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_第1页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_第2页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_第3页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_第4页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标准AQ-200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导则(B版二审稿)200发布 200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目 次前言1 总则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相关标准 2 术语和定义3 化工安全设计的方针、目标和基本原则3.1 化工安全设计的方针3.2 化工安全设计的目标3.3 化工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4 化工安全设计要点4.1 化工安全设计的策划4.2 过程危险源分析4.2.1 化工过程的主要危险源4.2.2 过程危险源分析的基本程序4.2.3 过程危险源分析的时期4.2.4 第一级过程危险源分析4.2.5 第二级过程危险源分析4.2.6 第三级过程危险源分析4.3 安全对策措施4.3.1 安全对策措施的设计原则4.3.2 安全对策措施的设计 4.4安全设计审查4.4.1 安全设计审查与过程危险源分析4.4.2 内部安全设计审查4.4.3 外部安全设计审查4.4.4 预开车安全审查(PSSR)4.5 安全设计变更控制4.5.1 安全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4.5.2 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程序4.5.3 安全设计变更的实施附录A 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细则A1 厂址选择A2 厂区总平面布置A3 防火、防爆A4 防尘、防毒A5 防静电A6 防雷A7 防触电A8 危险化学品储运A9 防机械及坠落等意外伤害A10 防暑防寒A11 防噪声与振动A12 防辐射A13 采光照明A14 防化学灼伤A15 辅助用室A16 安全色A17 安全标志A18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A19 安全卫生管理附录B 化工安全设计审查提纲B1 工艺过程安全设计审查提纲B1.1 物料B1.2 反应B1.3 操作B1.4 设备B1.5 配管和阀门B1.6 泄压和破真空B1.7 机械B1.8 仪表控制B1.9 误操作B1.10 布置和总图B2 作业场所、区域安全设计审查提纲B2.1 项目场址位置B2.2 建筑和结构B2.3 操作区域B2.4 装卸场地B3 防火安全设计审查提纲B4 公用工程系统安全设计审查提纲附录C:化工安全设计检查表举例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附录D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目录附录E 风险评价方法举例附件F 安全设计常用的标准规范目录前言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和装置,大多涉及到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物料的处理,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重大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本导则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规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吸收国外相关标准的先进理念,参考近年来国内大型化工中外合资项目的工程实践,结合我国当前化工安全设计的惯例,规定了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以下简称化工安全设计) 的方针、目标、基本原则和化工安全设计的若干要点。本导则附录A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细则综合采用了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的部分内容。本导则提供化工安全设计通用性指导原则,无意包含全部细节或一个合同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导则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本导则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本导则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1 总则1.1 目的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工作,从设计源头防止和减少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以及建设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本导则不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勘探、开采及其辅助的储存,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其辅助的储存,城镇燃气辅助的储存等建设项目。1.3 相关标准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2 术语和定义2.1 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其化学、物理或毒性,使其具有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GB 18218-2000)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三条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同样适用本导则。2.2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化工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常见危险化学品关键信息和数据的表格形式。2.3 本质安全设计 inherently safer design:采用削减、缓解、替代、简化等手段,局部改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很小的物料和工艺条件(而不是通过遏制或其他附加控制手段),使工艺过程及其装备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的设计。2.4 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GB/T28001-2001)。注1:有些场合,危险源又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注: 当对过程设计进行危险源分析时,危险源又经常区分为物料危险源和活动危险源两大类:“物料危险源”是指具有内在的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的物料。“活动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例如,操作不当、功能故障或意外事件等。2.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GB 18218-2000)。 注:“2.4危险源 hazard”特指危险有害因素;“2.5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特指具有GB 18218-2000定义规定的重大危险的单元。