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沟通_关于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做法和思想_第1页
激励与沟通_关于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做法和思想_第2页
激励与沟通_关于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做法和思想_第3页
激励与沟通_关于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做法和思想_第4页
激励与沟通_关于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做法和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论文 执着坚守,求实创新-关于践行德育导师制的几点做法和思考巨化中学 朱志云摘要:德育导师制度是浙江省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蕴涵着宝贵的德育资源,具有特有的德育功能。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在课堂内外充分地激发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德育渗透,有助于改变学校教育工作的被动现状,从而达到德育全员化的理想境界。关键词:德育 导师制度 全员参与 对于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曾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过探究。由于以往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仍停留在部分教师的脑海中,使得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比较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会落到个别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肩上。为了全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更多更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浙江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众多的思路和做法中重点推行了德育导师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行德育导师制度的精神,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促进全体学生的茁壮成长,本人自2006学年参与了兴华中学德育导师制实践工作。在德育导师制度推行的过程中,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也产生了许多思考:一、 加强“公信建设”,做好示范参与一项制度能否很好的落实,很关键的一点是这项制度的公信力如何。如果有好的公信力,那么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就能得到全体老师支持,推行起来就也容易的多;反之,如果公信力不够,大家在怀疑中执行这项制度,那结果可想而知。为了顺利推行德育导师制度,增强其公信力,兴华学校在导师制度推行之初就坚决全体中层领导都加入到德育导师制度当中去,并且和其他德育导师一起接受规定考核。很多领导因为在考核中排名靠后而不得不改变工作方法,这不仅促进了德育导师制度的实行,也给其他老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为德育导师制度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 实行全员参与,挖掘“活力”资源德育导师制是一种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也就是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在实施德育导师的初期,本人没有把在编的后勤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老教师纳入德育导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认为后勤工作人员作风比较散漫,不太适合做德育导师工作,而老教师精力有限,出于照顾的原因也没有聘用他们。但是,在德育导师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们开始反思之前的工作思路,对老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有了新的认识。有一位老教师非常想加入到德育导师的行列,但由于年龄不符合德育导师的要求,所以只能在学校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和班主任沟通,主动承担了初三班里几个“困难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导师就是老师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学生们与导师在一起,少了一份拘束,多了一份轻松。让大家意外的是,老教师不仅没有因为精力上的原因耽误了工作,而且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把德育导师的工作做的游刃有余。很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甚至说过:“如果为这样的好老师读书,我读死也愿意!”对于一位教师工作的任何肯定和评价,恐怕都比不上这句朴实的语言!在知道了老教师的事迹之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反思原先对德育导师的种种限制问题,开始把学校后勤人员和学校老教师也加入到德育导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事实也证明,全员参与模式是明智的选择,原先不被看好的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也有出彩的表现。有一位后勤工作人员当了初二的生活导师后,每天坚持在学生就寝之前到寝室找学生聊天,手把手的指导学生进行内务整理的指导,帮助学生把寝室内务做的井井有条。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忙解决。她还创造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惩罚制度”:哪个寝室违反了纪律,第二周导师就一周不与孩子们聊天!试问,没有水乳交融的师生感情,谁敢用这样的“惩罚制度”?实行全员参与,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德育导师的工作当中,不仅增加了德育导师的备选人员,还给德育导师工作添加了“活力”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将,老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甚至可以说是推动学校其他德育导师工作的“鲶鱼”,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让其他老师开始对德育工作不敢懈怠。三、 成立导师小组,加强成员合作原来学校德育主要由政教处和班主任来实施,实践一段时间后“德育导师”由乐于奉献、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教师担任,改变了“单打多”的德育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加德育导师的工作效率,方便德育导师工作的开展和管理,领导小组以学校班主任为德育小组组长,其他两个德育导师为组员,每个班级组成三人一组的德育小组,共同进行班级的德育工作。