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满 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1.5分,共15分)1.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輮以为轮 D.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爱珍器重宝 爱:吝惜 B. 谨庠序之教 谨:认真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借助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扩张)巴、蜀 率(率领)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B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赠送)之C吾师(学习)道也 是故圣益圣(圣明),愚益愚 D此去经(经过)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梦啼妆泪红阑干(栏杆) 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铸以为金人十二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 叩关 度长挈大 羽扇纶巾B迁徒 须臾 约从离横 畏葸不前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钿头银蓖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6.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三方英雄各显其能,以下事迹与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苦肉计黄盖 横槊赋诗孙权 连环计诸葛亮 诈降书阚泽B.苦肉计黄忠 横槊赋诗曹操 连环计诸葛亮 诈降书赵云C.苦肉计黄盖 横槊赋诗曹操 连环计庞统 诈降书阚泽D.苦肉计黄忠 横槊赋诗孙权 连环计庞统 诈降书赵云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家,提出“性善论”,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B.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C. “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等。D.苏轼,字子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开“豪放派”先河。8.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A杜牧 李白 白居易 蒲松龄B杜甫 李白 陆游 苏轼 C杜牧 欧阳修 陆游 苏轼D杜甫 欧阳修 白居易 蒲松龄9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红巾翠袖,揾英雄泪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终岁不闻丝竹声10. 对下面文段中画线句是否有语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密切,超出其它任何一种文艺形式。老百姓可以不读小说,不听戏,不看电影,唯独不能没有对联。有学者说:“没有一种文学体裁能像对联这样家喻户晓,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说,这份遗产就值得珍视。”A.都无语病。 B.都有语病。C.无语病,有语病。 D.有语病,无语病。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每题1.5分,共6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有宁越、徐尚、杜赫之属为之谋C其可怪也欤!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B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14分)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乃退僻邪而进忠正 进:提拔 B. 谓先寤所以存亡 寤:明白 C. 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诘:问罪 D. 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谢:推辞1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 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 B若吾生者,何以食为 为禽兽食 C吾被服而立 枕御膝而卧 D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御以块自易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18下列用来描述宋昭公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痛改前非 B. 革故鼎新 C. 迷途知返 D. 幡然悔悟19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三)诗歌阅读 (共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 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注释杭州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此月中种也”,中秋之夜,寺中有桂子坠落。洛城,即洛阳。创作本词时刘与白都在洛阳。裛,通“浥”,沾湿。嚬,通“颦”,皱眉。2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白词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后以“山寺寻桂”“枕上看潮”两幅场景抒情表意。B.“寻桂”一句实中有虚,“看潮”一句静中有动,两句皆景中有人,情趣盎然。C.刘词中独坐之愁人,与风中柳枝、带露兰草形成意境隽永的图画,构思新巧。D.两首词同一词调,且都是回忆江南春色之作,但具体内容与情感却不尽相同。21.请用两个词概括白居易词中表达的对杭州的感情: 、 。(2分)22.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23.根据要求,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10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_,_”。(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并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3)师说中阐述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时,认为老师可以为弟子,弟子可以成老师,原因不过是“_,_”。(4)荀子劝学中以好马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_,_。(5)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暴政,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_,_。四、名著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4-30题。(21分)材料一: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刚到了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见了宝玉,便迎上去,口内说道:“芸哥儿请安,在后门口等着,叫我送来的。”