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_第1页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_第2页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_第3页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_第4页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笔记一、词类(一) 名词1.“以前”、“以来”“以内”与“以后”2.“以前”与“从前”3.“以后”与“然后”4.“之间”、“之内(以内)”与“中间”5.“之间”、“之内(以内)”与“中间”6.“3年前”与“前3年”7.“头一天”与“前一天”8.“(在)上”、“(在)中“与下”9.“心里”与“心中”10.“时间”与“心中”11. “的时候”与“以后”12.“明天”与“第二天”13.“近”与“现在”14.“一天”、“有一天”与“有时”15.“刚才”、“刚”与“刚刚”16.“处处”与“到处”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二)数量词17.“二”与“两”18.“口”、“名”、“位”与“个”19.“只”、“头”、“条”、与“匹“20.“一群”、“一批”与“一堆”21.“次”、“下”、“趟”与“遍”22.“10多斤”与“10斤多”24.“一个个”与“个个”25.“一一”是“二”吗?(三) 动词26.“要”与“想”27.“愿意”与“肯”28.“应该”与“必须”29.表示能力的“能”与“会”30.表示可能的“能”与“会”31.“(如果)就能”与“(如果)就会”32.“不能出来”、“不会出来”与“出不来”33.表示能力的“能”与“可以”34.表示可能的“能”与“可以”35.表示许可的“能”与“可以”36.“听了听”与“听(一)听”37.“来来回回”38.“我要帮忙他”为什么不对?39.“你别吵她的架”为什么不对?(四) 形容词40.“他很忙”与“他是很忙”41.“他胖,我不胖”42.“高高兴兴”与“高兴高兴”43.“很高兴”与“高高兴兴的”(五) 代词44.“人家”与“别人”45.“咋们”与“我们”46.“我穿的一双鞋”对吗?47.“这么”与“那么”48.“这么高”说的都是很高吗?49.“这么”与“这样”50.“很多”与“多少”51.“他胖,我不胖”52.“你想吃点什么”与“你要不要吃点什么”53.“怎么”与“怎样(怎么样)”54.“怎么”与“为什么”55.“多少”、“几”与“多”56.“别的”与“其他”57.“其余”与“其他”58.“其他”与“另外”59.“每”与“各”60.反问句中的“哪儿”与“怎么”(六) 副词61.“很”与“太”62.“不大”与“不太”63.“不大”与“大不”64.“不”与“没”65.“又”、“再”与“还”66.“又”能用于将来吗?67.“又”与“也”68.“想再看一遍”与“还想看一遍”69.“在吃点儿”与“洗干净了再吃”70.“才”71.“再”与“才”72.“不再”与“再不”73.“(比)再”与“(比)更”74.“并”与“又”75.“都”与“全”76.“全”与“全部”77.“都”与“净”78.“都”与“已经”79.“只”与“就”80.“马上”与“立刻”81.“一时”与“一下子”82.“马上”、“赶紧”、“连忙”与“一下子”83.“一时”、“一旦”与“一度”84.“一下子”与“忽然”85.表时间的“一直”与“总”86.表其他的“一直”与“总”87.“一直”与“从来”88.“一向”、“一贯”与“一直”、“从来”89.“根本”与“始终”90.“本来”与“原来”91.“比较”与“稍微”92.“有点儿”与“一点儿”93.“正”与“在”94.“一定”与“必须”95.“不必”与“不是必须”96.“肯定”与“一定”97.“居然”与“反而”98.“相反”与“反而”99.“倒”与“但”100.“却”与“但”101.反正102.“最后”与“终于”103.“幸亏”与“多亏”(七)介词104.“向”、“朝”与“往”105.“对”与“向”106.“给”107.“对于”和“关于”108.“对”与“对于”109.“在看来”与“对来说”110.“关于”与“至于”111.“为”与“为了”112.“从”与“自从”113.“由”与“被”114.“通过”与“经过”115.“按照”与“根据”(八)助词116.“的”、“地”与“得”117.的118.“她姐姐”和“小红的姐姐”119.“开车的人”与“开车的时间”120.“她穿着运动服”与“她正在穿运动服”121.“笑着点头”与“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122.“过着愉快的日子”与“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123.“了”都用于过去吗?124.过去的事件或情况都要用“了”吗?125.为什么“了”的位里不一样?126.“他不回国”与“他不回国了”127.