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pt_第1页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pt_第2页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pt_第3页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pt_第4页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法名言,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 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 【意大利】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本章主要内容: 一、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 二、拘传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四、拘留 五、逮捕,陈某因涉嫌抢劫被逮捕案 陈某,前进村农民,因与一宗抢劫案有重大的犯罪嫌疑,县公安局经过立案侦查,掌握了大量证据,为防止陈某继续犯罪或者逃跑,公安局依法执行了逮捕措施。村民听到公安局要抓人,纷纷来到陈家围观. 这时,村民甲说:“公安局怎么动不动就抓人去坐牢啊?“村民乙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公安机关只有行政处罚权,他们肯定是把他抓起来拘留了。“另一村民丙又说:“我说他们是把陈某收容审查,抓回去慢慢审。早知他是抢劫犯,我第一个把他捆起来,送到公安机关。“你怎能抓人呢?这是非法的。“丁应道. 【问题】 如果你是执行人员,应当怎样向村民解释呢?,【评析】 本案中,可以这样说,村民的疑惑,都是源于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性质的误解。 首先,村民甲的错误有两点,其一是歪曲了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措施的意义和严谨性,由于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公安机关通过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及案件的调查情况等因素,而决定强制措施的执行; 其二是混淆了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村民乙则是混淆了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丙口中的收容审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在旧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规定还未完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收容审查被公安机关普遍应用于刑事诉讼当中,新刑事诉讼法把收容审查的适用对象纳入了拘留的适用范围,从而使收审制度自然取消。 最后村民丁则是把公民合法的扭送行为与强制措施混为一谈了,第一节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及特征 1、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强制方法。,2、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特点,只能由法定的专门机关行使 只能适用于特定对象,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适用具有特定目的 必须依法适用,二、强制措施的性质 1、性质:一种程序性保障措施 2、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适用目的不同 适用对象不同 适用机关不同 法律依据不同 适用时间不同 稳定程度不同,3、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与民事诉讼强制措施、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 性质不同 适用对象不同 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适用的阶段不同 具体种类不同 4、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扭送不同,三、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意义 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危害社会 能有效地预防犯罪,王某被拘传案 被告人王某,男,26岁,某厂工人。由于不满自己的妻子叶某生下一个女儿,经常对其打骂,终于叶某不堪忍受丈夫对自己的虐待和羞辱,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并判决双方离婚。 区法院受理后,依法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了王某。王某恼羞成怒,更是变本加厉,无奈,叶某跑到法院寻求保护。承办此案的审判员谢某见状,十分气愤,于是,决定立即拘传王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发出警告。为此,谢填发了拘传票,由法警将王拘传到法院,然后关在法院的被告候审室内。第二天下午,审判员谢某对王泽进行了审问、批评,在王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不再殴打妻子后,将其释放。 【问题】 审判员谢某对王采取的拘传措施是否合法?为什么?,【评析】 审判员谢某对王采取的拘传措施是不合法的。拘传是强制措施的一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92条的规定,此案中的拘传强制措施,严重违反了法定程序, 首先,审判员谢某作出的拘传决定,是为了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为了使未被羁押的王某到案接受讯问,不符合拘传的目的。 其次,拘传要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审判员谢某未经批准自行填写拘传证,并交法警执行,违背了拘传的法定程序。 再次,拘传被告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讯问后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不能加以关押。在本案中,审判员谢某将王某拘传到法院后,将他关押在候审室内,第二天才进行讯问,违背了法律的规定。,第二节 拘传 一、拘传的概念和特点 1、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单位诉讼代表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 2、拘传的特征 适用对象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适用目的是强制就讯,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案情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传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必要的饮食、休息时间。” 从12小时到24小时,拘传时限的变化,引起部分专家学者质疑,并被认为拘传时限延长,是警察权力扩张的表现。 也有不少基层办案人员认为,延长拘传时限,是现实的需要。