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docx_第1页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docx_第2页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docx_第3页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docx_第4页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建设施工期间扬尘、建筑垃圾、噪声以及施工废水的影响。 1 施工内容及施工时间工程将新建基础及附属用房等设施,工程量属小型施工规模。施工期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挖方、填方、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和安装工程施工阶段。项目施工期预计9个月,2 施工期污染简析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建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扬尘、建筑垃圾、生活污水以及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等。施工工程对环境影响是暂时的、多方面的。(1) 施工扬尘 扬尘污染造成大气中TSP值增高,根据类比资料,施工扬尘的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以及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本工程建设的工程内容涉及的挖填土量很少,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量较少。(2)施工期废水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排放。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合计约30人,施工时不同时进入现场,而是根据工期安排,分批入驻工地,因此,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合计约20人,工地生活污水按120L/人d计,产生量为2.4 m3/d,以排放系数0.85计,排放量约为2.04 m3/d。生活污水排放于成渝钒钛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3) 施工期噪声 施工用机械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器、摇臂式起重机、装载机以及运送建材、渣土的载重汽车等,均系强噪声源,主要产噪情况列表如下:表7-1 施工期作业主要产噪设备情况设备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噪声测距(m)噪声级 dB(A)混凝土搅拌机1190混凝土振捣器1190摇臂式起重机1187装载机2184卡车3175(4) 施工期挖方弃土本项目工程量较小,基础施工阶段挖土量较少;基本不需要挖填土。因此,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挖填方。(5) 施工期生活垃圾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3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 kg/人d计,产生量为10 kg/d。(6) 水土流失项目土建工程的施工,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项目在现有厂区预留工业用地上建设,工程量小,施工期很短,不会造成显著影响。3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 施工期扬尘和废气排放影响分析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建筑扬尘是大气中TSP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区域整体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注意防止扬尘的污染,不采取有力的防尘措施,产生的扬尘难于扩散,将会增加该区域TSP的污染。为有效防止施工期间废气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必须提倡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减少扬尘的污染。项目涉及的挖填弃土量较少,扬尘的产生量不大,对当地区域内的大气影响不大。施工期大气环保对策建议 为防止和减少施工期间废气和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和措施,纳入本单位环保管理程序。应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试行),特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项目在开挖土方和土方回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文明施工,做到洒水作业,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外逸,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将建筑材料(主要是黄砂、石子)的堆场以及混凝土拌和处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并用蓬布遮盖建筑材料。 3. 散装水泥罐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4. 施工期间泥尘量大,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使地面起尘,因此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 5. 运输沙、石、水泥、垃圾的车辆装载高度应低于车箱上沿,不得超高超载。实行封闭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之前,需作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6. 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7.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2) 施工期废水排放及对策措施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正常排水和民工生活污水。施工建设期的正常排水及雨天产生的地面径流,将携带大量的污染物和悬浮物,随意排放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管理,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区应建排水明沟和沉淀池,工地废水经排水明沟流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排放。 