“得了第1名”与“得了第l名了”128.句末“了”有哪几种用法?129.“他结了婚”与“他结过婚”130.“哪儿上车”与“哪儿上的车131.“他昨天来了”与“他昨夭来的”132.“坐了一小时”与“坐了一小时了”133.“吗”、“吧”与“啊”134.“不吗”与“不一吧”135.“不是吗”(九)连词136.“和”、“而”与“并”137.“她和我都想去”和“她和我说她想去”138.“和”与“及”139.“及”与“以及”二、句法(一)句子成分140.“来客人了”与“客人来了”141.“好文章”与“写好文章了”142.“看.见”与“见着”143.“叫住我们”与“叫我们”144.“来”与“去”145.“说起来”、“说下去”、“说出来”与“说出去”146.“想出(来)”、“想起(来)”与“想”147.“起来”与“下来”148.“起来”与“开始”149.“下来”与“下去”150.“过来”与“过去”151.“好好打”与“打得很好”152.“能进去吗”与“进得去吗”153.“吃不了”有几个意思?154.“写不清楚”与“写得不清楚”155.“学了一年汉语”与“来中国一年了”(二)语序156.“他那件新羊皮大衣”157.“他大概已经很久没给她打电话了”158.“我现在已经没有钱了”159.“都不”与“不都”160.“都明天去”与“明天都去”161.“可以不”与.不可以”162.“下午又看电影”与“又下午看电影”163.“他竟然来了”与“竟然是他来了”164.“在墙上挂地图”与“地图挂在墙上”165.“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三)特殊句型166.“桌子上有儿个苹果”167.“有”与“是”168.“他站起来唱了一首歌”与“他要玛丽再唱一首歌”169.“把”与.被”170.“把”与“使”171.“把”172.“连带一”与“又又一”173.“找人一问”与“找人问问”174.“大的大,小的小”与“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四)表示比较的方法175.“他跟我一样高”与“他有我这么高”176.“他来得比我早”与“他比我早来了一会儿”177.“他比我高得多”与“他比我高一点儿”178.“他不比我高”.与“他没我高”179.“他不如我高”与“他没我高”(五)表示强调的方法180.“是的”181.“连也/都”182.“非不可”(六)复句与关联词语183.“而”与“而且”184.“而”和“但(是)”185.“一边一边”186.“一面一面”、“一方面一方面”与“一来二来”187.“或者”与“还是”188.“不是就是”与“或者或者”189.“与其不如”与“宁可也不”、“宁可也要”190.“由于”与“因为”191.“因为”与“既然”192.“所以”与“因此”193.“因此”与“于是”194.“既然”、“如果”、“虽然”与“即使”195.“虽然”与“固然”196.“但是”、“只是”与“不过”197.“不管”与“尽管”198.“不管”与“任凭”199.“因为”与“为了”200.“为的是”与“以便”201.“从而”与“进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 Jasmine这本书确实提出了很多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近义词辨析,各种考试都可能考到,这里只是提炼一下,压缩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一,有些作了自己的解释,用斜体标出。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2. 以前/从前以前:表示过去,单用。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 从前:表示过去,单用。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3. 以后/后来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单用表示未来。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4. 后来/然后后来: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然后:连词。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5. 之间/之内/中间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小于等于某个范围。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6. 三年前/前三年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7. 