,3、拘传与传唤的区别 性质不同 适用对象不同 强制力不同 注意: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不经传唤而直接 拘传,4、拘传同留置盘问的区别,性质不同:一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一为行政强制措施 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前者三机关均可,后者只有公安机关 适用对象不同:后者适用于涉嫌违法者 适用时间不同:拘传只能在立案之后采取 期限不同:拘传最长12小时,留置盘问最长24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48小时,5、拘传与“双规” 的区别 性质不同,拘传是刑事强制措施,而“双规”是行政监察措施 法律依据不同,拘传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 “双规”的法律依据是行政监察法 实施主体不同,拘传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施,而“双规”则是行政监察机关 适用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双规”适用于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事由不同,被拘传人涉嫌违反的是刑事法律,而“双规”人员则是涉嫌违反行政纪律 是否有强制性不同,拘传具有强制性,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械具,“双规”行为则不具有强制性 时间限制不同,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拘传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而“双规”缺少法律明文规定的时间限制,是其缺陷,二、拘传的程序 办案人员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 部门负责人审核 负责领导(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法院称拘传票) 由侦查人员或司法警察执行 拘传持续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方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 【问题】甲县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法院)能否 到乙县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拘传?,公安机关决定张某取保候审案 张某,某市无业人员,由于涉嫌一宗诈骗案,但数额和人身危害性都较小,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在张某交纳了保证金后,执行人员谢某说道:“从现在起 ,你在家不准乱跑,保证随传随到,直到案件侦查完毕,否则我们立刻逮捕你,知道吗?” 问:公安机关作出的取保候审决定合法吗?执行人员谢某的话对吗?,【评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符合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依法由公安机关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谢某的话主要是提醒犯罪嫌疑人张某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但依照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程序方面的规定,很明显是有失偏颇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而不是像谢某所说的“在家不准乱跑”, 另外,我国刑事诉讼法58条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不是待至侦查的完毕。最后,谢某所说的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的情况,也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才能予以变更。,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 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 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将第五十一条改为第六十四条,修改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二十六、将第五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五条,修改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二十七、将第五十五条改为第六十八条,修改为:“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形,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排除有期徒刑以上,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不得取保候审的几种情形:,累犯 犯罪集团的主犯 以自伤、自残逃避侦查的 暴力犯罪 其他严重犯罪 【问题】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能否取保候审? (注意:1999年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经取代1998年公安部规定),三、取保候审的种类 (一)保证人保证 (1)保证人保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 使用情形:无力缴纳保证金;未成年或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的情形; (2)保证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与本案无牵连 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3)保证人的担保义务和责任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义务; 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或已经违反义务的,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经查证属实,由县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报告人逃匿的,保证人与其串通、协助逃匿或明知藏匿地点拒不提供的,对保证人依法追究刑责; 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被告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以保证前原告诉求为限;,(二)财产保证 (1)财产保证(也称保证金保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 (2)保证金的数额: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保证金的收取、管理、没收、退还及保证人的罚款,由县以上执行机关作出; 取保候审期间被保证人重新犯罪的,由执行机关暂扣保证金,待判决生效后,故意犯罪的没收,过失或不构成犯罪的退还; PS: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适用保证人和保证金; 保证金应以人民币缴纳,被没收的5日内向执行机关上一级申请复核一次;不可提行政诉讼,四、义务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取保候审由法检决定的,执行机关批准离开的应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变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传讯时及时到案;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公检法还可责令其遵守下列一项或多项规定: 不得进入特定场所; 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 不得从事特定活动; 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五、取保候审的决定程序,办案人员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 部门负责人审核 负责领导(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六、取保候审的执行 1、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的规定及违反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1)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 (2)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6个月; (3)被取保人违反规定,被没收保证金后,仍决定对其取保候审的,期限应连续计算; (4)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到检察院后以及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仍须取保候审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期限重新计算;,六、取保候审的撤销 期限届满的 发现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的 案件已经办结的 【问题】 1、公安司法机关能否要求犯罪嫌疑人同时提供保证人 并交纳保证金? 