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基础》PPT课件-2.ppt_第1页
《知识产权基础》PPT课件-2.ppt_第2页
《知识产权基础》PPT课件-2.ppt_第3页
《知识产权基础》PPT课件-2.ppt_第4页
《知识产权基础》PPT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 识 产 权 基 础(二版),第1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概述,本章学习要点 1. 知识产权基本概念 2. 知识产权取得途径 3.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4. 知识产权主要特征 5. 知识产权发展趋势,1.1.1 知识产权的词源 “知识产权”系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意译。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明确采用了“知识产权”一词,并且将知识产权与“财产权与财产有关的权利”、“债权”、“人身权”并列。自此以后,在我国开始普遍使用“知识产权”一词,而在我国台湾地区,“Intellectual Property”一直被翻译为“智慧财产权”,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何谓知识产权?在不同背景或者不同语境的日常使用中,“知识产权”一词可以存在不同的含义,一种情况是指称知识产权之民事权利本身,例如称“A公司拥有66 项自主知识产权”,就是指A 公司拥有66 项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权、注册商标权等;另一种情况是指称知识产权之权利客体或对象,例如称“明年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施”实际指的是实施已经获得知识产权权利的发明创造或称技术成果;再一种情况是指称知识产权之法律制度,例如称“知识产权已经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1.1 知识产权基本概念,1.1.2 知识产权的定义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定义:知识产权包括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TRIPS定义: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 知识产权也就分成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创造性知识产权和基于商业标记而产生的标志性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创造者及其继受者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 第一,知识产权的主体是智力成果创造者及其继受者,第二,知识产权应当依法享有。第三,知识产权包括知识产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人身权,即知识产权经济权利和知识产权精神权利。,1.2.1 WTO 列举的知识产权范围 TRIPS规定的保护范围仅仅涉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不涉及发现权、发明权之类的知识产权人身权。TRIPS第二部分“有关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利用的标准”中明确知识产权财产权的范围包括: 版权与邻接权, 商标权, 地理标志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专利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1.2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1.2.2 WIPO 列举的知识产权范围 WIPO 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 条全面规定了知识产权 保护范围: “知识产权包括: 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 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 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 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 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权利; 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可以看出,WIPO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 条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比WTO 的TRIPS 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要大,不但包含了知识产权财产权,而且包括了知识产权人身权。但是,WIPO及其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没有WTO 及其TRIPS 所具有的强制力。,WIPO 对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 条所列举的各种知识产权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解释: (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版权(即著作权)分支。 (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通常称为“邻接权”,也就是与版权邻接的权利。 (3)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与标记权利、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的工业产权分支。 (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科学发现是“对尚未被认识和未能证实的物质世界的现象、特性或规律的认识” 。发明是对特定技术问题的新颖解决方案。,1.3 知识产权的取得途径 1.3.1 知识产权的申请取得与自动取得 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权利,知识产权的取得又可以分为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又根据其权利取得是否要履行申请、审批的法定程序,可以分为依法申请取得和依法自动取得两种取得途径。,1.3.2 申请取得的知识产权及其特点 知识产权的依法申请取得,即一项智力成果完成或者产生后,需要在特定国家或者地区即特定法域取得相应知识产权的,必须按照该法域内有关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要求与程序提出申请,再由该法域内的知识产权行政主管机构依据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者予以批准,然后授予申请人相应的知识产权权利证书及相关文件,这时申请人才依法取得了与这项智力成果相对应的初始状态的知识产权。 依法申请取得的知识产权,一般而言,具有权利主体惟一化,权利范围较清晰,但地域限制较明显等特点。,1.3.3 自动取得的知识产权及其特点 知识产权的依法自动取得,即当一项智力成果产生或者完成后,不必履行任何申请或者审批手续就自然取得了这类知识产权,也就是说,这类知识产权的取得是与生俱来的,当这项智力成果完成之时,依法律规定就产生了这项知识产权。 而依法自动取得的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商业秘密权)恰恰相反,往往具有权利主体多元化,权利范围较为模糊,但地域限制不明显等特点。,1.4 知识产权的主要特征 1.4.1 知识产权特征概述 1.4.2 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 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不但是知识产权客体的最主要特征,而且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的广义特征。 1.4.3 知识产权权利的法定性 知识产权必须依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发生,这就是知识产权的权利法定。 知识产权的种类化权利因法律直接规定产生,否则即不存在。 各类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同样亦由法律明定。,1.4.4 知识产权权益的双重性 唯有知识产权是兼有财产权、人身权的双重属性,是同时包含了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之人身权,都与完成智力成果的自然人密切相关,与其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除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外,知识产权之人身权不得有偿转让或者许可,不得无偿赠送,也难以继承。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者许可使用。,1.4.5 知识产权使用的多元性 知识产权使用权能的多元性,也就是知识产权及其客体(即无形的智力成果)使用的多元性,是有别于物权及其客体(即有形物体)使用之一元性的最主要区别特征。 