使用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2.6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根据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所评价的设备、设施、工艺流程、装置布置等情况,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7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GB/T28001-2001)2.8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根据当今社会的水准,在给定的范围内能够接受的风险(GB/T20438)。2.9 过程 process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使用、储存、加工、处理、或现场转移的任何活动、或这些活动的组合。2.10 过程安全 Process Safety在原料转化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功能故障或意外事件所导致的火灾、爆炸、毒害等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因素。2.11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GB/T28001-2001)2.12 过程危险源分析 process hazard analysis (PHA):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化工过程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风险评价,提出安全对策建议的过程。过程危险源分析通常关注以下三个要点:(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2) 与过程相关的危险源;(3) 高风险危险源。2.13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ardOperability Studies)对化工过程设计、新的或正在运行中的化工装置进行规范的、系统的和创造性的审查,以辨识可能对设施或环境导致危险、操作困难、公害或环境损害的偏离或干扰。2.14 设计意向design intent对工艺过程预期行为的描述。注:设计意向可以是定性行为(如物料输送、反应、沉降等),也可以是定量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等);可以是描述性的(如“将物料A从供料罐输送至反应器”),也可以是图表性的(如流程图、PID图等)。2.15 偏离deviation工艺状况对设计意向的偏离。2.16 原因causes产生偏离的原因。注:原因可能是功能故障、操作不当或意外事件等。2.17 后果consequences发生偏离时所产生的结果。注:后果既可能包括过程危害(如爆炸、火灾、毒气释放等),也可能包括操作问题(如装置停车、产品质量降低等)。2.18 后续行动(Follow-up)危险源分析审查会议之后发生的、对已查出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活动。2.19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用仪表实现安全功能的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逻辑运算器、最终执行元件及相应软件等。(SH/T 3018-2003)注:安全仪表系统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独立完成安全保护功能。2.20 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一种离散的等级(四种可能等级之一),用于规定分配给安全相关系统安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要求。安全完整性等级4是最高的,安全完整性等级1是最低的。(IEC61508)注:我国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H/T 3018-2003)将“安全完整性等级”称为“安全度等级”,并定义为:“用于描述安全仪表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的等级”。3 化工安全设计的方针、目标和基本原则3.1 化工安全设计的方针(1) 化工安全设计应严格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建设项目的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作业场所、环境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2)化工安全设计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方针,坚持安全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靠性。3.2 化工安全设计的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过程危险源分析、科学缜密的安全设计、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将化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事故风险在法律和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减小到当今社会可接受的水平。3.3 化工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1) 化工安全设计应贯彻安全设施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开车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坚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2) 化工安全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的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满足或严于现行法规、标准的要求。(3) 化工安全设计应遵循本质安全设计原则,首先采用削减、缓解、替代、简化等手段,通过局部改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很小的物料或过程,消除或削减危险。(4) 化工安全设计应遵循合理化降低风险原则,采用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在建设项目预期的寿命周期内将事故风险尽可能降到现阶段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5) 化工安全设计采用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坚持针对性、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和合规性原则,尽可能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的顺序进行安排。4 化工安全设计要点4.1 化工安全设计的策划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合同要求和设计阶段,对委托的化工建设项目将要开展的化工安全设计活动进行事先策划。化工安全设计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 明确设计范围、确定设计依据和应采用的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 (2) 确定过程危险源分析和设计审查的时期、范围、要求和方法;(3) 确定安全设计有关人员的主要任务、职责和工作程序。(4) 将策划结果纳入项目开工报告/项目执行计划。4.2 过程危险源分析化工过程危险源分析(简称危险源分析)是化工安全设计的基础。