散料堆场四周用石块或水泥砌块围出高0.5 m的防冲刷墙,以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 民工生活污水经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实现达标排放。(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建筑施工机械的作业一般位于露天,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此起彼伏。在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用机械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器、摇臂式起重机、装载机以及运送建材、渣土的载重汽车等,均系强噪声源,其噪声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是重要的临时性声源。项目位于威远钢铁厂现有厂区内,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管理。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振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对施工阶段的噪声的要求。拟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带来的影响: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将施工噪声较大的机械放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地方。选用噪声量小的机械设备,给混凝土搅拌机加装减震底座,加强设备的维护,使其能顺畅的运转。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项目建成后,其影响就此结束。(4)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及管理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将产生一些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应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堆放场。施工单位应按照成都市的有关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与接纳单位签定环境卫生责任书,确保运输过程中保持路面整洁,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对渣土垃圾的处置实施现场管理。(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项目占地为威远钢铁厂现有厂区工业用地,且项目占地面积相对较少,不会对周围农田和植被造成影响。4 小结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其主要影响为:(1)废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工地扬尘、施工机械燃烧柴油排放的废气以及大型运输汽车尾气;(2)噪声污染源主要是高噪声施工机械及大中型运输车辆;(3)废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泥浆水、地面径流以及车辆冲洗水等;(4)施工机械的运转产生大量施工噪声;(5)施工期还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6)施工过程中场内弃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大气环境、声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建议建设单位在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按照国家和内江市的有关规定,采取本环评所建议的防治措施,将有关内容作为合同内容明确要求,以控制、减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根据威远县气象站2008年的气象数据对当地的温度、风速、风向风频进行统计。(1)温度当地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情况见表2-1-5,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见图2-1-4。从年平均气温月变化资料中可以看出威远县8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5.75C),1月份气温平均最低(5.44 C)。表7-2 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温度(0C)5.447.0315.7919.1923.9026.1128.3825.7524.6720.0814.239.43图7-1 年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2)风速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情况分别见表7-3和表7-4,月平均风速、各季小时的平均风速变化曲线见图7-2和图7-3。表7-3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风速(m/s)0.530.351.321.541.541.331.411.121.030.960.990.98图7-2 月平均风速变化曲线从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威远5月份平均风速最高(1.54m/s),2月份平均风速最低(0.35m/s),全年平均风速为1.1 m/s。表7-4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小时(h)风速(m/s)123456789101112春季1.261.321.391.091.291.51夏季1.090.950.940.950.910.840.880.810.870.981.121.36秋季1.040.780.670.590.590.590.590.630.560.700.861.01冬季0.400.420.430.370.470.410.380.380.400.430.440.55 小时(h)风速(m/s)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1.711.932.082.012.161.961.631.561.441.391.201.27夏季1.511.961.981.941.851.871.631.461.351.181.301.17秋季71.641.631.501.440.900.93冬季0.690.790.830.981.060.970.900.890.770.770.690.51从各季小时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威远县在春季最高,冬季风速最低,一天内17:00的平均风速最高。