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4月月考试卷高二语文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徵。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评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C.“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古琴在演奏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文中所举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例子,印证了这一点。D.古琴,“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可以观风教,摄心魄,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也可以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是最好的道德教化工具。2.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B.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C.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李白等人。D.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C.道家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而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因而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D.在第五段中,作者引用了有关诗文,来表明道家思想在琴乐中有了渗透并与之融合,而这种渗透和融合,使古琴文化内涵更显“清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个时代的奢华 谢冕 旗袍原系旗人装束,几经沿革,一脉至今。民国时期的旗袍,其大体形制沿袭了前朝旧式,却也融进了新进的时代意识,它是时代精进的形象见证。由于旗袍的发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所以,它不仅是服饰,不仅是审美,更是文化。也许还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都说中华旧邦生性守旧,其实不然。单以旗袍为例,当西方妇女界尚在推行束胸时,我们不仅毅然抛弃裹足陋习,更把旧式服装改造为领先潮流的时尚。 旗袍款式的演进,充分说明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趋时与前倾姿态。传统的宽袍大袖,腰间束以很宽的腰带,原是为了适应游牧的草原生活,几经改进,顿时变成如今窄幅紧身、收腰、开衩的时尚的装束,这是一个姿态优雅的华丽的转身。它充分展露女性的胴体美,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凡是足以显示女性体态之美的部分,它都没有放过。旗袍相当重视女性的这种身体资源,它全面而无保留地凸显了女性凹凸有致的体形特点,它推进并充分地展现这种美感。 在人类的初民那里,衣着原是为了蔽体,有着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避寒冻,挡风雨,防伤害。后来文明程度高了,发展为维护尊严和仪态。再后来,人类懂得通过服饰来展示和享受美感,最重要的当然是欣赏女性美。当然,展示女性的身体可以是裸体,也可以通过类似“比基尼”的方式,但这些,不免有点“一览无余”的缺憾。一旦抛弃了外在的装饰,它就会违背人类审美的初衷。 旗袍作为一种服饰,它的好处是欲显故藏,是半遮半露,是开合有致,是让人在隐隐绰绰之间能够更充分地想象。中国旗袍装扮了中国女性,旗袍让中国女性更美丽也更自信了。这简直就是一支神笔,华贵而不事张扬,简约而蕴意丰富,它适中、含蓄而又充盈着情趣与风韵,精致地勾勒着中国女性的美丽身段,绝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以展现女性之美的细节。它是中国女性贴身的闺中密友。 经过改造的现代旗袍在中国流行于二十世纪最初的年代,成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时期。当时,在上海,在香港,在北平,在中国更多的城镇,旗袍造就了一派风华绝代的华丽。以是之故,1929年南京政府在民国服制条例中规定了女子礼服的式样,袄裙和旗袍并列其中。当年对这一服饰的规定是: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之中点,袖长过肘与手脉之中点。可惜的是,五十年代以后,旗袍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服饰,逐渐被列宁装、“布拉吉”甚至军装取代。自那以后,数十年间,中国女性的魅力身影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女性服饰的男性化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时代的开放召唤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回归,女人们重新穿起了她们钟爱的旗袍。她们恢复了自信。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4.下列关于旗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旗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原来是旗人的装束,最初是为了适应游牧的草原生活而设计的,后来经过改造发展,成为领先潮流的时尚。B.民国时期的旗袍虽大体形制沿袭了前朝旧式,但经过改造,造就了民国时代一派风华绝代的华丽,并成为女子礼服的式样之一。C.由于旗袍的发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所以它不仅是服饰、审美,还是文化、民族精神,更是时代精进的形象见证。D.中国旗袍华贵而不事张扬,简约而蕴意丰富,能够精致地勾勒出中国女性的美丽身段,让中国女性更美丽也更自信。