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 “十二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规划纲要 江江苏苏省交通运省交通运输厅输厅 二二一一二二年年一一月月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评价 2 (一)取得的成绩2 1、运输市场运行良好,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加大.2 2、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快速增长.2 3、结构调整效果显著,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3 4、维修驾培业快速发展,运输生产支持保障系统不断完善.4 5、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三农”能力不断加强.4 6、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5 7、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5 8、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成绩突出.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8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9 (一)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9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9 (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运输服务业加快一体化和提供有力支撑.10 (四)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充分发挥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的比较优势.10 (五)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运输服务业发展 11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基本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2 四、“十二五”重点任务 .16 (一)推进“三大建设”.16 1、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16 2、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17 3、推进运输信息平台建设.18 (二)提升“四大水平”.19 1、提升道路客运统筹发展水平.19 2、提升交通物流率先发展水平.22 3、提升水运业跨越式发展水平.24 4、提升支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25 (三)完善“五大体系”.28 1、完善安全应急体系.28 2、完善节能环保体系.30 3、完善市场诚信体系.31 4、完善科技创新体系.32 5、完善监测分析体系.32 五、保障措施 .33 (一)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效能.33 (二)强化队伍建设,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33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34 (四)努力推进政策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34 前前 言言 “十一五”期间全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新步伐,运输供 给能力持续增强,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与应急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区域 协调、城乡协调、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道路水路运输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 一步增强。 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我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 体系的差距,与构建统筹一体化的城乡客运市场的差距,与打造优势突出、运转高效 的交通物流体系的差距,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服务系统的差距,还存在 着如市场集约化程度不高、运力结构不尽合理、交通物流发展能力不足、城乡客运统 筹发展进程缓慢、公众出行服务水平偏低、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同时,低 碳环保的硬约束对运输服务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成品油价税费 改革对运输系统的影响直接而又深远,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加快资 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升发展品质,向综合运输全面转型、向民生运输全面转型的关 键阶段。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交通 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 目标,明确重点任务,是指导今后五年江苏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一、“十一五十一五”发展回顾与评价发展回顾与评价 (一)(一)取得的成绩取得的成绩 1、运输市场运行良好,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加大、运输市场运行良好,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全省道路水路交通服务业增加值累计达到 5145 亿元,是“十 五”时期的 2.38 倍,年均增长 25.88%,超过了 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2010 年全省 道路水路交通服务业增加值为 1773 亿元,是“十五”末的 3.16 倍,占三产服务业增 加值和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0.67%和 4.33%。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营业性道路客运量 93.9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 5959.15 亿人公里,比“十五”时期增长 58.15%和 49.76%;累计完成营业性道路货 运量 52 亿吨,货物周转量 4024.51 亿吨公里,比“十五”时期增长 58.07%和 111.4%;累计完成水路货运量 20.45 亿吨,货物周转量 16092.22 亿吨公里,比“十五” 时期增长 67.11%和 163.65%。