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_第1页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_第2页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_第3页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_第4页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资源的破坏与保护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特点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产生吸引向性、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作为一种资源,旅游资源除了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基本上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再拥有。就像地面上的古建筑,总是有减无增,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西藏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可是在1969年它却被毁夷为平地,使该地区永兜氖苏庖徽涔蟮穆糜巫试础糜巫试吹恼庵执嗳跣院筒豢稍偕跃龆似浔;闹匾浴?br 巨大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有的人把旅游资源强调为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认为旅游资源供旅游者就地享用,却不可能占为己有,更无法随身带走。游客买到的是经历,带走的是感觉,旅游资源却安然不动。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旅游资源的可永续利用的特点,有着种种条件加以限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例如石灰岩溶洞,即使游客高度文明,自觉维护洞穴环境,但若不控制洞穴容量,让过多游客涌入,则会改变洞穴小气候,加速洞穴化学沉积物的风化与破坏。距北京仅70余公里的“天漠”是一种逆境自然生态景观,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如果我们还不认真反思,控制这种水土流失的现象,那么终有一日,不仅“天漠”这个景观会从地球上消失,连我们的首都北京也会被沙漠所替代。二、旅游资源的破坏与保护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旅游资源,在追求的目标方面是矛盾的。在某种意义上,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这是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然,提倡保护旅游资源并不是说对旅游资源不予以开发。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旅游资源也会受到破坏,如果因为顾忌开发会导致破坏而不去利用所拥有的旅游资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我们所主张的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虽然开发与保护是有一定矛盾的,但如果能正确规划、科学安排,两者是有可能达到完满的统一的。合理的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我们既不能脱离国家和地方现有条件、水平和需要,离开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单纯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更不能以牺牲旅游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我们所要追求的旅游业发展是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我们该如何去保护旅游资源呢?旅游资源的保护要能对症下药,就需要寻求其衰败和破坏的原因。造成旅游资源被破坏和损害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衰败和人为破坏。2.1自然衰败: 旅游资源,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变化,使之受到破坏,这就是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1997年8月12日,夏威夷岛上最古老的瓦吼拉神庙,被基拉威火山喷出的熔岩全部淹没,一座七百年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在瞬间毁于一旦。这种因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出现而发生的、旅游资源突然性的自然衰败现象被称为旅游资源的灾变性破坏。由于寒暑变化、风吹雨淋以及动植物原因,旅游资源在自然状况下也会发生缓慢的改变本身形态和性质的变化,这种缓慢性风化是旅游资源的另一种自然衰败现象。埃及的基奥斯普大金字塔,近一千多年来风化产生的碎屑达5万立方米,即整个金字塔表层每年损耗约3毫米。我国的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这样的破坏。以上所说的这些衰败现象都是自然力作用造成的,人类没有办法去阻止它的产生,只能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去延缓或补救这种破坏,尽可能降低它的破坏程度。除了自然衰败现象,旅游资源还存在着破坏力更强的人为破坏现象。2.2人为破坏: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多超过自然风化的破坏,有的甚至是完全毁灭。按其破坏的根源可以分为建设性破坏和管理性破坏。2.2.1建设性破坏 建设性破坏是指工农业生产、市镇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规划不当导致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其破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农业生产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工业生产带来的“三废”污染对于旅游区的影响往往十分严重。在旅游区如果发展带污染性的工业,将会对旅游区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空气污染导致酸雨的产生,不仅会损害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而且还会腐蚀破坏旅游资源。水体的污染同样是旅游环境衰退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杭州西湖周围有一百根烟囱,年均降尘量400吨,西湖湖水水体常年呈黄绿色,水质混浊,透明度仅为0.5米。为此,杭州市政府投资2.32亿元进行西湖清淤工程,目前已收到初步成效。光是治理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彻底改变旅游区工业生产不合理的规划布局,从根本上防止工业生产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如把一些污染性强的工厂迁离河流上游,使它们与旅游区隔离开来等。市镇建设表面上看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没有重要的联系,实际上关系密切。吴江市平望镇本来是一个河网密布的水乡古镇,但近十年来为了市镇建设填平了镇上的大部分河流。如今,昔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这实在是对潜在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吴江市的同里镇则因为完好的保护了古镇面貌而得以发展旅游业。数不清的事实告诫我们,在市镇建设规划中应注意建设市镇不忘保护旅游资源的原则。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无计划的过度伐木、采石、取水对风景区旅游景观的破坏不仅严重,而且其造成的后果常常不可逆转。