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几经改造后的旗袍,凡是足以显示女性体态之美的部分,它都没有放过,这种变化是一个姿态优雅的华丽的转身。B.中国人一开始即掌握了女性凹凸有致的体形特点,为充分展露女性的胴体美,将旗袍设置为窄幅紧身、收腰、开衩的样式。C.尽管比基尼、裸体等方式也可以展示女性的美丽,但和旗袍比较,抛弃了外在装饰的这些方式总有点一览无余的缺憾。D.旗袍欲显故藏,半遮半露,开合有致,让人在隐隐绰绰之间能够更充分地想象,既给人以美感,又是一种诱惑。6.跟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类穿衣只为避寒冻、挡风雨、防伤害,当文明程度高了之后,人类懂得通过服饰来展示和享受美感。B.当西方妇女界还在推行束胸的时候,我们就毅然抛弃裹足的陋习,并对旗袍的款式进行了改进,旗袍款式的改进说明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趋时与前倾。C.1929年南京政府在民国服制条例中规定旗袍为女子礼服之一,并对这一服饰的领、袖、前襟、长度等做了具体的要求。D.虽然时代的开放召唤人们审美意识的回归,旗袍也被女子们重新穿起,然而女性服饰的男性化也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中秋舞火龙 陈立仁 被称为“二龙头”的戚海大来到“大龙头”卞家明家,直嚷嚷:“你这个大龙头就不能出出头,趁着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在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传说1880年,铜锣湾大坑地区遭受了特大风灾,灾后有一条大蝶蛇四处作恶,居民深受其害,就组织起来全力搜摘,终于在一个晚上打死了大蟒蛇。没想到,几天以后,大坑地区就瘟疫流行,持续了十来天,重病和死亡人员不计其数。直到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隔夜,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梦见观音菩萨,让居民们在中秋节晚上舞火龙来驱散瘟疫急病乱投医,居民们赶紧集资,用珍珠草扎一条长长的草龙,又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长寿香,然后在锣鼓音乐声中舞动着行走,就像一条火龙在铜锣湾几十条大街小巷飞舞说也奇怪,连舞了三个晚上,瘟疫逐渐消散了。于是,中秋舞火龙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为习俗。只是,近年来这舞火龙的习俗渐行渐远,差不多就要被人们忘记了。 这时,卞家明沉思着点头说:“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这舞火龙总不能在咱们这些人手中断了代呀!” 威海大眼光顿时黯淡了下来:“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只是” 卞家明说:“报上说内地城市重视历史文化,不忘乡愁,我想了很多,咱这舞火龙也传承了有了一百多年,虽说是民间的玩艺,拋开迷信不说,也算得上是文化吧!咱是龙的子孙,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咱子孙后代有个念想。” 威海大听着,笑逐颜开,猛一拍桌子,说:“好想法,咱这就做起来” 农历八月十五说到就到了。这天傍晚,担任舞火龙总指挥的卞家明呼地举起五色的龙图案督察旗,发出了指令:“十八响炮仗点放,锣鼓齐敲,插香喽!”紧接着,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一条火龙舞动翻腾着开始前行。卞家明挥舞着督察旗,瞪着的眼睛随着晃动的红绣球翻转,还不时地中气十足地大声喊叫着。火龙翻滚得眼花繚乱,一会是“火龙滚沙”,一会是“飞虬朝日”,一会又是“游龙戏珠”广场上的人群也沸腾着,扬起阵阵喝彩声。民众的喊声越激扬,火龙舞动得越活跃,在灯光下闪着红火,穿梭在沸腾的人群里。 “大龙头,大龙头!”随着响亮的喊声,给这次舞火龙最大赞助的铜锣湾食品商号的吴老板走了过来,他握紧了卞家明的手说,“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光靠你大龙头和二龙头起劲是很难维持的,要想它发扬光大,就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让民众记得,民众喜欢”他接着说,“我听我父亲说过,那年中秋前,卞老您的父亲操演了祖宗的舞火龙绝技,在一条飞舞的火龙里藏满了炸药,在锣鼓喧天声中舞动到了汪精卫集团设在香港的机关报南华日报门前,突然冲进报社,火龙爆炸,捣毁了这家汉奷报纸,之后又刺杀了南华日报社社长、汉奸林柏生,使在香港的汉奸走狗大为恐慌。撤离时,卞老您的父亲为了掩护其他爱国人士的安全,被特务杀害了。这么多年,舞火龙一直让我父亲魂牵梦萦!父亲临死前还对我说,他有生之年没能看到再舞火龙,遗憾哪”说着,吴老板坚决果断地表示:“舞火龙决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代,我支持你们,把舞火龙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卞家明的眼睛湿润起来,他拉着吴老板的手,摇着摇着。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这篇小说的线索。舞火龙串联起了戚海大、卞家明、吴老板三人,使小说的脉络更加清晰。B.小说第二段插叙1880年的传说,是为了证明舞火龙的巨大功效,表明近年来人们对舞火龙的忽视和遗忘是不应该的。C.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只是说明卞家明的话引起了戚海大的思索,他也认可卞家明的话,但一时之间没有想好该如何落实到行动上。D.广场上人群的沸腾和喝彩,吴老板的大力支持让读者看到了舞火龙发扬和传承的光明前景。8.请结合文本,说明戚海大、卞家明、吴老板对“舞火龙”意蕴的理解有什么不同。9.小说结尾借吴老板之口穿插当年卞家明父亲的事迹,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郑余庆,字居业。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邳坐事贬。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会宪宗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主书滑渙与宦人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杜佑、郑絪执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至余庆议事,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余庆叱去。