇而安;既要有高远的人生追求,又要有足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既有所追求,但又不强求;既要追求美,又不苛求完美,坚守“中庸”的德操,运用“和”的智慧,保持平和的心境,以内求和谐、外求进取的心态塑造自己的人生。,恬淡自然的朱永新市长,朱永新教授不是一般的大学教授,因为他还是苏州市的副市长。“两栖”于为官与学者之际,“得兼”于繁忙公务与潜心研究之间。所以每一刻时间,在他的人生履历上都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他看来,时间的价值等同于生命的价值,赢得“逝者如斯夫”的时间,就等于拉长了生命的长度。所以采访他也需“伺机”而行。听说他于2003年12月7日上午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报告,便立即与之电话联系。朱教授愉快地接受采访预约的同时,还希望采访就从机场到青岛市里的路上开始。他说,这段路上只是采访的一个序曲,宾馆才是采访的主阵地。这种安排虽属紧迫,但“时不我待”的心理状态和无人打扰的晚间,却往往能够触发我的采访激情。 (摘自陶继新让师生拥有智慧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现代教育导报,2004年2月9日;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压缩后发表。),心如止水的杜维明教授,10月2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贵宾厅,记者终于与杜教授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笔记本电脑打开之时,同时也就拉开了采访的序幕。 对于记者所提的问题,他回答得认真而又从容,举重若轻中,透视出大家风范与学者风度。如果说孔子与子贡称赞颜回是“闻一以知十”的话,杜教授则称得上“问一以答十”。这并不是说他游离了问题的主旨,而是说他总是纵横驰骋于问题的宏阔视野,给予提问者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元观照。所以,采访者也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幸福。也正因如此,虽到1点尚未吃上午饭,杜教授依然侃侃而谈,记者更是忘却了时光的流失。 采访的问题尚未完结,可置与杜教授共进午餐者的正常催促及杜教授的饥肠辘辘于不顾,确实有失待人之道。尽管杜教授在大气磅礴地纵论儒学之时,一如先前的自然而从容,记者还是主动地中止了采访。 杜教授与记者握手道别,那一抹灿烂的笑容,同他那儒雅的谈吐一起,一并驶进记者的心灵深处。 (摘自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访谈,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1日。),五、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游刃有余的刘振东,刘振东是曲阜师范大学的教授,如今已退休了。80年代我们一起在曲阜师范学校任教,都教“文选与写作”。我第一次听刘振东的课,恰是他执教变色龙一文。第一节课,他范读课文的时候,竟有两个字不认识。当时有20来个听课的专家。听了以后,认为这个知名的老师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第二节,刘振东一分析起这篇文学作品来就滔滔不绝了,从变色龙的人物形象,到情节结构,到艺术手法,行云流水般讲开去,那真是众捧百贺,左右逢源,令你进入一个真正的文学艺术的辉煌殿堂之中。我们所有听课的人都大为惊讶,这种课也可以如此来解说。课毕,后面的专家站起来给他鼓掌足足有5分钟,跟第一节课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刘振东讲课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源自他的文化功底的深厚。他曾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文学评论上发表过文章,是一个很有理论水平的教师。那天下了课,我就问刘振东老师:“刘老师,你那两个字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我认为你绝对是故弄玄虚。”结果刘振东的解释:“陶老师我是真不认得。”我说:“你不备课吗?”他说:“陶老师,我从来没备过课。”我惊愕之后,便恍然大悟了,他具备了不用备课的水平,文化积淀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学养深厚的于漪,孔乙己一课的教学开始了 于漪满面春风地走上讲台,抑扬顿挫地开始了提问:“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了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到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 (摘自陶继新叩开学生兴趣的门扉于漪教学艺术采撷,教育改革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山东师大学报全文刊载。),锐意课改的韩兴娥,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保证?剩余课堂时间教学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韩兴娥老师及其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 (摘自陶继新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韩兴娥老师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山东教育(小学刊),2005年7、8月合刊;天津教育报,2005年6月1日;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2日,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腹有诗书的苏静,1.