头一天/前一天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8. 上/中/下上:某方面。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9. 心里/心中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我们厂中”不行。中:用于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或指感觉上范围无限大的事物。例如“空中”,“空里”不行。10. 时间/时候时间:可以用数字、数量表示。可以是点,也可以是段。例如“给我一点时间好吗?”“明天开会的时间是8点。” 时候:指某一特定的时刻。常常说“的时候”。但“什么时候?”问的是具体时间。11. 的时候/以后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吧12. 明天/第二天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下一天:某天的下一天13. 最近/现在最近:说话的前一段时间,或说话的后一段时间。 现在:说话的时候,或说话前后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14. 一天/有一天/有时一天:一昼夜,一个白天,过去的某一天。 有一天:过去的某一天,将来的某一天。 有时:有的时候。15. 刚才/刚/刚刚a. 意思不同刚才:说话前不久的那个时间,跟“现在”相对。刚:事情发生不久。与“很久”相对。还有恰好达到某一点或某种程度的意思。b. 词性用法不同刚才:时间名词,可作状语、主语 刚: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可以和“就”“又”连用表示前后两个动作中间时间很短,例如:“刚下课,他就冲出了教室。”某事即将发生但并未发生。例如“他刚要签字,电话就响了。”c. 否定形式不一样刚才:+没/不 刚:不是+刚刚:两个词都可以换成“刚刚”。16. 处处/到处a. 相同点都可以表示各个地方。b. 不同点到处:如后面是具体的动作,只能用“到处”。(即可抽象,可具体)处处:表示各个方面。(仅抽象)17. 二/两二:数字、序号、号码。重量、长度、容量也可用“二”。“二”在一些名词前,表示第二。“二楼”两:百、千、万前面。个位数、量词和一些可以作量词的名词前面一般用“两”。(这里是不是有点不好理解,就是说,我们可以说“一年”,那么“年”是可以作量词的,所以,在“年”的前面,就一般用“两”,类似的还有“两辆”、两岁)其实可以总结一下,其实就是说“二”是序数词,而“两”是基数词,为了区分才有了这两个不同的词,比较“二月”和“两个月”。18. 口/名/位/个口:家里有多少人的时候。 名:说明身份。例如“一名教师” 位:尊敬、礼貌 个:随便、口语。19. 只/头/各/匹只:比较广。(很多原来用其他量词的,现在都可以用“只”了)头:体形大。 条:细长。 匹:马、骆驼、骡子、狼。20. 一群/一批/一堆一群:聚集的人或动物。 一批:同一段时间中或一次出现多个东西或人。一堆:堆积的东西。21. 次/下/趟/遍次: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数量,也可用于名词前表示重复出现的事务。例如“这一次的毕业晚会请到了知名校友参加。” 下:时间很短的动作,或尝试。例如“她听了一下,觉得是鸟叫。” 趟:用于一来一去的动作和火车。(注意,火车的一来或一去叫“一趟”)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地完成一次。22. 10多斤/10斤多10多斤:1119斤 10斤多:(10,11)斤 把斤看成小数点,所以14.0是十多斤,而10.4是十斤多。 同样的,630000是60多万,63000是6万多。23. 个个/每个(量词重叠/每+量词)个个(量词重叠):一般要出现“都”。有强调的语气。不能说明宾语位置的事物。不能表示习惯性行为(个人认为并非如此。例如“他每次吃饭都要点蜡烛。”“他次次吃饭都要点蜡烛。”两种都可以说,而“他每次打完球就去洗澡。”能说,“他次次打完球就去洗澡。”不能说,是因为“次次”后面不能跟多种动作,例如同样不能说的是,“我次次先刷牙后吃早饭。”每个(每+量词):一般也要出现“都”;可以说明宾语位置的事物;可以表示习惯性行为(同样的,这里见上一个括号)。24. 一个个/个个名量词前有“一”:表示every sigle one,一般有“都”,这个“一”不能省。表示动作的方式,常有“地”,例如“一个个地走了出去。”数量多,例如“一排排杨树。”动量词前有“一”:表示重复多次,不能省“一”,例如“我一遍遍地检查我的拼写。”25. 一一表示一个一个地。例如“一一回复”。26. 要/想想:语气稍弱,想法,打算,不一定去做。和副词“有点儿”“很”“比较”搭配。 不想:没有打算。 要:强烈的愿望,是决定、决心。和副词“一定”“非”“决不”搭配。 不要:用来禁止别人。(台湾剧里会有“我不要去。”