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pt_第1页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pt_第2页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pt_第3页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pt_第4页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路媛芸,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改革 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建立并启动的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研讨新标准新教材,从九九年开始到2002年8月结束是酝酿准备阶段;从2002年九月新学年开始在实验区试用,并逐步扩大试验范围,到2004年年中结束是试点实验阶段;从2005年新学年到2008年,所有基础教育全部使用新的课程教材是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是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年 关于课程改革所引发的争论(2005年) 新闻媒体、民间会议、网络上的讨论沸沸扬扬 教育理论界的学术争论(王策三、钟启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 一些课程标准受到质疑(语文、科学、物理) 高中课改进程减缓,(新课改初期) 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案例一】,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谈谈你对这个这个案例的看法 ),探因,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案例二】,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 1、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3、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 4、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5、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 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谈谈你对这个案例的看法 ),探因,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时风头正盛。,综上,两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时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我们要透过新课改中形形色色似是而非的迷雾,向着语文的本质靠拢,再靠拢;向着语文的根前进,再前进。我们必须立足于课堂,实事求是,在不断反思中把握语文的脉搏。为什么我们老是重复着历史的教训?,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一、课程观的变化 1、从课程的价值来看,变“单一理解”为“多元解读” 。 2、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变“单一目标”为“多维目标”。 3、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变“学习层面”为 “发展层面”。 4、从课程的资源来看,变“教材唯一”为“生活整合”。,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二、教学观的变化 1、以人为本,让课堂教学返朴归真。 2、平等对话,让课堂教学同构共享。 3、实践体验,让课堂教学灵性闪光。 4、预设生成,让课堂教与学相得益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三)师生观的变化 1、变“教父”为倾听者 2、变“灌输者”为引导者 3、变“裁判员”为欣赏者,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四)评价观的变化 1、变甄别选拔为促进发展 2、变注重结果为注重过程 3、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课堂教学应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1、重了“形式”轻了“实效”。 2、“自主”变成了“自流”。 3、“对话”变成了“问答”。 4、重了“感悟”轻了“基础”。,四、今后课改的思路,1、继续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 研究制度的建设。 2、强化教学管理。 3、加强课题研究。 4、尝试评价改革。,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上下功夫 调:调整认识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题; 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 等),改变例题、习题; 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 组:重组教学内容; 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原则 1、从学科课程标准出发的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从具体的教学情景出发的原则; 4、从已有的教学资源出发的原则;,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意义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更好地尊重学生差异;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技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赞可夫,一、教学情境是师生共创生命体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1.教学情境,是师生和谐交融的情感关系。 2.教学情境,是与文本情意统一的教学氛围。 3.教学情境,是师生积极参与的愤悱状态。 4.教学情境,是师生互动中彼此的赏识。,二主要教学情境的创设,1.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学过程不仅应从问题开始,而且应以问题为终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而且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2.创设交际情境。变“个人竞争”为“交流合作”。 最有活力的文化是开放的、合作的、善于融合的文化。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4.创设操作情境,增强学生思维。,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 实验表明:人对知识的吸收,如果听和看的话,只能吸收50%,加上动作的话,则能吸收90%。 5.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生活处处有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教学重视创新,你在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创新教学情境的?,一位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生:清水怎么会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呢?水淋在身上很不舒服,为什么泼的水越多,幸福就越多呢? 师(面带微笑):你读书真认真,还很爱思考。(教师并未对学生批评,学生高兴地坐下。) 师:某某同学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商量商量,帮他回答好吗?,(学生自由结合商讨:读课文、翻阅手中的资料。讨论结束,学生交流。) 生1:泼水节“一年一度”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生2:清水不是一般的清水,清水里“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生3:介绍了泼水节的来历。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体会到了泼水节给傣族人民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用一句话回答就行了:“这是傣族人民的习俗。”而这位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先对这位提问的同学进行了及时的表扬、鼓励,使其高兴地坐下,然后把问题又教给了学生,让他们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创设了一种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你对此有何看法?,下面是湖北语文教学新秀特级教师蒋卉在瀑布一课中的教学设计: 简单步骤如下: 1 范读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 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动脑思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同学们在一起交流学习收获。,交流方式设计如下: 1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练读课文; 2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瀑布画下来; 3 愿做导游的同学,请给我们介绍瀑布的样子。 4 愿当老师的同学,请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我们听。 5 喜欢表演的同学,也可以演演游人看见瀑布前、后的表情变化。 谈谈你对这一教学设计的看法。,新课程下的师生互动与沟通技能,老师,您知道我们的需要吗?