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熄风药》PPT课件.ppt_第1页
《平肝熄风药》PPT课件.ppt_第2页
《平肝熄风药》PPT课件.ppt_第3页
《平肝熄风药》PPT课件.ppt_第4页
《平肝熄风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肝熄风药,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节药物性能特点。 掌握药物羚羊角、石决明、牡蛎、代赭石、钩藤、天麻、地龙、全蝎。 熟悉药物珍珠母、刺蒺藜、决明子、蜈蚣、僵蚕。,概 述,一、含义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二、功效主治与分类 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 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 分类:平抑肝阳药、息风止痉药。,三、使用注意 1.本类药大部分来源于动物的贝壳及矿石类,用量可稍大,宜打碎先煎,亦可煅用。 2.个别药物过量或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故当适量。,平抑肝阳药,一、适应范围 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证。 二、具体药物 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刺蒺藜,石决明、珍珠母: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石决明 1,【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经。 【药性说明】 本品性寒清肝火,质重平肝阳,兼有养阴明目之功,凡肝阳上亢、肝火目赤等证均为常用。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应用】,1.用于肝阳上亢证。 为凉肝、镇肝之要药,故宜于肝阳上亢兼有肝热之证。,治阳亢热盛之证,与羚羊角、夏枯草、钩藤配伍。,若肝肾阴虚而阳亢,与白芍、牡蛎、生地黄等配伍。,2.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治目疾的常用药,若肝火上炎,目赤肿痛,与夏枯草、菊花配伍,若风热目赤,与菊花、薄荷,若肝血虚,视物昏花者,与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等配伍,【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宜打碎先煎。 【参考资料】 煅石决明尚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之胃脘痛。,鲍鱼性平、味甘咸,归肝经;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的功能;,珍珠母 2,【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应用】,1.用于肝阳上亢证。 本品性能与潜阳功效均与石决明相似 因其尚有安神之功,故肝阳上亢、肝热内盛而见心神不宁,烦躁失眠者,更为适宜。 2.用于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证。 3.用于心神不宁及癫狂,痫证等。,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有燥湿敛疮之效,可用于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宜打碎先煎。外用适量,研细末用。,【功效鉴别】石决明与珍珠母: 石决明与珍珠母二者均为贝壳类药物,皆味咸性寒,归肝经。二者作用相似,都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石决明 作用较强,为重镇平肝、凉肝泄热的良药,为治疗目疾的要药。 珍珠母 作用较石决明为缓。本品煅后研细末外用,可燥湿敛疮。,珍珠 【性味】 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用】 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 【主治】 1、热病惊悸、癫痫、惊风。2、目赤翳障。3、溃疡不收口、并能润泽肌肤。 【用量】0.6g1.2g。,牡蛎 1,【性味归经】 咸、涩,微寒。归肝、肾经。 【药性说明】 本品微寒质重,沉降下行以潜阳安神,味涩收敛以固涩滑脱,味咸能软以散结消瘰,且具益阴之功。 【功效】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应用】,1.用于肝阳上亢证。 本品平肝潜阳之功与龙骨相似且多同用 2. 用于痰核、瘰疬、瘿瘤等。 3. 用于滑脱诸证。 有收敛固涩以固肾(肾虚遗精、遗尿、尿频)与敛汗的作用。 煅牡蛎有收敛制酸作用。,【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代赭石2,【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肺、胃经 【功效】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 1.用于肝阳上亢证。 2.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3.用于气逆喘息。 4.用于多种血热出血证。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剂,每次13g。 【使用注意】 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孕妇慎用。,蒺藜2,【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肝经。 【功效】 平肝解郁,祛风明目,活血止痒。 【应用】 1.用于肝阳上亢证。 2.用于肝郁气滞之证。 3.用于风热目疾。 4.用于风疹瘙痒。,决明子3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性味归经】 甘、苦、咸,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应用】 1.用于目赤目暗。 2.用于肠燥便秘。 此外,决明子煎剂、糖浆剂、片剂治高血脂症有效。,息风止痉药,概 述,一、含义 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痉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二、性能功效 息肝风、止痉挛抽搐。