1.4.6 知识产权权属的专有性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意味着权利人依法排斥他人对其拥有的无形的智力成果的财产权与人身权的非法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产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垄断性权利,权利人对其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具有独占的、排他的、合法垄断性质的权利。 第二,知识产权由财产权和人身权共同组成,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不但保护财产权的专有性,也保护人身权的专有性。 第三,在专利、商标等依法申请、审批获权的若干种类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对同一项智力成果,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专利权、注册商标权之类知识产权并存。,1.4.7 知识产权权源的地域性 知识产权只能依一定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产生,并只在其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 1.4.8 知识产权期限的时间性 各国法律规定了本国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有形物往往由于其磨损、老化等原因引起的自然寿命终止,导致其相应的物权消灭。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其本身是无形的,不会产生磨损或者老化;其价值只会因技术或者艺术的时代进步、新陈代谢而受到相关影响。知识产权的期限性主要不是由智力成果的生命周期来决定的,而是以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所作出的制度设计。其目的是合理保障智力成果创造者及其相关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切实促进智力成果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应用。,1.4.9 知识产权权能的限制性 知识产权制度旨在激励知识创新和促进知识扩散,期望通过适度保护智力成果完成者及其合法继受者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一方面禁止或者制裁不劳而获、巧取豪夺的“搭便车”或“傍名牌”的侵权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限制知识产权的滥用和反对知识产权的违法垄断,从而全面推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经济振兴和社会前进。 在知识产权现行制度中,有诸多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定和措施。例如我国著作权法就规定了“合理使用”、“准法定许可”、“法定许可”等权利限制措施;专利法也规定了“强制许可”“先用权”“临时过境”等权利限制措施。“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是较常见的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措施。,1.5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1.5.1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不仅越来越凸显成为重要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而且常常转化为重大的国际问题、外交问题、政治问题。一方面,知识产权不仅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成为WTO的三大支柱,而且还深深地渗透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最有力杠杆和最主要基石恰恰又是知识产权。,1.5.2 知识产权发展的时代特征 (1)知识产权保护功能工具化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代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最重要的博弈工具和竞争手段。 人类目前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竞争主要取决于知识产权的经营,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高新技术的开发。知识产权的本质其实就是当代一种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各国以及各国企业都在经营知识产权以谋取其竞争优势。 (2)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一方面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强化。,(3)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国际化 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国际化表现为各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基本上都已经从早期的各行其是,发展到后来的求同存异,再发展至今天的趋同化异,趋同于以TRIPS 为基准的当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4)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度化 “没有合法的垄断就不会创造更多的智力成果,就不会产生更多的知识信息,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往往又不能使太多的智力成果被充分利用,不能使太多的知识信息被广泛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理想的最优化定位就是寻找出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合法垄断制度,也应当是一种合理、合情的垄断制度。合理、合情、合法的垄断制度应当建筑在利益平衡的基石上,利益平衡的基石又随着客观情势的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程度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目标功能就是从法律的层面、以法律的权威来协调各方面的冲突因素,调制各方面的利益平衡,使之共存于相容的系统优化状态,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促进全方位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可以说,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只是知识产权制度设计和实务推动的中间目标,推动全社会的知识创新、知识扩散才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终极目标。,所以,应当充分考量新形势下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与保护社会公众合理权益之间的利益平衡,应当充分考量保护发达国家及其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与保护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合理发展空间之间的利益平衡,应当充分考量发生权利冲突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温家宝同志早在2001 年4 月26 日,即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发表的题为尊重知识 崇尚科学 保护知识产权一文中指出:“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推动各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创造全人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而努力奋斗。”,本章学习要点 1我国当前主要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2我国现行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种类 3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相关情况 4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要形式,第2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1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由八部分法律规范组成: (1)知识产权专门法律与法规。 (2)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基本法及带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中的知识产权相应部分。 (3)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4)我国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缔结的双边协议。 (5)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政规章。 (6)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地方法规。 (7)知识产权系列司法解释。 (8)地方行政规章。,2.2 我国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种类 2.3 我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管齐下,相辅相成。这种行政与司法保护并行的双轨制保护模式是我国根据国情设立的。 2.3.1 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3.1.1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机关及其管辖 2.3.1.2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近况,2.3.2 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2.3.2.1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机关 (1)国家知识产权局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3)国家版权局 (4)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地方药监管理部门 (6)海关总署及各地海关 (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8)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2.3.2.2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措施 (1)行政强制措施 所谓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为了预防或制止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或有关行为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侵权纠纷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依法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从而制止违法行为的继续进行。 查封、扣押或扣留 查封是指行政机关强制封存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查封期间限制被查封人处分其财产。,(2)行政处罚 所谓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 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3)行政调解 2.3.2.3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 所谓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本章学习要点 1我国专利法律制度沿革 2. 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属 3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和保护内容 4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 5专利权合理限制的各种情形 6专利权侵权纠纷的类型、解决途径和法律责任 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签订 8专利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第3 章 专利法律制度,3.1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3.1.1 我国专利制度建设的历史沿革 3.1.2 专利法的制定 3.1.3 专利法的修改 3.1.4 我国专利保护地方立法,3.2 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3.2.1 专利与专利权 3.2.1.1 专利 “专利”,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文献、受专利法律保护的专利权。 3.2.1.2 专利权及专利申请权 专利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其专利申请权继受人在法定期内,在该国(或地区)法域内享有的对相应发明创造的独占性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擅自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外观设计专利而言,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专利权包含权利人自行实施专利权、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权与专利权转让权。,3.2.2 专利权的主体 3.2.2.1 专利权人、专利申请权人和发明人 3.2.2.2 专利权主体的种类 (1)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专利权的原始主体是指依法申请专利并首次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权人。专利权的继受主体是指依法受让专利权的专利权人,或者按法律规定依法继承了专利权的专利权人。 (2)单一主体和共有主体 单一主体是专利权为一个民事主体所拥有;共有主体是专利权为多个民事主体所共同拥有。,3.2.3 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权的客体为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 3.2.3.1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 (1)发明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可以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 (2)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3.2.3.2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包括: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2)违反社会公德或者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暂不宜予以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4)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3 专利权的申请与取得 3.3.1 专利权的申请 3.3.1.1 专利申请人 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原始取得是指依法律直接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首次获得申请专利的权利。 3.3.1.2 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3.3.1.3 涉外专利申请 (1)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外国专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2)外国个人或单位申请我国专利 在我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及其他外国组织,申请我国专利时,享有和我国公民与法人同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才能申请我国专利: 我国与其所属国签订有相互保护对方国民专利权的双边协议; 我国与其所属国共同参加了有关专利保护的国际条约,例如巴黎公约; 我国与其所属国的法律规定或者实践惯例,在专利保护方面彼此给予对方国民以互惠待遇。,3.3.1.4 专利申请文件 (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申请文件 请求书 说明书 说明书摘要 权利要求书 其他根据需要提交的文件,例如优先权申请书、费用减缓请求书等,(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申请文件 请求书 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 其他根据需要提交的文件,3.3.1.5 专利申请代理 3.3.1.6 专利申请日与优先权 (1)专利申请日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专利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2)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优先权的种类 外国优先权是指同一专利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先后向不同的国家申请专利时,可以将其在第一个申请国的专利申请日为优先权日,请求以后各个申请国在一定的期限内将其优先权日作为在该申请国的专利申请日。 本国优先权,即国内专利申请的本国优先权是指同一专利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 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即可以其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作为其在后提出的同一主题的本国专利申请的申请日。 