2010 年全省完成营业性道路客运量 21.6 亿人次、旅客 周转量 1196.6 亿人公里,营业性道路货运量 12.4 亿吨、货物周转量 1149.1 亿吨公里, 水路货运量 4.9 亿吨、货物周转量 4095.7 亿吨公里,分别是 2005 年的 1.56 倍、1.27 倍、1.62 倍、2.5 倍、1.67 倍和 1.99 倍。2010 年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量 56.48 亿人次,比 2005 年增加 40%;其中地面公交完成客运量 39.19 亿人次,比 2005 年增 加 33%。 2、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快速增长、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新改建公路客运枢纽站 63 个,总投资 41.9 亿元,是 “十五”投资额的 3 倍。客运站场建设更加强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以铁路客运、 公路客运、城市客运一体化为标志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在全省快速推进,已相继建成 沪宁城际铁路常州、镇江综合客运枢纽。至“十一五”期末,全省共有一、二级公路 客运枢纽站 111 个,其中一级站 52 个,二级站 59 个。全省公交场站总面积达到 300 万平方米,为“十五”末的 2 倍。 为重点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问题,支持国家级和省级 主枢纽、重点物流园区(基地、中心)等建设,“十一五”期间省厅共投资补助 1.67 亿元用于交通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共带动社会总投资达 270 亿元。目前全省共形成占 地 50 亩以上的交通物流基地 108 个,其中占地 100 亩以上的有 71 个;服务进出口贸 易的保税物流基地达到了 20 家。 2010 年底,全省共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 905 家;客运线路 8598 条,比 2005 年增长 8.1%;道路旅客营运车辆 39614 辆;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从业人员 17.99 万人, 客运站经营从业人员 1.51 万人。2010 年底,全省共有公交车 28687 辆、32927 标台, 约 11.9 标台/万人,分别是 2005 年的 1.13 倍、1.31 倍和 1.38 倍;客运出租汽车 52957 辆,是 2005 年的 1.13 倍;地面公交从业人员 7.28 万人、出租汽车从业人员 10.55 万人,分别是 2005 年的 1.24 倍和 1.25 倍。 2010 年底,全省汽车货运经营业户数达到 28.56 万户,比 2005 年增长 24.59%。 全社会营业性道路运输货车拥有量 55.17 万辆、372.89 万吨,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43.27%和 148.33%;全省运输船舶拥有量 4.67 万艘、2911 万载重吨,比 2005 年分别 减少 8.8%和增加 114.5%;道路水路运力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从 业人员 89.95 万人,比 2005 年增长 65.6%。 3、结构调整效果显著,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结构调整效果显著,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 “十一五”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客运公司化经营改造,经营业户数量逐年减少, 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稳步提升。截止 2010 年底,全省共有班车客运经营业 户 561 家,比“十五”末下降 56.6%,其中拥有 100 辆以上客车的班车客运企业达到 75 家,市场占有率为 67.4%;一、二级道路客运企业达到 33 家,其中一级企业 10 家, 位居全国第一;客运班车户均车辆 44.8 辆,比“十五”末上升 108%,位居全国各省 区第一。全省市际、县际客运班车公司化率稳定在 70%以上。中高级客车比例不断提 高,至 2010 年底,全省营运班车、旅游客车中,中高级客车比例已提高到 66.8%, 比“十五”末提高 19 个百分点。全省共创建“江苏快客”品牌车辆 1573 辆,依托 “江苏快客”品牌建设,全省班车客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货运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 年厢式货车和专用货车占营 运货车总数的比重为 29%,比“十五”末提高了 8 个百分点。拥有 100 辆以上货车业 户数达到 365 家,比“十五”末增长 82%;拥有 5 万吨以上地方内河沿海船舶业户数 达到 119 家,比“十五”末增长 89%;全省共有 5A 级物流企业 3 家,4A 级物流企 业 39 家。自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实施以来,全省累计拆改钢质挂桨机船 22956 艘, 总吨,发放政府补贴资金 6.88 亿元,占京杭运河沿线五省一市拆改船舶总数的 66%,拆改量列全国第一。 多式联运稳步发展,和连云港港口配套的铁路货运站已开行集装箱五定班列 10 条,每周运行 31 个车次,2010 年完成集装箱运输量 23 万标箱,其中 1 条至阿拉山 口国际班列,2010 年经连云港港口的国际过境集装箱量达到 8 万多标箱。组织开展 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南京、苏州、南通等地 3 家企业列入交通运输部 26 家甩挂运 输试点单位。全省物流运输企业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共创建“江 苏快货”品牌线路 455 条,日发班次达 871 班,快货线路里程总计达 24.85 万公里; 共有五家企业被评为首批“省交通物流龙头企业”。 4、维修驾培业快速发展,运输生产支持保障系统不断完善、维修驾培业快速发展,运输生产支持保障系统不断完善 随着我省汽车保有量的爆发性增长,汽车维修日渐成为社会关联度广、经济贡献 率不断增长的“朝阳产业”。截止 2010 年底,全省各类机动车维修企业达到 21082 家,覆盖各种品牌车型的 4S 店和特约服务站近 1400 家,年维修能力达 2800 万辆次, 是“十五”末的 1.6 倍。已基本形成一类企业稳步增长,二类企业快速增长,三类专 项快修企业加速发展的行业格局。2010 年全省机动车维修总量达到 2272 万辆次,吸 纳从业人员 13 万人。全省共创建“江苏快修”品牌企业 277 家,依托“江苏快修” 品牌建设,全省机动车维修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千家万户, 驾驶员培训需求增长迅速。截止 2010 年底,全省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576 家, 是“十五”末的 1.36 倍。其中二级以上驾校 350 家,共有教练员 27934 名,教练车 22899 辆,基本形成以二级驾校为主导,一级、三级驾校稳步增长的行业格局。2010 年全省驾驶员培训总量达到 157.6 万人次,驾驶员培训行业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 积极作用逐步增强。 