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某通信公司综合承载传网设备技术规范_第1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公司综合承载传网设备技术规范_第2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公司综合承载传网设备技术规范_第3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公司综合承载传网设备技术规范_第4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公司综合承载传网设备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技术规范v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ocal Unified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 v1.0(NEQ)QB/CU 057-201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2013-1-18实施2013-1-18发布中国联通公司发布59目 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术语和缩略语74 设备基本要求94.1 设备基本要求95 通用技术规范95.1 设备系统架构105.2 数据平面要求105.3 控制平面要求265.4 管理平面要求275.5 其它要求376 设备功能与性能要求396.1 设备分类模型396.2 设备功能要求396.3 设备性能要求476.4 业务性能要求496.5 设备端到端功能要求496.6 整机业务叠加性能506.7 设备互通性要求506.8 设备硬件通用性要求517 其它要求517.1 物理电气要求517.2 设备可用性要求527.3 节能减排要求52附录A53附录B56附录C59前 言本标准是在参考CCSA、ITU-T、IETF、IEEE相关标准,结合中国联通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标准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本标准系列包括以下四个标准:QB/CU 056-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中国联通城域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测试规范V1.0QB/CU 059-201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v1.0本标准作为设备技术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互通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UTN)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网络公司网络建设部、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全 王海军 何磊 黄永亮 王常玲、赵怀罡、裴小燕 周晓霞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1 范围本标准以ITU-T、IETF、IEEE等国际标准以及国内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中国联通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络中使用的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设备定位与基本要求、通用技术规范、设备功能与性能要求、其它要求等进行了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T15941-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16814-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 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GB/T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B/T7611-200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GB19286-2003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YDN067-1998ATM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YD/T 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核心路由器(Router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High End Router)YD/T 1109-2001ATM交换机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TM Switch)YD/T 1238-200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DH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YD/T1462-2011光传送网(OTN)接口YD/T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YD/T1990-2009光传送网(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YD/T2374-2011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YD/T 2375-2011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Y.1731以太网OAM分成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测(OAM functions and mechan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性测试(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1995年。IEC61000-4-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adiated,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1996年。IEC61000-4-4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1995年。ANSI T1.329-2002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电信、网络设备抗震能力(This standard, when used with established earthquake qualification practices, sets forth test method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AF-PHY0086ATM反转多路技术(IMA)规范(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IMA) Specification),1999年3月。IEEE 802.1ad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虚拟桥接的局域网 增补4:运营商桥接(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Amendment 4: Provider Bridges Sponsor LAN/MAN Standards),2005年8月。IEEE 802.1p有关流量优先级LAN第二层QoS/CoS 协议(LAN Layer 2 QoS/CoS Protocol for Traffic Prioritization)。IEEE 802.1q虚拟桥接局域网协议(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2006年11月。