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2015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4.9【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徽标转换,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二、具体情况分析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赏析起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选用句式的能力。 7.作文: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贴近社会现实,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基本都很顺手。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卷7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官话与国语张鸣当今的普通话,追根溯,跟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满人统治的确有那么点关系。满人入关之前,其实很多人都会说汉语,但说的大抵是那时的东北方言。所谓东北方言,就是融合了众多北方话形成的,很接近今天的普通话。当然,满人也说满语,这个满语,经过努尔哈赤引入蒙文,制成满文,已经成了满人的“国语”,或者叫清语。入主中原之后,满人统治者一度要求做官的人,无论满汉,一律要学清语,不仅识满文,而且会说满语。就像在全国推行剃发一样,实行征服者的文化改造。然而,清语的推广,却不了了之。原因是满人自己,包括皇帝也不喜欢“自己的语言”。因为这样的文字,仅仅是最高层出于政治目的生造出的,没有多少群众基础。这个文字里,没有传说,没有诗歌,更没有故事。相形之下,汉语里什么都有,特别是有满人极其喜爱的三国演义。在没入关之前,满人就是双语并用。入关之后,论武力,他们是征服者,论文化,他们则是被征服者。皇帝从小读书,就是只重汉文,不重满文,教满文的谙达,根本没有地位。皇帝尚且如此,时间一长,别说汉臣不能说清语,就连满人大臣也不会说了。大家都在说官话,所谓的官话,就是今天东北话和北京话的混合体。清朝是满人当家,只能如此,进入民国,北洋政府时代也如此,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政府,高层大多为南方人,还是如此,那时的国语,跟现在的普通话,基本差不多。几千年中国的文字,都是统一的。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方言之间,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沟通。其次,要归功于科举考试,如果不是持续1300多年科举考试,无形中在文化人中贯彻了“书同文”的意志,即使是象形文字,也一样会在使用中出现歧义,有些地区,会逐渐根据自己的方言,造出自己的汉字,别的地方根本就不认识。每次科举,虽然取士不多,但大士绅带小士绅,所有习文之人,读的都是一样的书,写的都是同样的文章,写出的东西,自然同文同义了。不可能出现广东读书人写的东西,跟山西人不是一种文法的情况。文字如此,说话也类似。做官的人,必须说官话。当年本省人不能做本省的官,一省的官场,官员们都自五湖四海,大家如果各说方言,漫说同僚之间无法沟通,就是上下级之间,也没法对话。再说,清朝的规矩,官员上任,皇帝必定要召见一次,哪怕小小的县令也是如此,如果被召见的时候,一口土语,那么你说什么皇帝都不明白,没法留下好印象。所以,不会官话,对仕途很不利。(摘自今晚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官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人入关之后,只重汉文,不重满文,皇上不准大臣说清语,时间一长,汉语就自然成了当时的官话。B.所谓的官话,就是今天东北话和北京话的混合体。清朝是满人当家,于是,满汉官员就把汉语作为官话了。C.降了满清,进入民国,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政府,高层大多为南方人,这期间人们还是把汉语作为官话。D.官话便于同僚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再加之在清朝召见时会留下好的印象,因此,不说官话对仕途不利。【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皇上不准大臣说清语”于文无据,原文说“别说汉臣不能说清语,就连满人也不会说了”,该选项将文本中的“不能”理解成“不准”,有悖于原文。【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当今的普通话跟清朝满人统治不无关系,满人入关之前,就有很多人说汉语,即东北方言,很接近今天的普通话。B.满人既说汉语,也说满语,满语经过努尔哈赤引入蒙文,制成满文,已经成了满人的“国语”,即清语。C.满语仅仅是最高层出于政治目的生造出的,几乎没有群众基础,缺乏文化内涵,连皇帝自己也不喜欢。D.汉字音义可分开的特点,使得汉语具有统一性,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能够对话,这就为官话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这就为官话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错,原文是说“象形字和科举考试”等原因是官话形成的基础。【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有满语没有的传说、诗歌,特别是有满人极其喜爱的三国演义,因此,满人入关之后,被汉文征服了。B中国历的各种方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它们都是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所以,可以用同一种文字沟通。C.科举考试“书同文”,有些习文之人,读一样的书,写一样的同义的东西,这有利于我国的文字的统一。D.这篇文章写了国语的进化,我们可从中看到语言发展和政治的关系,看到民族之间的融合过程。【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有些”不符合原文,原文说“所有习文之人”。【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周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俄真授三司使。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宋初,加检校太尉。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度。