这种说法,感觉有点撒娇的味道。)27. 愿意/肯愿意:心里的感觉,心里面接受甚至喜欢去做。和“很”“非常”搭配。 肯:付出一定努力、作出一定牺牲。用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接受。在别人的要求下做某事,不加升读副词,自己主观付出,可以用“愿意”替换的情况下,可以加程度副词(但是我感觉,“他很肯吃苦。”还是读不通啊)28. 应该/必须应该:认为怎样做是正确的。猜测。 必须:不这样不行,一定要这样,没有别的选择。命令、决定;客观陈述。29. 表示能力的“能”和“会”会:通过学习具有的某种能力。没有某种能力只能用“不会”。强调技巧。 能:强调能力,(例如,“他会开车”是说他有这个技巧,“他能开车。”是说他今晚虽然太累了,但是还是可以去开车回家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水平、效率,例如“能吃5个馒头”;表示恢复某种能力。例如“他又能下地走路了。”30. 表示可能的“能”和“会”能:客观上有条件做某件事。例如“1块钱就能买到一本书。” 会:主观愿意或估计某事可能性(这里的估计还是根据那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估计)。例如“已经半个小时了,他不会来了。”31. (如果)就能/(如果)就会就能:达到某种目的。就会:出现某种结果。32. 不能出来/不会出来/出不来不能:不准许。多用于疑问或否定。(复习一下,能目前学到了三个意思,能力/可能/许可)不会:没有这种可能性。(主观可能性,即个人意愿)出不来:可能补语,没办法出来。(没能力出来,即客观可能性)33. 表示能力的“能”与“可以”能:善于做某事;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即“他真能说。”这里的“能”不能换成“可以”,但是“他能说一天一夜。”这里的“能”可以换成“可以”。)34. 表示可能的“能”与“可以”能问有没有可能有客观可能性没有可能有某种用途可以35. 表示许可的“能”与“可以”能:疑问句、否定句。可以: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36. 听了听/听一听动词重叠:动作时间短,次数少,如果是双音节动词,不加“一”,加“一下”;试着做某事;使语气柔和、客气;轻松、随便。37. 来来回回少数动词可以有AABB的重叠形式,表示量大。(这里似乎是作者忘记讲二者的区别了,简而言之就是,前者已发生,后者未发生,可表祈使)38. “我要帮忙他”为什么不对?帮助:完整的词,(或者说,两个词素都是动词性)。帮忙:是动宾结构离合词,可以拆开。离合词:不能加宾语;A了着过B;A时量补语/动量补语B;重叠是AAB39. “你别吵她的架”为什么不对?吵架是双方共同行为,单人不可控。相对的,“生气”则是单人行为,单人可控。如“你别生他的气。”40. 他很忙/他是很忙他很忙:描述。他是很忙:同意、肯定,“是”重读。41. 他胖,我不胖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含有比较义或回答问题。否则前面要加“很”等程度副词。42. 高高兴兴/高兴高兴形容词重叠一般为AABB,少量可以说ABAB,此时转变为动词。(有使动义)与之类似的词还有“热闹”“痛快”“轻松”等。43. 很高兴/高高兴兴的形容词重叠后,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所以不再加程度副词。(原文说形容词重叠有程度加深的意思,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比如“胖胖的”和“胖”,听起来后者程度更深,所以我改成了“表示程度”,不管是使之听起来可爱还是增加了描述义,总之是有了对程度的修饰,所以不再加其他程度副词。)44. 人家/别人别人人家其他人某些人某些人他或他们我(简单解释一下,“人家”不能用于“其他人”的意思就是不能用于“除了我方的其他人。”例如,“这里没别人,你就说吧。”)45. 咱们/我们咱们:包括说话人和谈话的对方在内。我们: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对方。46. “我穿的一双鞋”对吗?“一”表示不确指,当听话人知道是哪一个的时候应该用“这/那+(数)量词。”47. 这么/那么这么:指代的事物离说话人比较近。那么:指代的比较远。说不清远近的,两者皆可。48 这么高两种意思:程度高。so替代某种量度,this。49. 这么/这样区别在于,“这样”可以代替情况,例如“你怎么这样?”而“这么”不可以。相同点在于,都可以加动词,加形容词,加心理动词,加名词。加名词时有限制,例如只能说“这么一种人”不能说“这么的人”,而“这样”则两者皆可。(理解这两者的区别的关键就在于,“这样”是名词性的,而“这么”是副词性的。所以副词无法代替一件事,也不能作定语)50. 