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良小学数学》PPT课件.ppt_第1页
《李国良小学数学》PPT课件.ppt_第2页
《李国良小学数学》PPT课件.ppt_第3页
《李国良小学数学》PPT课件.ppt_第4页
《李国良小学数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学精品资料】,为教师保驾,为教学护航 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意见编写说明,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李国良,一、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一)编写宗旨 方便老师们通过阅读理解教材,掌握教学策略,掌握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从而为教师保驾,为教学护航。让教材真正成为教学的保障,教学真正成为培养能力的主渠道。 (二)编写方式 采取“方便面”式的编写手法,让老师们稍为“一泡”就可以“吃”,有的甚至可以当“干粮”直接“吃”。,(三)编写体例,1单元目标解读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与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相联系分析 2课时目标实施 第一课时 XX (1)知识点分析 (2)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基本教学策略 (4)优秀案例 第二课时 XX (同上) 3 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4 单元达标练习训练及考点,(四)编写特点,第一,指导意见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落实好课时目标,同时还要关注单元教学、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总体目标的逐级落实。 单元教学目标 与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科 教学总目标相联系 课时教学目标,第二,指导意见关注老师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读清教材的知识体系,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读透教材的思想内涵,读熟教材的重点内容。 1知识点分析 2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基本教学策略 4优秀案例,第三,指导意见引领教师关注整体性教学。 布鲁纳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告诫我们:“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与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相联系分析 知识点分析,第四,教学指导关注数学基础的教学。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五,教学指导注重为老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每个课时都提供:基本教学策略和优秀案例 (教案或教学设计不一定是称得上优秀,只提供参考,也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使用),第六,教学意见注重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单元达标练习训练及考点,第七,努力于提升老师们的综合素养。 综合了课程标准理念、解读教材、讨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试题命制等,二、内容编写说明,(一)编写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准绳,密切联系海南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为老师们提供可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以及教学范本。,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体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像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二)对于数与代数,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单元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第二单元;苏教版,第一单元 ) 知识点: 苏教版:第二单元0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doc 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苏).doc,以人教版体例为例,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人教)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景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与学期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相联系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0以内退位减法是在已经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及应用,加减法关系,10减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和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根据教材规定,要达到以下目标:,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是一致的,即“在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的口算应达到的目标是20以内的加减法应达到每分钟810道题”。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单元“用数学”的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加强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第一课时 十几减9 (一)知识点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几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作好迁移准备。课本一开始展现了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四个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为学习“十几减9”的口算提供丰富的资源。以上几幅图的意图,就是借助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入问题,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的学习。,(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更具操作性)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会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抽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小组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探究十几减9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三)基本教学策略 习惯培养: 1在情境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2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见解,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学管理: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注意问题: 1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列算式。 2要注意学生的不同算法,尊重差异,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过程:(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春节期间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游玩的情景。出示课本p101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中小朋友们都在做哪些活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观察情景1 让学生观察“卖气球”画面: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让学生交流,然后演示还剩几个?) 让学生观察“卖风车图”画面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让学生回答,在演示还有几个风车) 师:那么这两个问题如何列算式?(15-9,16-9) (二)观察情景2 观察“猜字谜”、“玩套圈”这两个游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板书:13-9,14-9 揭示课题:十几减9,(三)探索15-9 1、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动手操作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3、小结计算方法。 4、全班汇报交流。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说说为什么? 小组讨论,集中交流总结。 1、P12填写例1: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基本练习:完成课本p12做一做13题。 四、总结回顾,反思提升 1、说说本节课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们有哪些收获?,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相关链接1:,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相关链接2:,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数”。 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如满分100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90分,平均失分10分,则难度系数为1-10/100=1-0.1=0.90。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L=1X/W 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这种形式的练习,考查学生对“十几减9”及“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学生“想加算减”的基本计算思路。,单元达标练习训练形式及考点,一、填一填,看谁能全填对!(6分),四、快让气球升起来。(类似的题目15道,共30分),这种形式的训练题,目的是训练学生口算的速度及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注:命题时,要注意预设考试时间,让这类题目能真正考察到学生的真正水平。,六、看图列式计算。,看图列式计算将直观的图形与计算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意义,初步学会看懂图的含义,巩固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13,七、生活乐园。(类似的题目3道,共18分)全班有15人。有6人上了车。 1乘车回家。,还有几人没有上车? 这是简单的图文结合形式的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