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乾德五年,移镇沧州。太平兴国初朝,改左骁卫上将军。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蔬圃六、亭舍六十余区。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雍熙二年,卒,年六十八。淳化初,谥恭惠。子守瑛,至供备库使。孙士宗,至内殿承制。士宗卒,士禹为崇班,士安至阁门祗候,士宣为礼宾副使。(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徙:改任B. 遽惊起行视宫城中遽:忽然C. 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病:疾病D. 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诣:到去【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病:弊病。【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B. 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C. 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D. 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知识点】本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为: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美年轻有为。他从小擅长做文书会计工作,初任左藏小吏时,就以能力强、工作干练而闻名。B. 张美机敏警觉。任大内部署时,内酝署起火,因有准备,大火很快被扑灭,后被正式授任三司使。C. 张美处事干练。世宗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乏,有赖于他;太祖亲征,经费不缺,也是他的功劳。D.张美廉洁自律。在率分钱事件中,只有张美对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案发后,贪污的长吏以命偿还。【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理解不误。“皆命偿之”应该译为“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2)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1)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太傅。2)朝廷在关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解析:(1)注意“以”“求取”“薄”“加”的翻译。(2)注意“市”“岁”“十取其一”的翻译。【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年轻时善于做会计工作,初时担任左藏小吏,以办事干练闻名。三司上奏推荐,特补任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守澶渊,每次求取,张美一定委屈自己,设法为他提供给养。周太祖听说后大怒,准备遣人去斥责他,又恐怕伤害世宗之心,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世宗即皇帝位,召他入朝授任枢密承旨。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有病,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世宗征讨淮,留张美任大内部署。一天,正在午睡,忽然感觉心有所动,急忙起巡视宫城中。不久,内酝署起火,因为有准备,马上扑灭了大火。不久,正式授任三司使。显德四年(957),世宗再次到淮南,任命张美为大内都点检。世宗北伐,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部队回朝,任左监门卫上大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张美强力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上奏条列改革主张,皇上常常同意他的意见,常以干敏著称。世宗逢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乏,实在依赖他的努力。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太傅。宋朝初期,加任检校太尉。当初,李筠镇守上党,招募亡命之徒,常干不法之事,渐渐倔强难以制服。张美料想到李筠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后李筠果然叛乱,太祖亲自率兵讨伐,大军十万从太行出发,经费不缺,是张美的功劳。授任定国军节度。朝廷在关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每年达数百万,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不久,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受率分钱,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乾德五年,改为镇守沧州。太平兴国初期京朝见,改任左骁卫上将军。张美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菜园六处、亭舍六十多栋。太平兴国八年,请求告老,以本官衔退休。雍熙二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淳化初年,赐谥号为恭惠。其子守瑛官至供备府使。其孙士宗,官至内殿承制。士宗去世,士禹任崇班,士安官至门合门祗候,士宣任礼宾副使。(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题文】K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岭南江行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此诗作于元和十年,作者因谗被贬柳州。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代含沙射影的动物。飓母:飓风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8.请简要分析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意象的共同内涵。