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今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作将包括: 重点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即将颁布实施,国家电子政务管理中心的筹备工作和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陆续启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和整合步伐加快;随着企业基础信息、财税库银间税款信息、企业和个人相关信息、农村综合信息及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有关信息共享工作的全面开展,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电子政务系统仿真验证、国产产品推广等应用集成环境建设将有序展开。 具体而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条条”和“块块”对接以及防止信息孤岛会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并不断探索解决的路径 二是以中央“两办”的“34号文件”为契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三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实际效益越来越被重视,盲目建设开始有所克制; 四是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更加注重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 整体上说,尽管全国电子政务发展和建设并不平衡,但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基层,电子政务发展较快,总体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头良好。 发展趋势 200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2006年全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趋势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更加注重“为民服务” 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成为契机,各地电子政务建设更加注重“为民服务”这个第一要务,各级电子政务的建设将朝着“阳光政府”、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电子政务的“服务”将更加重视对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以及全社会提供优质、及时服务。2006年,这种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理念将进一步深人人心,电子政务的服务手段将更加丰富多彩。 2.“十一五”规划中行政体制改革的启动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2006年开始,行政体制改革将真正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而国家体制改革策略的变化也会影响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与此相联系,政务公开、构建“阳光政府”将受到进一步重视,一些长期以来困扰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管理障碍、体制障碍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3.更加注重搞好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 针对电子政务的重复建设,各地采取的应对策略更加强调资源整合和适度集中,并有望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通过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对电子政务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建设要走集约化、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可以设想,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统一的建设思路在未来将会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并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相对有效的建设思路和明智的选择。 4.更加重视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过去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的最根本的障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例如“信息权力部门化”、“部门对信息资源占有的利益化”等都是妨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2006年,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明显改进,对未来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5.业务互动将继续扎实推进 部门业务互动以及发展后的协同政务代表着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水平;但这种业务互动和协同政务也是难度最大的电子政务应用形式。几年来,我国一些省市和部门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应用,如有关电子政务的网上并联审批,预计2006年将有更多的业务互动和协同政务出现。 6.更加注重应用和实际效益 “十五”期间比较成功的电子政务应用示范项目,将发挥导向作用。首先,政务过程中的行业信息化及其应用将得到较快发展和不断深入。近几年来,以行业、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国1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水平,已l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这些已有的成果仍然要继续予以支持。同时,还要推动跨部门和地区的互动,促进资源共享,使行业信息化与地区信息化实现互动、良性的发展;其次,随着对“十五”期间电子政务示范工程项目的经验总结与推广,电子政务的应用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初步了解,2006年科技部等部门将继续启动一些新的电子政务应用示范项目,并对此进行新的探索。 7.电子政务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将有新的突破 2006年,涉及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标准、法律等软环境将受到进一步重视。基于等级保护的安全解决策略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