5、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三农三农”能力不断加强能力不断加强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不断加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投入,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体系初 步形成。探索形成了“全域公交”、“区域公交”、“镇村公交”等城乡客运发展新 模式,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至 2010 年底,全省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达 95.2%。“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 9.88 亿元,建成标准化乡镇客运站 474 个, 农村客运候车亭 6724 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部、省下达的建设任务。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在 2008 年启动了农村交通物 流试点工作,探索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组织方式、相关政策和运作机制等发展途径, 培育了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服务主体。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全面评估和考 察,全省共有 40 家企业被选为农村交通物流试点示范项目,省厅也拿出 800 万元用 于扶持农村交通物流示范点建设。 6、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基于江苏运政信息资源平台,开发建成了全省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客运 站联网售票成为服务亮点,目前全省所有一、二级客运站和 150 个三级及以下客运站 开通联网售票,拓展了移动售票、网上订购票、手机订购票、邮局订购票、购票、 POS 机自助购票等多种服务形式。同时,还以南京为试点开展了跨省联网售票研究, 实现了南京与滁州、马鞍山的联网售票;南通、苏州和上海实现了异地互售车票。在 此基础上,基于二代身份证技术开展了对 ATM 自动取票、快速检票、客运班次管理、 旅客信息管理、统计分析和数据上报等功能的升级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科技智能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IC 刷卡系统在公交车上得到广泛 应用,公交 IC 卡使用得到了普及,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全省大城市近一半建立了 公交、出租智能化调度系统,GPS 智能调度系统在苏州、南京、无锡等地大规模投 入应用,使得城市客运智能化调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乘客信息服务系统也逐 步开始得到重视。苏州市在原公交 GPS 电子站牌试验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公交电 子站牌及其调度监控系统建设研究,实现了车辆到站预报、到站提示、车辆实时监控、 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南京市在市区重要干道公交站台装配了智能电子站牌。 以示范项目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苏州汽运公司实施的“客运公司 燃油消耗考核统计制度”示范项目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金陵交 运公司和南京长客公司正在进行该项目的试点工作;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适应 船型标准化要求,调整船舶运力结构”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定为交通运输行业第二批节 能减排示范项目;配合部“典型道路运输企业能耗统计试点研究”课题,组织开展了 对南通汽运公司等 5 个试点单位能耗统计工作的跟踪监测,并建立起了长效跟踪监测 制度。 7、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在全省运管系统开展以“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为主题 的作风整顿,改进运政执法人员工作作风,努力杜绝各类违规行为。扎实推进执法队 伍建设,加强税费改革后运政执法工作思路和职能转换的研究与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落实执法责任,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依靠科技手段,开展车载动态监控 执法,通过监控设备获取的视听资料,最大限度解决证据固定困难、执法对象不配合 以及执法人员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省市两级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 联网运行,不断提高“在线管理”比例,全省市、县两级运管机构在线稽查率分别达 到 95%和 85%。长三角毗邻地区运政联动协查机制和违章查处通报制度基本确立, 联动执法成效明显。新增城市客运管理职能,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建成了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两级平台联网运行,通过 整合全省运管信息系统的资源,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运管部门的管理 决策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建立了全省营运客车、危险品车、运政稽查车 GPS 信息 整合系统和全省运输管理视频整合系统,实现全省营运车辆 GPS 信息和车站场所、 重点路段主要视频信息的整合共享,全省共有约 700 路视频信息接入省市平台,所有 信息都可通过交通横向网传送到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安监、质监部门 推广使用 GPS 监控系统,省市际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安装率 100%,危险品运输车辆 安装率 100%,全省共有 27216 辆重点营运车辆接入省市平台,接入率达到 79.6%。 完成了上海世博会重点营运车辆 GPS 联网联控系统江苏平台的建设任务,实现了与 交通运输部平台联网运行。 8、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成绩突出、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成绩突出 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摆在道路水路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三关一监督” 的监管职责,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客运企业动态安 全状况评价工作稳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内控机制逐步建立。