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_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_第1页
人才管理_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_第2页
人才管理_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_第3页
人才管理_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_第4页
人才管理_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陈敬贵 张鲜元 刘黎一、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培养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新的重要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还未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因此,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深刻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建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拔尖创新人才指的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鲜明荣辱观,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创新不仅包括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和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也包括理论应用于改造自然的技术发明和社会重大领域的改革和创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对于高等学校来讲,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指具有厚实专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管理等领域中的杰出者,一般来说,他们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 1、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经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相互协同作用的知识系统。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科学基础和人文基础方面的知识,使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知识扩展、专业转移与素质养成的基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不能仅靠创新精神和热情就以做到。它必须以丰足的能源为基础。创新素质的拔尖人才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通晓其他学科的知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创新工作和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其次,拔尖创新人才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于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来说,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都应该具有坚实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特别在专业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所专长,对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尤其应当及时了解并尽快掌握和应用,这样才有利于脱颖而出,得到更大发展的空间。2、 能力结构能力是知识应用水平的体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价值实现过程。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来说,能力结构分为四项内容: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进取精神;具有较强的相关综合知识,具有应用研究的能力和多维思考的研究方法,通过联系和比较的思维方式,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理论相互渗透和磨合,产生创意、实现创意;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收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善于对所收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并具有初步的知识鉴别、选择能力;具有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这是拔尖创新人才从群体利益出发,进行人际协调共事、沟通合作,产生整合效应的能力。3、品质结构品质是指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禀赋与修养的综合。品质是在先天获得的基础上,于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指人的个性品质或者说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或者说非智力因素比较好,具有较高的“情商”。他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有执着的追求,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个性心理品质优异,心里承受能力强,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较好地处理各种压力,协调和沟通能力强。拔尖创新人才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多具有独立性、探索性、坚韧性、自控性与合作性等品质结构。 独立性指的是思维和行动不易受他人或外界影响,能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心理品质。一个创造能力强的人,往往有较强的自信心,不从众、不迷信权威。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并不等于孤僻。探索性是指有相当的胆识,敢于质疑、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品质。坚韧性是指为达成某一目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并能承受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的心理品质。自控性指的是自觉地调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的心理品质。在面临失败时,善于用幽默乐观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从是失败中总结教训。合作性是指善于理解沟通、体谅合作伙伴,善于交往、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上述三种结构相辅相成,是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三、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继承与创新、勤奋与方法、内因与外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之间的本质联系,都会影响人才的成长。有人归纳了8条规律,有师承效益、扬长规律、最佳年龄、马太效应、期望效益、共生效益、累积效应、综合效益等。这些规律是我们制定一般性人才的教育方法的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除了遵循上述普遍性规律外,还应该具有独特的成长轨迹,我们将其概括为:个性彰显自主积聚不竭创新责任促动。1、 个性彰显 从终极意义上讲,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使受教育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成为教育的目标。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古今中外,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独特的创新人格特征。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具有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等特征。个性是人获取智慧、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内在发展、自由和责任的统一,是其得到充分发展的标志”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99页。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其生命充满智慧色彩。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首先是具有卓越智慧、远大目光、开阔胸襟、超群见识的智慧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应成为教育的最高使命。因此,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要进一步确立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渴望成功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发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能力为本,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以人拥有的知识多寡、能力大小为标准” 安焕晓、原玉廷: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在教育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让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拔尖创新人才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安排上,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学科前沿的创新性课题和期望有创造性成果但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学术论文选题。个性化教育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个体的个性在教育中的地位,注重个体的独立意识、主动性、创造性、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发展这些能力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以便为创新素质的生成奠定基础。2、自主积聚这是一个扎实打基础、开拓知识视野、苦练基本功的过程,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积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内敛为智慧的过程。一个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既善于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开拓创新,又能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境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这样的人才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影响结果。拔尖创新人才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熟知专业发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贡献乃至各个流派的工作。古今中外的一切拔尖创新人才,无一不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典范。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四类知识: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适用的方法论知识和有效的应用性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均是方法论知识。科学知识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因为“科学是研究、认识、掌握客观事物及规律,是符合客观实际办事,是顺乎客观规律办事”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同时,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发展需要。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和言行的文野,“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因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和谐的使然。挖掘科学中的人文因素和人文中科学因素,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鼓励相互尊重、关爱和信任,凸现人的地位和价值,关怀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更多一点人文精神、更多一点关爱、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3、 不竭创新缺乏反思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更不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肯定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评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反思是人本身固有的能力,它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情境,进行批评性的审视和考察,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最终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及所解决的问题更符合理性和客观实际。因此,良好的反思能力,善于反思,长于反思,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反思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创新勇气和思维方式,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上,他们绝不墨守成规、迷信名人;具有怀疑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锋利的分析能力;用于突破既有的认识,开拓新的领域;善于揭开各种细小问题表现出来的破绽;善于发现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事物背后本质的联系。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和科研活动,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第一、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拔尖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可以是社会问题,也可以是自然界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第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分析矛盾,探查主要矛盾,思考解决途径,然后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第三、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矛盾,把每一个矛盾都视为心理训练的教育情境,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标新立异,敢为前人所未为。还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从不同意见中发现合理成分。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哪怕是细微的创新,都要珍视,激励其首创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性和意志力,努力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独立人格。4、 责任促动责任是个人对社会能显示出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责任的本质规定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责任可以矫正权利和自由。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