主张优先权的条件 (3)同日专利申请的处理,3.3.2 专利申请审批 3.3.2.1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授予专利权必须具备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所谓形式条件是指专利申请文件的格式和专利申请手续的办理必须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有关规章所规定的要求。 所谓实质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应具备可专利性。,(1)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 新颖性 新颖性包括两个条件,一是非现有技术,二是不存在抵触申请。 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一是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技术方案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二是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技术方案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 三是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技术方案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道。 所谓抵触专利申请,是指同样的技术方案尚未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直至申请日后,此技术方案才依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实用性具体展现为产业实施性、重复再现性、经济合理性和效果有益性。,(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 一是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二是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同时,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而且,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在先权利包括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肖像权、知名商品特有包装或者装潢合法权益等。,(3)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 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a.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b.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这里所称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 c.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3.3.2.2 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审批制度 (1)对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实质审查的审查制度。 初步审查。 早期公开。 实质审查。,(2)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 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或称形式审查制,不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实质审查。 (3)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 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3.3.2.3 专利审批中的复审与复议制度 (1)对驳回专利申请的复审制度 (2)专利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复议制度,3.4 专利权的内容与归属 3.4.1 专利权的内容 3.4.1.1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1)专利权的期限 (2)专利权的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是指因法定情由发生而使专利权效力终止。 (3)专利权的无效宣告,3.4.1.2 专利权的效力 (1)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以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2)专利权人的权利 自行实施专利权 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权 专利权转让权 禁止他人实施权 (3)专利权人的义务,3.4.2 专利权的归属 3.4.2.1 专利权的归属纠纷 3.4.2.2 专利权的归属纠纷的处理,3.5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 3.5.1 专利权的保护 3.5.1.1 专利纠纷类型 (1)专利侵权行为 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专利产品。 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使用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或使用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许诺销售或销售专利产品或者许诺销售或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2)假冒专利行为 假冒专利行为主要有: 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销售第1项所述产品; 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3.5.1.2 专利纠纷解决途径 (1)专利侵权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 (2)专利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3)专利纠纷案件的司法管辖,3.5.1.3 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一般专利侵权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 (2)假冒专利之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3.5.2 专利权的限制 3.5.2.1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例外情形 (1)专利权一次用尽 (2)先用权 (3)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上的专利使用行为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而对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进行的相关使用。,3.5.2.2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1)强制许可的类型 防止专利权滥用的强制许可 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2)强制许可的条件和程序 3.5.2.3 重大发明专利的推广应用,3.6专利权的许可与转让 3.6.1 专利实施许可 3.6.1.1 专利实施许可方式 (1)独占许可 (2)排他许可 (3)普通许可 (4)分许可 (5)交叉许可,3.6.1.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签订 (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生效 3.6.1.3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6.2 专利权的转让 3.6.2.1 专利权转让的条件 3.6.2.2 专利权转让的程序 3.6.2.3 专利权转让的效力,本章学习要点 1. 商业秘密的内容及构成要件 2. 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 3.