IEEE 802.3以太网网络协议,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A collection of IEEE standards defining the physical layer, and the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sublayer of the data link layer, of wired Ethernet.)。IEEE 802.3ab补充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 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Physical Layer Parameter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1000Mb/s Operation Over 4-Pair of Category 5 Balanced Copper Cabling, Type 1000BASE-T),1999年6月。IEEE 802.3ad链路聚合标准及链路聚合控制协议(Amendment to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link segments),2002年10月。EEE 802.3ae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检测多址(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修正:10 Gb/s 运行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n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tifications, Amendment: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Parameters, Physical Layer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10Gb/s Operation)2002年6月。IEEE 802.3ah媒体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接入网络的控制参数 (Media Access Control Parameters, Physical Layer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Subscriber Access Networks),2004年。IEEE 802.3ba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检测多址(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修正:40Gb/s和100 Gb/s 运行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n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tifications, Amendment: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Parameters, Physical Layer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40Gb/s and 10Gb/s Operation),2010年6月。IEEE 802.3u100Mbit/s以太网的标准(100Base-T),1995年。ITU-T G.707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Network node interface for the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1996年3月。ITU-T G.813SDH同步时钟标准(Timing characteristics of SDH equipment slave clocks (SEC)),2003年。ITU-T G.823基于2048 kbit s 体系的数字网中抖动和漂动的控制(Con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2048 KBIT/S Hierarchy Series G: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dia, Digital Systems and Networks; Digital Networks -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Targets),2000年。ITU-T G.825基于同步数字系列(SDH)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动的控制(The con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1993年。ITU-T G.826端到端误码特性参数国际标准,恒定比特率数字通路及连接(End-to-end err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objectives for international,constant bit-rate digital paths and connections),1996年。ITU-T G.8261分组网络中的时间和频率同步特征(Timing and synchronization aspects in packet networks) ,2006年2月。 ITU-T G.8262同步以太网设备从时钟的定时特性(EEC)(Tim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synchronous Ethernet equipment slave clock (EEC)),2007年8月。 ITU-T G.8264在分组网络中的定时分配(Distribution of timing information through packet networks),2008年10月。ITU-T G.957与同步数字体系有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Optical interfaces for equipment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the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1995年。ITU-T Y.1731基于以太网网络的OAM功能和机制((Pre-Published) 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2008年2月。IETF RFC 1112IP多播的主机扩展(Host extensions for IP multicasting),1989年8月。IETF RFC 1195在双环境和TCP/IP中 OSI IS-IS路由的使用(Use of OSI IS-IS for routing in TCP/IP and dual environments),1990年12月。IEFT RFC 2236网络组管理协议版本2(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2),1997年11月。IEFT RFC 2328OSPF版本2(OSPF Version 2),1998年4月。 IEFT RFC 2362协议无关组播松散模式(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 (PIM-SM): Protocol Specification),1998年6月。IETF RFC 2698双速率3色标记(A Two Rate Three Color Marker),1999年9月。IETF RFC 2702 MPLS流量工程规范(Requirement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Over MPLS),1999年9月。IETF RFC 2858 BGP-4多协议扩展(Multiprotocol Extensions for BGP-4),2000年6月。IETF RFC 3031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结构(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2001年1月。 IETF RFC 3032MPLS标签栈编码(MPLS Label Stack Encoding),2001年1月。 IETF RFC 3035MPLS使用LDP和ATM VC交换(MPLS using LDP and ATM VC Switching),2001年1月。IETF RFC 3046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择(DHCP Relay Agent Information Option),2001年1月。