2、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满12个月,后来的 检察机关(或法院)能否再对其取保候审?,一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二是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的,可以监视居住。,江某被取保候审案 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 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七、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该措施较取保候审严厉。 2、监视居住的条件: 3、监视居住的决定程序:(同取保候审) 4、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特别规定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律师会见除外) 5、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二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也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三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对监视居住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了监视居住在强制措施体系中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确立了监视居住羁押替代性措施的地位,其次增加规定了监视居住独立的适用情形,使其与取保候审区别开来; (2)明确规定了监视居住的场所; (3)规定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执行机关的告知义务;(4)明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检察监督; (5)增加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限的折抵; (6)完善了被监视居住人监视居住期间应遵守的规定;(7)增加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执行措施。,案例:李某被拘留案 李某,江华市无业人员,因涉嫌一宗入屋抢劫案,而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形成防备心理,而不利于案件的侦查,侦查人员江某决定连夜进行突审,昼夜不停。拘留之后的第八天,公安机关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问题】 如果你代表检察机关一方,应怎样处理?,【评析】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途径和措施,依法履行自己的侦查监督职能。 本案中涉及到侦查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一、关于昼夜突审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这正强调了侦查的及时性,所以昼夜突审并不违法,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通过采用不让犯罪嫌疑人休息的连续突审方式,来获取口供,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刑讯逼供的方法,因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公安机关非法获取的口供无效。 二、本案并不具有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2款规定的拘留期限延长的情形,因此,对李某的拘留期限已经超出了刑事诉讼法69条规定的7天的最长期限。据此,检察机关应按照侦查监督的程序,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非法获取的口供无效),并针对案件中公安机关的昼夜突审和超期拘留的违法活动,向其提出纠正意见,依法释放犯罪嫌疑人或变更强制措施。,第四节 拘 留 一、拘留的概念和特征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的特征,拘留是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决定拘留的机关具有特定性 拘留的对象与条件有其特定性 拘留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方法,三十六、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八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三十七、将第六十五条改为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 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证性措施,不是一种实体处分;行政拘留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进行的一种处罚,是一种实体处分 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符合法定情形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他们是受刑事追诉的对象;行政拘留适用于行政违法的人 羁押的期限不同。刑事拘留的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最多为10日,特殊情况下最多为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多为37日;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15日 适用的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在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后者则在于惩罚和教育行政违法人。,刑事拘留与司法拘留的区别 有权使用的机关不同。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适用,司法拘留则由人民法院决定适用 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符合法定情形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司法拘留适用于严重妨害民事诉讼或刑事审判的行为人,不但可以对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适用,并且还可以适用于参加诉讼的案外人 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一种程序措施,不具有结论意义,而司法拘留则是对妨害诉讼行为人的制裁方法。前者在被判处刑罚后要折抵刑期,而司法拘留与判决的执行期没有关系 期限不同。