纪建辉同学的未来:展翅高飞十万里,望至天涯身影无。未来高楼拔地起,来时仙境去时苦。(绝句;注:每句诗的开头一字联成四字即是“展望未来”。) 2.王晨燕同学的小草草,绿如碧丝异妖娆。草衬花,颜容别样俏。(十六字令) 3.陆地同学的小草: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四言古风) 4.周煦同学的未来:她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她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她是一个可爱的童话,她是一个不变的承诺。她是什么?她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她是一首饱含笑泪的歌。她在何处?她就在我们凝视的远方。(散文诗) (摘自陶继新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静老师与青云斋、兰若轩的诗词情结现代教育导报,2001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1日,她教的的学生富有诗才。),六、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有之则必然,无之则必不然。,奏起写作欢快乐章的黎志新,近日,我一直游弋于黎志新老师用文字所营造的精神领地里。 其实,与这位广西田阳高中的年轻教师从未谋面,但“教育在线”拉近了我 们“以文会友”的距离。她的12万字的心灵夜话黎志新教育随笔集,就 因了网络的便利,使我拥有了感受其文化品格的幸福。 高三毕业班教学之累之苦之难可想而知,但黎志新老师的心灵夜话 黎志新教育随笔集以及读书笔记教育论文,就是在2004年这一年之 间诞生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轻灵之手便在电脑的键盘上奏起欢快的 乐章,于是,近乎原生态的一个又一个令人感怀激动的故事,以及她的思想她 的感动她的兴奋她的忧怨,就快速地跳跃在电脑的屏幕上。而后,我与众多网 友,也就随之走进她的生存空间,融入她的喜怒哀乐之中。 (摘自陶继新生命挚爱的自然流泻心灵夜话黎志新教育随笔集读后 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年7、8月合刊。),读书背书的沈红旗,沈红旗老师的家是市区的一座典型的旧上海的木制阁楼。 借着并不明亮的灯光,蜿蜒地深入小巷之中,踏上窄窄的木制楼梯,一步一步地攀上三层,就到了他那红漆的木制地板居室。一张旧床,一排书架,一张破桌,一盏台灯。如是而已。 但用他妻子的话说,沈红旗是异常富有的。 当然,这富有多流盼于精神的层面。 人生秘诀:首先要学会傲慢 读书背书:生命的快乐 激情喷涌:用一生的储备激活每一次教学 崇尚华丽:抵御浮躁的一帖良药 撰写评传:显示人文价值 创作对联:点评课文的尝试 古文教学:眺望经典诗文呈现的精神气象 无悔选择:教育没有“完成时” (摘自陶继新展示教育的无限魅力上海八中沈红旗老师教育教学散记,现代教育导报,2004年4月12日;上海教育,2004年第6期。文中有些内容中国教育报发表。),苦乐途中读写的杨同杰,杨同杰是山东省沂水县沂水镇成人教育学校的一位教师,他的妻子是一个辞了工作的普通女性。但他们却三次自费黄河考察,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不过,他也因此而获得了“黄河百科全书”和“中国法布尔”的称谓。2002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表彰他为保护母亲河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环境总署秘书长向他颁发了“福特奖”汽车环保奖证书和奖金;2003年1月,他当选为第二届“教师出版基金杯”齐鲁十大新闻人物;2003年4月,他又被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评为“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4年被临沂师院聘为生命科学院、农林科学院客座教授 (摘自陶继新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法布尔”杨同杰老师自费黄河考察纪实,中国教师,2003年第2、3、4期。),夜色未明,在“吱吱”作响的日光灯下,写下这样一个题目,积久的红楼情怀便纷踏而来,如同不邀的密友,静静地走向我的心里。 这是一种灵肉相携、魂梦相牵的情分。二十七年来,她无声地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使我能在茫茫大千中寻一方净土,给漂泊的心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幼时读红楼,是因为那个羸弱多病、才情横溢、忧郁深藏、顾盼生姿的林姑娘。她的经历和遭遇如丝如缕,织起我对爱情最早的向往。因此,初读时,我只选择与林妹妹相关的内容看。诸如“口角噙香对月吟”、“笔端蕴秀临霜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诗句,在我心目中远比所有的唐诗、宋词更能引发共鸣,更不用说如泣如诉、如泪飘扬的葬花吟了。“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黛玉眼角的点点泪光,成为我解不开的心结。每每看到九十八回,眼泪便能翻滚成江河,以至寝食难安。,张利平的红梦情怀,七、思考与读书同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读书视作生命活动的杨屹,杨屹老师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人文应用学科,其性质一般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而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从静态的文本分析来看,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是它的集中表现。