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doc_第1页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doc_第2页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doc_第3页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doc_第4页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在东北地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思考摘要: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发展,并给东北全面振兴带来严峻挑战。探索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应考虑价值创造与促进金融发展的双重效应。设立企业重整基金有利于发挥企业重组、产业调整与财务处置的多重效应,适应国家发展产业基金的政策取向,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企业重整基金的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其设立应围绕化解不良资产及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由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关键词:东北振兴;不良资产;基金一、东北地区金融不良资产的现状与挑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以来,国家为促进东北振兴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在金融方面对东北给予了很大支持,核销了很多国有企业的呆坏账,东北三省政府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使东北三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下降。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三省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仍偏高,潜在的金融运行风险依然较大。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比率始终在20以上的高位,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已降至10以下。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不良贷款比例与全国一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小于全国平均下降幅度,且不良贷款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但导致金融机构亏损严重,而且使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形成长期沉淀和无效占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削弱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同时,由于金融资产质量低,东北地区因此已被列为信贷高风险区,信贷投放规模和审批权限都受到了严格限制。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存贷差率逐年增大。2003年和2004年,东北地区存贷差率低于全国约8个百分点,但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逆转,高于全国大约1个百分点。黑龙江存贷差率从2005年开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维持在40的高位。由于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金融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第一,抑制了银行体系的信贷能力,贷款增长缓慢。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但导致金融机构效益低下,银行总资产利润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使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形成长期沉淀和无效占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第二,地区信用环境恶化,金融发展滞后。在李扬等人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对全国各地区2003和2004年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了评定,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连续两年全国排名后三位。衡量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时通常使用一个地区存贷款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即金融相关比率作为比较指标,从东北三省的金融相关比率来看,不仅低于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省,而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2.68。这说明金融发展水平低,亟待改进和提高。巨额不良资产及亟待改善的信用环境导致东北地区资金大量沉淀和外流,由于金融渠道不畅,企业融资手段单一,也制约了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众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银行信用等级低等原因,难以从商业银行借贷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三省企业资金需求缺口与银行存贷差形成了较大反差,金融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二、设立企业重整基金的必要性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始终是中国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东北振兴金融政策的突破口是不良资产的处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债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债权主要通过3种方式:清算变卖企业资产收回现金;以国际国内招标方式直接出售;以注资境外方式出售,抵免境外投资者所得税。但商业银行的剥离与资产管理公司的打包拍卖,并没有减轻企业的负担,也未能解决企业转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体而言,这种不良资产处理方式缺乏将化解不良资产与促进国有企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机制;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不完善,手段有限,行为短期化;不良资产变现难,价值缩水,资产不断固化。东北地区不良资产的处置也就被赋予了双重使命,一是化解巨额不良资产、创造企业价值并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并为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化解东北地区巨额不良资产应充分考虑东北地区的实际,同时有效规避现有处置模式的弊端。探索新的模式应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东北地区不良资产的产生与政府有极大的关系,相当比重的不良资产是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同时,也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东北地区不良资产的处置应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结合起来。按照帕特里克的“金融供给论”,在区域金融发展中,实施“供给导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对金融政策的配置、调度,促进区域金融发展。设计新的模式应考虑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落实的实际,与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基于上述约束条件,我们提出设立企业重整基金解决东北地区不良资产的运作模式。即由基金管理者联合机构投资者、银行和其他有兴趣的投资者发起设立企业重整基金,向银行和不良资产管理机构购买企业的不良债权,然后将基金持有的债权转换为企业股权,从而获得企业的控制权。此后,对企业进行改组改造,通过更换企业管理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重新制定发展战略等手段,用几年的时间使企业重新盈利,然后将所持股权转让给第三方,或将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市,从而获得资本增值。三、企业设立重整基金的可行性尽管企业重整基金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不良资产处置现状的选择,但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创新。近年来,我国产业基金发展较快,企业重整基金的政策条件、法律条件也基本具备,相关金融环境也明显改善,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给予的政策优势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可能。(一)设立企业重整基金已无明显政策障碍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产业基金在金融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基金的发展,2005年12月,国务院在批准设立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后,有关部门加快了产业基金制度建设的步伐,证券法、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为产业基金的设立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广东核电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等四只基金进行试点。(二)国内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条件也渐趋成熟首先,机构投资者有了很大发展。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等从资产配置和提高收益的要求考虑,希望通过介入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其资金运用渠道。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探索综合经营、提高竞争力的角度,也希望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或开展产业投资基金业务。其次,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基本消除了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作的法律障碍。再次,近年来创业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和各种委托理财工具的发展,以及经过国务院特批的中瑞基金、中比基金等的探索,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也锻炼了一批专业投资管理人才。(三)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2000-2003年间,日本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再生的法律,为企业再生和妥善处理金融不良资产营造了环境。此间,企业再生基金迅速崛起,近三年内设立的企业再生基金约有80余家,基金投资规模约1万亿日元。基金完全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以追逐利润为目标,而客观上促进了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日本学者和政府认为,这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不良资产和企业再生问题的很好的方式。(四)东北具有明显政策优势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保障、企业办社会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东北地区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形势良好。随着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国家确定的相关政策已基本出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