(5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答案解析】答案:诗中借岭南的特异风物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3分)也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处境的险恶。(2分)解析:解答这类题:分析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意象的特点;结合意象特点,得出答案。【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先要确定景物的时空特点,即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接着检索所写景象。一定时空里的景色,总是由多个景象构成的,这些景象在动静、声色、虚实、高低、远近上的配合,共同创造出景色的美感。有时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景物的描写方法和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同时,有的题目要求回答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感情,那还要熟悉古诗词里常见景象跟情感的关联性,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即景即情等,能够结合具体的诗句,找出写景和感情的关系,并简要分析其作用。9.请比较“从此忧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答案:不同点:柳诗意志不消沉,情感不低回,欲趁暮年有所奋发;(3分)苏词从“故国神游”跌入现实,自感苍老无为,壮怀莫酬,思绪深沉,自伤自叹。(3分)解析: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去分析诗歌情感。【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诗词赏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他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唐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造诣。他的诗,善于寓情于景,写得俊雅峭拔。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作者因谗被贬柳州。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诗中借岭南的特异风物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处境的险恶。但作者没有志气消沉,情感低回,“从此忧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则表达了诗人欲趁暮年有所奋发的梦想。(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论语)(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3)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解析】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3)封狼居胥 羸得仓皇北顾解析:注意“族”“胥”“羸”“仓皇”“顾”等易错字的书写,不要丢掉“而”“之”“也”等虚词,丢字、错字均不得分。【思路点拨】三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题文】N2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实人老张赵心瑞下了好几场连阴雨。家住六楼的老张,已是满脸愁云。房子漏雨,老伴儿叨叨着让老张想法子修房顶。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普通科员。老张的父亲在“文革”期间,由于说错话,站错队,被批斗,后打入牛棚。父亲的教训,让他刻骨铭心,环境的压抑,使他没了说话的底气,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唯唯诺诺。这几天房子的事情搞得老张是心烦意乱。有一天临明,老张忽然想起朋友的儿子是泥瓦工,眼睛一亮,抓起床头电话就拨,一旁老婆发话:“天还没亮,你发什么神经?”老张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放下电话又钻进被窝复了个二觉。 泥瓦工了,爬上六楼顶察看,谈妥工钱,议定下周日处理,临走嘱咐老张,一定让楼下的住户把太阳能热水器拆卸下,否则不能挑油毡,抹泥灰。 老张送走了泥瓦工,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了。安这太阳能热水器的,是从办公室提拔起的付副局长家。让人家付局长拆卸热水器,老张犯难了。 上班时间,他不好意思找付局长谈自己的私事,下班又怕打扰人家休息。每次上下楼路过付局长的门口,他都尽量放慢脚步,想碰巧遇到付局长走出家门,借机说出自己的要求。 修房的日子越越近,老张愣没瞅中个机会。眼看着第二天工人要了,晚上老张决定去一趟付局长家。他看着墙上的挂钟,算计着局长吃晚饭看电视的时间,时钟指到九点,老张硬着头皮下了楼,站在局长门前。他先深深地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这才抬起手用指头肚慢慢地敲了三下门。他敲得太轻太轻,医院的大夫敲病人的肋条,也不过是这种样子。等等,没人开门。他在指头上加了些力,又敲了四下,还灵机一动地咳嗽了两声,然后前合着身子侧起耳朵听。好的,里面有脚步声过了。他稍微地直了直腰,脸笑笑地做着说话的准备。付局长在单位值班,太太正集聚了一伙人打麻将。付局太太一贯骄横,老张平日里见着她就躲着走,今儿个面对面,很简单的事情,吞吞吐吐说了好半天。这时,正巧赶上付局太太输了牌,心里乱乱糟糟的,老张的话,让她气不打一处,柳眉倒竖,说:“这大晚上的,明儿个再说!”“咣当!”老张被冷在了门外,站了半天,灰头土脸上了楼。 第二天一大早,泥瓦工带着一帮人了。老张向他们道歉,说往后推推修顶日期。泥瓦工急了,好容易纠集齐人,怎能说推就推呢?问清楚原因,是楼顶上的热水器没拆卸。泥瓦工说这好办,咱给拆了,抹好灰后,再安上不就得了。老张担心地说:“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 老张示意泥瓦工一帮人稍坐坐,自己忙不迭地跑下楼,再次敲开付局长家的门。付局太太打了一夜牌,临明才钻进被窝里,敲门声搅了她的好梦,不情愿地爬起身,睡眼惺忪地开了门。老张急切地询问拆卸热水器的事,付局太太给了一句:“问我家老付去吧。”说完打着哈欠转身回屋里。老张如实地向泥瓦工做解释:“局长不在家,太太不管事,能不能改天干?”泥瓦工眼瞅着屋顶的地图,不依不饶发了话:“局长咋啦,局长也得让百姓过日子吧!老伯,你别管了,有事找我!”