她认为,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一个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其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与人格力量。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摘自陶继新为生命个体终身发展奠基青岛市基础教育巡礼,现代教育导报,2001年11月18日、12月3日、12月10日。),刘建宇的哲思数学,1.家庭炉边谈话式课堂教学 这种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随和、融洽、自然与轻松。数人一围,无尊卑之别,惟友情相处,无严肃气氛,惟兴趣使然。就某一问题或几个话题展开讨论,人人敢想、敢说,敢动,最后达成共识,或者未成共识。这种形式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属于生理行为的求知欲望,个体创造思维被挥洒得淋漓尽致。 2.微型小说式课堂教学 微型小说通过幽默活泼和言简意丰的文字,诠释丰富的人生哲理,从而给读者留下回味与思考的空间。刘建宇老师认为,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数学教学也应该是微型小说式,也应该赋予它很深的哲学内涵和性格智慧内涵。哲学内涵包括事物间的辩证性、联系性与规律性,数学课堂教学则可以将这种哲学内涵具象化。比如数学知识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问题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处理问题的发散与集中的观点等。性格智慧内涵则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探究意识,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意识,反思问题时的归纳意识,解决面临问题时的主要矛盾意识;能够体验到的任何事物的研究所应遵循的认知理解归纳升华的规律意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不是单一的获得知识技能,它更应该包括获得技能的方法和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良好学习心态;让学生更多地掌握静与讨论、解与反思的关系,从而实现学会会学性格智慧的转变。 知识是死的,更是活的。活的知识如源头活水,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增长人的智慧。家庭炉边谈话式和微型小说式课堂教学则悄然打通了吸纳源头活水的笔直通道,成为远古传说中能带人驶入神奇天地的那片神舟。 (摘自陶继新数学教育:智慧生成之旅刘建宇老师的诗意教学与哲学思考,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文中有些内容中国教育报发表。),韩军的深层思考,真实个性:守住语文教育“人文”之真 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 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文字素养: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 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 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 (摘自陶继新他,让语文教育守真归本韩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导报,2005年5月16日;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2日,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牛志刚老师的理论话语,牛志刚说,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就是对话关系。一个人总是在与自我、与他人、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与历史、与现实、与未来、与世界的对话、交流、碰撞中成长、进步、提升的。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然人化、人化自然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改造着外部自然即世界,同时也在认识改造着内部自然即人自身。也就是说,对话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具有实践的一切性质。一切都是对话,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在课堂教学的对话中,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头脑、打开学生紧闭的双眼、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也就是说,老师的价值在启蒙。一个人的真正成长总是从他的觉醒开始的。一个能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能将学生的头脑点燃,能将学生紧闭的双眼打开,能将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否则,不是。