安全管理科技水平不断 提升,GPS 系统安装率稳步提高,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安全 源头管理进一步强化, “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客运站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对 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全省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实现了“六个 100%” ,以 “四个统一” 、安全评价制度为基础,全面开展道路危货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深化诚 信体系建设,利用社会力量,强化企业监管,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成绩突出。2008 年春运期间,面对 50 年未遇的冰雪灾害,全 省运管系统第一时间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强化应急机制,科学调度运力,千方百计 组织旅客抢运,将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在省厅的统一指挥下,出色地完成了我省援川救灾物资 运输的各项任务。认真落实奥运安保措施,全面加强道路客运、危险货物运输等重点 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完成了奥运火炬在江苏传递的运输保障工作,选派 66 辆客车赴北京参加奥运运输服务保障,运输保障工作受到交通运输部、北京市政 府和北京奥组委表彰。围绕“保障世博会、对接世博会”要求,按照世博会道路运输 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强化源头管理,对重点营运车辆实施 GPS 联网联控,通过加大 行政执法、源头管控、科技支撑,确保世博会期间道路运输安全、有序进行。 专栏专栏 1 1:20102010 年与年与“十五十五”末道路水路运输发展情况对比末道路水路运输发展情况对比 分类分类具体指标具体指标20052005 年年20102010 年年 增长增长 幅度幅度 营业性道路旅客运输车辆(万辆) 3.313.9619.6% 营业性载货汽车数量(万辆) 38.5155.1743.3% 营业性载货汽车总吨位(万吨) 150.16 372.89 148.3% 运输船舶数量(万艘) 5.124.67-8.8% 营运客货 车船 运输船舶总载重吨(万吨)5% 营业性道路客运量(亿人) 13.8321.656.2% 营业性道路客运量在综合客运量中占比() 95.295.20.0% 营业性道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948.11196.6 26.2% 营业性道路旅客周转量在综合客运周转量中占比()77.674.3-4.3% 营业性道路货运量(亿吨) 7.6312.462.5% 营业性道路货运量在综合货运量中占比() 67.665.5-3.1% 营业性道路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459.18 1149.1 150.3% 营业性道路货运周转量在综合货运周转量中占比() 1518.825.3% 水路货运量(亿吨) 2.934.8766.2% 水路货运量在综合货运量中占比() 26260.0% 水路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2056.9 4095.7 99.1% 水路货运周转量在综合货运周转量中占比() 67670.0% 客运线路条数(条) 795685988.1%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户) 1438905-37.1%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从业人员(万人) 16.7217.997.6% 汽车货物运输经营业户(万户) 22.9228.5624.6% 客货运输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从业人员(万人) 54.3189.9565.6% 一、二级道路客运企业数(户) 283317.8% 拥有 100 辆以上客车的班车客运企业数(户) 9275-18.5% 班车客运企业户均车辆数(辆/户) 21.544.8108% 营运班车、旅游客车中中高级客车占比() 486943.8% 道路旅客营运车辆平均座位数(座/辆) 27.236.734.9% 厢式货车和专用货车数占比(%) 21.12937.4% 100 辆以上货车业户数(户) 20136581.6% 运输结构 5 万吨以上地方内河沿海船舶业户数(户) 6311988.9% 专栏专栏 1 1:20102010 年与年与“十五十五”末道路水路运输发展情况对比末道路水路运输发展情况对比 分类分类具体指标具体指标20052005 年年20102010 年年 增长增长 幅度幅度 营业性载货汽车平均吨位(吨/辆)(不含牵引车) 4.037.4785.3% 乡镇通班车率() 1001000.0% 农村客运 建制村通班车率() 9095.25.8% 客运站数量(个)8144980-* 客货运输 站场货运站数量(个) 154417170.8% 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户) 19938210825.7%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业户(户) 42357636.2% 运输辅助 业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数(个) 83897.2% 公交车辆数(辆) 254402868712.8% 公交车标台数(标台) 250713292731.3% 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标台/万人) 8.6311.937.9% 公交从业人员数(万人) 5.897.2823.6% 出租汽车数(辆) 467995295713.2% 城市每万人拥有出租车数(辆/万人) 10.8618.772.2% 出租汽车从业人员数(万人) 8.4410.5525.0% 城市客运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2285286.4% 注:*标注的数据因“十一五”期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未做具体比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行业结构性矛盾仍一是行业结构性矛盾仍 较突出。较突出。运输方式结构不尽合理,水路运输自身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与其他运输 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尚显不足;发展方式较粗放,市场主体规模化、集约化 程度仍然偏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继续提升;运力结构配比仍不 合理,中高级客车比重仍然较低,货车大型化、厢式化、专业化比重与先进地区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适宜开展江海直达运输的船舶相对较少。二是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二是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仍显 不足。不足。