司法拘留最长为15天,二、拘留的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 其二,具有下列法定紧急情形之一: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检可)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检可)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以上两个条件应当同时具备。,三、拘留的决定与执行,1、决定 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有权决定; 2、执行 只有公安(国安)机关有权执行; 3、检察院做出拘留决定,送达公安执行,公安立即执行,检察院可协助; 4、法院没有拘留决定权和执行权;,执行拘留时,应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应当在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后立即办理法律手续 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在24小时内将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有碍侦查“是指: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闻讯后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可能互相串通,订立攻守同盟的;其他犯罪有待查证及还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等 【问题】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由谁负责讯问和通知?,四、拘留程序 1、必须出示拘留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检察院不签发拘留证; 2、拘留后24小时内必须送看守所,除无法通知或涉及国安、恐怖犯罪外24小时内通知家属;(注意与修改前的区别) 3、公检自侦案件应在24小时内讯问,不应拘留的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公安局拘留证 ()拘字第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之规 定,兹决定,由本局工作人员、对居住在 市街号之进行拘留。 局长: (印) 年月日 本证已于年月日时向我宣布。 被拘留人:(指印),五、(公安机关)拘留羁押期限 一般最长为10日。即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加上检察机关审查批捕的7日 特殊情况下最长为14日。即在特殊情况(指案件比较复杂、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调查取证有困难等)下,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这样:3日,加上4日,再加上7日(审查批捕时间),共14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即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加上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的7日,五、(检察院)拘留羁押期限 一般最长为10日。即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加上检察机关审查批捕的7日 特殊情况下最长为14日。即在特殊情况(指案件比较复杂、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调查取证有困难等)下,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这样:3日,加上4日,再加上7日(审查批捕时间),共14日,第五节 逮 捕 一、逮捕的概念及条件 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进行审查的强制方法。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方法。其严厉性表现为: 强行剥夺人身自由 羁押审查 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包括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起诉期限、一审期限、二审期限)较之拘留的羁押期限要长得多,将第六十条改为第八十条,修改为:“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隐匿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将第七十一条改为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改对逮捕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 第一,明确并且降低了逮捕的适用条件. 第二,增加了逮捕后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的规定。 第三,逮捕后通知家属规定的完善。 第四,审查逮捕程序的去行政化。 第五,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逮捕应当符合三个条件 1、证据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查证属实; PS:出事了。事是他干的、他干这事的证据已经查清;,2、罪责条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社会危险性条件: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应当逮捕的情形: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逃跑的; 可能判处10年以上徒刑的或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二、逮捕的决定或批准机关 1、检察院-决定和批准机关 (1)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检察院有批准权; (2)检察院自侦或审查起诉中,认为应逮捕的有权自行决定; 2、法院-决定机关 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权决定逮捕; 3、公安机关-执行机关 公安机关无权决定,但执行权专属公安机关,三、逮捕程序 1、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批准程序 (1)已被拘留的7日内作出;未被拘留的15日内、案件重大、复杂的20日内作出决定; 公安提请批捕的只能做批捕或不批捕两种选择,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做不批捕决定,同时告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不能退回;不能另行侦查; (2)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PS:检察院批捕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情形: (1)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2)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3)侦察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的; 2、法院决定逮捕的程序 (1)自诉案件或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院长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审委会讨论决定;,四、逮捕的执行 1、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人员不少于2人;出示逮捕证; 2、法检决定的逮捕,应将逮捕决定书送公安执行; 3、逮捕后立即送看守所; 4、除无法通知外,24小时内通知家属;(与修改前区别) 5、逮捕后24小时内讯问,不应逮捕的立即释放发证明; 6、异地执行的应当通知当地公安机关; 7、公安机关有权释放或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不须批准但应通知检察机关; 