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指导,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整合了多种资源。在导师制度推行的初期,有些老师的合作意识不够,工作开展的不是很顺利。最典型的是初一年级有班主任因为怕得罪同事而不愿意履行组长的职责,造成该小组成员之间合作非常不好,从而导致这个班级的卫生和生活管理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在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德育导师管理领导小组了解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召开了一个协调会,承诺只要班主任敢于去做,一切担子领导来挑,并组织所有导师进行了一次加强成员合作的思想动员。后来初一班级德育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比以前默契多了,工作的开展也顺利了。班级内的德育小组成员通过协调,在初一新生进校之后的半个月之内,天天晚上轮流到寝室了解情况,并且进行就寝指导。现在的初一新生,只要熄灯铃一响,学生寝室就一片安静,甚至有些值班领导开玩笑地说,在晚就寝考核问题上,初一年级就是“免检单位”。由此可见,德育导师之际合作对于德育导师制度的开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加强德育导师之间的合作,才能提高德育教导工作的效率。四、 奖罚严格有效,激发参与热情一套制度的实施,好的奖惩措施是保持老师热情的基础。本人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制度的执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如导师学生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并制定了奖惩管理办法,并且严格执行。很多老师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表彰和奖励,这让有些原先不愿意担当德育导师的老师认识到,当德育导师不仅对能够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且自己也能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对德育导师的观念也慢慢发生改变。有一位后勤人员原先由于不理解德育导师制度而不愿意参加,后来通过德育导师制度的开展,她逐渐认识到了德育导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光荣感,她开始自愿要求参与。虽然她自己在学校后勤岗位的任务也很重,但是当了卫生德育导师之后,为了做出成绩,她一直坚持不懈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包干区的打扫工作,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了给一位学生培养出好的保洁习惯,她自己戴上手套,每天早晨亲自带领学生捡垃圾。经过近一个月的指导,班里学生每天三次打扫变得非常尽职尽责。原来她班里的卫生区由于任务重,卫生考核结果经常垫底,她当了卫生德育导师之后这个班级的卫生考核分跃居年级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德育导师考核组对这种情况马上跟进,严格执行考核方案,及时对她的成绩进行了肯定。上面这样的例子随着德育导师制度的推进也涌现出不少,这证明只要德育导师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是合理的,就能真正起到激发导师工作热情的作用。五、 加强引导,鼓励创新创新,是导师的自我创新。由于年龄的接近,年轻老师和学生比较有共同语言,当他们发现行为困难生身上的问题的时候,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主动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关系,用真诚的关心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再那么偏激。这些差生上课不好好听,经常想出各种方法在课堂上捣乱。有一位老师听说有一名学生在小学非常喜欢看书,就帮他借了很多书,让他看了之后和老师谈谈读后感,在谈的过程中对这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肯定,让这位有了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从此之后表现越来越好。导师在实践中积极创新,甚至出现了薄弱科目促进型、后进生自律管理型、心理差异转化型等不同类别的导师,一个老师可以兼任几种导师身份,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为己任。“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了现在的“全员育人”局面。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导师和学生间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面对国内社会的转型、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小学德育工作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这同时也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机遇。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地激发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许有助于改变学校教育工作的被动现状,从而达到德育全员化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或许再多的制度都是次要的,自上至下,全身心地投入才是德育工作发展的原动力。参考文献: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著2、教育社会学吴康宁 著3、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 著4、德育导师工作方法与策略钦国强 5、徐卫红德育在“导”而不在“制” 中国教师报读书争鸣研磨导引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步曲实验小学 夏丽红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才能推进改革。然而,在课改初期,教师虽然对课改抱有热情,但不免失之盲目。怎样在鼓励教师热情的同时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与新课程同行,应致力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这才是长久之计。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在我校的课改活动中异常的活跃。我校紧紧抓住课改契机,在实施课改中学习理论,摸索方法,使课改实施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学校组织语文组教师围绕新课程,新课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主题调研、课题科研、中心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推动新课程实施,并初步形成了学科培训常规化、教研活动主题化、综合评价系列化工作格局。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主要归纳为以下四步工作:一、读书浸润吸纳,造就博学而有灵性的教师1、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作为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几年来,我们开展形式丰富的读课标活动,把读课标的目标定位为如下几点:一是认识课标的体系,明确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编排的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以课标为镜子,反思新课程需要怎样的语文教师。