,三、适应范围 1用于热极动风、肝阳化风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 或用治癫痫、惊风抽搐; 或用治破伤风之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2部分息风止痉药物还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等作用,亦可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肝火上攻目赤、头昏等症。 四、具体药物 羚羊角钩 藤 天 麻地 龙全 蝎 蜈 蚣僵 蚕,羚羊角 1,【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应用】 1.用于肝风内动证。 本品有良好的清肝热和息风止痉之效,为清热息风之要药,最宜于热极生风所致痉挛抽搐,为肝热惊风要药。 如羚羊钩藤汤,以之与菊花、钩藤等同用。 2.用于肝阳上亢证。 可与钩藤、石决明、牡蛎等同用。,3.用于肝热目疾,肝火头痛。 本品清泻肝火其力较强,故宜于肝火上炎所致之目赤肿痛或头痛者。 4.用于温热病热毒炽盛之证。 本品善能清心火,并可清热解毒。 如治温热病热扰心神之紫雪丹。,【用法用量】 煎服,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钩藤、天麻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钩藤 1,【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药性说明】 本品味甘性凉,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为肝经阳盛、风动之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清肝平肝。,【应用】 1.用于肝热生风之痉挛抽搐。 本品类似于羚羊角有清热息风止痉之效,但作用稍逊,故治热盛动风所致痉挛抽搐,常与羚羊角配伍。 若治小儿惊风、高热惊厥,亦常与蝉蜕、牛黄等息风止痉之品同用。 治痰热痫证,手足抽搐,口吐涎沫,可与石菖蒲、天竺黄等清热化痰之品同用。,2.用于肝阳上亢证。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天麻 1,【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药性说明】 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证,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应用】 1.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 本品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且性味甘平,故不论寒热虚实之惊厥、抽搐,皆可配伍应用。 治热盛动风或小儿急惊风之高热,惊厥抽搐者,用天麻与羚羊角、钩藤等同用。 治破伤风,痫证,宜与化痰开窍、息风止痉之品配伍。,2.用于肝阳上亢证。 本品又有较强的平抑肝阳之效,为治阳亢眩晕、头痛之要药;除宜于肝阳上亢所致者外,湿痰、血虚之眩晕、头痛者,均可配伍应用。 3.用于中风瘫痪,风湿痹证。 本品尚有通络、止痛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功效鉴别】:钩藤与天麻 钩藤与天麻皆归肝经,均能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同可用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以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 钩藤 味甘性微寒,也能清热,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天麻 甘润不烈,作用平和,对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此外,本品又能祛外风,通经络。,地龙、白僵蚕 皆为虫类药,均能息风止痉、通络,地龙 2,【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肺、膀胱经。 【功效】 息风,清热,通络,平喘,利尿。,【应用】 1.用于热盛所致的肝风内动证。 本品具有良好的清热、息风止痉之效,尤宜于热盛所致动风者, 2.用于中风偏瘫及痹证。 治中风后经脉不利,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肢体麻木,常与益气、活血之品配伍。 可治疗热痹。,3.用于肺热哮喘。 本品有良好的清肺热及平喘作用。 4.用于热结下焦,小便不利。 本品尚能清热、利尿,宜于热结膀胱所致小便量少、黄赤或点滴不通者。 【用法用量】 煎服,515g。鲜品,1020g。研粉末吞服,每次12g。,僵蚕 2,【性味归经】 咸、辛,平。归肝 、脾经。 【功效】 熄风止痉,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应用】 1.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 本品类似天麻有息风止痉之效,且药性平和,故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不论是热证、寒证,虚证、实证皆可配伍应用。,2.用于风热目疾,咽喉肿痛,风疹等。 本品既有祛风之功,还有明目、利咽、止痒之效。 3.用于中风不遂,口眼喎斜。 4.用于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功效鉴别】 地龙与白僵蚕:,地龙与白僵蚕皆为虫类药,均能息风止痉,都可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地 龙 味咸性寒,善于清热而息风止痉。又能通络,平喘,利尿。 白僵蚕 则各种痉挛抽搐均可使用,还兼能化痰,祛风通络解毒。,全蝎、蜈蚣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 1,【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应用】 1.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 本品具有较强的息风止痉之效,故常与蜈蚣配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痉挛抽搐。 2.用于痈肿疮疡,瘰疬,瘿瘤等。 本品内服、外用均有攻毒、散结之效。 3.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口眼喎斜等。 【用法用量】 煎服,2.54.5g。研末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蜈蚣 3,【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