图7-3 各季小时月平均风速变化曲线(3)风向、风频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向风频变化情况见表7-5和表7-6。表7-5 年均风频的月变化情况 风向风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一月3.070.4二月4.51.01.32.01.22.01.474.7三月6.25.09.58.311.0四月4.04.37.410.05.7五月2.43.09.710.25.7六月6.02.86.08.317.2七月5.03.84.06.27.0八月5.25.03.04.24.0九月8.536.4十月2.01.62.04.439.4十一月9.36.02.44.025.7十二月3.040.3表7-6 年均风频的季变化及年均风频风向风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9.18.03.09.57.5夏3.44.0秋8.033.9冬2.661.5全年3.02.0由年均风频的月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全年各月主导风向角范围为45 135 ,从年均风频的季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年主导风向的风向角范围为90135,出现频率为7.13%。全年及四季风频玫瑰见图7-4。(4)主导风向图7-5 全年及四季风频玫瑰根据威远县近30年和2008年年平均各风向频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最大的风向角(NW)22.5度到45度之间的夹角风频之和30%。因此,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2)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1)预测评价因子和范围本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评价因子为:TSP、NOx、SO2。预测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5km5km的范围内。2)预测结果表7-7 项目实施后区域大气浓度贡献值预测结果(mg/Nm3)距离中心下风向距离D(m)燃气锅炉烟气烟尘SO2NOx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占标率%1000.0000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3000.000000.000100.000404000.000200.002700.011805000.001100.015600.06960.036000.002900.04240.010.18900.087000.010600.15300.030.68200.288000.02750.010.39700.081.77000.749000.04730.010.68200.143.04001.2710000.06480.010.93500.194.16001.7411000.08460.021.22000.245.43002.2612000.10600.021.52000.36.79002.8313000.12700.031.84000.378.18003.4114000.14900.032.14000.439.55003.9815000.16900.042.44000.4910.90004.5316000.18900.042.72000.5412.10005.0417000.20600.052.97000.5913.20005.5218000.22200.053.20000.6414.30005.9419000.23600.053.41000.6815.20006.3220000.24800.063.58000.7216.00006.6521000.25900.063.73000.7516.60006.9322000.26800.063.86000.7717.20007.1623000.27500.063.97000.7917.70007.3624000.28100.064.05000.8118.00007.5125000.28500.064.12000.8218.30007.6326000.28900.064.17000.8318.50007.7327000.29100.064.20000.8418.70007.7928000.29300.074.22000.8418.80007.8429000.29400.074.24000.8518.90007.8630000.29400.074.24000.8518.90007.8635000.28800.064.15000.8318.50007.740000.27600.063.97000.7917.70007.3745000.26100.063.77000.7516.80006.9950000.24700.053.57000.7115.90006.62标准值30.15mg/m30.5mg/m30.24mg/m3下风向最大浓度及距离0.29ug/m32979m4.24ug/m32979m18.9ug/m32979m最大占标率%0.07%0.85%7.86%5km最大占标率%0.05%0.71%6.62%D10%0m0m0m评价等级三级三级三级表7-8 项目敏感点大气浓度贡献值预测结果(mg/Nm3)监测结果监测因子 监测点位背景值贡献值叠加值评价标准mg/m3浓度范围mg/Nm3浓度mg/Nm3浓度mg/Nm3小时平均值SO2先锋村0.0230.0400.003970.043970.50长寿山住宅区0.0200.0410.003860.04486船石湖0.0190.0330.003770.03677双桥村0.0250.0550.004240.05924连界镇政府0.0220.0370.003770.04077日均值NOx先锋村0.0060.0190.01770.03670.24长寿山住宅区0.0080.0220.01720.0392船石湖0.0050.0120.01680.0288双桥村0.0130.0300.01890.0489连界镇政府0.0050.0200.01680.0368经预测,本项目完成后,对区域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SO2为0.00377mg/Nm30.00424 mg/Nm3;NOx浓度贡献值为0.01684 mg/Nm30.0177 mg/Nm3;与本底值叠加后均能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项目实施后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3)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项目不涉及无组织排放,因此无需划定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净循环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锅炉清洗由具备资质的锅炉清洗单位按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处理锅炉清洗废水。