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项目的范围、风险大小、设计阶段、安全信息收集的完备性以及合同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危险源分析。4.2.1化工过程的主要危险源 危险源分析应重点关注下列主要危险源:(1) 火灾与爆炸火灾和爆炸是化工过程中发生较多且危害较大的主要事故,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危险源包括:a) 具有易燃易爆性的各种物料l 既包括各种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等,又包括辅助物料、废料及其他化学品;l 既包括场内物料,又包括场外物料。b) 高温操作l 高温设备和管道表面易引起与之接触的可燃物质着火;l 高温下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空气抽入系统与之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时,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爆炸;l 温度达到或超过自燃点的可燃气体,一旦泄漏即引起燃烧爆炸;c) 高压操作l 操作压力高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加宽,尤其是对上限影响较大,使爆炸危险性增加;l 高压操作对设备选材、制造都带来一定难度,也增加了平时维护的困难,同时易使设备发生疲劳腐蚀,造成泄漏;d) 其他因素:l 操作失误l 设备故障l 控制失灵l 意外事件等(2) 中毒及窒息a) 生产过程中,员工接触、使用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率高、种类多;b) 事故状态下有毒有害物质外泄,污染作业环境,导致人员中毒或窒息;c) 人员个体防护不当、工艺事故处理不及时导致中毒及窒息事故扩大;(3) 其他危险源噪声、粉尘、高温中暑、低温冷冻、化学灼伤、电击、辐射、机械伤害等均是可能造成对人员伤害的危险源。4.2.2 危险源分析的基本程序危险源分析的基本程序如下:(1)划分分析范围;(2)收集危险源分析所必须的数据;(3)辨识危险源;(4)确定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价;(5)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建议;(6)形成分析结果文件;(7)风险控制的跟踪和再评价。危险源分析基本程序如图2所示:不满足安全设计要求收集安全设计相关信息危险化学品相关信息(MSDS)同类装置历史事故相关信息定义过程安全条件系统辨识危险源风险分析与评价确定风险规避和消减措施评估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可能性严重性满足安全设计要求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人员措施是否分析记录及报告工艺技术相关信息工程设计相关信息划分分析范围图2过程危险源分析程序框图4.2.3 危险源分析的时期危险源分析原则上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分三级进行,一级比一级深化,使过程潜在的危险源在设计阶段尽可能充分的识别、评价并得到有效的控制。(1) 设计前期进行的危险源分析称第一级危险源分析;(2) 基础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危险源分析称第二级危险源分析;(3) 详细设计阶段进行的危险源分析称第三级危险源分析。4.2.4 第一级危险源分析4.2.4.1 第一级危险源分析的目标第一级危险源分析是在尽可能早的工艺设计、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特大型项目整体设计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阶段用于提供建设项目初步的安全性分析,总的目标是辨识需要特别关注的潜在的化学物质和过程危险源以确保设计安全。具体目标包括:(1) 为工艺过程作出基础性的更改以消除危险源和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提供最合适的机会。(2) 对无可替代的化学物质和过程危险源,促进设计尽可能采用缓和的工艺条件以降低过程风险。(3) 根据业主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进行论证,评估项目厂址选择的可行性。(4) 确认缺失的重要信息,提示下一步危险源分析的关注点。4.2.4.2 第一级危险源分析的过程和主要内容(1) 由工艺负责人负责发布所有与过程相关的化学物质一览表(应确保化学品的全覆盖),包括:a) 原料b) 产品c) 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副产品)d) 催化剂e) 润滑剂f) 废水g) 清洗物料等(2)由安全工程师负责获取所有物料的安全数据表(MSDS)a) 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应满足编写危险源分析规定的要求。b) 应注释不能收集到的MSDS,以便今后进行调查收集。(3) 由工艺负责人和安全工程师负责初步危险源辨识a) 辨识来自于化工过程(包括场内和场外)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潜在的危险源。l 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浓度(含量)、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部位)及其状况(温度、压力);l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标、危险特性和危险程度;l 危险化学品使用、加工、储存、转移过程的技术要求以及存在的危险性;b) 辨识来自于过程设备潜在的危险源。l 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l 易遭受腐蚀的容器、管道设备l 高温高压条件下操作的工艺设备。l 设备布置之间的相互影响(4) 由项目经理主持区域安全评审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工艺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工程师、相关专业工程师以及业主指派的代表。评审会应对下列事宜作出决定:a) 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确认;b) 对装置运行生命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类型、性质、严重性、和范围进行确认。c) 对剧毒、易燃、或易爆等高危化学物质的存在,设计应进行的特别考虑。d) 必要时可根据总平面布置方案图、周边设施区域图、建设项目内在危险源分析的结果以及建设项目的外部情况,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审。其中包括: l 对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l 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l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5)评审结果应形成区域评审报告,由项目经理负责分送参与设计的各专业人员。(6) 由工艺负责人/安全工程师识别、确定、并编制适用于项目过程和环境影响范围内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一览表,(如果有变更)将其变更纳入表中。(7) 对已识别使用剧毒化学物质的场所,应考虑执行特别的设计程序,还应参考用于这种环境的相关操作规程和检查表(参见附录C: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8) 安全工程师应帮助项目经理编制项目安全实施计划和安全设计评审计划。(9) 在第一次发布PFDs(工艺流程图)或BFDs(方块流程图)时,项目经理应指定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由过程危险源分析主持人(以下简称PHA主持人)主持的第一级危险源分析审查会,帮助确认下列问题:a) 项目设计对涉及区域安全评审中所识别的目标和安全的考虑;b) 潜在的火灾、爆炸、毒害及其防护;c) 对特殊安全研究的建议(包括定量风险研究)。 (10) 安全工程师负责提交第一级过程危险源分析报告的审查和批准,并送项目经理核发。(11) 由安全工程师负责过程危险源分析审查会议的后续工作l 在项目文件中保留第一级过程危险源分析报告原稿;l 继续跟踪记录各项后续措施和对第一级危险源分析所提问题和建议的答复;l 对已完成的后续措施列表存档。(12) 在第二级危险源分析前复查第一级的执行结果,将未关闭的项带入下级。4.2.4.3第一级危险源分析的方法设计单位可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下列适宜的方法:(1) 危险源辨识检查表;(2)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Preliminary Hazards Analysis)方法(也称“重大危险源分析方法”);(3) 如果怎么办(“What-If”WhatIf Analysis)方法。通常情况下,“What-If”可能是第一级危险源分析最好的方法。4.2.4.5 第一级危险源分析与“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关系(1) 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是国家安监总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简称8号令)中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设立前组织实施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是申请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的必要条件。 (2)“第一级危险源分析”通常是建设单位在项目设立前委托设计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只有在设计单位完成工艺设计、概念(方案)设计、厂址条件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建设单位才具备条件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项目设立安全评价。(3)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所形成的报告是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供经过审查批准的版本,经设计单位作为设计输入评审以后即可用于基础工程设计。4.2.5 第二级危险源分析4.2.5.1 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目标第二级危险源分析是在建设项目基础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危险源分析,分析的目标是:(1) 确定最终的风险矩阵和可容许风险的标准;(2) 审查第一级危险源分析的执行结果,确定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重点;(3) 在AFD版(Approve For Design批准用于设计)P&ID图发布以后,由PHA主持人主持危险源分析审查会,系统识别与设计意向和预期操作的偏离,发生偏离的原因以及安全和操作性问题。然后,帮助决定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或减轻每一种事态的后果。在可能的地方,识别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尚不能作出决定的地方,提出进一步收集信息或采取措施的要求。(4) 为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行政监管审查提供依据。(5) 提出第三级过程危险源分析的建议。4.2.5.2 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过程 (1)当 P&ID条件版发布以后,接受条件的专业应在第一级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提出本专业安全设计方案并启动各专业的基础工程设计。(2)各专业基础工程设计输出之前,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对本专业基础工程设计的结果进行危险源分析,并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3) 当内审版P&ID图发布以后,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安全设计的变化对P&ID图提出修改意见,由系统专业负责修改。(4) 项目经理应指定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由PHA主持人主持、有业主和专业设计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第二级危险源分析审查会。(5) PHA主持人应通过会议审查确定设计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方并提出和记录应由设计人员答复和关闭的问题以及审查的建议措施。(6) PHA主持人应提交第二级过程危险源分析报告的初版(包括责任界定的注释)供审查和批准。(7) 由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审查会议的后续工作:a) 在项目文件中保留第二级过程危险源分析报告原稿;b) 继续跟踪记录各项后续措施和对第二级危险源分析作出的响应; c) 对已完成的后续措施列表存档。(8) 在第三级危险源分析前复查第二级的执行结果,将未关闭的项带入下级。4.2.5.3 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主要内容(1) 总平面布置、设备布置和危险区域划分a) 火灾、爆炸、毒害、空气和水流污染对邻区或来自邻区的的相互影响以及工厂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否已经满足安全设计要求;b) 设备间距和布置是否满足操作和维修而不危及工艺过程;c) 喷雾、烟雾、雾沫、噪声等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而不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公害。建议参考附录: l B1.10布置和总图l B2作业场所、区域安全设计审查提纲(2) 道路运输从厂区内外的道路以及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审查,重点识别道路运输过程潜在的危险源。建议参考附录:l B2.1项目场址位置l B2.4装卸场地(3) 过程安全与操作对工艺过程内在的危险源(物料危险源、活动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再分析,重点识别建设项目投产以后潜在的、可能与设计意向和预期操作发生偏离的事件、原因和后果。审查过程中不仅应考虑稳定状态的操作,还应考虑开车、停车以及任何可以想得到的异常情况下的操作。建议参考附录: l B1工艺过程安全设计审查提纲l B1.11部分可能导致设计意向偏离的原因(4) (工艺、机械、电气)设备a) 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重点分析工艺设备潜在的危险源;b) 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重点分析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源。c) 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重点分析电气设备潜在的危险源。d) 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等潜在的危险源。建议参考附录:l B1.4设备l B1.7机械(5)建筑和结构a) 从厂房生产过程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采光照明、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危险源分析。