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x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x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x_第3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x_第4页
通用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影响热带辐合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转偏向力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地球自转2风向明显相反的是()A BC D解析:第1题,受太阳辐射影响,赤道附近地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形成热带辐合带。第2题,位于高空,但距赤道上空较近,还没有偏转成高空西风,其风向与地面正好相反,故风向明显相反的是(东北信风)和(西南风)及(东南信风)和(西北风)。答案:1.A2.A(2019湖北新联考模拟)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 473 km2,人口1 677人(2019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 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 mm,南部年降水量800 mm。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34题。3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4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解析:第3题,从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西北风)的迎风坡,A错误;西风漂流流经德雷克海峡,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正确;岛上大部分山脉不是西北走向,D错误。第4题,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正确。答案:3.C4.B(2019日照模拟)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A冬季多于夏季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夏季多于冬季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6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解析:第5题,图示10月次年5月降水明显多于69月,又在北半球,故冬季降水多于夏季。第6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图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图示同一海拔上降水量15月逐渐减少,结合地中海气候成因,可判断是由于副高北移,影响逐渐增强所致。答案:5.A6.D(2019武汉高三起点考试)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B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纬度C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D纬度台风活动频繁8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A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C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D终年受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纬度和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项错误。第8题,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表述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表述正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表述正确。答案:7.C8.A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是有规律做南北移动的。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使不同地区的空气流动形成有规律的变化。下图示意赤道附近(5S5N范围)地区气流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a、b、c、d四地区因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流(或风)共同的特点是()A北半球夏季时风力强,冬季时风力弱B北半球夏季时为南风,冬季时为北风C图示时期四地区均为低压中的上升气流D四地区均为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10a区气流特点的形成原因是()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风力强B盆地地区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C平原或海洋平面,摩擦力小,风力大D印度洋与亚洲大陆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解析:第9题,依据图和材料可知,a、b、c、d四地区7、8月份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其风向数值为正,即为风向指向北的南风;而冬季时四地的风向均为负值,即为风向指向南的北风。b、c、d三地冬、夏季的风力相当;题中只给出了水平气流的信息,不能判断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第10题,a区应该是位于赤道北侧的印度洋中,其风力大不是因为摩擦力小,而是因为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气压梯度力大,形成强大的西南风。答案:9.B10.D(2019石嘴山模拟)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海平面一年中气压系统交替变化的规律。据此回答下题。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压系统高气压(甲)低气压高气压(乙)低气压高气压(甲)11.甲高气压最可能是()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C北美高压 D北大西洋高压解析:选A。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图1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属于这一情况。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1)和欧洲、非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分布(图2)。(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2)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上面图2中哪些地区理论上还可能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其成因。(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3)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解析:(1)从图中可知,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故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各风带、气压带的名称和控制时间。(3)比较气候异同主要从形成原因、所处位置、降水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3)相同点及原因:降水较多,两地都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不同点及原因:N地西风强于P地,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中心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大;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小。13(2019东营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解析:(1)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2)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