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修辞手法,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范围: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修辞分析之比喻,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青春是盛开的鲜花。,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4、种 类,5、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6、比喻要贴切,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7、准确理解比喻句,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学以致用,“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 比喻句: 比喻所谈的是 的问题。,驼子摔跤,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事物“人化”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人“物化”或把甲物比作乙物。,修辞分析之比拟,比拟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巩固训练,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土 地 韩少功 你想像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像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修辞分析之借代,1、定义: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人或物。,2、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如:枪杆子里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人,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 (6)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材料代本体。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镜子)。,3、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 (3)以奇代繁;(4)以事代情。,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 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 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特征代本体)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 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的洋布。 (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 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用学派创始人代该学派),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修辞训练,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修辞训练,2、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修辞训练,指出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修辞分析之夸张,2、种类,3、作用,4、原则,超前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1、定义,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修辞分析之对偶,1、定义,2、种类,正对 反对 窜对,从内容上分,从形式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用同一个字。,如:律诗中的颔联(三四两句)或颈联(五六两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宽对 即要求宽松的对偶,它可以冲破一些严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 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修辞分析之对偶,3、结构,4、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 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荣,修辞分析之排比,1、定义,2、种类,单句排比,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复句排比,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第三,排比的各项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来 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 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修辞分析之设问,1、定义: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特点是“无疑而问”。,2、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社会力量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 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 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修辞分析之反问,1、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1)就说蒋筑英吧,己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省委追认才能满足么?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2)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1、定义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2、种类:,修辞分析之反复,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例: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3、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3、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现代文阅读报秋中就考到反复辞格的作用。),解析:本题虽属于“鉴赏”题,但这种鉴赏的基点是狭义修辞的作用,所以答案也应从反复和排比的作用着眼,灵活处理。 “便”字和“领取”的分别连用,从修辞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便”字连用,造成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像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即可。,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领取”一词的连用,从句子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排比,它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l)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分析最后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作用?,答:运用了反复修辞,突出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问: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答:三个“一”连用形成反复修辞,极言诗人饮酒之多。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痛饮狂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看着你离开,我的心一片凌乱, 凌乱。,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阵高兴,高兴。,层递,1、定义:或称递进,层递法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法。 、作用:由於作者层层递接,读者层层跟随,因而引人入胜。如是叙事,条理清楚;如是说理,说服力强;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谚语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字经,二、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 2、借代和借喻 3、比喻和比拟 4、衬托与对比 5、排比和对偶 6、设问和反问,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这次例句的提供,有很多同学都很尽心,像,班主任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那迷人的微笑。,(同类相比) (表示举例) (疑断猜测) (表示想象),2、借喻和借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借喻 借代 借代,借喻是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常用的方法: 还原法,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 “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3、比喻和比拟,分清两者的关键:明确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 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鸟”和“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 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二)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的本体喻体一定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例句:,(1)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 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比喻 比喻,例句:,(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 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比拟 比拟, 比喻, 比拟,汹涌的海水响雷般的咆哮着、怒吼着,扑向每一块礁石,然后化为无数的碎琼散玉。,比拟与比喻的兼格,4、衬托与对比,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2)反衬,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 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以景衬情,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这里是以景衬情。,以景衬情,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孙犁荷花淀) 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对比,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对比,从内容分,有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两种。,对比,两体对比,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通过对照、比较,更显得鲁迅先生的伟大,反动统治者的渺小,更能激起我们爱憎的感情。 通过对照、比较,肯定、赞扬了坚持真理的革命战士,否定、斥责了诬蔑革命的反动奴才。,这两例,是两种人物的对比。,两体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分炭直。(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 “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物质之多,“半匹红绡一丈绫”,说明价值之少,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两面对比,两面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韩鲜人民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将志愿军战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举出来,赞美我们战士爱憎分明;,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的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系统”与“零碎”、“实际”与“空洞”这些两相反对的概念对比着说,否定一面,肯定一面,使得观点更鲜明、意思更突出。,综上所述,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或“映衬”。但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见的。 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勇过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设问与反问的区别:,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同点:,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辞格的综合运用:,1、兼用 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