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4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第4章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4.1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概述 4.2 商业秘密的特性和归属 4.2.1商业秘密的概念及特性 4.2.1.1商业秘密及技术秘密的概念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4.2.1.2 商业秘密的特性 (1)维持秘密效果加采取保密措施的 秘密性 (2)带来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的商业性 4.2.2 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 4.2.2.1 职务与非职务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 4.2.2.2 研究开发原创完成的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 4.2.2.3 后续改进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4.3 技术秘密的许可和转让 4.3.1 技术秘密转让及其许可的细分 4.3.2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 4.3.3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4.3.3.1 让与人的义务 (1)技术秘密转让合同让与人的义务 (2)技术秘密实施许可合同许可人的义务 4.3.3.2 受让人的义务 4.3.3.3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中的保密义务条款 (1)保密义务条款的含义 (2)合同中保密义务条款不同的规定方式,4.4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4.4.1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4.4.2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4.4.3 善意取得商业秘密及其法律责任,4.5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合理竞业禁止 4.5.1 离职与在职竞业禁止的概念 竞业禁止,也称为竞业避止、竞业限制,其实质就是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和离职后与本单位业务竞争,其内容就是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单位,或者禁止员工在本单位离职后从业于业务竞争单位,包括创建与本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事业。前者称为在职竞业禁止,后者称离职竞业禁止。,4.5.2 我国涉及竞业禁止的相关规定 (1)在职竞业禁止的有关规定 (2)离职竞业禁止的有关规定 4.5.3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 (1)我国在保护商业秘密前提下合理的竞业禁止 (2)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的合理限制条件 (3)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合理竞业禁止的实施方式 合同约定竞业禁止 规章规定竞业禁止 依法执行竞业禁止,4.6 技术秘密及其专利申请 (1)申请专利 (2)作为技术秘密保护 (3)采取申请专利和保密措施结合的方法 (4)公开技术创新成果 以上4种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当事人要在充分比较上述几种方案优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后,再作出选择: (1)市场需求 (2)技术的难易程度 (3)是否属于不能适用专利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本章学习要点 1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2著作权的内容和限制 3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 4网络著作权的特殊表现及解决办法 5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第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5.1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5.1.1 著作权和著作权 5.1.1.1 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依法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的总称。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即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如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权利。,5.1.1.2 著作权法的概念 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归属、利用、交换、传播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1.2 著作权的特征 (1) 无形性 (2) 权利合一性 (3) 地域性和期限性 5.1.3 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 5.1.3.1 著作权与专利权 5.1.3.2 著作权与商标权 5.1.3.3 著作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5.2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5.2.1 著作权的主体 5.2.1.1 著作权主体的范围 5.2.1.2 著作权主体的类型 (1) 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作者是直接从事智力创作活动并获得智力成果的人,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作品产生著作权的源泉,因此作者是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所谓继受主体,是指通过受让、继承、受赠、委托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人。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2) 本国主体和外国主体(包括无国籍主体) (3) 基础主体和后继主体 (4)职务作品的主体和非职务作品的主体,5.2.2 著作权的客体 5.2.2.1 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客体的条件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1) 著作权法保护创作的形式而不保护思想 (2) 作品的表达必须具有独创性 (3) 作品能以有形形式复制,5.2.2.2 受保护的作品形式 (1) 文字作品 (2) 口述作品 (3) 音乐作品 (4) 戏剧作品 (5) 曲艺作品 (6) 舞蹈作品 (7) 杂技艺术作品 (8) 美术作品 (9) 建筑作品 (10) 摄影作品 (11)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12) 图形作品 (13) 模型作品 (14) 计算机软件 (15)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16) 表演 (17) 录音制品 (18) 录像制品 (19)广播、电视节目,5.2.2.3 不受保护的形式 5.3 著作权的内容与归属 5.3.1 著作权的内容 5.3.1.1 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5.3.1.2 著作财产权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10)改编权,即通过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5.3.2 网络著作权的特殊性 5.3.2.1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 5.3.2.2 网络著作权纠纷的审理管辖问题 5.3.3 著作权的归属 (1) 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2) 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3) 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4) 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5) 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5.4 邻接权 5.4.1 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征 5.4.1.1 邻接权的概念 邻接权,英文为neighboring right, 也称“著作邻接权”或“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依法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创作性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狭义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者权三项。,5.4.1.2 邻接权的特征 (1) 权利主体不同 (2) 保护对象不同 (3) 权利义务的范围不同 (4)保护强度不同,5.4.2 邻接权的具体内容 5.4.2.1 出版者的权利 5.4.2.2 表演者权 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许可或禁止他人利用自己表演活动的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活动享有下列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表明表演者身份。