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_第1页
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_第2页
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_第3页
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_第4页
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人教课标版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例1一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的习题。(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用坚式计算三、四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2.理解并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二)能力训练点l.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进一。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例1的信封图。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判断正误)50+ 70 300+ 600 800+400 90+ 30 2.求38加 25的和,用坚式该怎样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3.指板书提问: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列竖式时首先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加法,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2.教学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l)教学例1(不进位加法)教师出示例1的信封图片:先出示10个一扎的,(教师在磁力板上贴出4扎);再贴上3个单张的。提问:这里一共摆了多少个信封(243个)教师再贴信封,问:第二行贴了多少信封?(132个)共摆了多少个信封?怎样列式?借助信封图,让同学们说说怎样算出有多少个信封,为列坚式做准备。从学生想法中选择最优答案:单个和单个合起来,10个一扎和10个一扎的合起来,100个一扎的和100个一扎和合起来。引导学生列竖式。教师引导:(教师根据板书的提示)怎样用竖式计算243和132的和呢?先想一想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列式方法。这道题怎样列竖式?教学笔算方法。A、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想一想这是几位数加几位数,这个竖式该从哪位算起?学生试做。B、集体订正,强调:三位数的笔算加法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教学例2教师板书: 270+ 58=提问:270+58该怎样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操作计数板:先摆出第一个加数270,(提示学生整百和整十的分开摆)。在270的下面摆出58。启发提问:A.怎样列坚式,5和8分别写在哪里?为什么?(使学生知道: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B.在坚式中该怎样写呢?C.从哪位算起?你发现了什么? (十位相加满十)D.让学生尝试计算。完成做一做,把结果直接写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详尽说是怎样计算的。(3)教学例3 指名列出横式、竖式。讨论:刚才例2你们发现了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这道题目你又发现了什么?思考:百位应怎样算?学生自己完成。然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提示学生把横式上的结果填好。3.小结:概括三、四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齐读法则。5.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1.基本练习:(小黑板出示)(l)口述结果,教师板书在小黑板上,学生判断正误。(2)笔算下列各题,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238+ 326= 1629+ 527= 715+ 8605=(3)填空:一个加数是239,另一个加数是6805,和是( )。2.发展题: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五、板书设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例1: 2 4 3+ 1 3 23 7 5例 2: 270+58=3282 7 0+ 5 83 2 8例 3: 809+ 3764= 45733 7 6 4+ 8 0 94 5 7 3加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中的习题。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投影片)30+ 70+ 10 50+ 60+ 10 200+ 500+ 100200+300+ 1002.坚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3.讨论:你们从中发现什么?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让学生知道: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42423+856=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启发学生进行验算。4.提示学生,不写第二个竖式,是否也可以验算,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也可以用原来的坚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5.反馈练习“做一做”第3题。6.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1.基本练习计算练习二十第2题的前两题,口述验算(两种方法)2.综合练习投影出示练习二十第1题小组竞赛看哪组做得正确,练习二十第3题。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坚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五、布置作业1.练习二十第2题的后两个小题2.练习二十第4题六、板书设计加法的验算3764 + 809= 45733 7 6 4+ 8 0 94 5 7 3例 4 2423+ 856= 32792 4 2 3+ 8 5 63 2 7 9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教材75页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二十一中的1-7题。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类推,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连续几次运用进位加。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投影出示)练习二十一第3题2.笔算(指名板演)385+ 705= 596+ 83=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我们复习了口算和不连续进位加的笔算,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如果把笔算的第一题改变一下数字,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还会计算吗?2.教学例5。出示例5:求385和765的和。让学生自己试算。同桌讨论:在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订正时,使学生明确: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把进上来的1加上。2、“做一做”第2题3.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1.练习二十一第2题,订正时并说一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组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四、全课小结师生针对计算过程和应注意问题共同小结。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5-7题六、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例5 385 + 765= 11503 8 5+ 7 6 31 1 5 0连加教学内容:教材78页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二中的第l-5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l.比较熟练地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2.进一步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的简便运算。(二)能力训练点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初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三个数连加笔算方法及凑十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个数连加。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连加口算,粮食图,学生用的空白没影片若干张等)小黑板。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投影分别出示)6+4+9 7+4+3 6+2+4 6+8+2 3+6+7 6+5+8口答结果,并说出算理。指名口答得数,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找出简便的算法。强调:以后口算几个一位数连加时,能简算的就简算。2.用竖式计算88 + 185 97 + 105指定两名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重点强化“满十进一”的法则。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6。