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ppt_第1页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ppt_第2页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ppt_第3页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ppt_第4页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景,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水泥 从广义而言,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狭义而言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即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水泥起源于胶凝材料,是在胶凝材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明的。,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即胶结料。它是指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把浆体变成坚固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胶凝材料分有机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沥青和各种树脂属于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又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种。非水硬性胶凝材料拌水后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不能在水中硬化,如石膏、石灰等;水硬性胶凝材料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水泥工业发展简史 1842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水泥,因外观和当时常用于建筑中的波特兰岛上出产的岩石相似,称之为“波特兰水泥”; 1825-1843年水泥首次大规模使用在泰晤士河隧道工程; 1877年回转窑水泥熟料获得专利;,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水泥工业发展简史 1910年实现机立窑机械化连续生产; 1928年发明带回转炉篦子的“立波尔窑”; 1950年发明悬浮余热器窑; 1971年发明窑外分解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形成。,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水泥工业发展趋势 A 、水泥装备大型化 B 、水泥生产工艺节能化 C 、操作管理自动化 D、环保措施生态化,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5、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1889年第一家水泥厂是建于河北唐山的唐山细棉土厂 (后改为启新洋灰公司、 现为启新水泥厂); 18891937年先后建设大连、中国、上海等水泥厂,是水泥工业发展的萌芽及早期发展阶段; 19371949年建设了哈尔滨、琉璃河等十余个新厂,但是由于战乱,水泥工业发展处于衰落期;,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5、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1949年后水泥工业才进入发展期; 5060年代改扩建了32个重点大中型湿法和半干法立波尔窑生产企业,小立窑发展蓬勃; 7080年代我们自行设计的小规模窑外分解窑(2000t/d以下)相继投产,水泥工业水平有教大提高。,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5、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1978年后相继从国外引进2000t-4000t预分解生产线,不仅改善了水泥工业的生产结构,而且在工厂设计、管理与设备改造等方面得到了借鉴,迅速提高我国的新型干法生产水平;机立窑生产因符合当时的国情而迅速发展,产能一度占总产能的80%以上。总产能位居世界前列,进入水泥大国的行列,但不是水泥强国。原因在于:立窑比重太高、大中型数量少、高标号水泥产量比例低、装备及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等。,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5、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90年代后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大大型新型干法窑的比重,限制、淘汰、改造提高小立窑、加快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向水泥强国转化。,二、水泥的分类及命名,、定义 所谓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二、水泥的分类及命名,、水泥的种类 (1)、按照水泥的用途及性能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通用水泥指一般土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等。 专用水泥指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道路水泥等。 特性水泥指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等。,二、水泥的分类及命名,、水泥的种类 (2)、按照水泥的组成分类: A、硅酸盐水泥系列:磨制水泥的熟料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如通用水泥及大部分专用水泥、特性水泥都属于硅酸盐水泥。 B、铝酸盐水泥系列:磨制水泥的熟料矿物以铝酸钙为主,主要包括铝酸盐膨胀水泥、铝酸盐自应力水泥和铝酸盐耐火水泥等。 C、氟铝酸盐水泥系列:水泥矿物以氟铝酸盐为主。如快凝快硬氟铝酸盐水泥、型砂水泥、锚固水泥等。 D、硫铝酸盐水泥系列:如快硬硫铝酸盐水泥、高强硫铝酸盐水泥等。 E、铁铝酸盐水泥系列:如膨胀铁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铁铝酸盐水泥等。,二、水泥的分类及命名,、水泥的命名 水泥命名时按照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用途和主要特性来命名,当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冠以混合材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来命名;专用水泥按照其专门用途命名;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等。,、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代号 (1)、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国外通称波特兰水泥)。 (2)、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 不掺加混合材的称为型硅酸盐水泥,用代号P.表示; 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入不超过水泥质量的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成为型硅酸盐水泥,用代号P. 表示。其中“P”是“Portland”的英文字首。,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硅酸盐水泥的组分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物,成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熟料是各种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组分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产品的性能与质量优劣。属于半成品。 (2)、混合材料:是指在粉磨水泥时与熟料、石膏一起加入磨内用以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提高水泥产量的矿物质材料,如粒化高炉矿渣、石灰石等。 (3)、石膏:是用作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的组分。可用天然石膏也可以用工业副产石膏。,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3、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即品质指标,是衡量水泥品质及保证水泥质量的重要依据。水泥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加以控制和评定。化学指标主要控制水泥中有害物质的化学成分不超过一定限量;水泥物理指标主要是保证水泥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水泥使用要求,保证工程质量;水泥标号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的高低来划分水泥产品质量的等级。 