未几,罢为太子宾客。后涣以赃败,帝浸闻叱去事,善之。医工崔环者,自淮南小将除黄州司马,余庆执奏:“道散将无功受五品正员,开徼幸路,不可。”权者不忧。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肄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溢,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迁尚书左仆射。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复为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建言:“兵兴以来,学校废,诸生离散。今天下承平,臣愿率文吏月俸百取一,以资完葺。”诏可,穆宗立,加检校司徒。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曰贞。余庆少砥砺,行己完洁。仕四朝,其禄悉赒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至官府,乃开肆广大,常语人曰:“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宪宗每命余庆,必诚使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节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笫/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罝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B.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土笫/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罝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C.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D.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品,指九品官阶的第五级。我国古代自魏晋时起,把官吏分为九等,从一品到九品。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武帝时设,以后历代多沿用。C.儒学,指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古代影响巨大。D.缗,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后代指成串的铜钱,每缗一百文。文中用的是第二种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余庆正道直行.不惧奸佞。主书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狼狈为奸,敛取财物,气焰嚣张,別人姑息不问,他却当面呵斥滑涣。B.郑余庆建言献策,颇有见识。医工崔环无功受赏,他上奏说不可开启侥幸之路;太常肄乐禁止用鼓,他提议应该恢复旧制。C.郑余庆重视教育,力主兴学。面对学校荒废、诸生离散的情况,他主张从全体官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修葺学校。D.郑余庆品行高洁,令人赞叹。他自奉甚薄却把俸禄全部拿出来周济亲戚或救人急难;他关心后辈,勉励他们在儒学上有所成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2)仆射比非其人,乃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14、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_,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诗中不仅用优美的视觉形象强化听觉形象,还用富于变化的旋律表现先“滑”后“涩”两种意境的两句诗是:“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1分)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之间亲密的关系。15.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16.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在其他列车禁烟区域吸烟,违反者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对其处以最高2000元罚款。B.归有光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以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的叙家事抒亲情的作品,感动了无数读者,五百余年文脉不断。C.汉字简化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并非只是书斋里的产物,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宋明清诸代古人书法原件中得到认证。D.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_。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A.B.C.D.20.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三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尽力而为,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敬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21.请使用关联词,将下面三句话组合成符合要求的复句。部分词语可增删。 你坚持读名著。 你的语文成绩逐步提高。 阅读名著能提升人的语文素养。 要求: 强调阅读名著的必要性,用于对方开始阅读名著之前起劝导作用。 