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史3-洞经音乐.ppt_第1页
道教音乐史3-洞经音乐.ppt_第2页
道教音乐史3-洞经音乐.ppt_第3页
道教音乐史3-洞经音乐.ppt_第4页
道教音乐史3-洞经音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袁向辉 本人申明保留此幻灯片版权 欢迎交流 QQ 29291762,第二章 洞经音乐,洞经音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器乐乐种,以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得名,流行于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道教音乐,乐队庞大,乐曲风格优美、朴实、典雅。,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里面奏响的纳西古乐,已经成为蜚声世界的文化品牌,和丽江的一张响亮名片。里面地上铺着一层新鲜松针,踩上去软软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气。正房作为舞台,古朴而简陋,台上横梁处悬挂着一排十几位老先生的照片。舞台两侧有一副对联“乐尤药也,能活人亦能杀人;礼乃理焉,可治世亦可乱世”。,演奏现场。2010年会长宣科在一次演奏前向观众致辞:“大家好,我看大家都不错,但我们的纳西音乐差不多要完蛋了,因为像我这样的中青年,噢,对不起说错了,应该是中年人,都已经73岁了,而我们的古乐社平均每年都要逝世两个人,而且,今年逝世的指标已经用完了。大家可以看看,舞台上方挂着的照片,就是我们已经去世的十几位老艺人,最近的两位还来不及挂上”台下一阵唏嘘声。,演奏现场。古乐又称“三古”,即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古稀老人。图右老者所持乐器为小唢呐(小吸纳),俗称“小叫鸡”,与大唢呐(大吹响)相对。,纳西洞经古乐 建国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中的洞经古乐,原来是中原地区早已失传的道教音乐。其词牌和配曲,不少是唐代沿传下来的道场和教坊演奏的道曲。以往人们只能从记载或古代诗人作品中得知曲的名称和艺术成就,纳西洞经古乐的发现,无疑是国宝“出土”,轰动了我国音乐界和宗教界。 吕骥先生把纳西洞经古乐称为“活的音乐化石”;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这是一种“响遏行云,旷世绝响”的音乐;乐论家何昌林说:“唐、宋音乐在纳西兄弟中得到如此的保存,是我国音乐史上最大的事件之一,中国音乐史将被部分地改写。” 纳西古乐与道教音乐关系密切,原因是: 首先从名称看,古乐冠以“洞经”二字已表明其道教属性。“洞经”是道教惯用术语,道教经卷称为“洞经”。狭义的“洞经”,指洞真-上清经系统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五卷本(11681264南宋传本)与十卷本(元代四川道士卫琪注本),简称大洞仙经或洞经。广义的“洞经”,是“三洞经书”的略称。南朝道士陆修静是早期道藏的编辑者,他将道教经书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分,统称为“三洞经书”。因而唐宋之际,道教徒也被称为“三洞弟子”。一般认为纳西古乐中的“洞经”,是指狭义的洞经,即谈演“大洞仙经”而得名。,洞经音乐所奉祀的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仕晋,抗击前秦战殁)有关。 历代帝王对文昌帝君张亚子十分尊奉。唐安史之乱时,玄宗僖宗来到四川,将士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遂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 宋朝又先后加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义王”等号。元代仁宗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其次,从洞经古乐的组织形式-洞经会看,它的宗教属性是道教。纳西族学者桑德诺瓦说:“洞经音乐自传入云南丽江纳西族之初,就是谈演道教经典为目的的。因此,洞经会无论做会、谈经、设法悬像及焚帛呈献供养等仪式,均严格按照道教的坛规、道场和演奏程序而进行。”洞经会崇奉的神灵,95%以上是道教神灵。各洞经会还建造了不少宫观庙宇,门窗梁柱上刻绘着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道教图案,宫内墙壁上绘有道教故事绘画。 