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1页
岗位职责_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2页
岗位职责_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3页
岗位职责_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4页
岗位职责_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建审验收)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第一部分 消防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1掌握燃烧的必备条件答:燃烧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亦称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2掌握火灾定义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掌握火灾分类答:根据火灾中燃烧物的特征,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气体火灾。D类:指金属火灾。4掌握灭火的几种基本原理答: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灭火。5掌握闪点、闪燃、阴燃、爆燃的定义答: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30100m/s)称为爆燃。6掌握燃点的定义答:一种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燃烧热使该物质能蒸发出足够的蒸气来维持其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7掌握自燃的定义答: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着火现象8掌握自燃点的定义答: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自燃点。9了解爆炸的定义答: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10掌握爆炸极限的定义答: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11掌握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的定义答: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12掌握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答:可燃液体的燃烧是液体蒸气进行燃烧,因此燃烧与否、燃烧速率等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13掌握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答: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使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14掌握粉尘爆炸的特点答:(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更多的爆炸混合物而再次爆炸。连续爆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料为困难。(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大,破坏力强。15掌握常见燃烧产物的种类及其毒性答:有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全部物质叫做燃烧产物。换句话说,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都称为燃烧产物。常见燃烧产物及其毒性:(1)、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低毒性气体,当空气中含量为23(体积百分比)时,会使人的呼吸加快;含有46时,可出现剧烈的头痛、耳鸣、心跳;含610时,人会失去知觉;含20以上时,就会造成死亡。(2)、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性气体,人体吸入少量CO时就会感到头晕、头痛,并且呕吐,当空气中含有1的CO时,就会使人中毒死亡。(3)、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被人体吸入,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还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以直接伤害农作物的组织,造成减产,甚至使植株完全枯死。(4)五氧化二磷(P2O5) 五氧化二磷有一定毒性,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咳嗽和呕吐。(5)氯化氢(HCL) 氯化氢是一种刺激性的气味,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形成酸雾,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较高浓度的场合,会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水肿。(6)氮的氧化物(NOX) 主要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棕色气体,都具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而且有毒。16掌握热传播的几种途径答: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7掌握氧指数的定义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答: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 氧指数是评价各种物质相对燃烧性能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评估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氧指数越小的高聚物,燃烧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越小,或者说燃烧时受氧气浓度的影响越小,因而火灾危险性越大。一般认为氧指数小于22的属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的属难燃材料,而氧指数大于27的属高难燃材料。18了解化学危险品的分类答:分为九大类:爆炸品;压缩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杂类。19掌握甲、乙、丙类液体的概念答:甲类液体属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小于28,如汽油、苯、甲醇、丙酮、乙醚、石蜡油等;乙类液体属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小于60大于28,如煤油、松节油、丁醚、溶剂油、樟脑油、蚁酸等;丙类属可燃液体,闪点大于60,如柴油、润滑油、机油、菜籽油。20掌握沸溢性油品的概念答: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层内不断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类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21掌握耐火极限的概念答: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22掌握建筑构件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的概念答:金属、砖、石、砼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作不燃烧体。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热立即停止。燃烧体: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23掌握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概念答:防火门是设置于防火分区间或防火隔间与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间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物。耐火极限不低于1.2小时的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不低于0.9小时的为乙级防火门。不低于0.6小时的为丙级防火门。24掌握甲、乙、丙级防火窗的概念答:耐火极限不低于1.2小时的防火窗为甲级防火窗。不低于0.9小时的为乙级防火窗。不低于0.6小时的为丙级防火窗。25掌握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概念答: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净高一半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净高1/3但不超过一半者。26掌握高层工业建筑的概念答: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为高层工业建筑。27掌握高层民用建筑的概念答: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28掌握高架仓库的概念答: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7米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29掌握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的概念答:汽车库是指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停车库是指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修车库是指保养、修理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汽车的建筑物。30掌握明火及散发火花地点的概念答:明火地点是指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散发火花地点是指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砂轮、电焊、气焊(割)、非防爆的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31掌握安全出口的概念答:安全出口是指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32掌握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概念答: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33掌握防火分区的概念答: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34掌握防烟分区的概念答:防烟分区是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来划分区域的防烟分区。35掌握挡烟垂壁的概念答: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36掌握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概念答: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37掌握充实水柱的概念答: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cm圆圈处的一段射流长度。38掌握箱式消火栓的概念答:箱式消火栓是由消火栓、消防水带及多用雾化水枪和箱体等组成的室外消火栓。多用于石化企业的工艺装置内甲类气体压缩机、加热炉等需要重点保护的设备附近,其保护半径为30m。39掌握防火水幕带的概念答:防火水幕带的基本概念是:能起防火分隔作用的水幕,其有效宽度不小于6m,供水强度不就小于2L/s.m,喷头布置不应小于3排,且在其上部和下部不应有可燃构件和可燃物。40掌握消防卷盘(消防水喉)的概念答:消防软管卷盘(也称消防水喉),是装在消防竖管上带小水枪及消防胶管卷盘的灭火设备。41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的概念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是指系统实施一次灭火过程中按设计喷水强度保护的最大面积。42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标准喷头的概念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洒水喷头流量系数为80的称为标准喷头。43掌握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概念答: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湿式报警装置、闭式喷头和管道等组成,该系统在报警阀的上下管道内均经常充满压力水。44掌握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概念答: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闭式喷头、预作用和充以有压或无压气体的管道组成。