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doc_第1页
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doc_第2页
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doc_第3页
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doc_第4页
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论文-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摘要:根据我国水土流失规律、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第三步发展战略要求,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除害兴利,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施生态移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进行分区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流失的宝贵经验,对指导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今后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构想。1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战略,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多、山区多、自然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三多三少”特有国情。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对水土草木矿产能源等资源消耗掠夺多,伴随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平原很少,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不少地方为不毛之地,是水土流失易发区,加上气候严寒干旱,治理难度很大。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台风、沙尘暴、风雪暴、霜冻、蝗虫、地震、森林火灾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国土农垦系数小,仅有1亿hm2耕地,人均只有0.09hm2,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9,印度的1/2,且耕地的中坡地多、沙地多、盐碱地多、低洼易涝地多,质量差,全国水地灌溉面积仅0.5亿hm2,占耕地39.8,不少地方靠天吃饭,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从古到今,吃饭成为中国第一大问题。要保障一个国家风调雨顺和环境良好,森林面积要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比世界的27还低10多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世界的第5位和第7位,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人均的21.3和1/8。也就是说,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22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森林资源难以满足要求,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和纸浆。有限的森林及其在减少,使水源失去了涵养,加剧了水土流失。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m3,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水资源仅占19.5,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mm1。再加降雨分布不均,工农业、城乡用水矛盾突出,污染严重。全国有半数城镇水资源紧缺,40多个大中城市被列为水荒城市,干旱、水荒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危机。由于“三多三少”的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扩种、广种薄收、单一粮食生产的陋习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失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农业低产、农民贫困的困惑局面。大量已有的坚持长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事例反复证明:坡地实现梯田化,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沟道通过坝地建设,滞洪拦泥变良田,沙漠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变荒漠为良田绿洲;山原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发展集雨灌溉,实现旱地水利化,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为少种高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退耕还林奠定了基础。稳定的退耕和大面积绿化五荒地,为林草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进了果、畜、经济作物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集约化经营、科学种田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村劳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农民变为工人,将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实施除害兴利战略,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公认,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动权,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三北及广大山区,通过造林种草、兴修梯田、治沟打坝、改造沙漠等水保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产粮食,发展畜牧,而且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库坝淤积,延长使用寿命,可减免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例如广西玉林地区和四川盆地的区位、地形、面积基本相仿,在1981年7月特大洪水中,虽然四川盆地比玉林地区降雨强度小50,但淹没农作物、倒塌房屋、经济损失分别是玉林的2.9、9.6、6.1倍,关键是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只有35,而玉林地区却达252。充分说明治理程度高低对防洪抗灾的重要作用。又以西部地区为例,到200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0亿t,增加蓄水能力130亿m3。黄河治理取得了50年安澜的伟大成就,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9491979年的16亿t减少到19801996年的8.13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亿t。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分布的10万多座淤地坝工程,累计拦泥百亿t,淤地33万多hm2,增产粮食125万t,促使40多万hm2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对江河下游的滞洪、拦沙及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于开荒扩种、过度放牧、乱挖药材和修路开矿等基本建设的人为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平均每年一个中等县的速率扩展,沙漠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7.6,通过为期三期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0.2hm2,0.2亿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一些条件较好地区有500万h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碧树绿洲。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大大减缓了风沙扩展速度1。榆林市沿长城内外,建成总长1500km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在沙漠腹地营造了165块万亩以上的成片林,40多万hm2流沙被固定,9.3万hm2农田形成林网化。使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3050,沙暴日数由50年代的66天减少到24天以下,沙区荒漠化每年以1.62的逆转速度在缩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丘陵山区已有60多万人在沙地上开辟了绿洲,重建家园,谱写着山川秀美新篇章。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三田(梯田、埝地、坝地),种林草,搞封育,禁放牧,舍养畜,扩大林草面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水旱、洪涝、风沙等危害,使生态环境不断向良性转化。水土保持是一项化害为利的战略对策。3实施综合治理开发战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水土保持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起始是以沟道淤地坝建设为主,后来变为以坡面梯田建设为主,到了20世纪80年代“反弹琵琶”,大上林草植被,都因措施单一布局分散起不到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80年代后期以来,坚持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八位一体综合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治理与开发,拦与排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草木资源,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实现了农林牧副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例如甘肃省庄浪县,曾经是“苦瘠甲天下”、“吃救济粮,穿破衣裳”,40年来坚持以梯田为主的综合治理,现已在400多架梁2500多条沟壑之间6.6万多hm2坡耕上建成优质梯田6.6万hm2,营造水保林草1.6万hm2,道路、林网带156km,修建治沟骨干工程8座,集雨水窖3.4万眼,发展滴、喷、渗节水灌溉面积200余hm2,道路1183km,形成了“梁峁乔灌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坎牧草锁边,沟道林草坝库穿鞋”的综合治理格局。人均产粮、收入双过千,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林草覆盖率已达35,森林覆盖率达到23.6,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3。陕西省靖边县解放前荒沙弥漫、全县仅有林地333hm2,多年来,坚持“沟沟岔岔建库坝,沙丘荒峁搞绿化”的方略治山治水,到目前,全县累计营造草、灌、乔结合的水保林草22.3万hm2,其中经济林0.84万hm2,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5提高到44,使10万多hm2荒沙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同时修建水库140座,淤地坝1166座,池塘135座,打机井2600眼,发展灌溉面积1.7万hm2,水库总库容达10亿m3,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hm2,北部沙区人均水地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