与支撑现代物流发展和满足公众便捷出行的需求相比,道路运输站场的设施条 件和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系统尚未形成,国际海运服务能力不足,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刚刚起步,公交优先战略目标未得到 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力度不够。三是行业管理基础建设仍较薄弱。三是行业管理基础建设仍较薄弱。市场监 管任务量加大,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不足,科技监管应用不够,法规标准、政策手段、 人才队伍的保障能力仍显不足。 二、二、“十二五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与要求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交通加快资源整合和结 构调整、提升发展品质,向综合运输全面转型、向服务型交通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 全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 (一)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保障(一)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保障 能力和水平能力和水平 2010 年全省 GDP 为 40903 万亿元,人均 GDP 超过 7000 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到 2015 年,江苏省 GDP 总量将达到 6.58 万亿元,人均 GDP 超过 10000 美元。“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将进入人均 GDP7000-10000 美元的全新阶段,将成为全国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省份之一,这 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 与此相适应,全省道路水路运输业应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在经济社 会快速平稳发展中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确保运输生产力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另一 方面要切实加快提升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相关辅助业的服务能力和 水平;再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复杂的运输生产环境,确保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运 输和重点时段客货运输的安全、平稳、顺畅。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 构调整步伐构调整步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 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也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推进结 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努力实现 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与此相适应,运输服务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 展模式。在拓展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安全、便捷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有新 的提升;在促进自身转型升级、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调整布局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提 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组织等方面有更大作为。此外,运输服务业要适应优化资源配 置的需要,深化运输结构调整,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运输服务业加快一体化和(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运输服务业加快一体化和 提供有力支撑提供有力支撑 2010 年 5 月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通过全面推进长江三角 洲地区一体化,把长三角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 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09 年 6 月 10 日国 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江苏沿海地区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达到或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享有相对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 成,城镇化率达到 65%左右,到规划末期或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实现现代化。 与此相适应,构建优势互补、协作融合、统一市场、和谐发展的长三角一体化道 路水路运输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是长三角地 区运输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江苏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较薄弱,道路水路运输服 务能力偏低。 “十二五”是江苏沿海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尽快构建结 构合理、普遍服务、能力充分、衔接高效的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体系,为沿海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四)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充分发挥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充分发挥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 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现代交通运输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 键任务。综合运输发展将为道路水路运输业延伸覆盖面、拓展新领域、加快结构调整、 发挥比较优势提供新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动力。