生活污水依托成渝钒钛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实施后,无生产生活废水外排,不会改变区域水环境功能。3、声环境质量影响分析(1)源强分析本项目设计的噪声主要是风机噪声、破碎机、球磨机等设备噪声。其噪声产生源强及治理措施见下表。表7-11 项目噪声源及治理措施序号噪声源产生位置源强dB(A)降 噪 措 施治理后声级dB(A)1锅炉对空间断排气炉顶110安装消声器952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房90减振、隔声罩、厂房隔声753空压机空压站93厂房隔声854水泵水泵房90减振、厂房隔声755引风机锅炉尾部100减振、隔声、消声906送风机锅炉尾部98减振、隔声、消声907冷却塔、循环水泵机械通风冷却塔75优化总图,厂界隔声75以上各噪声源的总声级为n个相同声级的声音相加,即总声级Lpt为:式中:Li其中单个声音的声级数,dB(A) n 相同声音个数(2)影响分析 dB(A) 式中,LPi第i个噪声源噪声的距离的衰减值,dB(A); L0i第i个噪声源的A声级,dB(A); ri第i个噪声源噪声衰减距离,m; r0i距离声源1m处,m; DL其它环境因素引起的衰减值,dB(A);(3)噪声评价方法本环评将各个相近位置的主要噪声源强相叠加(为方便计算,将相近位置的主要噪声源叠加集合成一个总噪声源),得到不同工段的噪声总源强,再分别利用噪声衰减模式计算出各个不同位置的噪声源强对不同监测点的贡献值,再将每个监测点的噪声贡献值叠加即得到工程新增噪声源对各监测点的噪声贡献值,最后与监测点的噪声本底监测值叠加,得到各监测点的预测值。预测值 = 本底值 + 贡献值根据计算,不同工段主要噪声源强见下表:表7-12 厂界坐标XY1423667240456733365334221554581377676263747157表7-13 主要噪声源强坐标主要噪声源治理后声级dB(A)XY锅炉对空间断排气95320424汽轮发电机组75284410空压机85273394水泵75270380引风机90250420送风机90250420冷却塔、循环水泵75270370(4)评价结果表7-14 噪声影响预测贡献值结果(单位:dB(A))监测点编号监测位置本底值本项目贡献值预测值Lmax标准值评价结果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东场界56.348.540.056.4049.076555达标达标2#南场界55.449.338.055.4849.61达标达标3#西场界56.348.738.556.3749.10达标达标4#北场界57.2848.73达标达标因此,本项目实施后,厂界及敏感点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级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8-2008)中的3级标准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区域声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状不变。4、地下水影响分析由区域地勘资料可见,厂区土层渗透防护性不错,地下水分布不多,当废水发生跑冒滴漏情况,如果地面防渗措施失效的话,污染物下渗,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有可能随大气降水渗入潜水层污染周围地下水。为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项目对车间可能产生污染的泵池、管道、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构筑物等均采取加强防渗处理,对厂区地面全部做到硬化;在厂界周围设置排洪沟,及时排走由山体流下来的雨水,防止厂外雨水流入厂区带走污染物。厂区初期雨水和事故消防水集中到全厂初期雨水池中,监测达标才外排,否则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外排。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确保各种工艺设备、管道、阀门完好,废水不发生渗漏;保证各废水处理系统、综合污水处理厂系统稳定运行,废水回用系统良好循环。在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只要管理到位,可避免废水污染物渗漏而污染地下水。为防止污染地下水,要求本项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车间地面采取水泥硬化,车间等作好防渗漏措施,车间四周修建集水沟和导流沟,车间内溢出的废水均收集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2)项目依托成渝钒钛生活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作好防渗漏处理。(3)项目废油贮存库做好防渗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对地下水的影响不明显。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为煤气发电项目。主要产生固废为废润滑油及生活垃圾。项目固废主要是废油和绝缘油过滤处理的滤渣。废油及绝缘油滤渣采用铁桶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7t/a,项目在厂内设垃圾收集装置,并运转到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处置合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6.1 风险识别主要从物质危险性、设备装置危险性以及储运生产过程危险性三个方面去分析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本项目为煤气发电项目。项目运营过程中使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其泄漏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2)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式中,q1,q2,q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为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项目使用煤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属于危险化学品。项目化学品使用和储存单元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7-15。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危险化学品名录,项目使用的煤气属于危险化学品。