IETF RFC 3181信号抢占优先级策略要素(Signaled Preemption Priority Policy Element),2001年10月。IETF RFC 3209RSVP-TE:扩展的RSVP的LSP隧道(RSVP-TE: Extensions to RSVP for LSP Tunnels),2001年。IETF RFC 3270支持差异化服务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s),2002年5月。 IETF RFC 3272 网络流量工程的概述和基本原则(Overview and Principles of Internet Traffic Engineering),2002年5月。IETF RFC 3346MPLS流量工程的适用性声明(Applicability Statement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MPLS),2002年8月。IETF RFC 3376网络组管理协议版本3(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2002年10月。IETF RFC 3443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中的生存时间(TTL)字段处理(Time To Live (TTL) Processing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Networks),2003年1月。IETF RFC 3473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TE)的扩展(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 Signalin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RSVP-TE) Extensions),2003年1月。 IETF RFC 3618组播源发现协议(Multicast Source Discovery Protocol (MSDP)),2003年10月。IETF RFC 3630面向流量工程扩展的OSPF协议版本2(Traffic Engineering (TE) Extensions to OSPF Version 2),2003年9 月。IETF RFC 3768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VRRP))2004年4月。IETF RFC 3973协议独立组播 - 密集模式(PIM-DM):协议规范(修订版)(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Dense Mode (PIM-DM):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2005年1月。IETF RFC 398 ICP套接字(ICP Sockets),1972年9月。IETF RFC 4090LSP隧道的RSVP-TE快速重路由扩展(Fast Reroute Extensions to RSVP-TE for LSP Tunnels),2005年5月。 IETF RFC 4115一种在个人流量中,有效地处理双速率,三色标记的区分服务(A Differentiated Service Two-Rate, Three-Color Marker with Efficient Handling of in-Profile Traffic),2005年7月。IETF RFC 4124支持区分服务感知的MPLS流量工程的协议扩展(Protocol Extensions for Support of Diffserv-aware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2005年6月。IETF RFC 4182删除限制使用MPLS时显式空(Removing a Restriction on the use of MPLS Explicit NULL),2005年9月。IETF RFC 4271边界网关协议4(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4 (BGP-4)),2006年1月。IEFT RFC 4364BGP / MPLS的IP虚拟专用网(BGP/MPLS IP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s)),2006年2月。 IEFT RFC 4379检测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数据平面故障(Detect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ed (MPLS) Data Plane Failures),2006年2月。IETF RFC 4447采用LDP信令建立PW(Pseudowire Setup and Maintenance Using 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2006年4月。 IETF RFC 4448基于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Encapsulation Methods for Transport of Ethernet over MPLS Networks),2006年4月。IETF RFC 4553基于分组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SAToP)(Structure-Agno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over Packet (SAToP)),2006年6月。 IETF RFC 4717基于分组MPLS网络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封装方式(Encapsulation Methods for Transport of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over MPLS Networks),2007年12月。 IETF RFC 4761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BGP自动发现和信令(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VPLS) Using BGP for Auto-Discovery and Signaling),2007年1月。 IETF RFC 4762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标签分发协议(LDP)信令(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VPLS) Using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 Signaling)2007年1月。 IETF RFC 5036LDP规范(LDP Specification),2007年10月。 IETF RFC 5085伪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一个伪线的控制通道(Pseudowire Virtual Circuit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VCCV): A Control Channel for Pseudowires),2007年12月。 IEFT RFC 5086分组交换网络(CESoPSN)中结构化的TDM电路仿真业务(Structure-Awar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TDM)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CESoPSN)),2006年12月。 IETF RFC 5151域间MPLS和GMPLS的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 - TE的)的扩展(Inter-Domain MPLS and G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RSVP-TE) Extensions),2008年2月。 IETF RFC 5286IP快速重路由的基本规范:无环路候补(Basic Specification for IP Fast Reroute: Loop-Free Alternates),2008年9月。IETF RFC 5305面向流量工程的IS-IS协议扩展(IS-IS Extension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2008年10月。 