经过几年的研读及活动,老师们都能做到教学有据、有度,同时竭力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2、读教育教学专著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教师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我们尽力创造条件,拓展教师视野,让他们的目光始终紧盯着课改前沿。(1)政策倾斜。学校为教师订阅了30余种教育教学书刊,每学期为教师购置一本教育教学名著。(2)分期为教师印制学习专刊,为教师提供优秀教育文摘等学习资料。我校制定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周一个晚上的集中业务学习制度。大家在书海中畅游,满目锦绣,思想得到冲击,观念得到更新,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让老师们的理论知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做到胸中有数,心清目明。3、读文史哲类书籍语文首先是感性的,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必须有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的广博的学识。我们成立了读书交流会,每学期精心推荐读书书目,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还通过教师书架评比,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曲水流觞赛诗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的读书活动向深入开展。使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阅读领域,都有浓浓的书卷气。4、读童书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倡学生爱读书,读整本书。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分学段推荐了适合孩子阅读,符合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目,并要求教师选读,写读书笔记,和孩子一起续编童书故事等。通过读童书活动,让教师的心灵更加贴近孩子,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说话,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我校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童真、童趣及师生的和谐。5、读经典语文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校开展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要求语文教师明确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亲近母语是自身的使命。老师们一接触论语老子等经典,就被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所吸引,由于丹的普及型读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由先秦诸子进而读二十四史,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歌,从先秦散文到五四文学等,老师对文学史和思想史有了一个梳理,如春雨点点入土,滋润心胸。二、研讨争鸣交融,营造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光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和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让老师在实施课改的时候能游刃有余,举止适度,还必须锻造出自己的教学思想以及成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通过搭建平台,促进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来消却心中的戾气,打造一个个教学中的谦谦君子。主要交流研讨方式有: 课改交流会:每月开展一次学习课改精神,研究课程标准,钻研实验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鼓励老师们在工作中做有心人,记教育日志,写随笔,积累教育案例,利用每周一教工例会,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让大家一起思考和分享。课改论文:每个老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课改论文,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理性反思课堂成败、总结经验得失。专家引领:定期聘请省内外专家来校讲座,并现场答疑,及时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引进校园。如邀请省教研员、特级教师、教学专家来校听课、讲学,深入发现我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还有教学日志对对碰,课改案例、教学研讨课等等一系列学科论坛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成长、创新提供飞翔的翅膀,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氛围中,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理念体系“享受语文、快乐语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建设开放与活力的语文课堂”等。在不断的学习研讨中,老师们不断成熟,逐步成为博学而睿智的教育者。三、实践塑型研磨,打造改进教学行为的“热力舞台”教师教学思想的成熟,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手段的完善离不开实践,在培训的活动中,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实践不断锤炼把理论和真实的课堂对接,实现“教研训一体化”,使老师们百炼成钢,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1、主题教研一课一研,一课一得每个学年我们都把课改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设置一个专题,举行相关系列活动,解决疑难杂症,落实关键要害。如“解读新课标,感悟新课程”、“强化朗读感悟,推进语文实践”、“改进语文作业,改变评价模式”“关注语言文字,落实语文基础”、“文本细读,促进有效教学”等专题研讨活动。除了每学年举办一场较大型的专题活动,平时的教研也主要是结合教材专题开展研讨。如“综合性学习专题研讨”“口语交际专题研讨”“作文指导课课例专题研讨”“习作批改、讲评策略研究”等。同时我们还推出了“问题会诊”“一篇一班两位”“难型课例揣摩课”等主题教研课形式。设置专题,立足校本,较为集中有效地解决了课改中的一些难点,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2、素质展评活动搭台,修炼内功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也应该是一位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教师。为促进教师全面提升自己,铸就扎实的内功,我们推出了“语文教师素质展评”活动。