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主要有不溶物、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及强度指标9项。,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3、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1)、不溶物与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不能被溶解的残留物。主要成分是结晶SiO2,其次是R2O3,它属于水泥中非活性组分之一。烧失量的指水泥在9501000高温下燃烧失去的百分数。 (2)、细度:即水泥的粗细程度。通常用比表面积或筛余数表示。 (3)、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和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种。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塑性是时间。,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3、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4)、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安定性是水泥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水泥质量的好坏。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因素有: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方镁石过高或水泥中石膏掺入量过多。 (5)、游离氧化钙:水泥中如果游离氧化钙过高,将造成水泥混凝土体积膨胀而使结构破坏。因此,按照水泥质量新标准:f-CaO1.5%。 (6)、氧化镁:水泥中氧化镁过高时,由于其缓慢的水化和体积膨胀效应也可使水泥硬化结构破坏。按照标准规定水泥中MgO含量5.0%。,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3、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7)、三氧化硫:水泥中的三氧化硫主要是生产水泥时为了调节凝结时间加石膏而带入的。三氧化硫过高使水泥强度下降、膨胀率上升、硬化后水泥的体积膨胀,甚至结构破坏,因此规定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 (8)、碱:水泥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与混凝土中拌和物的总碱量、骨料的活性程度及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有关,为了防止碱骨料反应,不同的混凝土配比和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水泥碱含量的要求也不会一样,因此标准中将碱定为任选要求,以钠碱当量计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三、硅酸盐水泥生产基本技术要求,4、废品与不合格品 (1)、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2)、不合格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者混合材掺入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24,24,25,25,工 艺 流 程 简 图,四、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简介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地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和符合优质、高产、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 其特点是:优质、低耗、高效、单线生产能力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四、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简介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矿山开采破碎预均化配料生料粉磨生料均化悬浮预热、预分解、回转窑煅烧配料水泥粉磨水泥均化水泥包装、散装出厂 简称:两磨一烧,五、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把来自矿山开采下来的石灰石、粘土经过两级破碎分别储存于石灰石库和粘土库中,将石灰石和粘土及少量校正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化成均匀的原料送往生料磨中进行烘干和粉磨,粉磨后的生料用气力提升泵送入空气均化库,进一步用空气搅拌均化生料和储存生料。均化库中的生料经卸料、计量、提升、定量喂料后送至窑尾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经过预热和分解后的物料进入回转窑煅烧熟料。,五、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回转窑和分解炉所用的燃料煤由原煤经过烘干兼粉磨后。制成煤粉并储存于煤粉仓中供给。熟料经过蓖式冷却机后,由输送机、计量称、提升机送入熟料库内储存。熟料、石膏经过定量喂料机送入水泥磨中粉磨,粉磨时也可 根据产品要求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与熟料、石膏一起粉磨,粉磨后的水泥经过空气输送泵送至水泥库储存,一部分水泥经包装机包装为袋装水泥,另一部分水泥由散装专用车散装出厂。,六、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工序,1、原料、燃料、材料的选择及入厂 2、原料、燃料、材料的加工处理与准备 3、原材料的配合 4、生料粉磨 5、生料的调配、均化与储存 6、熟料在回转窑或立窑中煅烧 7、熟料、石膏、混合材料的储存、准备 8、熟料、石膏、混合材料的配合及粉磨 9、水泥储存、包装及发运,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和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SiO2、AL2O3、及少量Fe2O3),此外,还需要补充某些成分不足的校正原料。,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石灰质原料 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料都属于石灰质原料。它可分为天然石灰质原料和人工石灰质原料(即工业废渣)两类,水泥生产中常用是含有CaCO3 ,的天然矿石。石灰质原料使用最广泛的是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CaCO3,纯石灰石的CaO最高含量为,其品位由CaO含量确定。水泥工业中不是CaO含量越高越好,还要看酸性组成含量,如SiO2、AL2O3、Fe2O3的含量是否满足配料要求。主要有害成分为MgO、R2O(Na2O+K2O)和游离SiO2,尤其注意MgO。石灰质原料的质量要求如下:,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2 、粘土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系指含水铝硅酸盐物原料的总称。粘土质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其次是AL2O3、Fe2O3和CaO。水泥生产中只有提供酸性氧化物(SiO2、AL2O3、Fe2O3)。粘土质原料的质量要求一般如下:,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的生料成分不能符合配料方案要求时,需要根据所缺的组分掺加相应的原料,这种以补充某些组分不足为主的原料叫校正原料。校正原料有:铁质校正原料、硅质校正原料和铝质校正原料。我国的原料组成中氧化铁不足,需要补充氧化铁含量大于铁质校正原料,常用的有铁粉及硫酸工业废渣硫铁渣等。,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水泥的原料、燃料与配料 硅酸盐熟料率值控制范围: 饱和比KH:0.860.92 硅酸率n:1.82.4 铝氧率p:0.91.4,七、水泥生产原料及品质要求,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C3S 硅酸三钙(含量:5060%) C2S 硅酸二钙(含量:1532%) C3A 铝酸三钙(含量:311%) C4AF铁铝酸四钙(含量:818%) 主要化学成分: CaO 6267%、 SiO2 2024%、 Al2O3 47%、 Fe2O3 2.56%。,八、水泥粉磨、储存及发运,1.水泥粉磨:硅酸盐水泥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加适量混合材料或外加剂共同磨细为水泥。 2.选择优良配比方案时要考虑的事项 (1)、水泥品种 (2)、水泥标号 (3)、水泥组成材料的理化性能、种类、质量和成本 (4)、水泥的品质指标控制要求,八、水泥粉磨、储存及发运,、水泥粉磨的工艺过程(以闭路粉磨系统为例) 物料的流动:按生产要求配比的水泥组成物料,经配料设备配合后,由喂料设备喂入磨机内进行粉磨,符合生产控制要的物料出磨后,由输送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