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pt_第1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pt_第2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pt_第3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pt_第4页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怀来县 梅雅娟,“同课异构”研讨材料,燃烧和灭火,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碳、硫、磷、铁等物质燃烧的现象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之后安排的。这样学生很容易从熟知的燃烧现象入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而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一切规律又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人类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燃烧”有更深入地了解,并且教会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1)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2、欠缺的东西:(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学习的困难:虽然在物理学中较多的接触了控制变量法,并且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化学学习中不懂“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思路不清、设计实验方案不完善等。,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3.知道防火和自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观察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2.初步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2.通过对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的学习,增强安全用火的意识。,教材分析,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初步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燃烧的条件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本课题共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五课时安排,教法分析,启发、实验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指导,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比较归纳法 举一反三法,设计思路,提猜 出想 问假 题设,制设 定计 方实 案验,对选 比择 分方 析案,实得 验出 探结 究论,反改 思进 评装 价置,生活,化学,燃烧 定义,燃烧 条件,灭火 原理,生活,教学过程,环节1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环节2 分析归纳,燃烧定义, 环节3 合作探究,燃烧条件, 环节4 合作探究,灭火原理, 环节5 课堂小结,整体把握, 环节6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环节8 板书设计, 环节7 布置作业,调查实践,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了火,并学会了用火来驱赶野兽、烧烤食物、除湿、取暖、照明。,煎炒 烧烤,合作探究燃烧条件,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2制定方案,设计实验,4实验探究,得出结论,3对比分析,实验方案,5反思评价,改进装置,猜想一:要有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 想 与 假 设,猜想二:要有氧气,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我会猜想,假设: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制 定 方 案,探究如果缺少可燃物能否燃烧,探究如果缺少氧气能否燃烧,探究如果没有达到一定温度能否燃烧,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我会设计,控制变量法,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判断:改变白磷的着火点说法是否正确,阅读课本P124页实验【7-1】,2.这个实验的精巧之处在哪里?,1.如何控制变量?,白磷,白磷,红磷,热水,思 考,我会分析,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我会分析,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我会分析,我会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我会总结,对比两个装置,有什么区别?,我会评价,烧杯在此处的主要作用,资料卡:产物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实验装置改进,燃烧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燃烧带来的灾难,合作探究灭火原理,1分析实验,总结原理,3应用拓展,自护自救,2反馈练习,巩固提高,实验名称: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一展身手,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水、剪刀、沙土、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湿抹布等(可另选用品),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结论,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之一,我会应用,1. 做实验时,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当你发现某座大楼发生火灾,且不能自己灭火你该怎么办?,请告知: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 燃烧背景、人员情况,最好还有 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当火势不大时,不要留恋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逃生方法,高层着火时,要尽量沿逃生楼梯往下面跑。,逃生方法,楼高莫下跳,可用绳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并紧栓在门窗框上滑下。,逃生方法,防火知识,一、不要玩火,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或随手乱扔烟头和火梗。 二、安全用气:正确使用灶具、做到人走火灭、定期检查、严防泄漏。如夜间发现燃气气味应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窗户通风,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或使用明火,并立即报修。 三、安全用电:禁止私接电线,并及时更新老化的电线。不超负荷用电,做到人走电断。,我的探索之旅,控制变量法 对比实验,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释生 活问题,生活中的化学,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要先引燃纸和木材?,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生活中的化学,2.动手试一试:同时点燃三根火柴,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下,还有一根火柴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是否相同,并分析其原因?,作业,1.阅读课本P127表7-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会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灭火。,3.社会实践:检查本学校或你熟悉的地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板书设计,控制变量法 对比实验,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为学生服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课堂容量恰当,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好,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反思,存在的不足:一是学案使用不到位,和教学有些脱节;二是研读课程标准,发现燃烧和灭火这个课题实际上是隶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其核心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