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加快发展,一 定程度使竞争更为激烈,尤其是铁路快速客运系统的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公路 干线客运产生巨大影响,道路客运业实施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与此相适应,道路水路运输业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优化运网布局和结构, 加强站场设施建设,发展先进的运输车船及装备,提升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构 建对接现代物流的政策标准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实施与铁路快客系统差异 化发展战略,不断拓展突出自身比较优势的客运服务。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延 伸服务领域,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五)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五)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 的运输服务业发展的运输服务业发展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 调整全局。我国已确立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 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强化应对气 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 与此相适应,要积极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不仅要继续 在全行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深度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还应结合控制二氧化碳 排放的新要求,鼓励新能源汽车的运用,倡导理性的运输消费。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 为道路水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新起点,两型行业建设的新抓手,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三、三、“十二五十二五”发展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战略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转变道路水路运输发展方式为 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入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继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资 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实施“公共交 通优先”战略,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运输服务 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实现道路水路运输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推进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以科技创 新为先导,全面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创新,使创新成为道 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坚持和谐发展。坚持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公众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增强 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增强对突发事件 的应急反应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的运输服务。 坚持集约发展。坚持集约发展。深化市场主体结构调整,加大联合重组、联动发展力度,引导企 业高效利用资产和优化配置资源;促进运力结构升级,提高运输装备的技术水平,切 实提升道路水路运输服务系统的可靠度。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广应用运输生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新装备,努力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 展。 (三)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客货运输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结构调整进一步 深化、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便捷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初步形成、运输 生产支持保障系统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基本形成能力充分、结 构合理、普惠民生、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绿色低碳的道路水路运输服务系统,为社 会公众提供更安全、更普惠、更可靠、更便捷、更绿色的道路水路运输服务。 【更安全更安全】 加强对营业性客车及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管理,客运班车、旅游包车、 公交车、出租车、重型车、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为 100%;城乡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达到 100%。 加强客运安全源头监管,全省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基本实现网上实时动态 监控。 依托集约化经营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水 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 系。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力度,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从源头上严把从业人员 准入关。 提高维修救援服务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更普惠更普惠】 城乡客运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单次出行直达各乡镇,农村居民一 次换乘到县市。