b)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采光照明、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危险源分析。建议参考附录:l B2.2:建筑和结构(6) 公用工程系统危险源分析从水、电、仪表风、压缩空气、蒸汽等公用工程系统可能受到的外界故障影响、自身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当发生故障时对生产装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进行危险源分析。建议参考附录:l B4公用工程系统安全设计审查提纲(7) 仪表控制系统审查 a) 重点识别受控装置(设备)对安全仪表系统(SIS)目标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要求;评价安全仪表系统能否实现要求的安全功能以及自身能达到安全功能要求所需的安全完整性。b) 审查整个装置的安全仪表系统与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是否进行了综合考虑和整体设计;c) 审查仪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包括仪表动力源故障、仪表功能失效、仪表运行环境变化等)将会出现哪种危险状态?系统自动防止故障的能力如何?设计采取了那些措施?建议参考附录:l B1.8仪表控制(8)作业环境危险分析重点分析可能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业环境和作业部位的危险源。建议参考附录:l B2.3:操作区域(9) 安全对策措施分析;重点识别基础设计采用的安全方案、安全设施、安全对策的可靠性、有效性、充分性及其失效的后果和风险。(10) 合理化降低风险(ALARP)分析重点识别在预算内是否将风险已经降到了预期合理的可接受程度。 4.2.5.3第二级过程危险源分析的方法(1)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装置、缺少工程设计经验的装置以及列入重大危险源的装置建议以“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2)对具有成熟设计经验的装置建议以附录B安全设计检查表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惯例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3) 对具体系统、设备故障、典型致命性故障等建议采用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概率分析方法和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等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4) 当由设计者本人对所负责的单元或专业进行危险源分析时,可能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FMEA)和安全检查表(SCL)更适用。(5) 总的原则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新技术采用的深度、法律和相关方要求以及设计单位的有效资源状况,分别选用或综合选用下列方法:l 专家评议方法;l 安全检查表方法(SCL);l 故障假设/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WI/SCL);l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LEC);l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l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FMEA)l 事件树方法(ETA)l 故障树方法(FTA)等。(4) 对要求进行定量评价的风险,应对定量评价模型的适用范围、边界条件、分析结果进行评估。4.2.6 第三级危险源分析4.2.6.1 第三级危险源分析是指在详细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的危险源分析,比较适宜的时期是在详细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完成三分之一的某一控制点上开始。4.2.6.2 分析的目的(1) 对第二级危险源分析中的遗留问题或未关闭的建议措施进行分析;(2) 对详细设计阶段发生的设计变更可能造成的风险或新的危险源进行分析;(3) 确保第二级危险分析阶段已证实是安全的过程设计没有因为项目更改而遭到破坏。4.2.6.3 分析的重点根据第二级过程危险源分析的建议和设计变更,确定本阶段分析重点。通常,在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级危险源分析主要关注因设计方案调整、成套设备厂家文件的确定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设计变更。4.2.6.4 分析的方法可以参照4.2.4.4第二级危险源分析的方法执行4.3 安全对策措施4.3.1 安全对策措施设计原则(1) 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按照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排序:第一,采取预防事故的设施,防止因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l 检测、报警设施l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l 防爆设施l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l 安全警示标志第二,采取控制事故的设施,即使发生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也能使装置恢复正常操作。例如:l 泄压和止逆设施l 紧急处理设施第三,采取减少与消除事故后果影响的设施,即使发生了事故,也能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例如:l 防止火灾蔓延设施l 灭火设施l 紧急个体处置设施l 应急救援设施l 逃生避难设施(2) 可靠性优先原则按照可靠性优先原则排序:第一,采取本质安全设计,通过局部改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很小的物料或过程消除或削减危险;例如:l 削减:最大限度的减少危险物资的用量、储存量l 替代:如果做不到削减,那就选用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物质及风 险系数小的流程,尽可能减少安全措施的使用l 缓解:通过温和反应条件将危险的状态减到最弱l 简化:设计的设备应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使操作不容易出错,并且容许发生的错误第二,采用被动性安全技术措施,不需要启动任何主动动作的元件或功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例如l 防油防液堤l 防火防爆墙l 较高压力等级的设备和管道第三,采取主动性安全技术措施,能够自动启动预防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功能,例如:l 安全仪表系统(SIS)l 泄压装置第四,采取程序性的安全对策措施,通过管理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例如:l 标准操作程序l 紧急响应程序l 特殊培训程序l 安全管理制度(3) 风险分级控制原则安全对策措施的采用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水平决定。设计单位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参照表1,实施定性的风险分级管理。