很多/多少“很多”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多少”。51. 你想吃点什么/你要不要吃点什么什么:疑问说不清楚的、不太肯定的人或事物。52. 什么/怎么什么:问事物。代替事物。怎么:问动作方式。代替方式。53. 怎么/怎样(怎么样)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方式方法怎么做问原因你怎么回来了?惊奇地问怎么,你今天就回去问性质情况他是怎么一个人问对方意见用在反问句我怎么能不感谢你呢?引申用法(不怎么=不太)今天不怎么热(其实用“怎么”问原因,本身就含有“惊奇”的意思,试比较“你怎么回来了?”和“你为什么回来了?”关于问性质情况,要注意虽然二者都可以,但是有不同,这里的不同就体现在“怎么样”是名词性的,所以可以代替一种情况,例如“他身体怎么样?”但是,不可以说“他身体怎么”。)54. 怎么/为什么怎么:表达一种奇怪的语气,觉得不正常。为什么:正常情况。可以表示质问。(其实,说“质问”有些不恰当,作者举例是警察审讯时只能用“为什么”而非“怎么”,所以认为“为什么”表示质问,其实“为什么”是想知道原因,“怎么”是表达自己不理解的情感,这才是根本区别)55. 多少/几/多多少:数量,大多数情况下大于等于10,可以不加量词。用于问电话号码。几:数量,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一般加量词。多:问高度/长度/大小/重量/年龄等,加单音节形容词。“多少”可以表示很多,在“多漂亮啊”里表示感叹。56. 别的/其他别的:用于名词前。可以单独作主、宾语。经常置于“有”“没有”后面一般用“别的”。(我的语感觉得二者皆可,例如“你要是还有别的,也卖给我。”“你要是还有其他的,也卖给我。”)不能加数量词。其他:用于名词前,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单独作主语、宾语时,一定加“的”。可以加数量词。(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别的”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而“其他”只能是形容词性的,“其他的”可以是名词性的。)57. 其余/其他其他:等于“其余”,大范围去掉一部分后剩下的。没有大范围。其余:仅有,例如不能说“我没其余的想法。”58. 其他/另外其他:可以加数量词,但是不能用于“一”前面。另外:可作副词。“我们另外想办法。”可作连词,补充说明。(作者还说到,例如“其他”在名词前可省,但是个人觉得就算省略还是要加“的”,例如“我就做的一个汤,其他都是我妈做的。”改成“其他的都是我妈做的”更好;还有,二者其实语义有所不同,“其他”是已知范围内剩下的那部分,“另外”是未知范围的东西,例如“我不喜欢左边这三个,其他的还好。”就不能说“另外的还好。”但是就“另外”而言,可以说,“你给我另外定做一个吧。”而“其他”则不可以。)59. 每/各每:则重全体/全部(强调没用什么例外)。一般后面有量词,可以加数词。置于动词前表示“每当”“每次”。可以表示平均比率。各:一个范围中不同的个体,侧重于表达不同。直接加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分别”“每一个”。比较一下“各年的产量(可能是2010.2012,2013)”和“每年的产量(是2010.2011.2012)”60. 反问句中的“哪儿”/“怎么”哪儿:否认可能性。否认情况。怎么:仅有。(对事实的否定)61. 很/太很:客观程度高。太: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程度过头;感叹,强调。(“太”多作谓语,比如not太晚回家but回家太晚。)62. 不大/不太不太A:不太/A,A大多为积极意义,此时等于“不大A”,例如“不太干净”;不/太A,A大多为消极意义,此时不等于不大A。例如“不太脏”。63. 不大/打不大不:非常不,很不。一般只能用在“相同/一样/高兴”等几个词语的前面。不大:不是特别。64. 不/没不:表达个人意愿;否定经常性、习惯性情况对性质、状态的判断估计认知。没:否定事实。65. 又/再/还又:已经发生的事,动词后常有“了”。否定形式,只能放在“没/不”的前面。再:将要发生的事情,相对于讨论时间的将来。还:表示未停。否定形式,只能放在“没/不”的前面。(再没:强调主观感情。没再:强调客观事实。)66. “又”能用于将来吗?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将来肯定会出现对将来的估计,后面又“会”“要”。“又”“再”表示将来的区别:又+要,要+再;“又”含有觉得多的意思,“再”不含主观感情。67. 又/也又:同类动作、情况。也:不同事物中相同的动作情况。(简而言之,“我又吃了一碗。”