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前景、结构与汇率机制_第1页
我国贸易前景、结构与汇率机制_第2页
我国贸易前景、结构与汇率机制_第3页
我国贸易前景、结构与汇率机制_第4页
我国贸易前景、结构与汇率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贸易前景、结构及汇率机制内容提要尽快使中国有发展中的贸易大国提升到发展中贸易强国这是中国入世以后21世纪前十年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核心在本世纪前三年里中国进出口一路高歌猛进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我国能否顺利实现贸易强国的战略?本文将从当前贸易现状出发对中国贸易结构演变趋势和汇率机制调整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在未来五至十年里头将成为世界发展中的贸易强国的结论关键词贸易结构动态比较优势高新技术产品汇率机制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07.9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2位上升到第五位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率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将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那么下一阶段就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征程尽快使中国有发展中的贸易大国提升到发展中贸易强国这是中国入世以后21世纪前十年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核心那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里中国能否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呢二、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一)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近20多年来中国出口以比GDP增长率平均高出一倍的速度发展中国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已经从1978年的0.75%上升2002年的5.1%中国在世界出口大国中的排名相应地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2002年的第5位;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20.3%上升到2002年的26.6%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显著改善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25.274.8变为2002年的991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从20.18%上升到34%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地贸易大国(二)走向贸易强国的差距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不大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造成贸易条件不利中国必须提高外贸竞争力而加快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则是重要一环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力军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大幅度攀升和结构的改善已经起着主导作用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期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70%上升到85%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量的贡献度已经由“九五”期间的47%上升到2001年的81.7%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47%上升到了2002年55.3%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更高达88.6%2003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到了89.5%这与世界贸易强国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情况大相径庭表明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能力及其增长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发挥我国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有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转变而一国欲从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应使本国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在结构上我国出口商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比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来说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由于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较大比重总量层次上的贸易结构难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一般贸易进口结构和一般贸易结构出口结构能更好地反映贸易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三)走向强国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保护手法更加隐蔽主要出口市场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案件不断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将进一步限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限制措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武器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减少国际市场份额、市区贸易机会、退出贸易市场、损害企业信誉等不利影响对我国出口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中国自1996年以来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几乎涉及所有出口产品类别年中国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数占当年全球案件的年则上升至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起列全球首位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三季度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中国产品提出的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超过了42宗涉及金额超过10.7亿美元贸易专家还预测依此形势下去我国贸易纠纷将随之达到高峰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独特性低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不强关键时刻难以起到稳定出口的作用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本低市场容易进入从而也很容易引起投资过剩投资过剩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最后导致供给过剩供给过剩就必然会出现恶性竞争无序竞争最终的结果就是遭遇反倾销起诉或保障措施(四)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需要长期的贸易动力转换实现贸易持续增长的关键是贸易动力的转换贸易动力的转换来自产业结构的转换这种结构转换是由产业结构、国内需求结构与贸易结构良性互动而形成的中国目前的贸易增长动力是建立在劳动力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贸易结构的主导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随贸易数量增长而恶化它是由于贸易增长动力没有随贸易增长阶段变化相应转换造成的这说明低价劳动力优势的潜力已不足也进一步说明比较优势面临着向高级化转换的需要如何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长远的竞争优势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最根本最严重的问题要实现我从一个贸易大国走向一个贸易强国的目标增加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动态利益关键所在是强化中国现有外贸出口比较优势的同时培育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开放竞争中实现中国贸易结构的第二次转换三、中国贸易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一、影响我国贸易结构转换的环境因素(一)世界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我国分享全球技术进步和全球带来的效率提高提供了机遇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将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由于国内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以及高科技领域外商的投资带动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持续提高并成为出口增长的增长点外商投资的重点由过去的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来外商投资于集成电路、计算机、信息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不仅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是我国改造、培育和壮大一批支柱、优势产业从整体上增强了我国的出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进行结构调整也就意味着进一步加大现有的比较优势的发挥我国产业结构可能出现一个“低度化“的调整阶段我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又一个更大的发展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这