至 2013 年除岛屿村外所有行政村通客运班车,至 2015 年 50%以上乡 镇通镇村公交,2018 年实现所有乡镇通镇村公交。 城乡客运服务体系更加完善,70%的乡镇拥有农村等级客运站,开通镇村公 交的沿线行政村 100%设置招呼站或候车亭。 农村物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 5 年时间内,每县重点建设 1 个中心物流基 地和 2 个乡镇配套物流基地;鼓励江苏邮政全面进入农村物流市场;支持农村物流企 业整合利用农村客运网络资源,实现客货同网经营。 【更可靠更可靠】 到 2015 年,100 辆以上班车客运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 75%以上,50 辆以 上旅游包车客运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 60%以上;培育 1-3 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具 有跨区域资源整合、运营组织一体化、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道路客运企业集团;省内市、 县际客运班车公司化经营率继续稳定在 70%以上,旅游包车公司化经营率达到 60% 以上;拥有 100 辆以上货车业户数达到 500 家;拥有 5 万吨以上船舶业户数达到 150 家。 到 2015 年,营运班车、旅游包车中高级客车比重达到 75%以上;厢式车、 集装箱车及各类专用车比率达到 35%以上,从事甩挂运输作业的拖挂比达到 1:2 以上; 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率达到 70%,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 50%;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 800 吨,长江干线达到 1600 吨;远洋船舶载重量及平 均吨位分别达到 750 万吨、6 万吨。 完成南京南站、无锡、苏州、徐州等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建设物流园区、物 流中心、农村物流站点三级交通物流基地体系。到 2015 年,全省综合客运枢纽达到 25-30 个,一、二级公路客运站达到 130 个左右;形成 18 大交通物流园区,40 个交 通物流中心。 立足综合运输,依托交通运输业的集聚优势和纽带作用,构建完成“高效、 安全、绿色”的交通物流体系,为将江苏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物流集聚区域提供基础 支撑。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下降 1.5 个百分点,到 2015 年下降到 14%左右。 城乡客运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运输组织集约化 水平明显提升,镇村公交公司化率达到 100%,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率达 100%。 加快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连锁化、规范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继续推进 驾校规范化管理,实现驾校工作程序化、教学标准化、监管信息化、服务规范化、经 营集约化的目标。 【更便捷更便捷】 建设长三角区域旅游与商务客运网络。加快区域内跨省短途(50 公里以内) 公交化运输组织方式的研究与实施,推出一批短距离、大运量、公交化的省际道路客 运班车。加快区域内跨省中短途(200 公里以内)点到点商务客运专线的培育与实施, 试点推出大型宾馆、重要公共设施、主要机场之间的小型化、个性化省际客运专线。 引导建立长三角区域租赁客运网络,促进异地租赁企业之间的联合,规范异地设点, 实现异地还车。继续推进“江苏快客” 、 “江苏快货” 、 “江苏快修”服务品牌建设。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到 2015 年,全省城市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到 15 标台, 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公交服务准点率得到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 23%。 到 2015 年,13 个省辖市和 30左右县级城市的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中心基本 建成,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市区范围大面积推广公交电子站台,普及和完善公共交通 IC 卡系统。 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拓展至所有乡镇客运站,建立城乡客运综合信息 服务系统,引导建设城乡客运 IC 卡系统及候车亭 GIS 管理系统,部分地区实现城乡 客运 IC 卡“一卡通” ,逐步实现智能化调度运营管理。 打造长三角汽车维修综合服务网络,更好适应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形成。 进一步加强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不断提 高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成效。加强“运政在线”建设,组织完善运输服务热线系统 的应用推广,使运输服务热线系统功能和服务内容覆盖到全省 13 个省辖市。推进新 传感网技术在城市交通、物流管理、运输企业生产组织、节能减排监测、行业管理等 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建设。 【更绿色更绿色】 与 2005 年相比,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 6%,营运货车单位运输 周转量能耗下降 12%,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 15%,营运车船单位运输 周转量碳排放量下降 13%。 积极发展低能耗、环保、舒适的新型公共汽车,逐步淘汰尾气排放超标的车 辆,到 2015 年,低能耗(主要是燃气)公交车辆比重较 2010 年提高 5%左右。 短途客运班线逐步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城乡客运节能、环保车型得到广泛 应用,营运车辆 100%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强化节能驾驶培训,推广环保节能教练车和驾培辅助模拟器。 指导汽车维修企业开展绿色维修,扩大绿色汽修范围。 