在一些旅游景点,如云南路南石林,成批的农民到风景区采石,全然不顾自己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破坏 ,以致路面石林伤痕累累,不复往日风采。“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昝”的桂林漓江,也由于上游森林过度砍伐,蓄水功能下降,出现了86公里游览河段竟然仅能通航6公里的现象。对此我们的对策是加大宣传力度,健全法律条例,并引导当地农民致富,使他们不致因为贫穷而去破坏旅游资源以图改善自身困境。(2)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不当也会造成旅游资源特色及景观的破坏。云南大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曾一度由于片面考虑古城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路改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古城的特色。以前曾有人主张学国外在天安门广场放养万只鸽子,后因考虑到鸽粪会影响故宫文物保护(鸽粪对建筑和雕像的分解作用远远大于工业废气)而未实行,实为北京文物保护的一大幸事。2.2.2管理性破坏 旅游区是为游客服务的,若管理不善,也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旅游活动加速石刻、雕塑、壁画古迹的损坏古代丰富多彩的石刻、雕塑、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尽管在自然条件下也要经历风化作用使其衰竭,但其风化较为缓慢。旅游开发后,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不断涌入,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导致古迹的损坏。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受到的损坏已极为严重。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控制来访游客数量以及对古迹作适当仿古重修来维护旅游区的旅游资源。(2)游客踩踏带来的破坏旅游业逐渐发展,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游客增多,游客的踩踏使地面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故宫许多大殿前和内部的路面、地面,因游客密度较大而严重磨损。要发展旅游业,这种破坏是很难避免的,补救措施只能通过定期的补修才能实现。颐和园蜿蜒700多米的长廊路面的砖,因踩踏每隔几年要更换一次。(3) 游客素质低,直接破坏旅游资源由于游客中层次不一,其中不乏素质低下的人,这部分人对景物随意刻划、涂抹,任意毁坏旅游资源。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些人在景点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痕,曾有相声演员创作过一个段子专门讽刺这种现象。此外,有些游客乱扔果皮纸屑,也给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扩大旅游环保宣传范围和强度、制定旅游区旅游资源保护条例、以及加强旅游管理等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4)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游客的进入、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满足游客基本生活需求,都会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如游客行、游需要的交通设施所排出的废气、废油污染了大气和水体,满足游客生活必须的食宿条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环境。这些废气、废水、垃圾物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衰败和破坏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人为破坏,但也不乏自然衰败,所以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也应该多元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对策:3.1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对策不少旅游资源的破坏都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所以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立法手段来加强其资源的保护,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干涉和惩罚。旅游资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人们难以制定全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但建国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不少直接或间接的与保护旅游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它们已经在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在采取宣传、立法等预防性措施的同时,对损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严厉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3.2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对策旅游资源保护的相关条例颁布之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旅游区,旅游资源至今仍在受着这样或那样的人为破坏。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对旅游业发展给旅游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副作用认识不足;二是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宣传不够深入和广泛。针对这两点,可采取以下措施:3.2.1纠正“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错误观点,使人们能正确认识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告诉我们,旅游业并不是什么“无烟工业”,作为一种产业,它也生产并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盲目乐观,不注意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必将导致旅游资源的消亡和旅游区的毁灭,从而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2.2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旅游,杜绝旅游污染。在宣传工作上,要认识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譬如可以利用相声、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使群众在哈哈一笑之中不知不觉接受了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教育。还可以在旅游食品包装上,印上“请别随便抛弃我,我要回家”之类轻松活泼的保护性口号以防止旅游垃圾污染。更可以在景区增加一些趣味性强、造型精美的垃圾箱,引导一些孩子将垃圾丢入箱中。3.3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旅游资源的破坏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旅游资源和利用中的旅游资源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坚决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3.3.1潜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开发旅游资源必须坚持旅游开发的“时序性”,潜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军,对这类资源,应以保护为先。