8、逮捕后检察机关仍应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五、特殊情况下的逮捕审批机关 1、人大代表 (1)本级的应报请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2)上级的,层报所属人大同级的检察院报请许可; (3)下级的,可直接报请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也可委托所属同级检察院报请许可; (4)乡镇人大代表,由县级检察院通知乡镇人大即可; (5)其他地区的,委托所属同级检察院报请许可;(6)担任两级以上的,分别委托所属同级检察院报请许可;,2、外国人、无国籍人 (1)涉及国家安全、政治、外交的以及适用法律有疑难的,检察院提出意见后,层报最高检,最高检征求外交部意见后,决定批捕; (2)其他案件,提出意见后报省级检察院审查,省级检察院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检备案; 3、国安、涉外以及检察院自侦案件,批准逮捕后,应报上一级备案;,六、逮捕的变更 1、可以变更或解除的 (1)患有严重疾病的; (2)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应当变更、撤销或解除逮捕的 (1)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 (2)一审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效力的; (3)二审期间,被告人被羁押时间已到一审所判期限的; (4)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PS:变更或撤销上一级检察院决定的逮捕,应报请原批准机关同意;,3、应当变更为逮捕的情形 (1)已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人违反义务的,不逮捕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应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而未逮捕,疾病痊愈或哺乳期已满的;,检察院的审查结果 符合逮捕条件的,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等送达公安机关 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制作不批准逮捕决定书,说明不批准逮捕的理由,连同案卷材料等送达公安机关。其中,对需要补充侦查的,也应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制约,公安机关如果认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 误时,可以要求复议,但必须将已拘留的犯罪嫌 疑人释放。检察院应当另行指派办案人员进行复 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公安机关。如果复议结果 不被接受,公安机关还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 请复核,上一级检察院复核后作出是否变更的决 定,并通知下级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上级人 民检察院的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3、决定逮捕 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侦查部门填写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送交本院审查批捕部门审查。审查批捕部门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意见,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对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只要符合逮捕条件,认为应当逮捕时,都有权决定逮捕,4、关于逮捕的特别规定,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各级人大代表的,应遵守特别规定 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的,应遵守特别规定 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涉外案件、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在批准逮捕后,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三、逮捕的执行 不论是批准逮捕还是决定逮捕,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 执行逮捕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应当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问题】,1、某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案件,由公安机关执行,请问由谁负责讯问和通知?如果公安机关经过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是否有权直接决定释放?如果决定释放,是否应当通知检察院? 2、某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案件,由公安机关执行,请问由谁负责讯问和通知? 3、某法院决定逮捕的案件,由公安机关执行,请问由谁负责讯问和通知? 4、甲县检察院要逮捕乙县的某人大代表,在程序上应当怎么做? 5、如果甲既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市人大代表,同时还是省人大代表(甚至全国人大代表),如果要对其逮捕,程序上应当怎么做?,_公安局逮捕证 ()字第号 经人民院批准决定, 兹派本局工作人 员、对居住在市街号之 进行逮捕。 局长(印) 年月日 本证已于年月日时向我宣布。 被逮捕人:(指印),【参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 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 【阅读资料】 1、律师苦寻证据 沉冤五年死改无罪 2、死刑和一个人的改变,课后阅读文献,七年三次遭拘捕,法律岂能当儿戏,课后练习,1、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只能适用于( )和( )。 2、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在性质上是一种( )措施。 3、判断:在刑事诉讼中,必须先经传唤,才能拘传。 4、拘传最长为( )小时,留置盘问一般最长为( )小时。 5、“双规” 的法律依据是( ),其具体含义是指( )。,6、取保候审的两种保证方式是( )和( )。 7、下列不得取保候审的是( )。 A.一般累犯 B.犯罪集团的从犯 C.在看守所内实施自残的 D.组织、策划武装暴乱罪 E.故意杀人罪,8、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 ),被监视居住的,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 )。 9、判断:取保候审到期之后可以变更为监视居住。 10、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 )。,11、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对( )或者( )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12、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 )日,司法拘留的最长期限为( )日,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 )日。,13、对是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或逮捕应遵守什么特别规定? 14、拘留后,应在24小时内( ),并应在24小时内( )。 15、( )有权批准逮捕,( )有权决定逮捕。 16、公安机关如果认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时,可以向( )提出复议,如果复议结果不被接受,公安机关还可向( )申请复核。