这项活动中有有趣的“自编剧本,情景剧表演大赛”,教师自写剧本,自制道具,合作表演,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展现了写作,朗读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有限时的“现场教学设计大赛”每位参赛的教师,面对只有一本教材的情况下,在两个小时内独立写出一篇指定课文的教学设计。能真切的反映出教师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能力。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系列展评活动,督促教师全面修炼内功,提高实施新课程教学实践能力。3、“四课”打磨追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更是课改培训的重点。因些,我校创设条件为教师们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的参于课堂教学改革,使课改中的课堂面貌全新。从实际出发,以“四课”为抓手,积极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师设计、驾驭、诊断、评判课堂教学的能力。优质课堂。充分发挥校内资源,开展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成熟课堂。开展校级名师的成熟课堂、魅力课堂展示活动;发挥学校中坚力量,创设更加宽松和谐的氛围,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教学考级。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考级活动,力争成为校级名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设一条星光大道。课堂考核。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核活动。以课堂教学考核为契机,促进教师自觉学习各种专业和理论知识,促进教师走专业化的道路。“打磨四课”的过程中,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基础考核如“课堂考核课”,也有鼓励教师不断晋级的激励体制,如“教学考级”、“魅力课堂展示”等,这种扎实、灵活的课堂评价体制在学校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再上课、反思”的语文教研组活动模式的有力助推下,有效的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4、代代相传,级级相帮造就优秀团队校园内有许多优质资源,我们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将这些优质资源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其价值。 “老中青同上一节课”活动:这是一种全体参与,年龄互补,各扬其长,共同促进的教研培训模式。基本思路如下:1、群体预设。首先,全校语文教师自由组合,组成若干个老、中、青搭配的“临时合作小组”。共同确定研究的重点内容。开展系列研究活动。2、实践验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有效性。3、互动交流。互动交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各组代表自评。二是邀请教学专家担任佳宾,以“问题答辩”的方式,现场互动发问,同伴互评。4、反思提升。活动为各个层次的老师铺设了舞台,所有的教师都获得了学习、钻研新课程教材机会,每一位教师在教研中有事可做,互帮互助互学,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认知水平,拥有不同理念老师共同得到了提高。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因为有了一个都不少,而更具效;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因为有了全员参与,而更为均衡。“传承接力 级级相传”活动:我们在每一个学期的期初都会组织各备课组回顾总结上一学期在实施新课程重的经验与困惑,然后从各年级推举一名教师参与学校“传承接力 级级相传”活动。即将他们备课组的经验与感受;刚刚执教的这一册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中的亮点学生兴趣点、关注处等,向下一年级的老师(如四年级教师到三年级,三年级教师到二年级,以此类推)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传授和探讨。下一年级的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疑难向上一届执教教师请教。相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经验相交融。这样的培训充分发挥了团体的力量,使培训及时化,身边化,实效化。四、检测导引激励,激发语文教学的原动力从课改实验启动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学习评价的新思路,在不断实践中改变了以一张期末试卷作为对学生的评定标准和对教师的评价依据的评定模式,将语文学科分成多个单项,进行检测。构成了立体评价体制,并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根据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各年级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的侧重点等,设计出各个年级的检测重点和检测方式。如,学好拼音可以帮助孩子提早阅读、大量阅读、有效阅读。我们安排了一年级的“拼音检测”;新课标提倡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对低年级的识字的数量大幅度提升,为了鼓励孩子扎实有效地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我们安排了“识字检测”;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侧重古诗词积累的检测,引领孩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有三年级孩子的诵读检测,四年级孩子的钢笔字书写检测、五年级孩子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检测、对六年级孩子的写作能力的检测。整个检测体系安排有序,直面语文学习的根本,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等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引导教师扎实关注学生拼音、识字能力、阅读习惯等语文最基本的技能的培养。同时,项目的检测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既减轻了集中考评的压力,又有助于教师及时检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教学。同时检测手段也是因人而异,给老师们更大的弹性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检测形式设计的活泼有趣,如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将“拼音检测”设计成“快乐拼读闯关”活动。激励制度也是多种多样,如拼音顺利闯关后,为孩子颁发“拼音小能手”的证书,古诗词考级更是根据学生所积累的诗词,为孩子设计了“诗豪”、“诗王”、“诗仙”、等称号。在检测过程中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孩子对现有的成绩提出挑战,对一次闯关未能成功或不够满意的孩子,允许他们在一个阶段之后继续参加第二次、第三次的检测,通过之后,同样颁发小能手的证书。确保人人过关,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检测手段的变化与更新实质上就是教师教学行为与理念飞跃的最好体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到每学期末,学生期末的成绩单也不再是很薄的几张纸,而是把日常的这些单项检测一一归纳,变成了厚厚的一本。