泥瓦工有一副侠义直肠,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一帮弟兄上了六楼顶,嘁哩喀喳拆下热水器,挑开油毡干开了。 也不知谁多事,跑去报告付局的太太。付局太太披头散发满脸怒容冲下楼,一把拽住老张说:“平常看你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就这样办事?啊!走!和我家老付说去!”众目睽睽之下,老张涨着红脸,慌忙挣脱她的纤纤玉手,惶恐地跟着她上了楼。付局太太拨通付局长的电话,连珠炮似的向线的那头传达着不满。 老张听得汗珠子也渗出了。 这些日子,单位的正局长离休了,班子要调整,付副局长一心想把副职转成正局,正等着单位搞民主测评,在这节骨眼上,他可不想出半点纰漏。电话那头传轻描淡写的声音:“拆就拆吧,省得我们找人,过后让他们安上就是了。”一旁的老张听得清清楚楚,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一下子跌到肚里。接着付局长让老张听电话,“老张,给你添麻烦了。还是我关心你不够啊,请多多原谅。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咱们是邻居嘛。”“给您添麻烦了。给您添麻烦了。”老张诚惶诚恐,点头哈腰,感激涕零。还有就是,仿佛那个太阳哟,照得自己浑身热乎乎的。(选自赵心瑞祈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普通科员,由于父亲文革时经历的影响,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唯唯诺诺。B. “老张送走了泥瓦工,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了”,老张的表情反映了老张不想惹怒局长,影响自己升迁。C.“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说明老张的心里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这也是导致其老实为人的本质原因。D.局长太太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出现使得小说矛盾冲突激烈,也使主人翁的形象变得鲜明、突出。E.付局长是一官场老将,面对老张的“鲁莽”行径,他并没有动怒,而抓住时机,打出了一张“亲民牌”。【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答案解析】答案:D 得3分,E得2分,A得1分;答B、C不得分。解析:A“由于受父亲文革时经历的影响”不准确,还有现在环境的压抑;B“不想惹怒局长,影响自己升迁”于文无据;C“说明老张的心里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拔高之嫌,“这也是导致其老实为人的本质原因”属主观臆测。【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2)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6分)【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答案解析】答案:身为办公室普通科员的老张,因为六楼的房子漏雨想要翻修房顶,(1分)经过工人的检查,要先拆卸六楼的太阳能,而这太阳能是副局长家的,(1分)老实的老张多次谨慎地跟局长夫人沟通未果,(1分)最后,工人径直将太阳能拆下,进行房屋维修,(1分)副局长太太得知消息后揶揄老张,并电话通知副局长,(1分)因为副局长面临升迁的机遇,对此,并未责怪老张,老张最终也如释重负。(1分)解析:通读全文得知,本文是以“老张”翻修房顶为线索去组织材料的,明确后分层概括,即可得出本题答案。【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3)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6分)【知识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鉴赏作品的形象能力,能力层次为C、D级(理解鉴赏)。【答案解析】答案:文中画线部分采用了描写的手法。(1分)作者主要从动作描写的角度揭示人物心理、性格。(1分)“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写出了老张的紧张,(1分)“敲得太轻”写出老张的谨慎,(1分)“咳嗽”写出老张的不失灵活,(1分)“直了直腰,脸笑笑地”写出老张的谦虚。(1分)解析:结合小说内容,把握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每条分,答三条即可。共6分。【思路点拨】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4)你是否赞同老张的这种“老实”行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8分)【知识点】考查考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答案解析】答案:示例:观点一:赞同。老张的“老实”里透着传统的本分和朴实,他谦虚谨慎,他的低调隐忍正是中华文明传续千年的美德,老实,虽然看似吃亏,但能收获和谐。一个人如果有这种老实的精神,就能做到有礼有节,问心无愧,如此“老实”,未尝不可。观点二:不赞同。老张的“老实”攘挟着功利主义、本本主主义和好好主义。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加上长期在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老张深谙保身之道,因此,他的“老实”本质上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生存法宝,长此以往,老张的“老实”就会演变为不知变通盲目跟随的本本主义,“老实”的老张就会变成一个不敢发表任何意见的好好先生。因此如此“老实”不敢恭维。解析:熟读文本,结合文本,分析“老实”的含义,评价老张的这种“老实”行为。(共8分。意思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题文】O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国学大师饶宗颐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你“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 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分既是名人,更是奇人。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入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答案解析】答案: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答A、B不得分。