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教师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导者。打个比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不是焦点访谈式的独白,用一个个材料证明主持人的观点,让你去接受,而是实话实说式的对话,话题选定以确定的目标、问题的引动以产生体悟,对话交流以呈现思想,点拨归理而渗透观点。” (实录),一、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互动与沟通技能,1.互动与沟通的前提重民主和平等。 2.互动与沟通注重双向言语交流。 “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实录),3.互动与沟通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 以师生心灵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重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讲求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与共鸣。师生双方均可以从互动与沟通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 4.互动与沟通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二、新课程下的师生互动技能,1.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2.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环节。 3.抓教法和学法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4.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5.教师在课堂上巧设提问。,三、新课程下的沟通技能,(一)沟通的主要方式 1.面对面谈话式沟通。 2.电话及网上沟通。 3.书信交流沟通。 4.周记和作业沟通。,(二)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1.讲求师生平等,注意语调语气。 课堂教学新旧语对比: (1)你说得不错。 你解释得很精练,比老师说得更有道理。 (2)哪位同学比他读得好一点? 这一遍比前一遍好多了!再读一遍会更棒! (3)上课不要三心二意,心思都放在哪了?好好听课! 老师再说一遍,请你仔细听后再回答。,(4)自己独立思考,不许交头接耳。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吧。 (5)我们来齐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6)现在老师把标准答案写下来,你们抄在笔记本上背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广泛发表意见只要能说服对手就行。 2.注意学生教学方式上的沟通。 3.注重学生沟通习惯的培养。,四、新课程下的提问技能,(一)提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2.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 3.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 4.提问用语要简明扼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接受水平。,5.设计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 6.把握好教学进程与问题的关系。 7.提问时要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8.提问后不要随意地解释和重复。 9.提问后要注意学生的回答。 10.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给予认真的分析和评价。,(二)引导学生主动地问,1.平等沟通,让学生“敢”问。 2.给学生创造问的空间,促使学生“想”问。 3.质疑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会“问”。 4.帮学生提高应答提问的自信,引导学生“乐”问。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一味表扬正和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课堂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一、课堂教学调控是搞好教学的必然 1.课堂教学调控技能的构成要素。 (1)应变能力。 (2)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情绪控制能力。 (4)表达能力。,2.课堂教学调控包括言语调控和非言语调控。 (1)言语调控。 (2)非言语调控。 A、身体言语调控。 B、人际距离。 C、 停顿。 3.新课程课堂教学调控技能调控什么 (1)调控课堂中“教”的行为。 (2)调控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学习行为。,二、新课程下对学生的关注,特级教师钱梦龙说:“今天,我对我的每一个学生也要影响一辈子,一走进教室,面对45个学生,我感到他们都是能够成长。” 1.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分层教学。 培根说:“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2.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要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去选择和确认最优的方法,让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从别人的方法中吸取经验兼受并蓄,从而找到最佳的学习方式。 3.关注学困生。 树立这样的育人理念: 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是相同的规格。,三、新课程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控,(一)对自主学习小组的调控。 1.学习小组的规模。 2.小组成员的组成。 3.小组的组成应是动态性和稳定性的结合。,(二)要对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 1.要让全体学生明确探求学习的方向。 2.要想办法采用一些表现形式将学生探求学习的情况即时显示出来,反馈给其他同学,反馈给老师,要利于教师和学生对探求活动的调控。 3.要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 4.要让学生在探求学习活动中进行反思。,四、新课程下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调控,(一)要精心筛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二)要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三)教师要灵活参与,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应该做什么?,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声音过大时,教师要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移近些。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7.学生探究的结果各式各样,教师对学生探究结果必须做一定的评价。 特级教师靳家彦说:“我们经常说学生做主体,这句话真正做起来实在不容易。要让学生做主体,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一个不会思考,不会学习,习惯于让老师牵着走的学生,即使给他时间,给他机会,他也做不了学习的主人,成不了主体。无论在哪一个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活跃的思维,没有独创的思路,做主体就是一句空话。”,时时不忘提醒自己: 新课改前注重教学技巧,现在我应该注重什么? 我是个富有激情,拥有生活情趣,能敏锐地感受诗意的教师吗? 我是个乐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吗?,一个粉笔点的故事,一位外国教育家来到中国考察。他来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教室的小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小白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接着,这位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的初一年级教室,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提了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茫然:“这是干什么?”专家语调轻轻地解释:“没有什么意思,只是问,这是什么?”全班同学这才释然,齐声回答:“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还不尽人意,这则事例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思:这不正是我们以往的强求一致,整齐划一的悲剧吗?我们的学生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我们的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我们的教学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作为老师,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创新,才能听到我们学生更多更美的“杂音”,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教学重视创新,你在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创新教学情境的?,一位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一位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