教师投影出示粮食“口袋”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根据图意列算式,使学生口述:有三袋粮食,分别重88千克,97千克,105千克。求一共重多少千克?列式:88+ 97+ 105=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个数连加的新方法。(板书课题:连加)2、回想:按照以前学的怎样笔算三个数连加。启发学生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明确: 用两个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出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把两个竖式连着的简便写法。3、点拨算法:教师:以前计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计算。从这节课起,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教师进一步强化,写竖式时也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也是从个位加起。4、学生试做。让学生动笔试算,如果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同桌可以商量。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5、指导算法。提问:在计算时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三个数相加,和满20,向十位进2。引导学生小结: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提问:三个数相加,有没有向前一位进3的可能?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知道:最大的一位数是9,三个一位数相加的和最大是27,所以最多只能向前一位进2。6、反馈练习。( l )教师板书例 7 702+ 2984+ 368=( 2 )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1.三个数相加,能简算地要简算。2.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汇报交流情况。(3)学生尝试计算。(4)让学生说算理。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完成94页“做一做”。三、巩固发展1.分组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文字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一个坚式计第三个数连加,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有时还可以用凑十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二第4题。六、板书设计连加例 6: 88+ 97 +105 = 290(千克)8 89 7+ 1 0 52 9 0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82-83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三 l-4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板演85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练习二十三第4题,订正时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指导学生操作。教师提要求,学生摆学具: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6个三角形,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使学生明确:圆片少,三角形多。列式计算: 6-4=2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门)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第二行摆_个三角形。说一说是怎样摆的?(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8(l)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8朵,红花比黄花多2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知道什么?使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红花比黄花多6朵,也可以怎么说?使学生明确:红花比黄花多6朵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6朵。(4)列式计算 9+ 6= 15(朵)(5)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3.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2.“做一做”第2题三、巩固发展1.猜数游戏(l)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2)同桌同学互相活动。2.拍手游戏(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3.看书质疑。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l、2题。六、板书设计应用题例8: 黄花8朵,红花比黄花多2朵。红花有多少朵?9+ 6= 15(朵)答:红花有15朵。应用题的对比(1)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三第58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二、探究新知l.投影出示例9。2.小组活动。(l)议一议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师出示图片或投影片。(2)通过议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2题已知的第2个条件。第一题用减法计算,第二题用加法计算。3.独立解答(1) 填空。(2)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反馈练习“做一做”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发展1.完成84页的做一做。2.练习二十三第5题。学生议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了解数量关系,口头计算。3.练习二十三第7、8题。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例9:(1)有黄花36朵,红花54朵。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54-36=18(朵)答:红花比黄花多18朵。(3) 有黄花36朵,红花比黄花多18朵。红花有多少朵?36+18=54(朵)答:红花有54朵。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88-89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四 l-4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完成88页的复习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0。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5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少2个。第二行摆_个三角形。说一说是怎样摆的?(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11。(l)出示例11,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有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黄花有多少朵?(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知道什么?使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黄花比红花少6朵,也可以怎么说?使学生明确:黄花比红花少6朵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6朵。(4)列式计算 9+ 6= 15(朵)(5)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3.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2.“做一做”第2题三、巩固发展看书质疑。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l、2题。六、板书设计应用题例8: 有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 6朵。黄花有多少朵?15-6=8(朵)答:黄花有8朵。应用题的对比(2)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四第58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二、探究新知l.投影出示例12。2.小组活动。(l)议一议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师出示图片或投影片。(2)通过议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2题已知的第2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3.独立解答(4) 填空。(5)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反馈练习“做一做”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发展1.练习二十四第8题2.练习二十四第5题,出示投影片。学生议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了解数量关系,口头计算。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第6、7题。六、板书设计应用题例12(1)有红花54朵,黄花36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54-36=18(朵)答:黄花比红花少18朵。(2)有红花54朵,黄花比红花少18朵。