开发有先有后,既要考虑到目前,又要考虑到未来,绝不能与子孙后代“抢饭吃”。“暂时不开发的先保护起来,留待后人去开发。”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开发观。西安周围有秦始皇陵及许多汉、唐帝陵,大部分没有开发而加以保护,一方面是考虑到目前科技水平尚未达到能保证地下文物一旦出土不致变质的地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些开发对象。杭州的南宋故城出土后予以回填,部分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如果潜在旅游资源在开发前就已遭破坏,则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话,所以潜在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的头等保护任务。3.3.2开发中的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缺乏科学指导和保护措施不当,使不少旅游资源及环境在开发中遭受严重的破坏,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失真、变味,失去吸引游客的能力。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中,应有专业人才来计划和实施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真正把旅游资源保护落到实处。此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适度开发,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并且要注意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周围社会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以保证其原汁原味的气氛环境,保护吸引游客的魅力。否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便是旅游资源破坏的过程。3.3.3利用中的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旅游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可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由于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破坏,具体表现在景点的破坏和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两个方面,其保护措施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开展:(1)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景区接待的对象是游客,而游客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群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对游客加强管理:1)宣传措施,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对游客进行旅游环保教育,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2)奖励措施,对一些习惯好、素质高、能自觉维护景区环境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3)惩罚措施,对某些破坏景区资源和环境(如在景点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游客按相关条例给予应有的惩罚,情节较为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2) 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 景区的环境据其性质差异又可区分为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在对景区环境的管理中,首先要控制旅游活动项目,对那些会导致景区水体、空气及环境污染的旅游项目应予以撤除,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控制游客的人数,因为游客过多涌入会对景区的旅游气氛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再次,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旅游景区卫生管理措施,防止垃圾污染,以保证景区随时有一个洁净的环境。(3) 要建设一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建成的大批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专业旅游管理人员。而我国目前缺乏这种专门人才,现有的景区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其他行业转来或由当地居民和农民充当,缺乏保护意识和保护知识,造成许多旅游景区不同程度出现破坏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1)必须对在职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培训;2)积极培养景区专业保护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区别景区性质、确定保护措施来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以及森林公园等实施全方位的保护。3.4旅游资源保护的建设对策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了。也有一些古建筑,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都很高,虽然已经衰败和破坏,甚至不复存在,但仍可以采用培修和重建恢复其风采;有的旅游区的环境和资源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我们也可以通过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继续发展旅游业;而对那些珍贵文物旅游资源,则应尽量减慢其自然风化的速度。3.4.1培修复原,整旧如故在培修一些因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而破损、变色的历史建筑时,可采取原材料、原构件,或在必要时用现代构件进行加固,但必须以保持原貌为准则,切忌因“翻新”而失去“古”的特色。2001年4月2日开始的“乐山大佛美容工程”既达到了培修的目的,又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原样,可以说是培修复新历史建筑的成功之作。3.4.2仿古重修历史上一些著名建筑物,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已在地面上消失,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为了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可进行重修,重现古建筑的风貌。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武昌黄鹤楼的仿古重修保持了原有的塔式阁楼造型风格和江、山、楼三位一体的意境,是古建筑重建中较为成功的一例。3.4.3生态建设许多旅游景区由于某些原因,景区的环境质量下降,如太湖和昆明滇池,湖水污染较为严重,许多旅游项目难以开展,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努力治理这些景区的空气、水体及环境污染,进行必要的生态建设,重建景区对游客的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