专栏专栏 2 2:“十二五十二五”时期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表时期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20102010 年年20152015 年年 省市际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100%100% 公交车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51.27%100% 出租车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70.23%100% 重型货车、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装 置安装率 20%100% 城乡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48.8%100% 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危险品安全检测仪配置率100%100% 更安全 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纳入网上实时动态监控比 例 -100% 行政村班线通达率(除岛屿村外)95.2%100% 通镇村公交的乡镇比重6.7%50% 拥有农村等级客运站的乡镇比重59%70% 更普惠 农村物流站点数(个)40212 100 辆以上班车客运企业市场占有率67.4%75%以上 50 辆以上旅游包车客运企业市场占有率46.4%60% 市、县际客运班车公司化经营率70%以上70%以上 旅游包车公司化经营率47%60%以上 100 辆以上货车业户数(户)365500 5 万吨以上船舶业户数(户)119150 营运班车、旅游包车中高级客车比重66.8%75%以上 厢式货车、集装箱车、专用货车比重29%35%以上 甩挂运输拖挂比(比例)1:1.021:2 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率50%70% 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30%50% 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吨)14701600 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吨)401800 远洋船舶载重量及平均吨位(万吨/万吨)541/4.4750/6 综合客运枢纽数(个)525-30 一、二级公路客运站数(个)114130 以上 更可靠 交通物流园区数(个)818 以上 专栏专栏 2 2:“十二五十二五”时期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表时期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20102010 年年20152015 年年 交通物流中心数(个)1840 以上 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15.49%14% 镇村公交公司化经营率100%100% 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率100%100% 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17.5%23% 城市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标台)11.915 省辖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中心建设比重15.4%100% 县级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中心建设比重9.8%30% 客运站联网售票比重100%100% 更便捷 运输服务热线省辖市覆盖率100%100%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12%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4%6%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8%15% 营运车船单位运输周转量碳排放量下降8%13% 较 2010 年低能耗公交车所占比重提高-5% 更绿色 城乡客运车辆环保排放达标率61%100% 注:碳排放量及能耗指标是与 2005 年比较。 四、四、“十二五十二五”重点重点任务任务 “十二五”时期全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推进“三大建设三大建设” , 提升提升“四大水平四大水平” ,完善,完善“五大体系五大体系” ,简称,简称“345 工程工程” 。 (一)推进(一)推进“三大建设三大建设” 1、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以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等铁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铁 路客站、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旅客运输公铁“零换乘” 、 城际与城乡客运无缝衔接。在 2010 年沪宁城际铁路镇江站、常州站、苏州站综合客 运枢纽建成投入使用的基础上,2011 年沪宁城际铁路无锡站、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 站综合客运枢纽建成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全省铁路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加快其它 地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步伐。积极做好公路客运枢纽站建设工作,处理好与城乡公交 枢纽的换乘衔接。鼓励以客运站为依托,建设虚拟航空候机楼,积极拓展道路运输与 民航运输体系的衔接,延伸运输服务链。 专栏专栏 3 3:“十二五十二五”时期全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名录时期全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名录 12 个续建成项目南京高铁南站枢纽(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南京火车站枢纽 (南京小红山汽车客运站)、苏州高铁站枢纽(苏州相城汽车客运站)、苏州园区城际 站枢纽(苏州汽车客运东站)、昆山铁路南站枢纽(城市轨道站)、无锡火车站枢纽(无 锡汽车客运站)、无锡高铁站枢纽(无锡安镇汽车客运站)、无锡新区城际站枢纽(汽 车客运站待定)、常州高铁站枢纽(常州新北汽车客运站)、镇江高铁站枢纽(镇江南 徐汽车客运站)、丹阳火车站枢纽(丹阳汽车客运总站)、徐州高铁东站枢纽(徐州汽 车客运东站)。 12 个新开工并完成项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枢纽(城市轨道站)、苏州新区城 际站枢纽(汽车客运站待定)、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枢纽(城市轨道站)、无锡惠山城际 站枢纽(无锡前洲汽车客运站)、宜兴火车站枢纽(宜兴汽车客运站)、溧阳火车站枢 纽(溧阳汽车客运站)、南通火车站枢纽(南通汽车客运中心站)、盐城火车站枢纽(盐 城汽车客运总站)、徐州观音机场枢纽(公路客运班线)、徐州火车站枢纽(徐州长途 汽车客运站)、宿迁洋河火车站枢纽(宿迁汽车客运南站)、连云港火车站枢纽(连云 港汽车客运总站)。 11 个新开工并跨“十三五”项目南京紫金山城际站枢纽(南京紫金汽车客运 站)、南京林场火车站枢纽(南京汽车客运北站)、南京中胜汽车站枢纽、苏州汽车南 站枢纽(城市轨道站)、江阴火车站枢纽、扬州铁路东站枢纽(扬州汽车客运东站)、南 通铁路西站枢纽(汽车客运站待定)、海安火车站枢纽(海安汽车客运站)、东台火车 站枢纽(东台汽车客运站)、淮安铁路南站枢纽(淮安汽车客运总站)、淮安铁路北站 枢纽(淮安汽车客运北站)。 2、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 依据江苏省主导产业、商贸流通等的发展格局和全省物流发展总体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