,17、单选:杜某因受贿被检察院依法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对杜某拘留的最长期限是多少天? ( ) A.7日 B.10日 C.14日 D.37日 18、多选: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A.与本案无关 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C.有固定住所和收入 D.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19、多选:常某是一流窜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在其被拘留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下列哪些做法违背了我国刑诉法的规定。( ) A.律师王某在会见犯罪嫌疑人常某时,公安机关派员在场 B.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第10天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C.公安机关在收到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担心常某继续流窜作案,所以一面将常某继续关押,一面申请复议,复议申请未被接受后,遂又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 D. 上级人民检察院立即进行复核,直接作出了变更下级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通知了下级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案例分析 一、刘某,女,28岁,农民,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刘某曾多次与一有妇之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已经怀孕。县公安局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的,对正在怀孕的妇女一般不应逮捕的精神,只适用于在计划生育内怀孕的妇女。至于计划生青外怀孕以及非婚怀孕的妇女,则应动员或强制其进行人工流产,在实行人工流产后即可适用逮捕的强制措施。县公安局遂强制刘某做人工流产,后报请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问题】县公安局的做法是否正确?,二、2000年5月,某市区公安分局向区检察院提请逮捕盗窃犯徐某。提请逮捕书称:犯罪嫌疑人徐某,利用搭乘货车之便,将火车上一捆长360米的尼尤布匹偷去,构成盗窃罪,请依法批准逮捕。区检察院以布匹单价不详,无法估计数额大小为由,认为事实不清,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公安分局提出复议,区检察院仍以无单价、数额无法计算为由,未采纳公安机关的意见。于是,公安分局向市检察院提出复核要求。经市检察院审查,认为徐某盗窃事实已被证实,虽然单价尚未查清,但仍应视为犯罪事实清楚,应批准逮捕,并函告区检察院,同时又用电话将这一决定告诉区公安分局,请其直接与区检察院联系,区公安分局接到电话的当天下午,便开具逮捕证,逮捕了徐某。区检察院认为区公安局违反诉讼程序,所以不同意开具批准逮捕决定书。结果犯罪嫌疑人逮捕了,卷内却没有批准逮捕决定书。 问:区公安分局和区检察院的做法有何不当?理由是什么?,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四、犯罪嫌疑人陆某因玩忽职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5月2日被监视居住。事隔不久,该地区发生系列抢劫杀人案,公安机关因警力不足,暂停陆某玩忽职守一案的侦查。直至11月7日,陆某委托的律师向公安机关提出监视居住已过法定期限,要求解除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审查后决定解除对陆某的监视居住,但未向他和所在单位说明。 【问题】公安机关的哪些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五、某年3月6日晚21时许,一小偷窜入唐某的家,盗取了人民币3000元。第二天唐某发现自家被盗,急忙来到派出所报案,并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一件衬衣。公安机关根据这一线索,找到了这件衬衣的主人李某。经询问,李某承认衬衣是自己的,但说这件衬衣在宿舍阳台上晾干时丢失了,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犯罪行为。依查人员拘留了李某,并对李说:“现在没带拘留证,回去补一张给你。鉴于案情比较复杂,你没可能很快放出来,交代一下家里的事吧。”周围群众深感不平,“公安机关怎么就这样判了拘留?”“同村的小李上次在法庭上也被拘留了。” 【问题】公安机关的拘留合法吗?,六、师某系丹东市工商局副局长,因涉嫌 交通肇事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未羁 押)。侦查终结后,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期间,审查起诉人员发现师某另有受贿重 大嫌疑,且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 问:应由谁决定和逮捕师某?,七、某区检察院根据举报,立案侦查马某贪污一案。2003年4月6日,检察院对马某决定拘留,并于4月14日决定对马某进行逮捕。问: 1、 贪污案件应由哪个机关立案侦查? 2、 人民检察院是否有决定拘留的权力? 3、 人民检察院是否有执行拘留的权力? 4、 人民检察院是否有决定逮捕的权力? 5、 本案在拘留羁押期限上是否了违反法律的 规定?,八、多选:公安机关将正在抢劫的蒋某先行拘留后,经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于是依法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检察院在对案件审查后,可以依法作出:( ) A.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B.批准逮捕的决定 C.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决定,九、多选: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权决定适用的强制措施有(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十、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中,哪些不适用取保候审? A甲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B乙涉嫌抢夺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被拘留,需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 C丙刑满释放后第二年又涉嫌重婚 D丁是持刀抢劫的被告人,十一、张某居住在A县,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张某应当遵守的义务有哪些? A.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B.未经A县检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D.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十二、高某因涉嫌偷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拘留期间,下列哪些人有权为高某申请取保候审? A.高某本人 B.高某的妻子 C.高某的叔叔 D.高某聘请的律师,十三、方某系刑事被告人李某的保证人。被告人李某被取保候审期间逃匿,方某明知李某藏匿地点,却拒绝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该地点。有关机关应当对方某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依照刑法规定追究方某的刑事责任 B.没收方某为李某缴纳的保证金 C.因李某同时是附带民事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