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02253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02253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02253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02253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0225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的知识核心是掌握大气的运动。受热不均是产生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1、 大气如何受热(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经过大气层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2)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联系昼夜温差)(3)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太阳未出天已亮等)2.地面的吸收作用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增温后又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3.大气增温及大气逆辐射对流层中的CO2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注意:大气逆辐射在一天中都有,地面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但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明显。【CO2变多啦,联系全球气候变暖;水汽多,联系沿海和内陆的昼夜温差。保温作用的一些相应的保温措施要从这两个要素(CO2、水汽)的变化量入手】例如: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2、 为何受热不均?从两个角度(能得到多少,能吸收多少)分析,太阳辐射分布不均以及地面自身的性质导致对地面热量吸收的程度不同。(1) 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从辐射来源分布的角度】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纬度; 昼长 地势 天气状况(二)从吸收的角度看考虑下垫面下垫面不同包括海洋、陆地及陆上的高原、山地、平原、森林、草原、城市等等。(对于低层大气而言,由于几乎不能吸收太阳辐射,而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成为它的主要直接热源)(了解)地面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三、大气环流和等压面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大气得到同等的热量,气温、气压相等,形成与地面平行的等温线和等压面。但地面是受热不均的。1.理解掌握热力环流的过程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热胀冷缩(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引发)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热力环流绘图:注意理清几组规律:气温高,气压相对较低;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相反。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热力环流是先有大气的垂直运动,而后有高压低压,最后有大气水平运动。2. 等压面的判断运用:(1)气压的判断:等压线(面)向上凸为高压区;向下凹为低压区。等压线数值大小的比较:找出近地面气流下沉的区域(或者是高压区)气压最高,然后顺着气流流动方向气压变小。(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注意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的区别: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1000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3.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1)海陆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风向: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风向: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风向: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地带距离之外。注意:1.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2.在海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 4、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形成的影响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1.直接影响其形成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同一水平面差生气压差,气流就会有从高压流向低压的趋势。这个促使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称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特点: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改变方向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运动的方向,不改变大小。3. 既改变方向,主要影响大小的力摩擦力(二)风的形成:要特别注意的高空的风还是近地面的风:高空的风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最终风向斜穿等压线。【注意】 读图判断等压线图上的风向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三)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图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2.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就表示北风四级。“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3.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风力大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距高压远近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摩擦力大小地面起伏大,风力小;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风力大植被多少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起伏大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强劲【拓展】“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4.风内容的思维导图(四)等压面判读的运用:1.气压分布的判读:会找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2.判断风向的步骤 (1)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2)确定地转偏向力;(3)确定风向(注意区分近地面和高空)。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的方法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不同图中,等压线疏密和等压差相同时,比例尺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