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7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7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7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7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3、34页7的认识及练习七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7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7表示的实际意义及序数7。2.掌握1至7的顺序、大小、组成,会读会写7。3.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掌握7的组成。教学难点:掌握7的组成。教具准备: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红、蓝色三角形卡片,鱼图印刷体,练习格学具准备:小棒、7个三角形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0数到6,再从6倒数到0。2.对口令:3.按小组报数,每组第一个学生报1,第二个学生报2再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你报的是几?是本组的第几个小朋友?你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二、新课教学1.数数7。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喂鸡)你们在家里会帮家长做事吗?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看图数一数有几只母鸡?几只公鸡?一共有几只鸡?能不能分两次说?(1只公鸡和6只母鸡,或左边3只鸡,右边4只鸡,或说成左边6只鸡,右边1只鸡等。)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图里有7只鸡,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我们今天就学习7。板书7:教师领读数字7,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3页主题图下面的印刷体数字7。问:7像什么?教师对回答得好的给予肯定,并说明7像镰刀,是一笔写成的。教师出示7根小棒,看谁数得好,让学生出声数。再让学生摆出7根小棒,教师巡视,好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数量是7的人或物的例子,指24名学生说一说。2.教学7以内数的顺序。出示计数器:请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6颗珠子,问:6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颗珠子?6添上几就是7?教师再演示一遍,让学生再数一遍。出示写有06的直尺图,指导学生观察并回答:a.直尺的起点是从哪边开始?用什么数字表示?b.尺子一共有几段?(6段)。c.从0l是几段?d.6前面有几个这样的一段?(6里面有6个一)e.现在再添上一段,()里应填上什么数?f.那么从07有几个这样的一段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顺次指着刻度线上的数,学生顺次读0、1、2、3、4、5、6、7。g.教师指着直尺图问:7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比6多1,6比7少1,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h.学生独立填空:02463.比较6和7的大小。出示点子图。(左边放6个,右边放1个)问:左边几个点子?右边几个点子?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回答,老师在点子图下面分别写6和7)问:6和7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6和7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学生边回答边书空)教师在中,填写。交换两张6和7的点子图。问:6和7比较,6小于7,那么7和6比较它们中间该用什么符号?学生边回答边书空。同时教师板书76,然后齐读67,76。引导学生观察,67,76,说明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开口总是对着大数。课间活动。4.教学7的组成。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7个,把它们分成两堆。问:你能分出几种不同的两堆?怎样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漏掉?教师巡视,分得好的给予表扬。指名说出不同的分法(说得对的教师给予表扬),教师再按顺序演示一遍,边演示边板书:问:看到这每一组,你还能想到另一组吗?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练习7的组成。a.齐读7的组成。b.师生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35.教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出示课本第34页的鱼图,教师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分步让学生画。教师总结:7表示7个的7,也表示第7个的7做练习七第2题。先看第一行:问:里应填什么数,并填写。再看第二行: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填,集体订正。6.指导书写数字7。教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写一个7,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写法,然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quot;7是一笔写成的。引导学生书空12遍。在课本的练习格里描和写。三、新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7,7的数法,认识了7以内的顺序、7的组成,还认识了7表示几个和第几个,还学了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四、课堂练习1.拍掌填数126指一名学生填数,其他的学生拍掌。被指定的一名学生听到拍几下就填几。2.数字排列游戏。教师拿出两组07的8张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要求先按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再按从小到大排列,比赛结束后,拍掌鼓励,为得第1名的队拍7下掌,得第2名的队拍6下掌。“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在练习册的写字格里写一行7,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