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国际环境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国际环境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国际环境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国际环境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的概念、渊源 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与客体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在调整国际社会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公约 双边或多边的条约 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重要宣言、决议、大纲 国际习惯法 重要的国际环境标准、准则、建议,国际环境法的主体,国家 国际组织 环境保护的国际民间组织,国际环境法的客体,国际环境和资源 影响国外环境权益的行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损害预防原则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南极条约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5月10日在美国纽约通过,并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供各国讨论和签署,我国签署了该条约。该公约共26条,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指燃烧矿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是一个框架性文件,并未对控制温室气体的具体措施作出规定。,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 ,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在年至年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年的基础上总体减少。,减排,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气候变化谈判,应对气候变暖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减缓,就是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即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二是适应,就是要采取预防措施,缓解气候变暖已经带来的或继续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无论减缓还是适应都需要投入,并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给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负担。尤其是减排,很可能降低经济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气候变暖没有国界,很多国家都存在着希望别国先减排而自己不减排或暂缓减排的“搭便车”心理。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就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建立管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度,确定谁应当减排、怎么减、减多少,谁受到了气候变暖不利影响,需要采取适应措施等。由此,开始了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国际进程。,气候变化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1992年,公约签署,谈判启动 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 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确定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2010年,坎昆气候会议 2011年,德班气候会议,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防止由此导致的对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公约还根据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主要是发达国家早先排放的结果这一事实,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各缔约方都有义务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但发达国家对此负有历史和现实责任,应承担更多义务;而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1997京都议定书,1997年底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首次为39个发达国家规定了一期(2008年-2012年)减排目标,即在他们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同时,为了促使发达国家完成减排目标,还允许发达国家借助三种灵活机制来降低减排成本。此后,各方围绕如何执行京都议定书,又展开了一系列谈判,在2001年通过了执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揽子协议,即马拉喀什协定。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正式生效。,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积极展开的同时,发达国家则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2012年后的减排。经过艰难谈判,2007年底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巴厘路线图”,各方同意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公约的规定,共同开展长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等主要方面进行谈判,在2009年底达成一揽子协议,并就此建立了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工作组。自此,气候谈判进入了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和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并行的“双轨制”阶段。,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到2009年底,当100多个国家首脑史无前例地聚集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期待着签署一揽子协议时,终因各方在谁先减排、怎么减、减多少、如何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等问题上分歧太大,各方没能就议定书二期减排和“巴厘路线图”中的主要方面达成一揽子协议,只产生了一个没有被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协议虽然没有被缔约方大会通过、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对2010年后的气候谈判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借此加快了此前由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和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并行的“双轨制”模式合并为一,即“并轨”的步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以失败告终,但各方仍同意2010年继续就议定书二期和巴厘路线图涉及的要素进行谈判。,2010年坎昆协议,在2010年底墨西哥坎昆召开的气候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上,在玻利维亚强烈反对下,缔约方大会最终强行通过了坎昆协议。坎昆协议汇集了进入”双轨制“谈判以来的主要共识,总体上还是维护了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和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并行的”双轨制“谈判方式,增强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多边谈判机制的信心,同意2011年就议定书二期和巴厘路线图所涉要素中未达成共识的部分继续谈判,但坎昆协议针对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和公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