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企业并购的三阶段论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渐成熟,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也由主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市场机制在并购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因此,我国的企业并购将经历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本文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规律性。关键词企业并购;政府主导型并购;市场主导型并购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分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解构阶段1979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1992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2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阶段20102050年4个阶段。在此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解体,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成熟,我国政府的职能由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向以宏观调控为主转变,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发挥支配性作用。政府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也由主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市场机制在并购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因此,我国的企业并购将经历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3个阶段。一、政府主导型并购阶段1991年之前政府主导型并购,是指政府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运用其行政权力主导企业的并购活动,在并购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企业并购之所以会以政府主导型并购为主,是国有企业这种制度安排的必然产物。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国家的所有权具体由各级政府部门行使。改革开放之前,在以行政性指令为主要经济管理手段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均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并购表现为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对资产进行无偿划拨。19791991年期间,国企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但由于未解决产权问题,政资、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所以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典型的“保定模式”企业兼并采取自上而下的程序,由政府依据产业政策,以所有者身份进行干预,促进企业间的兼并。政府主导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是减少乃至消灭亏损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