如“我爱读书”、“我会写字了”、“我最满意的一篇习作”、“我的语文头衔”等等;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都被一一记录,评价体系更完整了。学校独创的“立体评价模式”模式:这让学生、老师、家长关注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地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引领。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需而动,以学定教,有利于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让实验小学的每个孩子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课改培训犹如一个充满魅力地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老师看到了在教学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走过更多的弯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教师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教师的心中,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回顾来时路,有喜悦,有收获,更有许多的启示。有一句话说得好:“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十二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点”“线”“面”是农村校本教研中的主题万田乡中心学校 王利民摘要:在农村学校的教育与教学中,建立新的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迫在眉睫。对此,本文从点线面方面进行阐述,促使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有所突破。 关键词:教师 校本教研 点 线 面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引领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深入扎实地开展校本研究。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一大批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研一直被人冷落。正因为如此,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让校本教研成为校园生活的一种流行的风潮,让教师们把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让教师真正走进属于自己的教学研究天地,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以此达到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一、从“点”开始 校本教研是在理论指导下,从教学的几个要点中,去进行实践性研究,这样做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规律的探索,更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提升课堂效率作用点工作中学习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转变教学的理念;二是要找到获取知识的关键点;三是每节课的所讲的重点要突出。这样教师才能在教中去投入精力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生涯中,占据他们的全部精力与时间。以此达到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教学质量、效率。看来,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切入点,既是教师之需,也是解决农村学校发展之急。如:学校进行相关年级中的问题探讨,再进行交流与共同讨论,然后达到共识,接着向老师展示,又进行反思与研究,再进行实践。即根据教师各自提出的问题,学校做计划安排。活动开始前让教师明确研究的问题,并形成研究的主题,然后由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在课堂上积极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讲课教师的反思,同伴互助,组织者的总结、概括,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各自在实践中借鉴。在互动互助中生成新的方法,最后大家总结提升方法,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农村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的位置定格于常规教学的适度发展,做到夯实基础,给予学生参与权、质疑权、发言权、改正权,长此以往,教师的水平、教学效率就提高了。2、解决教学困惑点学习中研究 校本教研的问题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每一个教室里,在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身上。关键问题要从课堂出发,从老师们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这样就能带给教育教学比较深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敏于事,善于思,捕捉课堂中发现的一些关键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惑,这时教师最容易打退堂鼓,学校要不失时机地引导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座位如何摆放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在讨论中有学生不配合怎么办?我们应采取什么策略解决?我们可能想出许多办法,就这样不断地设置与解决,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直到问题解决为止。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和体验,教师就会产生从事校本研究的动力,他们会主动站到校本研究的最前沿,会主动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反思和实践,因为校本研究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进取,教师就会步入校本研究的良性循环。引领老师抓住日常教育活动中司空见惯的某一个细节,留意课堂中无意生成的环节,记录自己亲历的教育现象,捕捉自己某一次思维的火花,这才是真正切合教师在做中研究的实际需要。以此,课改中的拦路虎,绊脚石将一个一个被清除掉,课改工作也必将是另一番天地。 3、探讨教学热点研究中领悟 当今教育界谈得最多的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在课堂观上提出研究性课程,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老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只要学生自己想学习、会学习了,又有什么知识不能掌握呢?又怎么可能不出成绩呢?