宝玉打开看时,写道是: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男芸跪书。宝玉看了,笑道:“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道:“还有两盆花儿。”宝玉道:“你出去说,我知道了,难为他想着。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以为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 “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24.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花笺:jin,书信 B. 数遣:shu,屡次C. 盘桓:hng,徘徊 D. 棹雪:zho,划动25. 阅读探春和贾芸的书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条古人写书信的基本格式(3分)_ _26. 诗社中人人都有别号:林黛玉为“潇湘妃子”,李纨为“稻香老农”,宝钗为“蘅芜君”,宝玉为“绛洞花主”,请任选黛玉、李纨、宝钗、宝玉中一人的别号,结合红楼梦文本,分析人物与别号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00字)(6分)材料二: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算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便蘸笔至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了一个“蘅”字。宝玉忙道:“好姐姐,第二个我已经有了四句了,你让我作罢。”宝钗笑道:“我好容易有了一首,你就忙的这样。”黛玉也不说话,接过笔来把第八个问菊勾了,接着把第十一个菊梦也勾了,也赘一个“潇”字。宝玉也拿起笔来,将第二个访菊也勾了,也赘上一个“绛”字。探春走来看看道:“竟没有人作簪菊,让我作这簪菊。”又指看宝玉笑道:“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 说着,只见史湘云走来,将第四第五对菊供菊一连两个都勾了,也赘上一个“湘”字。探春道:“你也该起个号。”湘云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众人都道有理,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又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某人作的底下赘明某人的号。李纨等从头看起: 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 )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 )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 )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 )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句也敌的过了。”探春又道:“秋无迹,梦有知,把个( )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 )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湘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说的大家都笑了。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27. 文中括号内的字,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供、忆、簪 B. 对、忆、画C. 对、梦、簪 D. 供、梦、画28. “喃喃负手扣东篱”一句中使用了某位古代诗人的典故,请从下面的诗句中找出涉及这位诗人的选项(2分)(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 甫秋兴)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C.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 稹菊花)D.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 轼赠刘景文)29. 咏菊内容上属于咏物诗,体裁上属于_诗。(1分)30. 李纨评诗:“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问菊的“问”乃题眼,请概括潇湘妃子在诗中“问”了“菊”哪些问题?问菊表达了潇湘妃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五、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3134题。(14分)搬 家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做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做李城。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城?! 你确定你叫李城?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他们是搬家公司的, 爱心搬家公司。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自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是李城一个礼拜前送来的,我没有吃完,蔫了,一棵已经没有根的青菜居然开出了一串花。 我蹲在墙角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生命的顽强绽放使我泪水潸然。李城很喜欢在干完活后倚在门框上问我小说的事。你写过多少个李城?李城多大年纪了?怎么给他取李城这个名字?可以不把他写死吗?这篇还有多少字结尾?这些问题是不必回答的, 很多时候他只是自言自语,之后总是告诉我小说里的李城跟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的,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他的未来呢。后来,搬家公司倒闭,他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对于这个工作,他很满意,住工棚,可以省下住铁皮屋的租金。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如果不知道年龄,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李城说他这些天都在最高的地方干活,风吹得人摇摇晃晃。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城干活的场景,还有他的工友们,像蜘蛛侠似的攀援在高楼的四壁,他们吊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用混凝土一点点地将楼房喂大。楼长高了,结实了,漂亮了,他们也离开了,城里的人蜂拥而至,他们不会想起这座楼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只会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当我用“摇摇晃晃”这个词语描述李城时,我也曾想过, 李城某一天会不会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摇晃晃飘落下来。不过,我的想法并非完全准确,但相似的是,李城的确从一幢楼上摔下来了。我没有在现场,所以不能准确描述那一时刻。李城形容自己就像小鸟那样飞了起来,他并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十分想念老家年迈的父母,还有他的傻姐姐。