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_第1页
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_第2页
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_第3页
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_第4页
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银行体制、企业实力等因素的制约,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严重阻碍了我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为了破解我市中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从今年5月开始,采取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和利用互联网学习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作用自2009年以来,我市中小企业共完成税收36.3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加值完成276.3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企业由268户发展到585户,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由35户发展到52户。目前全市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市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较快发展,主要依靠以下几方面的推动作用:一是一批项目的上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年来,全市新上项目640个,总投资127.8亿元,实现利税27.85亿元,其中,超千万元的65个,超亿元的35个。全市7个省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已入驻项目590个,完成投资28.7亿元。二是一批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了中小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骨干企业带动,有力促进了煤化工、特种硬质材料、木材加工、北药、绿色食品五大产业的集聚和扩张。预计到今年年末,除煤化工产业外,其它四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25%。三是一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加快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中小企业,支付收购资金2.5亿元,盘活资产4.8亿元。市直、城区改制企业523户(其中,合并销号和破产销号225户),298户企业重组后已经正常生产经营的207户,比改制前提高32%;新增投入资金15.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6亿元,流动资产投入9.4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税金9556万元。四是一批民营外经贸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从初期的“对俄倒包”和一般小额贸易,发展到“两头在外”的精深加工和在俄建厂组装产品;从单一对俄贸易发展到19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多元化的战略升级。从企业群体看,民营外经贸企业队伍快速壮大。截止目前,全市民营外经贸企业565户,其中,进出口总值超亿美元的企业9户,实现进出口总值19.4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4%。五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全市534户民营科技企业预计到年底,民营技工贸总收入可实现51.04亿元。友搏药业主导产品“疏血通注射液”填补了我国动物类中药复方注射剂空白,并获国家专利和中国首届发明创业奖,全年可实现利税7005万元。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注重加大科技投入,目前已建设成为特种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被省政府确定为“黑龙江省500强企业”。可以肯定的说,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扩大城镇就业,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是受融资能力和方式所决定的,其中,融资能力主要由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进行融资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因素决定。融资方式归结起来有两种,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接受外部投资来实现的为直接融资,从金融机构或政府获得贷款为间接融资。从融资能力和方式两方面深刻剖析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我们认为产生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自身融资能力相对较弱。我市中小企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多数企业的资产规模还不够大,诚信不佳、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有的甚至相当严重,极大地削弱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银行贷款机制不适应。尽管各大银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金融强市”的要求做了很多工作,但不可能对融资体制有所改变,现行的信贷模式可以说不是为中小企业融资设立的,各大银行不是没有钱贷款,而是不愿意花与大项目同样的成本,将区区几十万元的资金贷款给中小企业,不仅成本高,而且坏帐风险率也高。另一方面,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虽然近两年我市的经济蒸蒸日上,但由于底子薄,用钱的地方不仅多,而且数量大,所以政府根本挤不出资金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三)担保机构没能发挥应有作用。现有29家担保公司,数量虽然不少,但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是:1、企业规模偏小,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仅有4家,担保能力较弱,而且能够正常开展过业务的仅有12家,近60%的担保公司名存实亡。2、大多数担保公司并未开展注册经营范围内的全部业务,90%以上的担保机构只从事房产置业、建筑、汽车消费等贷款担保,真正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仅有鑫汇和中信两家,而且只提供输血式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3、担保业务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操作随意性大,多数担保公司缺少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措施,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可。4、银行为规避风险,没有按照担保公司存入银行帐面资金的5倍予以放大贷款,而是实行1:1的比例,降低了担保能力。(四)直接融资几乎没有可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间接融资外,直接融资也是一条很重要的渠道。由于主板证券市场的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所以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板虽然可以为中小企业搭建直接融资的平台,有效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但对上市企业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就我市的中小企业而言,基本达到中小企业板上市要求的极少,短时间内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可能迈过这道门槛,所以我市的中小企业要想从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很难。三、对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点建议目前,各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融资难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担保体系,二是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三是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四是建立有效的间接融资体系,五是建立有效的直接融资体系,七是重视人才培养。借鉴各地的做法,紧密结合我市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对此,我们建议,第一,各有关部门应不失时机地搭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第二,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增强企业的信用观念,使企业懂得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为企业的信用评估奠定基础。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扩大参加信用体系建设企业的范围和数量。第三,市中小企业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应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帮助中小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经济效益,增强还款能力。(二)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路在于为融资的双方提供都愿意做的渠道。对此,我们建议,第一,针对目前民间借贷随处可见,个人手中闲散资金比较充足的状况,应当研究探讨如何使其成为规范的私募基金,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一条新的渠道。第二,适度扩大典当行业的发展规模,方便中小企业通过典当暂时不用的物品来获得急用的资金,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一条渠道。第三,积极扶持村镇银行发展。村镇银行是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服务、享受法人地位、按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管理的农村小型银行机构,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方向。近年,我市东宁远东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小企业融资又多了一条便捷渠道,但由于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自己的网络,尚难满足多数中小企业的需求,所以,应积极扶持村镇银行发展壮大,尽快建立更多的网点,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为进入中小企业板市场提供服务。深圳中小企业板是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市场,但由于标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还很高,所以,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应对中小企业分层次地进行指导和扶持,加速其向“达标”方向迈进,并积极帮助成长性好且具有科技含量的股份制公司进入中小企业板。(三)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如果有了这样的平台,就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消除后顾之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对此,我们建议,第一,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导向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我市出台的关于担保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已经不适应实际发展需要,应当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支持规范担保企业发展,对不正常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进行整顿。同时,应建立担保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当地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特别是对担保企业提留“风险准备金”给予一定额度的匹配,提高企业抗拒担保风险的能力。对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企业,应每年按担保公司发生呆坏帐的5-10%提供资金补偿,对担保机构出现的最终代偿,政府应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第二,应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协调作用。针对目前由于部门与企业协作不够紧密,影响担保企业有序发展的现状,市工商联应积极开展担保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建立健全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市中小企业局应尽快制定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市场退出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市银监局应尽早建立担保风险规避机制、风险预警、补偿和转移机制及担保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第三,积极引进新的担保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