如:教师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教师立足于语言的训练,让学生反复读重点的语句,“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师始终把对语言的感知、揣摩、品味放在首位,通过语言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提升,这样做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知情权,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世界,实实在在地经历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学生因文悟道,因道解文,进入文本作者的情感世界,真正走近作者,从而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碰撞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熠熠生辉。因此,作为老师,有责任为教师树立标杆,引导教师冷静地看待教育与教学中的热点。要使课堂开放 教师心态要开放 假开放、半开放、 真开放 言简意赅 也象互动课堂的警示语 提醒自己去扑捉利用回映, 促进学生形成知识过程的生成。同时,教师要考虑教学措施是否到位,考虑教学是否发展,考虑教学是否切合实际,教研工作者可以通过讲课、评课、讲座等形式,渗透新课标的理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谈及理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研效果。 4、积累教学成功点-领悟中进步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要成为学生积累知识的课堂,就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使我们的教师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需求。如:教学让学说出关于春天的诗句的时候,提早让学生搜集,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说春雨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住“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感觉到自我的价值,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给他们权力,给他们经费,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扬长避短,实现自身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同时为教师创造感受成功,追求成功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过后有总结,把总结过程转化为激发教师热情,提高教师成就欲的过程。 二、让“线”动起来“线”的一边需要积极挖掘各学科的教育内容,另一边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这也形成了“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多学科相融合,深化教育主题”教学模式。如各年级进行了主题为“植物宝贝”、“秋叶的童话”、“奥运娃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走进京剧”、“牵手北京”等活动。还有比如,在课外,学生们调查、参观、采访,在课内将语文习作课留住精彩、美术课画风筝、音乐课老北京的吆喝、劳动技术课做冰糖葫芦、体育课抖空竹等多学科整合,多侧面了解北京的文化,深化迎奥运、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1、熟识课程教材线路来提升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如,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开设了部分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像书法艺术、英语小剧团、形体训练、舞蹈、茶艺、计算机等课程;开发了校本教材,如语文实践天地、头脑体操、形体训练、英语口语等教材,有机地向课外拓展学习资源。从而补充了课程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以开发校本教材为载体,提升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2、走校园文化线路来提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部分学生对英语教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对记英语单词特别反感。针对此情况,英语教师决定从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英语组结合每一年定期举办的“英语节”活动,在英语教学评价上进行了尝试。“英语节”选在有“圣诞节”的12月份,旨在烘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氛围,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在“英语节”上,通过进行英语手抄报的比赛、英语书法竞赛、英语百词竞赛,英语擂台赛、各班布置英语角、英语义卖活动、英语文化讲座、英语歌曲、小品比赛等形式,让每一个班、每一名学生参与进来。比赛的结果,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英语成绩有影响,而且将其纳入评选英语“状元班”的考核之中,于是,这样掀起人人学英语、人人会英语的高潮。 这也正是通过类似于走校园文化的线路来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3、完善评价体系线路来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改革在校本教研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在飞速发展,人也在不断变化,在这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校本教研评价工作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成材,学校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为学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做到了有“法”可依,在依“法”办事中,学校管理工作一定会更进一步。如:学校结合教研的主题,制订了教师课堂评价方案,学生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习作评价方案等。 让孩子在享受教育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由的成长,得到“优化”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生命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三、让“面”成为全方位的教学时尚 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增强了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1.动笔动口自我反思的一面教研的实效性之一就是让教师要先动起来,教学反思是群体性教研的切入点。为此,能否有效地进行教学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能否取得成效,教师专业能否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为了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我校规定每位教师在上完一周的课后,都要写教后记,总结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开展了“自己用DV记录下你的常态课”的自我反思课、“动笔写一写教学日记”、“动口说一说你的教学故事”等,引导教师注重把平时的教学所得、机智、困惑、感悟记录下来,一是自我反思、剖析、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与同伴分享。