该系统的管道中平时无水,发生火灾时,管道内给水是通过火灾探测系统控制预作用阀来实现,并设有手动开启阀门装置。45掌握雨淋灭火系统的概念答:雨淋灭火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开式喷头、雨淋阀和管道等组成。发生火灾时,管道内给水是通过火灾探测系统控制雨淋阀来实现,并设有手动开启阀门装置。46掌握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概念答: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干式报警装置、闭式喷头、管道和充气设备等组成,该系统在报警阀的上部管道内充以有压气体。47掌握消防离心水泵的主要技术性能48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区域的概念答:报警区域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部分。49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区域的概念答:探测区域是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房(套)间。50掌握火灾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概念答:安装间距是指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51掌握火灾探测器保护半径的概念答:保护半径是指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52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的概念答: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区域报警系统。53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的概念答: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灯光显示装置)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集中报警系统。54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的概念答: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灯光显示装置)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55掌握液上喷射灭火系统的概念答:泡沫从液面上喷入罐内的灭火系统称为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56掌握液下喷射灭火系统的概念答:泡沫从液面下喷入罐内的灭火系统称为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57掌握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概念答: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是由固定消防泵站、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存设备,泡沫产生装置和固定管道及系统组件组成的灭火系统,一旦保护对象着火,能自动或手动供给泡沫,及时扑救火灾。58掌握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概念答: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是由固定泡沫产生装置和水源,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临时由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或者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相应原管道和移动的泡沫产生装置(泡沫炮,泡沫钩枪)用水带临时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59掌握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概念答: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即由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移动式泡沫产生装置(泡沫炮、泡沫枪),用水带临时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60掌握泡沫喷淋的概念答:用喷头喷洒泡沫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称为泡沫喷淋系统。61掌握可燃液体固定顶储罐的概念答:固定顶储罐罐内还有一个随着液面上下浮动的顶称为内浮顶罐。62掌握可燃液体外浮顶罐的概念答:储罐的顶漂浮在液面上,且可以随着液面上下浮动称为外浮顶罐。63掌握可燃液体内浮顶罐的概念答:固定顶储罐,罐内还有一个随着液面上下浮动的顶称为内浮顶罐。64掌握液下喷射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概念答:高背压泡沫产生器的定义是泡沫混合液通过此装置能吸入空气产生低倍数泡沫,其出口具有一定的压力(表压)。65掌握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等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答:水的灭火机理是:冷却,利用自身吸收热和潜热的能力冷却燃烧;卤代烷1301和1211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扑捉、消耗火焰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迅速将火焰扑灭;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窒息燃烧和冷却等物理作用灭火,也可以较快地将有焰燃烧扑灭,但所需的灭火剂浓度高。66了解建筑制图基础知识答:建筑工程制图的对象都有是立体的物体。房屋建筑制图是以正投影原理为基础,并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的特点,采用了一些灵活的表现方法来实现的。而各种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形体。第二部分 有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掌握放火、失火罪的概念和刑罚答: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第114条:“放火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5条:“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对失火罪的处刑是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掌握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刑罚答: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关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9 条的规定,对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处刑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 3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掌握行政处罚种类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六大类: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此外,为了不致遗漏现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非大量使用的行政处罚手段和为今后可能规定的一些行政处罚留有余地,行政处罚的种类还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2、了解法律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的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即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任何种类的行政处罚。3、了解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条的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做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4、了解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做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5、了解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设定处罚的情形有两个:第一,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第二,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后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目前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规章设定罚款的限额是: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一千元;对于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所得的三倍,但是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一万元;超过上述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6、了解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答:地方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地方规章设定行政处罚分两种情况:第一,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第二,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其权限与国务院部委规定的权限相同,只是其罚款的数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7、了解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答: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规定如下:(1)、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8、了解行政处罚决定一般程序的规定答:一般程序是实施行政处罚时普遍适用的程序。一般程序主要有以下内容:(1)、调查取证(2)、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权利(3)、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5)、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执行9、掌握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规定答:简易程序应符合的条件是:(1)、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处罚种类、幅度分别是对公民处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法人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在适用简易程序时,执法人员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时,应当填写公安部统一制定的当场处罚决定书,其中应包含:(1)当事人(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2)当事人违法行为和处罚依据;(3)行政处罚种类,罚款应当载明数额;(4)履行处罚的时间、地点;(5)行政机关名称。执法人员应当在处罚决定书上签名或盖章。10、掌握行政处罚执行的规定答:行政处罚的执行即行政处罚执行程序,是指行政处罚决定的实施的方式、步骤、空间、时限。行政处罚一经做出,即具有法律效率,当事人应当履行行政处罚的决定。在行政处罚执行中,包括如下规定:(一)、处罚决定在行政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和例外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由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案件情况比较了解,如果认为行政行为的执行可以暂停,或者认为行政行为执行是不必要的,不论是否在诉讼期间,都可以主动停止该行政行为。