解析:E从上下文看,准确地说应自他的“求阙”精。A没有反面。B前面一层因果关系牵强。【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世界知名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的一名初中生。 20岁出头整理发表了潮州艺文志,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治学,涉猎领域很广。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年朝代都有涉猎。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学术追求上永不知足,有一种“求阙”精神。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每点1分,共6分)解析:通读全文,联系题干,确定答题区域,分点概括。(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一个原则 、两个观念 、 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在赴聘中大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分) 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学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由此可见,此处的“缘分”是一种机会,它不会凭空而,是要内外两方面条件的结合,境遇是外部的,自身是内部了,内外结合才能谱写缘分的佳话。(4分) 解析:先结合材料再分析,意思相近即可。【思路点拨】词语在文中表达作用的品味,在语言组织时,可遵循“三步走”的路线进行:第一步,正面阐述。围绕该词语的意义,阐述它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第二步,反面强调。强调若删去该词,上下文句表达作用方面会有哪些削弱;第三步,小结归纳。总结该词在文中表达作用的不可替代性。(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知识点】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答案解析】答案: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经过努力,可以做到,(1分)矛盾的两方面也可以结合在一起。饶宗颐就是最好的证明,(1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缔造了他学术的“专情”。(3分)饶宗颐在学术方面有一种“求阙”精神。就是要永不知足。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从而拓展学问的宽度,缔造了他学术的“广博”。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3分) 解析:其他观点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成理也可。【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是注意按分值踩点得分,如分值为8分的题要点一般不能少于四个,4分题一般不能少于两个。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题文】D0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 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 ,将贪腐得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 。可是,众所周知,近年,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A.冠冕堂皇肆无忌惮明火执仗B.肆无忌惮冠冕堂皇明火执仗C.明火执仗肆无忌惮冠冕堂皇D.冠冕堂皇明火执仗肆无忌惮【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表达应用)。【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明火执仗: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思路点拨】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题文】E0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于古籍善本页数繁多,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使观众只能隔着玻璃柜观看由布展人员事先翻好的一两页,不能随意翻阅浏览。B.在相对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新词集调侃、讽刺、揶揄于一体,是民间智慧的大爆发,体现了公众在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和意愿。C.感恩节在中国魅力尽失,是因为它没有契合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而这同样也是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D.假期安排是否能够让公众满意,关键不在于是否借调周末形成黄金周末,而是在于保障现有法律制度规定下的带薪假期落实到位。【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A滥用介词,去掉“使”。C成分残缺,“购物”后加“需求”。D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题文】I0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 。 , 。 , ,且更能赢得成功的青睐。它发自内心,不出尔反尔,不虚伪矫饰,自然而为,率真而作有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之食那样的风度与气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真正好的品德就应是一种没有雕饰的习惯这样的人,举止大气、修养有度、内心高洁可谓是人前不做作,人后不懈怠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衔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这个语段围绕“好品德是习惯”而言,先谈它的特点,再谈实质,最后讲实效。同时注意照应词和代词、关联词语的搭配。【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