IETF RFC 5462MPLS标签堆栈入口:“EXP”域更名为“业务分类”域(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Label Stack Entry: EXP Field Renamed to Traffic Class Field),2009年2月。IETF RFC 5654MPLS传输轮廓要求(Requirements of an MPLS Transport Profile),2009年9月。IETF RFC 5659端到端的多段伪线仿真结构(An Architecture for Multi-Segment 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2009年10月。 IETF RFC 5860MPLS传输网络的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要求(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in MPLS Transport Networks),2010年5月。IETF RFC 5883多跳路径的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for Multihop Paths),2010年6月。 IETF RFC 5885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FD)的伪线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for the Pseudowire Virtual Circuit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VCCV)),2010年6月。 IETF RFC 5960MPLS传输数据平面架构(MPLS Transport Profile Data Plane Architecture),2010年8月。draft-ietf-pwe3-segmented-pw-17伪线分段(Segmented Pseudowire),2011年1月。IETF RFC 5994MPLS传输网络以太网伪线的应用(Application of Ethernet Pseudowires to MPLS Transport Networks),2010年10月。 IETF RFC 6073分段伪线(Segmented Pseudowire),2011年1月。 IETF RFC 6371 MPLS传输网络运营,管理和维护的框架(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Framework for MPLS-Based Transport Networks),2011年12月。IETF RFC 793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1981年9月。IETF draft-ietf-pwe3 redundancy-03.txt伪线(PW)冗余(Pseudowire Redundancy),2010年5月。 IETF draft-ietf-pwe3 redundancy-bit-03.txt伪线优先转发状态位(Pseudowire Preferential Forwarding Status Bit),2010年5月。 IEEE 15882008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IEEE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2008年。 ATM Forum af-phy-0086ATM反向复用规范(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IMA) Specification),1999年3月。MEF10.2定义以太网服务的参数,包括带宽参数,QoS等级,帧传送参数等(Ethernet Services Attributes Phase 2),2009年10月。3 定义、术语和缩略语缩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BFD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CE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CES电路仿真业务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tandar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L2VPN二层虚拟专用网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L3VPN三层虚拟专用网Layer 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LDP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SP标记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S-PW多段伪线Multi-Segment Pseudowire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OAM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PE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OS在SONET/SDH上传送包Packet over SONET / SDHPTPv2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第2版Precision Time Protocol version 2 as defined in IEEE 1588v2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RNC无线网络控制端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SVP-TE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SAToP非结构化仿真Structure Agnostic TDM Over PacketSS-PW单段伪线Single-Segment PseudowireTDM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E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 T-PE运营商边缘路由器终端Terminating Provider Edge RouterUNI网络用户接口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VCCV虚连接电路验证Virtual Circuit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4 设备基本要求a)4.1 设备基本要求4.1.1 综合业务承载要求应能提供规定的以太网接口、PDH接口、SDH接口、OTN接口等。能够提供和承载各类IP业务、以太网业务、TDM和ATM业务。应能满足各种业务承载传送的性能要求。4.1.2 快速保护倒换要求应能提供基于MPLS/MPLSTP层次化的端到端或分段的网络保护,支持基于控制平面的网络保护与恢复。应能提供双归保护、与业务网络的对接保护。应能根据业务需求和故障模式实现端到端50ms以内的保护倒换。4.1.3 OAM机制要求应能采用BFD等方式提供网络内LSP、PW以及业务层面端到端的OAM,并提供对接入链路的OAM机制。应能实现告警信息的实时监测。实现故障管理、故障定位、性能监测等OAM功能。具体要求见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和IP城域网技术体制。4.1.4 QoS机制要求应能为各种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障;并实现流分类和流标记、流量监管(Policing)、流量整形(Shaping)、拥塞管理、队列调度、连接允许控制、层次化QOS(可选)等功能。4.1.5 同步要求应能以同步以太网和外部定时方式提供频率同步;并以1588v2的方式提供时间同步。应能保证CES业务频率同步的透传。4.1.6 网管系统要求应提供完善的网管系统,采用图形化界面实现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应能通过统一化北向接口与上层综合网管系统相连。5 通用技术规范本章是分别针对第6章“设备功能与性能要求”中对于各层面设备的具体功能要求,并非各层面设备均需支持。5.1 设备系统架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系统架构由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组成,如图2所示。