这样,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研究的热情,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集思广益同伴互助的一面我们通过假期单元包备课的形式,开展了“同说一节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的设计,促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同伴互助有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是有效实施校本教研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我们开展年长老师帮助年轻老师,对每堂课进行备课探讨,然后集体讨论,转变教师传统的“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敞开心扉,鼓励教师在研讨中讲实话,讲真话,多发现问题,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及应对策略,惟有如此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感受到合作的需要与资源共享的快乐。 3.活动展示专家引导的一面学校校本教研需要专家的引领,就是学校邀请了多名资深教育专家来作报告,来进行上公开课,来进行点评:如学校邀请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到校结对帮扶,为本校老师教育教学的讲座,初步了解教育新理念。他们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图片,以及令人深思的视频,帮助老师们理解和把握了教育模式的精髓,“接纳就是无条件”、“用心赞赏,用描述性语言赞赏”、“慢慢批评,快快赞赏”、“用时间去关爱孩子”。同时,学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让老师们有很大的触动,许多老师写下感言,分享他们的体会和使用他们的收获。引导教师以良好心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让专家与本校教师零距离接触,讲课改、搞交流、做示范。老师们通过聆听多位知名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对于孩子的心理特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了更明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走出教育的误区,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依托主题学科融合的一面搞好课程资源的学科融合,强调一种开放、融合的理念,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校本教研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很多主题性的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同一主题选择与学科相关的内容,然后调整到同一时段上课,进行协同教学,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化,提高了教学整体的实效性。如:课堂上让每人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并按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画龙点睛地评析。也可23人合起来讲,可以配乐,可以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多学科相融合,教师从学科教研组相对封闭、互无往来,我们想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相互融合、交流的教研态势,教师们在怎样让学生真实地去体验、积极地去感受、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在学科融合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 “点”“线”“面”的结合,全方位立体感的配合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计划有目的地的实施各方案,循环上升,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也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过程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优秀,这也正是促使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不断进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力。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陕西教育,加强校本教研推动学校全面发展,2007年5月,陕西教育报刊社出版3、陕西素质教育,开展校本教研彰显教学特色,2007年6月,陕西素质教育编辑部出版4、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5、张国栋浅谈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功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6、苏丽娴充分运用现代技术 推动学校师资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2,(5).7、郭克丽浅谈信息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1). 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提升职业幸福感新华幼儿园荷花分园 魏 新【摘 要】工作任务“超载”、社会期望“超高” 、安全责任“超重” 职业倦怠已成为幼儿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到教育质量,从而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如何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本文将从“解放教师”、“理性看待教师成长”、“给教师创设安全空间”几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的教师带着轻松的笑容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用心去体会幼儿教师职业的美丽与幸福。【关键词】缓解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提升 职业幸福在许多业外人眼里,幼儿园教师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因为可以天天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开心地游戏。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用“职业倦怠”对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的“白描”中,我们看到的似乎不是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的快乐与幸福。让我们听听来自一线幼儿教师的声音教师A:总忘不了那次同学会的情形,曾经我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当初的班长,如今的灵魂工程师,却不懂论文答辩、不懂英语、更穿不起名牌。