每当做会时,人们念诵文昌大洞仙经、五斗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道教经典和元始天王诰、灵宝天尊诰、太上老君诰等道教“圣诰”。洞经古乐谈演的经典,大都也是道教经典,如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大洞仙经”)、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孝经等。在文昌圣诞、关圣圣诞、上元会、中元会、下元会等道教纪念日里,洞经会都要办会,谈演洞经音乐。家庭做寿、求子、祈福、消灾、丧事超度等活动,也谈演洞经音乐。可见洞经会以及所谈演的洞经音乐,其属性为道教。 从洞经古乐的曲目看,演奏的曲目有八卦、浪淘沙、吉祥、元始、水龙吟、一江风、山坡羊、十供养、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十番乐等数十首曲目,从名称看,大多是以道教为主体的传统音乐曲目,其中一些是唐宋流传下来的道曲。,道曲最早形成于唐代并得到极大发展,是唐代统治者崇信道教的直接产物,被纳入宫廷宴乐系统,称作“道曲”。宋代道教音乐承袭唐制,获得稳步发展。宋真宗、徽宗对道乐词、道曲十分重视,并亲自参加创作和修订。明代道教音乐,在继承唐宋道曲的同时,吸收了南北曲音调的新制道曲,并采用民间小调,丰富了道教音乐。明清之际,道教音乐更趋于俗乐化,江南的昆曲和粗细十番锣鼓等民间曲调和乐器,均成为正一道斋醮音乐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自唐以来的道曲,不仅兴盛于道教之中,在社会上也具有广泛影响。因为统治阶级提倡的音乐,必定是社会上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音乐。中原道曲影响并流传到云南丽江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通过音乐专家对纳西洞经古乐曲牌、调式等多方面分析鉴定,认为其中不少曲目来自中原道曲。音乐史家何昌林认为,纳西洞经古乐中的八卦,即是唐玄宗自创的霓裳羽衣舞的姐妹篇紫微八卦舞道曲,浪淘沙是唐代道教纯阳祖师吕洞宾创调的作品。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山坡羊、浪淘沙等曲,在明代都是江南的道场音乐。,从洞经古乐的风格看,纳西洞经“整个音乐情绪、音乐语言,都透着道家哲学思想、道家风骨、道家情调。”(张焰铎大理洞经古乐序)其旋律飘逸、柔婉、轻慢、悠扬、舒缓,营造出的是一种超凡脱尘、恬淡闲适、高雅深幽、虚玄缥缈、飘飘欲仙的艺术气氛。“洞经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刻画的形象,歌颂的主要内容完全是宗教的东西。乐曲的每个音符都充满了追求长生、渴望成仙的欲望。”(雷宏安丽江洞经会调查)八卦道曲,则充分体现了悟道的特点,其旋律连绵不绝、回环往复,使人置身于阴阳交混,变化无穷的八卦方阵之中,体现道的无限,是一首用音乐演释道教哲理的典范。 欣赏:纳西洞经音乐山坡羊1录音;2录像。,洞经音乐保存了唐宋以来的道教音乐风格,是道教经腔音乐(其它地方尚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儒家雅集型丝竹乐)是相对与“大乐”(粗乐)而言的;是针对用不用唢呐而言的。这种不用唢呐的“洞经音乐”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 其所以珍贵,是因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的辞、曲音乐。而这些曲调的歌词,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则仅作为文学欣赏的古典汉语教材保留着,也就是说旋律本身早已失传。如水龙吟,原名龙吟曲,为北齐(562 565年)尚书郑述祖作:“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当时以为绝妙。”它是一首五弦古琴乐曲(北齐书卷26中的郑述祖传)。李白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句,又证唐时已将古琴曲改为笛曲水龙吟。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亲自重修了燕乐(宴乐)中的宴享九奏,包括迎膳,进膳曲水龙吟。第二年(1383年) 72岁的丽江土司木得到南京觐见朱元璋,在皇宫里受到款待。当时在皇宫进膳中听到进膳音乐水龙吟,皇帝还亲授木得“诰命”,并赐“诚心报国”银字金带一条、银牌令一面、金元宝六个、衣冠全服(见皇明恩论录、明史云南土司传和木氏宦谱)。明代丽江壁画以及上述记载都说明:在明代已经道乐化了的江南文人丝竹音乐(包括唐、宋词曲音乐)开始传入丽江。,中原道曲之所以能在纳西族中得以保存,首先因为纳西族是一个文化素质很高的民族。他们很早创立了东巴象形文字,信仰东巴教,重视教育,喜爱绘画、音乐,懂天文地理,能歌善舞。其次因为纳西族的东巴教同道教有许多相同之处。