表1 :风险等级与安全对策措施关系表风险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可接受的风险无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有条件接受的风险通过评审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如需要,应尽量考虑投资的效果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不希望有的风险应采用风险减少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该风险与严重事故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再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该事故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和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控制措施。不可接受的风险必须配给足量的资源,采取充分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必要时要求制定应急预案。(4) 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a)设计应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对风险评价的结论采取安全对策措施;b)安全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具有可行性;c)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既要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要求,也要避免采取不必要的过高标准,增加工程建设投资和操作运行费用。4.3.2 安全对策措施的设计 安全对策措施设计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安全设计规定的要求。比较详细的安全对策措施设计可参考附录A:化工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细则。附录A对化工安全设计中使用的部分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与这些标准相关的安全对策措施选用原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但不是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的全部内容。设计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在全面进行过程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上述一般原则和化工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细则执行,并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号)的要求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提供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审查。编制大纲可参照附录D。4.4安全设计审查4.4.1 安全设计审查与过程危险源分析(1) 安全设计审查是对不同阶段已完成的设计输出(包括设计方案、各版次阶段性文件、中间文件和最终成品等)的安全性提供证实。设计单位应按照本单位设计控制程序和化工安全设计的要求,为确定化工安全设计输出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时进行安全设计审查。(2) 过程危险源分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安全设计审查,他是以一部分有选择性的设计输出为依据,以识别潜在危险源为目标所进行的设计审查,他不能代替全部的安全设计审查。4.4.2内部安全设计审查内部安全设计审查是由设计单位按照建设项目设计控制程序组织的设计审查,主要内容包括:(1) 方案评审a) 重大的安全设计方案应按三级评审的要求组织评审,即专业/组评审、室/项目评审和公司/院级评审。b) 方案评审的内容和程序按照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项目实施计划的规定进行。(2) 设计输出评审a) 设计各专业在安全设计输出之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本专业完成的设计输出进行安全审查。设计人是安全设计的第一负责人,也是设计输出的第一审查者。设计输出应在经设计人自查的基础上,提交审核人审查。b)涉及重大安全设施设计的输出(例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在设计文件校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单位内部多专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评审。4.4.3 外部安全设计审查外部审查是指由业主组织的确认审查和由国家安监部门要求的监管审查。(1) 确认审查业主确认审查的时期、内容和方式一般应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设计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及时向业主提供应审的安全设计成品并及时澄清审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对采纳修改的意见应在风险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由业主确认。(2) 监管审查经业主确认后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由业主上报相应的国家或地方安监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设计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在接受审查的同时,及时澄清审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对采纳修改的意见应在风险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由业主确认后,报安监部门审查批复。4.4.4 预开车安全审查(PSSR)(1) 预开车安全审查是指在危险化学品引入生产过程之前由由总承包单位(或生产单位)组织的安全审查。审查的目的是确保:a) 结构和装置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b) 安全、操作、维护和紧急响应规程适当并且充分;c) 在开车之前过程危险源分析已经完成,分析中提出的所有建议已经决策并于实施;d) 所有变更已按照化工安全设计变更的要求实施。 (2) 应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单位可参与并协助由总承包单位(或生产单位)在装置开车前进行的预开车安全审查。设计单位应从设计的角度关注审查中的问题,把好开车前的最后一道设计关。4.5安全设计变更控制4.5.1安全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1) 基础设计文件对安全评价报告及审批意见的变更;(2) 详细设计对基础设计及审批意见的变更;(3) 采购订货和施工安装对设计文件的变更。4.5.2 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程序设计变更控制是确保建设项目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设计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程序,也可以与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变更管理程序合并实施,但必须要有安全设计变更的严格要求。