包括向公众表明演员的姓名、演出单位的名称等;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就是对表演者的形象不得以丑化、侮辱等形式再现;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5.4.2.3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5.4.2.4 广播组织权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的下列行为: (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广播组织的义务: (1)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且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2)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但要支付报酬;播放他人已出版的录音制品时,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但要支付报酬。,5.5.2著作权的保护 5.5.2.1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和类型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利用有著作权的作品或以其他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以下19 种情形: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 剽窃他人作品的; (6)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12)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3)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14)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5)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16) 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17)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8)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9)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5.5.2.2 著作权与邻接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1) 调解 (2) 仲裁 (3) 诉讼 5.5.2.3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5.5 著作权的限制与保护 5.5.1著作权的限制 5.5.1.1 合理使用 5.5.1.2 非自愿许可 (1) 教科书法定许可 (2) 报纸、期刊或网站转载、摘编法定许可 (3) 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4)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发表作品的法定许可,5.6 著作权的许可与转让 5.6.1 著作权许可的概念和内容 5.6.1.1 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 5.6.1.2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 (1) 出版合同 (2) 表演合同 (3) 发行权许可使用合同 (4) 计算机软件许可使用合同 5.6.1.3 许可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问题 5.6.2 著作权转让 5.7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 5.7.1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和范围,5.7.1.1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 (1)独立开发。 (2)应具有固定性。 (3)逻辑合理 5.7.1.2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5.7.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5.7.2.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5.7.2.2 非职务软件著作权和职务开发软件的归属 5.7.2.3 合作开发软件归属 5.7.2.4 委托开发软件的归属和合同纠纷 5.7.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程序 5.7.4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和侵权责任 5.7.4.1 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 5.7.4.2 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的行为,本章学习要点 1中国现行的商标制度 2企业的商标策略 3商标的选定和申请注册 4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 5商标专用权的范围和商标权人禁止权的范围 6注册商标的撤销 7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备案效力 8注册商标转让的程序 9我国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第6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6.1 商标权法律制度概述 6.1.1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6.1.1.1 商标的产生和作用 6.1.1.2 商标的概念与分类 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为了标明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市场上其他生产者或经营者生产经营的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区别,在其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一种标记。 根据构成要素不同,商标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字母商标、数字商标、三维标志商标和颜色商标,以及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相结合构成的组合商标。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商标可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6.1.1.3 商标法的沿革 (1)西方主要国家商标立法演变 (2)中国商标立法演变 (3)商标法国际规则的制定 6.1.2 中国现行商标法律体系 6.1.2.1 主要商标立法 6.1.2.2 我国已加入的商标国际条约 6.1.3 中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 6.1.3.1 注册商标制度 6.1.3.2 商标执法机关 (1)商标局 (2)商标评审委员会 (3)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6.2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6.2.1 商标权的主体 6.2.1.1 商标权主体的资格 6.2.1.2 商标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2)自然人主体和非自然人主体 (3)单一主体和共有主体 6.2.1.3 商标权主体的变更 6.2.2 商标权的客体,6.2.2.1 商标权客体的范围 注册商标具体包括: (1)商品商标 (2)服务商标 (3)集体商标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4)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6.2.2.2 商标权客体的分类 (1)主商标和副商标 (2)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 6.3 商标权的取得与内容 6.3.1 商标权的取得 6.3.1.1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 我国对于商标权的取得采注册取得原则,即只有通过注册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一是实行自愿注册,允许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二是保护在先权利,与在先权利冲突的商标不能注册;三是同日申请时,接受使用在先的商标。,6.3.1.2 商标的选定 申请商标注册,首先应设计或选择一个特别的标识作为本企业的商标。 (1)符合法定商标构成要素 申请注册的商标须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2)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之列 (3)具有识别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