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ppt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ppt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ppt_第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ppt_第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研究与应用,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走进教育信息化, (010)68907794,王陆 教授,2,报 告 提 纲,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四、教学案例 五、我们应该怎样做?, (010)68907794,3,教育信息化指,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4,教育信息化特征 从技术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数字化 多媒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材多媒化 资源全球化 教学个性化 学习自主化 任务合作化 管理自动化 环境虚拟化,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5,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统筹规划建设,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6,二、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教学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举例: 张景中院士撰写的初中平面几何教学大纲 张景中院士撰写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大纲 张景中院士撰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案例:,7,知 识 为 中 心,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以 资 源 为 中 心,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全 方 位 整 合,教育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二、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8, (010)68907794,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及教师教育、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要素: 1、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 网络环境(硬件) 教学支撑平台(软件) 学科知识平台(软件)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讯工具CMC(软件) 2、数字化学习资源 3、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 (010)68907794,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10, (010)68907794,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11,校园网,中学生数学学习网站 ,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Z+Z智能知识平台,“校校通”工程建设 “班班通”,首师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建设,张景中院士及广州大学软件所 建设,各实验基地的中学教师和教育硕士建设,学生,教 师,首师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建设,多媒体数学课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架构:,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12,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实践(北海中学曹钟鹏老师): 教学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初中平面几何) 1)教师布置任务:利用菱形的性质画菱形。 2)搭脚手架:教师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用课件给菱形建立概念框架。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即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出支架,不断帮助学生攀升。 4)教师做总结,并给出评价。,四、教学案例分析,13,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实践(首师附薛钟俊老师) 教学内容为:点的轨迹(高中解析几何) 1)教师 “抛锚”: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意味的问题; 2)让学生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 3)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去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最后播放自己的或某位同学的课件,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和分析软件表现的内容及其特点。 5)全班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010)68907794,四、教学案例分析,14,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实践(阜成路中学刘萍老师) 教学内容为旋转体(立体几何) 呈现基本情境 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 用多种习题和练习方式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 思维发展训练 教师问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有针对的练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把涉及到的曲面问题也提出来了)。, (010)68907794,、四、教学案例分析,15,一般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多模式的整合:,四、教学案例,16,假如想申请培训者培训基地,那么,五、我们应该怎样做?,17,假如想申请子课题,那么,五、我们应该怎样做?,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研究及教学实践; 2 网络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研究及教学实践; 3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研究及教学实践; 4 基于网络化学习社区的协作学习方法及教学实践 5 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研究及教学实践; 6 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研究及教学实践; 7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研究及教学实践;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研究;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与资源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10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11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教学实践研究; 1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及教学实践; 13 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全体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与应用; 14 新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