变更管理程序应对下列要求作出规定:(1) 建立变更申请制度,任何相关方的变更要求都必须按程序提交书面变更申请;(2) 建立变更审批制度,设计变更实施前应得到批准;任何未经批准的变更方案不得实施;(3) 建立变更评审、验证和确认制度,变更评审应包括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再评价,以及更改对已交付设计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4) 建立变更责任制度,明确变更内容、责任人员和控制要求;(5) 建立变更发布制度, 受潜在变更影响的各单位、各专业、各相关人员(包括设计、施工、操作、维修和合同方人员等)能及时收到通知和接受相关培训;(6) 建立变更跟踪制度,与变更相关的各专业都要参与变更单的编制,及时提交和跟踪变更单。4.5.3 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的实施(1) 设计单位应保证全体项目设计人员都了解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程序;(2) 设计单位应与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内的各相关方建立安全设计变更沟通渠道,保证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程序为各相关方方所理解和接受。(3) 设计单位应确保来自任何相关方的设计变更要求都严格按变更管理程序执行。(4) 安全设计文件因验证和内部审查后更改,应按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管理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更改,确认后签署。(5) 业主和有关协作、分包单位来往反馈意见的更改,应按程序提交更改申请单位的最终确认; (6) 采购、施工阶段安全设计更改,按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程序文件规定执行。(7) 安全设计文件图纸经国家或地方监管部门批复后,如有重大安全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报原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批复和确认。附录A 安全对策措施设计细则A1 厂址选择A1.1厂址选择应执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A1.2厂址选择应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真收集拟建地区的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区域规划等基础资料,进行多方案论证、比较,选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交通方便、符合环境和安全卫生要求的建设方案。A1.3 选择厂址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采取可靠技术方案,避开断层、滑波、泥石流、地下溶洞等比较发育的地区。A1.4 厂址应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凡可能受江、河、湖、海或山洪威胁的厂址场地高程设计,应符合国家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A1.5 厂址应避开新旧矿产采掘区、水坝(或大堤)溃决后可能淹设地区、地方病严重流行区、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区,并与航空站、气象站、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保持有关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安全距离。A1.6 化工企业之间、化工企业与其它工矿企业、交通线站、港埠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A1.7厂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按工厂生产类型及安全卫生要求与城镇、村庄和工厂居住区保持足够的间距。A1.8 工厂的居住区、水源地等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与各种有害或危险场所应按有关标准规范设置防护距离,并应位于附近不洁水体、废渣堆场的上风、上游位置。A1.9 厂址选择必须考虑当地风向因素,一般应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A1.10 厂区具体定位应与当地现有和规划的交通线路、车站、港口进行顺捷合理的联结。厂前区尽量临靠公路干道;铁路、索道和码头应在厂后、侧部位,避免不同方式的交通线路平面交叉。A1.11 集中建设的工厂居住区不宜分散在铁路或公路干道两侧,邻近居住区的线路应保持有关规范所规定的距离。A2 厂区总平面布置A2.1厂区总平面应执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A2.2 厂区内火灾危险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音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上风方位,厂前、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向,厂前区宜面向城镇和工厂居住区一侧。A2.3 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A2.4 厂区面积大于5万米2的化工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大型化工厂的人流和货运应明确分开,大宗危险货物运输须有单独路线,不与人流及其它货流混行或平交。A2.5 厂内铁路线群一般应集中布置在后部或侧面,避免伸向厂前、中部位,尽量减少与道路和管线交叉。铁路沿线的建、构筑物必须遵守建筑限界和有关净距的规定。A2.6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为环行,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1) 街区道路均应考虑消防车通行,道路中心线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 道路两侧和上下接近的建、构筑物必须满足有关净距和建筑限界要求。A2.7 机、电、仪修等操作人员较多的场所宜布置在厂前附近,避免大量人流经常穿行全厂或化工生产装置区。A2.8 循环水冷却塔不宜布置在室外变配电装置冬季风向频率的上风附近,并应与总变电所、道路、铁路和各种建构筑物保持规定的距离。A2.9 储存甲、乙类物品的库房、罐区、液化烃储罐宜归类分区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其储存量和总平面及交通线路等各项设计内容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A2.10 新建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性质、地面上下设施和环境特点进行绿化美化设计,其绿化用地系统应按有关规范并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同商定。A3 防火、防爆A3.1化工建设项目防火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BG50160)执行;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的设计应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建筑物设计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执行。A3.2 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A3.3 化工生产装置内的设备、管道、建筑(构)筑物之间防火距离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规定。A3.4 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