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但是也可能会重新提升传统商品的比重从长远来看并不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如何将现有的比较由是转变为长远的竞争优势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最根本最严重的问题(二)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开放领域继续扩大法律法规体系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增强了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外商投资持续增加投资贸易互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中国外贸经营权的加速放开激活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进出口自主增长的能力明显增强二、贸易结构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情况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两次跨越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为主导的时期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500亿美元的第一个台阶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兼具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双重特性的机电产品出口异军突起使我国2002年外贸出口迈上了3000亿美元的台阶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首次超过纺织品达到677.07亿美元我国外贸出口进入到机电产品拉动全国外贸出口高新技术出口拉动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新阶段(二)高新技术出口发展情况随着世界贸易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的新生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标志中国入世后以科技兴贸为战略进一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次调整用高新技术占领国际市场从而带动中国21世纪的经济腾飞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的持续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已经得到较大改善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双双首次突破1/5分别达到20.8%和22.8%10年前199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只有5.9%10年提高了近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商品进出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长乏力、高技术产业发展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关注的亮点在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且出口基数接近500亿美元的情况下继续增长了近5成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鼎盛的发展时期“十五”计划实施的头两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累计突破已1000亿美元达到1143.17亿美元超过了整个“九五”期间的1109.60亿美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与1992年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年翻了4番年均递增32.7%是同期GDP增长率的3倍多2003年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前三季度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增长和增量分别占全国总出口增量的和表-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外贸易额的比重(19922002)单位%占商品4.75.15.26.88.48.911.012.714.917.520.8占工业制成品5.96.26.37.99.810.312.414.116.619.422.8三、贸易结构预测分析根据我国贸易结构发展的趋势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里中国将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发展中贸易强国到2010年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明显增强;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项目技术水平和规模有新的提高结构和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对外投资稳步扩展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贸易形成一定规模;经常项目收支实现大体平衡国家外汇储备和主要外债指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主要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将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格局将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要求的外经贸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对外经济贸易将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产品作为高新技术的一部分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在我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可望达到1200亿美元在全国出口总额中达到30%初步完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由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转变四、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形成机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前景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日元升值的历史教训从实践说明了一个问题汇率将是影响中国贸易发展的长期因素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的损害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和服务业为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严重影响出口的增加1、汇率机制对贸易的影响汇率政策是实现一国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达到的重要工具汇率已成为调节国际经济竞争关系最直接、有效地的手段一国完全可以利用汇率波动影响的分析结论主动地选择汇率水平的偏差(即低估或高估本币)来调整国际货币关系创造一个有利经济发展环境我国应该更多地将汇率作为调节进出口的工具一般来说本币的低估所反映的外币实际购买力的增加一方面导致外国产品价格相对昂贵有损外国贸易外国经常帐户收支状况恶化但另一方面它也有益于外国对外的金融和直接投资外国投资收益增加本币低估将使外国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单位出口产品价格变动率单位进口产品价格变动率)得到改善这意味着外国出口一单位商品可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外国的资源利用更加优化长期来看这将促进外国的经济增长本币的低估使得外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对增加这将鼓励外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进行以资本、技术为代表的外国生产力将转移到本国外国将遭遇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其结果是外国的就业下降、GDP下降但同时外国对外投资增加、投资净收益增加从而GNP增加此外大量外资企业随着外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而在本国建立它们的产品返销将进一步恶化外国的贸易状况而资本货币高估一点好而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其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货币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主要起的是贸易作用还是投资作用美国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着世界的资本投资在其对外经济关系中作用显著美元更是“资本货币”因此美国就支持“强势美元政策”而日本缺乏发达的金融市场资本输出能力不强贸易在其对外经济关系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日元更倾向是贸易货币因此日本就极力抵制日元升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对外经济联系将从更多的采用贸易方式向更多的采用投资方式转化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转移这就需要其币值水平从较低转向较高2、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必然性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稳定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都是缺乏基础和不现实的应该改变外汇管理政策的主导思想使汇率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而实际浮动汇率地基础是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管理的开放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盯住美元是不可取地他只会使人民币成为美元高度可信赖的替代品不利于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国继续维持这种制度安排不仅面临着运行成本和风险递增的约束而且还将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断降低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问题和矛盾将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事实上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