黄花有多少朵?54-18=36(朵)答:黄花有36朵。不连续退位减教学内容:教材第94-95页,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五中的14题。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确进行计算。2.总结减法计算中应注意的地方。(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2.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检验的好习惯,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和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投影出示)120-80 140-70 1200-800 l100-400 1300700 1400-8002.53减26得多少?用坚式算出来,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两位数减法要注意的地方。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用坚式进行计算,并板演。(3)启发学生想一想,计算时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计算三位数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教学例2(l)出示例2(2)启发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启发学生思考。(4)引导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上10再减。3.教学例3(l)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试算,你们发现了什么?(个位、百位不够减)(2)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百位不够减,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在百位上加上10再减。(3)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4.归纳总结:(l)交流汇报使学生明确: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 10再减。(2)引导学生议论:三、四位数的减法和两位数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阅读教材95页:三、四位数的减法,也要注意三条:(4)反馈练习三、巩固发展。1.分组讨论并计算,95页“做一做”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3题。2.看书质疑。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所学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五第2、4题。六、板书设计。百 十 个 百 十 个3 7 6 3 1 9 1 3 2 1 7 62 4 4 1 4 31230-425=8051 2 3 0 4 2 58 0 5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的第59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教学步骤:一、 复习1. 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 按课本第112页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二、 新授1. 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2. 教学例4。(1)出示:4736 826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3) 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教师还要指出:如果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板书如下:3. 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三、 巩固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齐读验算的方法。课本第97页“做一做”习题第1 3题。四、 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五第5 7题。五、 课后练习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六、 板书设计减法的验算4736-826=39104 7 3 6 3 9 1 0 8 2 6 验算: + 8 2 63 9 1 0 4 7 3 6连续退位减教学内容:教材第99负例5、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六第l-3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11-7 129 10-6 10-812-3 16-4 20-5 14 82.笔算:(指名板演)394 76 3264- 236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十几减几的口算和退位的笔算减法,今天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2.教学例5板书例5借助计数器拨数。让学生试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个位、十位连续不够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有退位点,应该少看1再向前一位退位,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让学生借助板书再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3.及时反馈,强化算理:4.教学例6(1)板书例6让学生观察笔算的算式,发现个位、十位、百位都不够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例5的计算方法,说一说怎样计算。(特别是十位,原来是够减的,但被个位退1后就不够减了,要向百位退位)再让学生观察百位和千位上数的特点,留给学生自己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让学生看坚式和各位上的计算过程,自己再说一说算理。5.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第五题后3小题。分组练习,指定两名学生完成在投影片上。利用投影订正,并让学生口述其中两题的计算过程。完成“做一做”第二题。分组练习,指定两名学生完成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强调,做题时要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三。巩固发展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小给本课所学的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六第2、3题。六、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例5: 4 3 1 9 73 3 4例6:5120-3826=12945 1 2 0 3 8 2 61 2 9 4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教学内容:教材103负例7、例8,完成“做一徽’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七中的第1.2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2.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0-43 120-30 12080 7000-2019二、探究新知1. 引人新课。教师: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教学例7(l)动手操作,感知算理(2)坚式计算,明确算理。引导学生在以上计算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并试算。(3)教师巡视,重点帮助有困难的组。引导学生汇报:让学生借助板书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教师: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0不够减,退位后看成10再去减,哪一位上的0有退位点,退位后看成9再去减。(4)反馈练习。计算并口述算理:401一124 605-378(5)教师小结:3.教学例8提问:这道题与例7有什么不同?(在课题上补充“末尾”)教师问:个位不够减,十位,百位上都是0,应该怎么退位呢?退位后各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分组讨论。讨论后引导学生回答:个位上不够减,因为十位、百位上都是0,所以要从千位退一。这样千位上由3变成2,百位由0变成9,十位由0变成9。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个位、十位上的结果。百位、千位上的计算留给学生试算。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做在课本上。引导学生小结:计算被减数末尾数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时,十位、百位是儿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4.反馈练习5.如果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用坚式进行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6.完成“做一做”第2题。7.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计算:40201345= 3000-1368=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被减数中间的0退1后作9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被减数退位后每位上的数的变化情况。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七第三题的前4小题和第2题。六、板书设计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例7: 3 0 2 1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