东巴经中的“精威五行”观念,与道教崇尚的“五行”学说很相似。再是纳西族受道教影响深远,崇尚道教,至今纳西族屋里的装饰,还有类似道教“太极八卦”的图案。纳西族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以及从宗教音乐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成为他们保留洞经音乐的前提条件。 由于历代乐师均以工尺谱作为传承媒介,并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延传,加之乐师们对于宗教的虔诚,因此洞经音乐虽经历数百年,但曲调的主旋律变异极小,而成为“正宗的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洞经音乐演奏现场,2010年摄于云南汉族聚居区。,洞经音乐发源于四川省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洞经音乐的开创者刘安胜,南宋四川省蓬溪县人。乾道四年(1168),在蓬溪县宝屏山(今赤城山)玉虚坛撰成文昌大洞仙经5卷,广为流传。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洞经音乐。 卫琪,元代人,号中阳子,隐居四川省蓬溪县蓬莱山。幼好道术,洞测玄妙,曾任南平綦江等处军民长官。元初,卫琪在东蜀蓬溪县蓬莱山注释刘安胜文昌大洞仙经。元至大三年(1310),卫琪将其文昌大洞仙经注进献给元武宗,受奖赏,声名大震。其书在全国广为流播,成为滇、川等省洞经音乐的主经。 华坪县文史资料第二辑:洞经音乐於明永乐七年(1409)由四川传入大理。南涧县文史资料第一辑:明永乐七年由四川传入大理,再由大理传到云南各地。通海县资料也说是从四川传入的。大理洞经音乐序言:明嘉靖十三年(1534)大理、下关曾派人到四川习演大洞仙经,并带回仙经各两部。四种说法时间虽有差距,但都明确肯定是从四川传入的。 这些说法是比较可靠的,有明人李元阳所编撰的云南通志可作参考。是书记载了明初云南各州县文昌宫的情况。文昌宫是洞经会活动的大本营,洞经音乐便在这里演奏。,杨履乾昭通县志稿卷六:洞经坛,其教传自省垣,以谈演诵经为主,辅以音乐。凡祈晴、祷雨、圣诞、庆祝、超度事,悉为之其经,杂以佛道,附会入坛者,皆属男子,而无女流也。这些记载表明云南的洞经音乐在明代已经开始兴盛。 清代是洞经音乐在云南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大融合的鼎盛时期。全省120多个县凡人口较多的大村镇,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经乐队定期活动,且组织健全,活动都已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并随著马帮的行踪,逐渐传到缅甸、越南。 明末清初因社会动荡,滇西楚雄、大理、保山、腾冲的人迁入缅甸密支那和曼德勒经商。滇南的蒙自、个旧、石屏、建水的人跑到越南,洞经音乐流入异帮,在华人中生根开花。滇人离乡背井,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之际,便展开经书,操起乐器,演奏悦耳动听的乡乐 民国年间,洞经音乐仍在云南各地依例演奏。唐继尧出师讨伐袁世凯之前,还请省城洞经会谈经祭旗。解放前夕,昆明市区内还有八九支洞经乐队存在。 云南解放后,以彭幼山为首的一批洞经老人成立了古乐研究会,开展搜集整理乐谱工作。,2005年大理市周城洞经古乐队在蝴蝶会上演奏洞经古乐。,音乐活化石亟待挖掘保护 古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它将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熔于一炉,从乐曲、乐器、演奏技艺到调音方式、演出场景,乃至乐队修养,都有独特之处,是一笔颇可珍视的音乐遗产。它是历史上艺术大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经古乐发掘抢救虽做了许多工作,但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长期封闭的农耕文化习俗被逐步改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增多,新生代的信仰发生明显变化,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加剧,人们的本土信仰、原始信仰产生裂变、动摇,很少有人愿意学。二是洞经古乐曾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禁锢,文献资料流失。由于是口传心授,加之乐器的限制,其规模、形式、内容,都未得到全面恢复和承传。 从绵阳市文昌洞经古乐的普查情况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