我只是一个幼儿园老师,说白了,是个近似于保姆的“孩子王”教师B:失落如迷惘的晨雾,渐渐的笼罩了我,我开始愈来愈不满于这既当“保姆”又当教师的烦琐与沉重,愈来愈忍受不了旁人一句轻描淡写的“幼儿园阿姨”的称呼,甚至连曾经一度喜爱的脆生生的童音也成了生活中烦躁的导火线教师C:望着写不完的案头工作,看着吵吵嚷嚷的幼儿,想着接连不断的开放活动,算着职业报酬与劳动付出的巨大差异,我茫然无助,唉声叹气,甚至有了跳槽的冲动有一项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研表明:85%的教师感觉自己经常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86.7%的教师总在担心出事故;48.4%的教师表示常有辞职的念头,26.9%的人后悔当初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冯晓霞指出:“职业倦怠已成为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幸福是一种非消费性的、持久的、祥和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感受。这是一个感悟、创造的过程。正是在对这一过程的追求中,幼儿教师才慢慢体会到幼儿教育的魅力,才随着对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与欣赏而不断品位来自这份职业的自豪与幸福感,从而执著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执著于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如何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是提升幼儿教师素质的前提条件。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原因探析1、工作任务“超载”“班额超载”。班额超载已是幼儿园一个不争的事实。省教育厅规定一级幼儿园班级定额为:大班35人、中班30人、小班25人,但不少幼儿园班额都达到40以上。“角色超载”。按规定幼儿园每班需配教师2名,保育员0.5名,为了节省开支,大部分幼儿园不能按要求配置。教师独自担负幼儿全面教育工作的同时,身兼保育员、保健医生、清洁工等多种角色。“文案超载”。案例分析、教养笔记、观察记录、成长档案、墙饰记录、区域记录、课后分析、活动反思各种文案工作怎能不叫幼儿教师疲惫不堪呢?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第一原因。2、社会期望“超高”近20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教育理念方面,要求教师以儿童为主导;专业成长方面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角色定位方面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尤其是瑞吉欧和方案教学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幼师毕业生都难以胜任。因此,各种职后培训、教学研究、案例课题让教师应接不暇。这些固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这些要求和期望也给教师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3、安全责任“超重”(1)幼儿因素: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有调查显示,在对待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问题上,86.7的教师已经到了“谈伤色变”的程度。(2)幼儿园因素: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位。因此,许多幼儿园在安全责任方面实行“一刀切”的制度,只要出了事故,就是带班教师的责任,教师除了承担责任外,还要扣钱,年度评优评先也实行安全一票制否决政策。出了一次事故,教师一年的辛苦便得不到认可,造成教师总是处于提心吊胆之中。(3)家长因素:大部分幼儿都生活在“四加一”甚至“六加一”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祖辈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擦伤,都会指责教师的不是,甚至要求换班、辞退教师等,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不理解。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缓解策略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这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研究,去思考,去创造”。如果我们管理者能给教师创设宽松、积极的工作环境,理性地看待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教师所感受到的,就不只是工作的辛苦与压力,而是来自幼儿教师职业的自豪与幸福。一、解放教师 轻身上阵“解放儿童”,这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先进理念。但解放儿童的前提是解放他们的教师。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思想,同样适用于教师。管理者要给教师最大的空间,在思想上、心情上、时间上给教师松绑,使教师面对每天的工作都有一个好心情。1、控制师幼比例,避免班额“超载”。有些幼儿园凭着优质的资源受到家长的青睐,促使班级幼儿人数不断膨胀;有些幼儿园因为利益的驱使,减少教师配比,许多幼儿园教师一个人顶一个班,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这不仅容易引起教师对职业的倦怠,同时还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管理部门应按照各级各类幼儿园标准严格控制班级人数,保证合理的班级“师幼比例”。2、科学配备人员,避免角色“超载”。有人形容幼儿园教师是“全才”,晨间接待时是医生、组织活动时是教师、卫生检查时是清洁工、接待家长时是服务生在如此多的角色承担中,教师的厌烦情绪油然而生。各级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最新的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的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任教师、保育员、医务保健人员、工勤人员等。只有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才能保障教师在职责和任务明确的情况下做好日常工作。3、关注教师差异,避免文案“超载”。近年来,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呼声越来越高,管理者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盲目跟风,把教师的研究学习与写文案等同起来。案例分析、教养笔记、观察记录、成长档案、墙饰记录、区域记录、课后分析、活动反思只要有新的方式就照搬,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因此,在文案工作方面,管理者要根据幼儿园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如: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可以把教育教学等常规工作作为重点,开展备祥课、做活动记录等工作;有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则可以以教育反思的形式,要求教师写案例分析、教研活动记录等;骨干教师可以以课题研究为重点,开展理论摘记、观察记录等。切不可搞“一刀切”,弄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