而对话、交流是激活、唤醒、点燃、引爆学生的最好方式。 (摘自陶继新为学生留下童年的美丽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创意教育掠影,山东教育,2005年第12期。),八、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鲁迅上海之语 茅盾巴金之诵 古今成才反差,王财贵博士倡导儿童经典诵读,时机:越早越好 文本:越文越好 内容:越深越好 方法:越简越好 (摘自陶继新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儿童经典教育述评,现代教育导报,2005年11月14日;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2日,王财贵关于读经的大胆说法。),济南市育贤小学学生爱上经典,五年级学生高鹏、商琪、宋适蒙、朱乘骏,六年级学生曹如茵、顾婷、崔雨寒、刘苗、任一师等在接受采访时,从从容容地给记者谈复活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历史背景,红字中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与坚韧善良,红与黑中于连的两重性格,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曲折而又艰难的经历,简爱中简爱的高尚情操与人格自守,茶花女中茶花女从清纯走向堕落,再由堕落走向新生,而最终悲惨逝去的情节等,甚至还有的同学读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卡夫卡的小说等。当时很令我怀疑我是否真的面对的就是一群10多岁的孩子。 张立校长为孩子们的高层次阅读深感欣慰,他甚至为学生读书打开了一条特殊的绿色通道,那就是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真的掌握了,可以不写作业而读名著。他说,时间对学生异常珍贵,用去许多时间去作那些无益的作业,无异于图财害命;而让他们遨游于文学名著的海洋里,当是无愧于校长称谓的一种应行之事。 (摘自陶继新文化升值的精神之旅济南市育贤小学心灵阅读史录,山东教育,2005年1.2合刊;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7日,满校书迷。),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开设国学课,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形成的巴黎宣言称: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但是,生在中国的孔子及其儒学似乎还没引起更多国人的高度重视。当今时代,人们似乎更追逐一种时尚。古典文化的那一方天地逐渐被信息、技术等“一日千变”的“实用主义”所替代;而剩下的那一角蓝天,仿佛也被现代化的浓烟所污染。流长的渊源似乎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使那个锈迹斑斑的车轮行进得愈发缓慢。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竟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摘自陶继新国学:一种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国学教育述评,现代教育导报,2003年4月7日。),张晓梅将红楼梦引入课堂,爱因斯坦说过,不能光读现代作品,还要读古典作品,人才能深厚。张晓梅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并点亮了她审美的眼睛。为此,她规定红楼梦为这一学期的阅读书目。每周阅读十回左右,预计5月中旬读完。她还邀请山东大学教授为学生开设红学讲座,让学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窥到了这一名著人性的多维的世界。 张老师说,经典名著阅读未必能对学生未来选择职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情感、语文能力却是长久的、稳定的。学生将由此爱上读书,学会审美,形成对灿烂文化深深的依恋,并具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语文学习的能力。李梦卓、高梦影等同学们在接受采访时,记者已经充分感受到她们对于经典阅读的一往情深,诗化语言的表述携着真情与激动,表达了对于老师的深深敬意。 (摘自陶继新搭建通向生活的桥梁张晓梅老师及其大语文教学圈,现代教育导报,2004年3月8日。),九、奇才问世的教育启示,孔孟之母 鲁迅之父,“千手观音”黄思路,古力下棋 只见他眼睛看也不看,就用右手的手指和中指夹起一个棋子,接着顺着个漂亮的“弧”儿,先是“叭”地一声,紧跟着“嗒”地一声,棋子整个“着盘”。 包八斤骑马 他身穿蒙古袍,右手举着马鞭,“啪!啪!”在马屁股上抽了两下,然后“咯噔咯噔”踏着碎步向远处跑去,只留给我一个背影,还有他背上那个左右摇摆的书包。 “全国十佳少年齐鲁行”途中 小车飞快地向前驶去。我打开车窗,窗外风很大,在南方,即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大树、绿油油的菜地,公路两边花花绿绿的小楼房千姿百态,远处是没有尽头的连绵起伏的山脉,一年四季到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在这寒冷的北方,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路边大大小小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保留下光秃秃的枝条,立在料峭的寒风中,虽然不见生命的颜色,虽然也在风中微微颤抖,却依然倔强,依然顽强;公路两边的田野那么坦荡,那么广阔,一眼望不到边,远处没有群山挡住我的视线,与天相接的,就是无限延伸的田地。 (摘自陶继新“千手观音”黄思路一位全国十佳少年的风景,人生的亮点,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其中有些内容中学生报发表。),宠辱不惊的曦曦,人说日本茶道盛行,誉满全球;曦曦认为,只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东临风光添春色”。因为日本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是中国茶道的一个分支,并有了自己的发展。中国茶道至大至深,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是这“一枝红杏”的树根和树干。日本茶道更重礼仪,中国茶道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显示,启迪人们心灵深处的真正本性,使其超越一切有形的存在,驶入一种空灵恬静的境界。 曦曦认为,茶文化作为介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文化,具有一种恒久的特质。人生得意时喝茶,可以抚平已有的傲气,渐生朴实平淡的谦恭;失意的时候喝茶,可以转迷沌为清醒,化自卑为自信,使你从荆棘丛生中辟出一条新路,鼓起勇气去追求另一个目标。 曦曦认为,用这种平和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平常事物,有时竟会发现无处不充满着美好与生机。我们别无他念地听冰雪融化之后小溪流水的声音,那似乎便是“禅”的声音;我们心理愉悦地看河边青翠的杨柳、黄色的小花,那好像就是“禅”的颜色。自然与心境融合在一起时,渐渐会升华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而三五知己好友,在闲适恬静的氛围里,自然惬意地品茶,舒展自由地谈论,在喧嚣的闹市中,体会那种内心的平静,真正使自己的身心放松,便是茶禅。 (摘自陶继新天然去雕饰一位走向世界的东方女孩曦曦,微妙音,华文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文中有些内容中学生报发表。),罕见奇才老咪(1),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13岁的小女孩,名叫王筱菲。 高谈宇宙之奥妙,纵论天下之文章。妙语连珠,有华章迭出之美;激扬文字,呈大气磅礴之势。 疑惑,震惊,慨叹。 (摘自陶继新智者老咪一位当代罕见的少年奇才,把风雨做成标本,知识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文中大部分内容齐鲁晚报等报刊已发表。),罕见奇才老咪(2)老咪写诗,石子的梦 星星又出来了/石子默默地祈祷/谁能理解它的心情/有谁懂得它的爱/年复一年躺在马路边/悄悄做着自己的梦/草丛是它的家/露水是它的陈年的酒/大志拿云/无奈身居角落/怀才不遇/默默无语/石子悄悄借酒发愁/无限豪情付大江东去 归途 岁月沧桑日复日/走过的路都唱行路难/秋风春雨年复年/茫茫秋水望不断/想回故乡/只叹长亭短亭归途远/岁月沧桑/女娲炼石补天/秋风春雨/洗去年华改容颜/想回故乡/只叹长亭短亭归途远 赠李叔同 浮云飘,太阳起/落花洒满地/春风赶来报悲喜/山河大海祝福你/祝福你,忆往昔/浪头与礁石别依依/叔同入空门/风也穿佛衣/穿佛衣,发削去/化作昨夜花满地/你身后留下一片神秘/枝头小鸟乱猜疑。” (摘自陶继新智者老咪一位当代罕见的少年奇才,把风雨做成标本,知识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文中大部分内容齐鲁晚报等报刊已发表。),罕见奇才老咪(3)老咪日记,(一) 1997年5月9日老咪生日之时,便写了这么一篇日记:“生日即初生之日,此之前为婴卧于母腹,此之后为人立于乾坤。生日故,使卧变立,由婴转人,从母婴之狭迁乾坤之广,其意之重,当不必言。咪因终日学习洒扫应对之礼,写书作文之术,故借新生之意,作稚嫩文章。本应藏拙为幸,却不得不拿出,以求指教,难免挂一漏万。故立此本于生日,以自我嘲之。” (二) 咪因来青不久,故居无定所。现住之处因室小,而咪睡于阳台。此处乃咪之天地。朝则白云悠悠,午则阳光万丈,暮则以斜阳洗出灵奇面目。至夜,更乐趣无穷,不必言“一床明月半床书”,单只那月上嫦娥,销人魂魄,绰人眼光之身姿,即令人遐想万千。落花水面皆文章,怡神清兴可玩赏。咪之窗前虽无青山列屏、湖水献玉之美景,但一样东风,无二花开,亦令人心醉神迷。“春来尚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的我,于每岁之秋,亦有似春之爱。更加之今又逢草已添黄,色早迎霜之季,咪每日立于窗前,夜则后花而眠,朝则先鸟而起。欲拢尽一声一色,勿使其偶遗也。咪之乾坤虽小,然幽同明月而留痕,雅似梅花且有骨。有星之夜若黄金结网烁烁若文章;有风之夕同云悲吐气愤愤似号令。块视三山、杯观五湖之失路英雄、逃名隐士,居斗室较摩苍苍、覆漫漫之广厦亦不失色。咪效颦于高人逸士,也欲于余之天地内铺开纸张,寄情笔墨。 (摘自陶继新智者老咪一位当代罕见的少年奇才,把风雨做成标本,知识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文中大部分内容齐鲁晚报等报刊已发表。),罕见奇才老咪(4)老咪读书,(一) 老咪看了1775年歌德写的小诗湖上最后四句“晓风翼覆了/影阴着的湾/湖中影映着/成熟中的果”,便非常赞赏,她写道:“影阴着的湾、成熟中的果是何等新鲜的诗句,多么流畅的情思!歌德培植了广阔无边的诗的纯净田野。”她评价歌德说:“歌德丰富的一生,因承受了上天太丰富的赠予,而拥有太丰富的灿烂,从而聚集成太丰富的伟大。 (二) 她看了曾国藩家书之后写的一篇笔记:“曾国藩祖父梦蛇藩生。咪生也有异,呱呱坠地之时,即与死神纠缠半月。人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咪闻此语皆一笑了之。今读曾国藩,实感快乐非常,侠气虹流。书上曰:梦龙,天子相;梦蛇,一品相。奇人必有奇兆。然转念一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又将快乐一把挥去。见窗外花态柳情,只愿茫茫今古,积成感慨于胸中。”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