那些他曾经搬运过的脚手架,救了他一命。从外表看,他几乎完好无损,但体内像经历了一场地震。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只能休息。李城躺在工棚的钢丝床上,似乎很平静,把我带给他的小说读了又读, 甚至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问我正在写的小说里的李城是什么样儿的呢。两个月后,李城有了新工作,在一家化工厂做门卫,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恐怕连这样的“门卫”都干不了了。没到年底,他回到了小官庄。按照李城说的路线下车后沿着一条石子路向西,过一个小桥,再沿着大堤向前走一段路,便是小官庄了。那片他描述过很多次的梨园,应该就在大堤下,还有桃园,柿子园,还有落满松针的松树。然而,这些,我都没看到,大堤上没有树,草皮之下的沙土已经裸露出来,一辆拖拉机正在挖土。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地里的庄稼毫无生机。不少树木被砍伐掉了,树桩还是新的,村庄裸露出来,显得胆怯而瘦弱。我顿时明白李城向我描述的小官庄, 应该是它曾经的样子,是李城记忆里的模样。李城特别消瘦,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十分难过,一路上幻想了很多结果,全部破灭。我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和那个骑自行车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仿佛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还记得那个人总是春风拂面,一脸笑容,他的声音清脆而干净,他喜欢帮我搬书,总是从高高的人字梯上噌地跳下来;他还和我争论小说里的人物,不能接受我将他们写成懦夫;还有,他的乐观让我从丧妻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那天的阳光很好,一直照到李城床边。屋外特别安静,阳光一点点地移动,爬向我们的身体,仿佛从没感受过的轻柔与温暖。它一点点地攀登上来,向李城的身上移过去,阳光普照着,从不会对谁吝啬。我记不请自己后来是怎么离开这间屋子,离开小官庄的,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李城说,他找我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能帮帮他。我点头,身体向他倾斜,以便能听清他断断续续的声音。李城说,他想搬家,希望我能将他搬进小说里,和之前任何一个“李城”的命运都不一样,他希望,在小说里,他有一个美好未来,当然,还要有他的父母和傻姐姐。(取材于汤成难同名小说)3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风和日丽:平静温暖,不忧不惧 B 鸡零狗碎:形容事情零碎细小C 潸然:流泪的样子 D 攀登:抓住某物向上爬32.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说开篇写即使没有地址和坐车路线,“我”也自信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侧面体现“我”对李城感情深厚。B城里的人们热衷于买房炒房,没有人会注意到建造楼房的李城和他的工友们,表达了作者对城里人深深的批判。C当我真的来到小官庄时,目力所及的景象与李城跟我描述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不禁引人深思形成反差的原因。D小说聚焦普通农民工的生活,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却在平淡的叙述中自有一份感人至深的力量。33. 文中三次写到李城的“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每一次的用意。(6分)34.结尾为什么说“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4分)六、写作。(60分) 35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人们将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叫作“碎片化阅读”。今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某史学博士: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某诗人: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某学者:我不排斥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某政协委员: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你怎样看待“碎片化阅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与态度。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9年春季南侨中学高一年段第二阶段考试语 文 试 题答案1.D 2.B 3.B 4.C 5.A 6.C 7.C 8.B 9.A 10.D 11.C 12.D 13.C 14.A15. D 16. C 17. D 18. B19.(6分)我斋戒后准备的食物非常干净,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饭。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的,(人们)嫉妒(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会流亡在外(或:亡了国)。 【评分参考】句中“斋”“具”“日中”三个要点各1分,句中“不肖”“疾”“亡”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错误酌情扣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世上的君主有先醒悟的,有后醒悟的,有不醒悟的。 当年楚庄王即位,马上就清退奸佞,提拔忠诚正直的人,(让)有才能的人主掌楚国的事务。在这个时候,宋国、郑国无道,楚庄王包围讨伐郑宋两国,诸侯们都心悦诚服。在返程途中,经过申侯的属地。申侯进献饭食,但是到了中午楚庄王还是不吃,申侯很害怕,请罪说:“我斋戒之后准备的饭食已经非常清洁了,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我特来请罪。”楚庄王长叹道:“这不是你的罪过。我听说:一个国君是贤德的君主,还有开导教诲他的人,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一个国君是中等的君主,还有教导他的人,就可以称霸于诸侯;一个国君是下等愚昧的君主,他手下的臣子又没有比得上他的人,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现在我就是愚钝的下等国君,手下的群臣没有人比得上我,我担心楚国没有多久就不复存在了。我还听说,世上的贤者不会断绝。(既然)天下有贤人在,但是我偏偏得不到贤人(来辅佐)。像我这样活着,凭什么吃饭呀?”所以楚庄王因为思虑着得到贤人辅佐,到了中午都忘了吃饭。这就是所说先(于他人)明白(国家)存亡的原因的人,这就是先醒的人。 当年宋昭公出逃,到了边境,长叹道:“哎,我知道我流亡的原因了。我穿着美服站在朝堂之上,数百名侍奉者,没有一个人不说我英俊潇洒的;我发布命令裁决政事,数千朝臣没有一个不说我英明正确的。我在朝廷内外没有听到过有人说我的过失,因此我才到了这一步。我陷入困境真是理所应当的。”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白天学习正道,晚上讲给他人听,二年后,美名在宋国境内传颂,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他,让他重新担任国君,他也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等到已经逃亡在外,然后才明白存国保位的道理,这就是后醒的人。 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