项目所有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表7-15 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辩识本项目最大存在量(t)临界量(t)是否重大危险源煤气2350否6.2 风险事故影响及防范措施分析(1)最大可信事故概率本项目的风险物质是煤气,所有危险品均有易燃易爆、泄漏中毒的风险隐患。本项目不设煤气贮罐,煤气由管道输送入厂后送锅炉使用,一旦煤气发生泄漏、遇火发生爆炸,对外界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项目将煤气管道泄漏、燃爆作为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化工企业主要类型及发生概率见表下表:表7-16 化工企业主要事故发生概率统计表事故名称发生概率(次/年)备注管道、输送泵、槽车等损坏泄漏10-1可能发生管道、贮槽、反应釜等破损泄漏10-2偶尔发生管线、阀门、贮槽等严重泄漏10-3偶尔发生贮槽等出现重大爆炸、爆裂10-4极少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10-510-6很难发生由上表,管线、阀门、贮槽等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为10-3及以下。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储罐物料泄漏事故概率约0.5110-4。据中石化总公司编制的石油化工典型事故汇编中论述的19831993年间774例典型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国内石化企业四大行业炼油、化工、化肥、化纤的生产装置事故发生率占全行业比例分别为37.85%、16.02%、8.65%、9.04%。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特大型事故汇编19961987年,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的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按装置分布统计分析见下表,事故原因分析见下表。表7-17 世界石油化工企业特大型事故按装置分布装置类罐区聚乙烯等乙烯加工天然气输乙烯加氢催化空分比率7.3装置类烷基化油船焦化蒸馏溶剂脱沥橡胶合成氨比率1.1表7-18 事故原因频率分布序号事故原因事故次数(件)事故频率()顺序1阀门管线泄漏3435.112泵设备故障1818.223操作失误1515.634仪表电气失灵1212.445反应失灵1010.456雷击自然灾害88.46由上表可知,阀门管线泄漏事故率最高35.1%,事故频率很低。根据环境风险评价使用技术与方法中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化工装置典型事故风险概率在110-5/年左右。本项目装置工艺较成熟,同时在生产中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极大的降低了有毒有害物料泄漏事故的发生概率,故评价确定项目煤气管线泄漏事故概率为110-5/年左右。(2)影响预测1)热辐射预测A热辐射危害预测公式火灾事故的热辐射危害可采用穆尔斯(Moorhowse)和普里恰特(Prichard)提出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热辐射的最大半径Rf(m)(火球半径)Rf(m) = 2.665M0.327式中,M为可燃物质释放的质量,kg。热辐射(火球)持续时间Tf(S)Tf = 1.089M0.327在火球持续时间内,距火球中心 r米处的辐射能量H: 式中,T为空气的传导系数,为保险起见可取T = 1.0。;Q为燃烧时能量释放率,Q = HeMTf,J/s;He为燃烧热(J/kg);为燃烧效率,=0.27P0.32,P为物质的饱和蒸气压,MPa。计算有关参数见表7-19。表7-19 危险物料的燃烧热与饱和蒸汽压物料甲烷He(106J/kg)49.4饱和蒸气压,MPa0.05332B计算结果用上述公式可估算本项目煤气发生火灾事故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情况,具体结果详见下表。表7-20 热辐射危害范围地点甲烷可燃物质释放量(一个罐)(kg)910火球半径Rf(m)24.7火球持续时间Tf(S)10.1Q(J/s)470.34距火球不同距离处的辐射能量H(KW/m2)3.18m37.53.85 m25.55.50 m12.59.72 m4.015.37 m1.6C火灾后果评价热辐射造成的损害可由接受热辐射能量的大小来衡量,接受热辐射能量通常用单位面积受到的辐射功率大小来计。热辐射通量对应的损害情况见下表。表7-21 热辐射通量对应的损害情况热辐射通量(KW/m2)对设备的损害对人体的损害危害级别37.5操作设备全部损坏1%死亡/10秒100%死亡/1分钟A25.5在无火焰,长时间辐射下,木材燃烧的最小能量重大损伤/10秒100%死亡/1分钟B12.5有火焰,木材燃烧塑料熔化的最低能量1度烧伤/10秒1%死亡/1分钟C4.020秒以上感觉疼痛D1.6长期辐射,无不舒服E从上表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若本项目中煤气泄漏发生火灾,火球半径分别为24.7m。A级危害范围分别为03.18m,属于火灾严重危害区域;B级、C级危害范围为3.185.5m,属于中等危害区域;5.5m-9.72m属于一般危害区域;煤气火灾事故对距泄漏点24.7m内影响较严重。距本项目位于公司厂区内,200m范围内均在厂区范围内,无保护目标,根据预测结果火灾最大影响半径为15.37m,厂区内无居住人群,仅有正常生产时的厂区生产员工,根据调查估算,该范围内的人员约3人(厂区内工作人员)。(3)风险可接受水平由于本项目的主要风险源为煤气管道,因此本项目风险值参照化工行业风险值,经换算,项目可接受风险值为8.3310-5死亡/年。根据最大可信事故的后果预测结果,及厂区周围人口分布情况,考虑天气条件概率,同时结合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计算项目风险源泄漏的风险值。表7-22 项目事故泄漏风险值计算结果类别泄漏事故备注事故发生概率1.010-5危害程度300人按影响人数最多的情况计风速出现概率29.4%按大于1.5m/s的概率计大气稳定度出现概率22.93%按影响最严重的情况计风向出现概率8.3% (NNE风)按发生频率最大的情况计风险值Rmax1.710-5由表可见,项目最大风险值为1.710-5,小于项目可接受风险8.3310-5,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3)风险防范措施风险事故是可怕的,事故产生后对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因此在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防范措施也是极其重要的,为减轻事故危害后果、频率和影响,进一步降低风险水平,应从减少危险品的数量、种类,修改工艺和贮存条件,改进设备及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1)本项目拟依托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废水事故池(17500m3),不新建事故水池,该事故池可容纳本项目消防事故废水;2)加强管理及应急事故演练;3)设置煤气泄漏报警装置,设置风向标;6.3应急预案(1)应急计划区钢渣处理生产线。