图2 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系统架构图其中数据平面包括分组转发处理、分组交换、QoS处理、OAM处理、同步处理、业务与接口适配等模块,并配合控制平面实现网络保护的功能;控制平面包括路由功能、信令功能等模块;管理平面包括配置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5.2 数据平面要求数据平面要求主要包括接口、分组转发与交换、业务适配、承载、QOS、OAM、网络保护、同步,以及IP相关功能。5.2.1 接口5.2.1.1 业务及网络接口业务及网络接口主要用于业务的支路接入或网络的线路侧连接。包括以太网接口、SDH接口、PDH接口和OTN接口。5.2.1.1.1 以太网接口a) 100Mbit/s以太网接口:应支持100Base-TX和100Base-FX,可支持100Base-T4。应符合IEEE802.3u的要求。应采用4B/5B编码方式。b) 1000Mbit/s以太网接口:应支持1000Base-SX、1000Base-LX,及1000Base-T。其中,1000Base-SX和1000Base-LX接口特性应符合YD/T1097-2001的5.2.2节的要求;10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ab的要求。c) 10Gbit/s以太网接口:应支持10GBase-LX、10GBase-EX,可选支持10GBase-SX(多模)应符合IEEE802.3ae的要求。应支持10GE LAN接口,可选支持10GE WAN接口。d) 40Gbit/s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802.3ba的要求。e) 100Gbit/s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802.3ba的要求。5.2.1.1.2 SDH接口a) CSTM-1接口:应符合GB/T15941-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b) STM-N接口:应支持STM-1、STM-4,可支持STM-16。SDH帧封装应符合标准ITU-T G.707 (1996);接口性能应符合标准ITU-T G.957 (1995);误码率应符合标准ITU-T G.826 (1996);抖动与漂移应符合标准ITU-T G.825 (1993)。5.2.1.1.3 PDH接口应支持TDM E1,可支持IMA E1。应符合GB/T7611-200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的要求。IMA协议应符合AF-PHY0086ATM反向复用规范的要求。5.2.1.1.4 ATM接口应支持ATM E1、STM-1接口,可支持ATM STM-4接口。应符合YDN 067-1998ATM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的要求。5.2.1.1.5 OTN接口应支持OTU2/2(e)、支持OTU3。应符合YD/T 1462-2006光传送网(OTN)接口和YD/T 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的要求。5.2.1.2 管理及辅助接口管理及辅助接口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机房环境、设备调试、接入时钟等功能。包括管理接口、辅助接口、外时钟接口和外时间接口。a) 管理接口:应包括以太网网管接口和本地接入管理接口。b) 辅助接口:应包括机柜指示灯接口、告警输入接口和告警输出接口。c) 外时钟接口:应包括120或75欧姆时钟输入输出接口,应采用2048kbit/s方式。d) 外时间接口:应包括1PPS+TOD输入及输出接口。5.2.2 分组转发与交换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采用基于MPLS的标签转发机制,应满足如下要求:a) 对于业务上下的PE节点,应执行PW和LSP标签的终结操作,即在源节点压入(Push)标签,在宿节点弹出(Pop)标签;对于S-PE节点应执行PW标签的交换。b) 对于网络内部的P节点,应执行LSP标签的交换(Swap)和对PW标签的透传。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分组转发机制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a) 转发机制应符合RFC3031和RFC3032规范的要求;对于采用MPLS-TP的,还应满足RFC5654和RFC5960的要求。b) 标签堆栈功能应符合RFC3032和RFC5462的规范的要求;标签值的使用应符合RFC3032和RFC4182的要求;标签堆栈应支持至少3层标签。c) TTL字段的处理应符合RFC3032和RFC3443的要求;分组传送设备的MPLS;必须支持符合RFC3035的使用LDP。d) 业务分类域(TC)字段应符合RFC3270和RFC5462的要求。e) PW应支持RFC398规范的单段伪线(SS-PW)交换功能;可选支持RFC5659规范的多段伪线(MS-PW)架构和draft-ietf-pwe3-segmented-pw-17的规范的MS-PW交换和转发操作。f) 转发层面必须关闭倒数第二跳弹出(PHP)和融合(merging)功能。5.2.3 业务适配功能5.2.3.1 TDM业务适配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提供TDM业务的适配时,应符合以下功能要求:a) 应支持基于非结构化仿真(SAToP)模式,PWE3封装和控制字应符合RFC4553的要求;可选支持基于结构化仿真(CESoPSN)模式,PWE3封装和控制字应符合RFC5086的要求。b) 应支持N(N=163)个2Mb/s到1个CSTM-1信号的汇聚功能。c) 应支持TDM CES业务的频率透传。d) 应支持SDH/PDH告警和性能监视功能,详见附录3。5.2.3.2 ATM业务适配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提供ATM业务的适配时,应符合以下功能要求:a) 应支持RFC4717规定的ATM业务仿真和封装,ATM业务仿真应支持ATM信元到伪线的1-to-1和N-to-1 模式(N可配置,N 32,N个 VPC和VCC ATM信元映射到一个PW的PDU中),符合RFC4717的要求。b) 应支持单向和双向点到点VPC或VCC连接的建立。5.2.3.3 以太网业务适配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提供以太网业务的适配时,应符合以下功能要求:a) 应支持基于物理端口、基于VLAN、基于QinQ等三种方式接入业务。基于VLAN的,应符合IEEE 802.1Q的要求;基于QinQ的,应符合802.1ad的要求。b) 以太网业务的PWE3封装格式应符合RFC4448的要求。c) 应支持以太网链路OAM及以太网业务层OAM功能,详见5.2.6节。5.2.3.4 IP业务适配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采用L3VPN提供IP业务的适配时,应符合以下功能要求:a) 应支持在L3VPN的UNI侧的三层端口上实现IP转发。b) 应支持在设备内部实现业务从L2到L3的桥接功能,即设备内部终结L2VPN,通过内部逻辑端口桥接到L3VPN的VRF,并进行L3VPN处理。c) 应支持L3VPN业务的RD和RT属性配置,并根据RD和RT属性隔离不同的VRF。d) 应支持L3VPN跨域互通方式中的Option A,宜支持Option B,和Option C。e) 应支持IP业务层的OAM,详见5.2.6节。5.2.4 承载功能承载功能主要包括隧道、伪线及L3VPN功能。5.2.4.1 隧道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应支持动态隧道和静态隧道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和转发,并实现流量工程(TE)的功能。5.2.4.1.1 动态隧道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在采用动态隧道技术时,应支持通过信令、协议创建隧道。动态隧道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a) 应支持基于流量工程(TE)的LSP隧道,并符合RFC2702的要求。b) 应支持单向LSP隧道和双向LSP隧道,双向LSP隧道应通过共路双向LSP方式实现。c) 应支持CSPF,约束条件应包括链路可用带宽、时延、链路属性、管理权重等。d) 应支持相应的QOS机制,详见5.2.5节。e) 应支持相应的OAM机制,详见5.2.6节。f) 应支持相应的保护机制,详见5.2.7节。g) 应支持以信令方式建立、维护和拆除隧道,详见5.3.2节。5.2.4.1.2 静态隧道要求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在采用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