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母亲,曾经问年幼的儿子,身体的哪部分最重要。当时儿子给母亲的第一个答案是“耳朵”,但母亲说:“不,很多人的耳朵是聋的,但他们依然活得很快乐,你再想想”。后来儿子一直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年后,母亲再次问儿子同样的问题时,儿子回答的是“眼睛”。母亲笑着说,这个答案还是不正确,因为很多盲人依然活得很精彩。很多年过去了,儿子的回答似乎总不能令母亲满意,直到儿子走上工作岗位,又逐渐成了家庭支柱后,母亲才对儿子说:“孩子,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高二语文4月考答案1.D; 2.C; 3.B解析:1.“是最好的道德教化工具”,曲解原意。2.“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李白等人”与原文意思不符,李白只是评论陶渊明。3.“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曲解原意。4C; 5.B; 6.D7.B; 8. (1)对戚海大:是香港中秋节具有的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玩”字突出显现了这一点。 (2)对卞家明:是历史文化的代表,乡愁的象征。卞家明想制作纪录片将这样的活动记录下来,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 (3)对吴老板:是忠贞爱国、惩奸除恶精神的象征。吴老板赞赏的是当年卞家明父亲摧毁汉奸报纸,刺杀汉奸走狗的壮举。 ;9.(1)情节上,照应上文,解释吴老板赞助“舞火龙”的原因。 (2)内容上,将“舞火龙”视为爱国和报国精神的代表,丰富了“舞火龙”的内涵。 10.D; 11.D; 12.C; 13.(1)(郑余庆)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凡是有所陈述,他一定会受于支配,(后来)于邳因事获罪被贬官。(2)近来任仆射的人都不太符合条件,这时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 舆论广泛地归附推重他。解析:10.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严震帅山南西道”语意完整,“严震”是主语,“帅”是谓语,“山南西道”是行政区,此处指官职,作宾语,故应在“严震”前和“山南西道”后断开,由此排除 A、C两项。“中书侍郎”是官职名,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D。11.本题难度小,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每缗一百文”错,应是“每缗一千文”。一缗等于十串铜钱,一般一串铜钱为一百文。1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从全体官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说法有误,从文中 “臣愿率文吏月俸百取一”可知,仅要求“文官”这样做。13.本题难度大,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善:与交好。左右:支配,控制。坐:因获罪。(2)比:近来。宿德:年高有德。浩然:广泛的样子。【参考译文】郑余庆,字居业人。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帅,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贞元十四年,(郑余庆)被授予中书侍郎。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郑余庆)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后来)于邳因事被贬官。又逢干旱饥荒,朝廷商议赈济禁卫十军,被中书史泄漏消息。叠加这两次过错,所以(郑余庆)被贬为郴州司马。适逢会宗即位,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主管文书的官吏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相互倚靠共同作恶,每逢宰相议事,(凡是)被刘光琦阻止或改变的,让滑涣去请求就一定如愿,因此四方的财货都争相送给他。杜佑、郑絪执政,对滑涣很是姑息。而且杜佑常以同辈待他,不称呼他的名字。等到郑余庆商议政事,滑涣傲慢地在各位宰相面前指手画脚,郑余庆呵斥他离开。不久,被免去宰相担任太子宾客。后来滑涣因为贪污败露,皇帝渐渐听说郑余庆呵斥滑涣离开之事,认为他做得好。有个叫崔环的医工,自淮南小将授任黄州司马,郑余庆坚持上奏:“各道的散将没有功劳而得到五品正员的待遇,这是开启侥幸之路,不可以(这样做)。”掌权的人不高兴。自从朱泚叛乱,都城多次受到惊扰,太常练习音乐禁止用鼓,郑余庆认为时世太平已久,上奏恢复原来的制度。当时多次大赦,官员大多增加官阶,官服泛滥,人们不把它当作尊贵,皇帝也厌恶这事,开始下诏让郑余庆分条陈述整顿改革。(郑余庆)升为尚书左仆射。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皇帝忧虑典章制度缺乏条理,认为郑余庆精通前代的记载,于是下诏任命他做详定使,让他参与裁决订正。郑余庆举荐韩愈、李程为副职,凡是他们减损增加的礼仪规范,都称得上详尽适中。(郑余庆)再任太子少师,封为荥阳郡公,兼管国子祭酒事务。(他)建议说:“用兵以来,学校荒废,诸生离散。今天下太平,我希望从文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完善修葺学校。”皇帝下诏同意。穆宗即位,加封(郑余庆)检校司徒。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保,谥号为“贞”。郑余庆少年时磨练节操,立身行事清正纯备。在四朝为官,他的俸禄全部周济亲戚,或是救人急需,而自己的日常供养只是粗衣食小房屋。到了官府,却追求宽广,常常对人说:“俸禄不给亲友而使仆妾生活奢侈,我瞧不起这样的人。”大抵内外亲戚婚嫁,那些礼物进献都亲自过目。后辈拜谒,一定请来相见,拿经义谆谆地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儒学上有所成就。自至德以后,任命方镇官员,一定要派遣宦官拿着幢节前往宅第,到了之后官员就赠送很多金银布帛给宦官,并以此来讨好天子,唯恐赠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