(2)、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或者依据职权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原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裁定停止执行。(3)、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二)、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的处理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务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三)、行政处罚决定的延期和分期履行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11、了解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答:(一)应当依法予以行政处分的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实施行政处罚没有法定行政处罚依据的;(2)、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3)、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4)、违反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5)、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6)、行政机关违反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和财政部门违反该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或者拍卖款项的;(7)、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8)、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的;(9)、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10)、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拒不执行的;(11)、玩忽职守,对应当制止或处罚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上述情形中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赔偿责任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2)、行政机关违法实施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了解行政诉讼法的意义答:(1)、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掌握人民法院受理哪些诉讼答: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3、掌握在行政诉讼中哪些行政机关或组织是被告答: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5)、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6)、行政机关被撤消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4、掌握行政诉讼证据答:行政诉讼证据分为7类: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现场笔录。5、了解行政行为侵权赔偿责任答:行政赔偿是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6、了解行政诉讼法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国进行行政诉讼是否适用答:行政诉讼法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了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范围答: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侵犯财产权的赔偿:(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行为2、掌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答:赔偿义务机关即索赔对象,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损害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机关。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包括以下几类:(1)、单一的赔偿义务机关(2)、共同赔偿义务机关(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4)、致害主体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时的赔偿义务机关(5)、赔偿义务机关被撤消时的赔偿义务机关(6)、经复议的赔偿义务机关3、了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答:赔偿方式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各种形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的方式有三种: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计算标准分为三类:(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标准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二)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计算标准(1)、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药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残疾赔偿金是对伤残者的生活补助费。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抚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到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生活费给付到死亡时止。(3)、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三)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赔偿计算标准行政机关对侵犯财产权造成的损害的赔偿采用直接损失原则,即只对直接损失负责赔偿。侵犯财产权赔偿的三种方式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给付赔偿金。财产没有毁损或灭失的,返还财产,财产被损坏,能够恢复的,应当恢复原状,财产已经灭失或拍卖的,给付赔偿金。具体的赔偿方式和标准如下:(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5)、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6)、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7)、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火灾预防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四章 灭火救援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 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 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对消防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消防技术、消防装备。 第九条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原有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限期加以解决。 第十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必须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 第十二条 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 第十三条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前款有关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五条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对于暂时确有困难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二)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第十八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配件或者灭火剂维修消防设施和器材。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 第二十条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第二十二条 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第二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予以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定期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 第三章 消防组织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增强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大型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第二十九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第三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村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第三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第四章 灭火救援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第三十三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的现场扑救时,火场总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六)调动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扑救特大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第三十四条 公安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 第三十五条 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执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 第三十六条 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得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对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的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依照规定予以补偿。 第三十八条 对因参加扑救火灾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三十九条 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对于特大火灾事故,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按照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实的情况。 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 (一)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三)公众聚集的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可以并处罚款。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的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并处罚款。单位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