(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公司成立应急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厂长、总工程师及企业办公室、工会、生产中心环保安全科、生产科、机动科、经保处、营销中心、附近医院等部门领导及院领导组成。下设应急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环保安全科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部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由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总工程师、工会主席担任组 员:经保处、生产中心、办公司、营销中心、医院等部门领导组成。公司事故应急指挥部开始正式行使职权,指挥部设在生产管理中心调度值班室。指挥部全体成员及各应急求援队伍全体成员,应迅速赶到指挥部结集待合。若厂长和总工程师、工会主席等均不在厂内时,由生产中心主任,全权负责应急求援工作。职责:1. 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2. 指挥部:发全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命令、信号;组织指挥队伍实施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组织生产自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工作秩序;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经验教训,嘉奖有功人员。指挥部成员分工总 指 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求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 生产中心主任: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络。保卫处处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无关人员、交通管制工作。生产中心副主任:负责组织计量、机修、动力车间相关人员,负责工程抢修工作。医院院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营销中心经理:负责抢险求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生产中心环安科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 消,监视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应急救援队伍本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有事故应急的责任。各专业队伍是事故应急主要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全公司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公司设置了通讯联络队、治安队、消防队、抢修队、医疗救护队、物资供应队共六个专业队。其任务分工如下:根据公司现有组织建制状况,建立各种不脱产队伍,各抢险队伍组织机构如下:1. 抢险抢修队伍由机动科组建;由生产中心机动科、生产中心机修车间、生产中心计量室及发生事故单位组成。联络人每单位出2人,共8人。负责人:生产中心分管主任2. 医疗救护队由附近医院组建;由医院和生产中心卫生所组成。联系人医院出2人。负责人:医院院长。3. 专职消防队由经保处消防队组建;负责人:经保处处长。4. 通讯联络队由院办组建;分别由公司办、生产中心环安科、生产中心机动科、生产中心生产科和经保处组成。每部门出2名联络人,共10人。负责人:公司办主任。5. 治安队由经保处组建。联络人2人。负责人:经保处处长。6. 物资供应队:由营销中心组建。由营销中心供应部、运输科组成。联络人每单位出2人,共4人。负责人:营销中心经理。(3)预案分级相应条件当有废水发生泄漏事故发生后,为了迅速、准确做好事故等级预报,减少伤害和损失,首先应确定应急状态类别及报警响应程序。当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小组在积极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同时,应立即上报上级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等级确定报警范围。根据事故险情等级可采用三级警报,警报级别视事故伤害影响播及范围而定。一级报警 如果有毒物质发生少量的泄漏,且影响扩散范围只限于厂区内,通过抢修或系统临时紧急措施就能很快控制住事故发展及蔓延。报警范围:主要由车间领导小组负责处理,但首先应向厂级指挥中心汇报。在积极组织抢修的同时,应根据风向,对厂区范围内主要受影响部门及时联系,做好预防措施。并派专人到受影响区域进行观察和组织疏导临时撤离。二级报警 当有毒物质发生局部泄漏,且抢修无效,短时间内不能制止时,并根据泄漏点大小预测,仅对厂内及厂界外下风向距离500米内范围产生危害影响,此时可发出二级报警。报警范围:由厂级指挥中心全面指挥,迅速通知厂外临近的企业单位、社区等有关部门,并派出专人深入现场指挥,组织疏散、撤离和防救工作。若发生了人员中毒事故后,指挥中心应该立即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联络,请求批示和援助。三级报警 当有毒物质泄漏量比较大,对周围环境影响纵深较广(大于500米半径范围)。报警范围及方式:全面报警,指挥中心发出紧急动员令,协调一切人员和器材、设备、药品等急救物资,积极有效的投入抢修抢救工作,首先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并迅速向工业区、镇、以至市政府报告,迅速向周边地区各单位和社区发出警报,向各级主管部门直接请求支援。(4)应急救援保障由后勤供应组负责购买、储备和发放相关抢救器材、设备、物资、药品等。(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当发生风险事故后,应立即报警和向通讯组联系,由通讯组及时将事故险情通报上级,并将上级指示下传,保证准确无误。(6)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应由监测组负责现场及周边的应急监测,并根据事故的类型、规模及时判断和确定出环境风险污染危害程度,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积极配合,在影响范围区域内合理布点,进行跟踪检测提出检测报告及事故后果评价报告,作为事故善后处理的参考依据。(7)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由抢修组对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风险源的故障进行排除和抢修,有效制止化学危险品的泄漏和蔓延,对已泄漏的毒物妥善回收和处理。同时由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