是说,“我”这个人做了相同的事“吃了一碗”,即一共吃了两碗,而“我也吃了一碗”是说,“爸爸吃了一碗”,我和爸爸做了相同的事“吃了一碗”。) “又”表示事实或即将成为事实的重复。68. 想再看一遍/还想看一遍为什么“再”放在“想”后面,而“还”放在“想”前面?因为“还”表示延续,想法多半是一直延续的,所以放在“想”前面,“再”表示动作的重复(可中断),所以放在动词前面。另外,“再想想”当中的“想”表示思考问题,并非表示意愿,所以不在此讨论范围内。(其实,“再”也可以放在表示意愿的“想”前面,此时确实是想法的中断,例如:“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以后要是再想去,可没人理你。”)69. 再吃点儿/洗干净再吃再吃点儿:添加相同动作。洗干净再吃:先后顺序,一般是习惯性或将来时。70. 才才+时间/数量:时间早,数量少,往小说。时间/数量+才:时间晚,数量多,往大说。(其实“才”就是一个“”,例如“才8点”,即“我的预期8点”,就是说,我的预期应该是“大于8点的”,而“8点才来。”即“8点我的预期”,就是说,“8点”是大于我的预期的。)71. 再/才再:先后顺序,用于将来的或者是经常的。才:表示条件,没有时间限制。72. 不再/再不再不:强调情感。不再:强调事实。73. 比再/比更比再:是表达“要求”,后面必须有数量词。比更:客观描述,比较的二者程度都深,而其一更深。(文中还提到,如果用于未发生的事,“比更”可以有“一点”“一些”,而已经发生的事只能用“了”,但是,其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加“一点”“一些”,可以不加“了”,例如“前天比昨天更冷一些。”“2001年的销量比2002年的更难以预测一点。”)74. 并/又并:并只能用在“不/没有/非”这些否定词的前面。用来否定前提。又:通过否定前提,来否定一个结论、做法、心态。(举个例子,“他并不是三岁。”是说,你觉得他三岁,而我告诉你,虽然他看着小,但是他已经五岁了。而“他又不是三岁。”是说,因为他不是三岁,所以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你不用每天跟着他,而这里的“三岁”与其说是指年龄,不如看成一个“常识的前提”,即“三岁,所以不能自己照顾自己。”而我否定这个前提“三岁”,目的是强调,“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类似的还有,“我又不是开银行的。”言下之意是为了强调“我没有钱。”)75. 都/全全:强调全部(无例外),有一个确定的范围。都:强调几者之间的相同性。*(所以,“人人都想去。”不能说“人人全想去。”的原因就是,“人人”不是一个确定的范围,而且“人人”强调的是每个个体,而非一个整体,可以改成“我们班的人全想去。”76. 全/全部全:用在名词前,“全”后一定是集体名词。全部:用在非集体名词前。(文中提到的其他观点,值得商榷,比如“全部常常和都一起用,全可以不用。”可是,并不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全很可爱。”只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全都很可爱。”)77. 都/净都:强调事物的共同性。净:含不满的情绪。78. 都/已经都:强调某种情况不是一般的情况。(例如,“你还不会?我都会了。”言下之意是,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状态。)通过强调来表达另一个意思。已经:一般陈述。79. 只/就(这个点文中讲得有点儿乱,我重新整合,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具体如下:只:动词前直接用,名词前变“只有”,强调少。就:一般放动词前。强调唯一性。)80. 马上/立刻马上:主观感觉短。立刻:客观的短。81. 一时/一下子(这里给的例句,我有点疑惑,比如说,本书认为“也许他只是一下子想不明白,以后他会明白的。”是个错句子,但是我的语感觉得可以,还有认为“这个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也是错句子,我觉得也是对的)一时:短时间。一下子:强调快。还有“一次”的意思,如“一下子选了六门课”。(感觉,“一时”更多用于现在的情况,而“一下子”用于过去的情况。)注:“一下子”放在动词前和动词后,意思不一样:她一下子就哭起来了。(变化快)她哭了一下子。(时间短)82. 马上/赶紧/连忙/一下子马上:即可以是可以决定的事(即可控)也可以是不可以决定的事(即不可控),即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将要发生的事情。连忙:可控。仅过去。赶紧:可控。过去和将来都可以。一下子:不可控,过去。83. 一时/一旦/一度一时:短时间的一种情况。一旦:如果有一天。一度:某种情况在过去某段时间里发生过。(时间并不短)84. 一下子/忽然一下子:强调快。忽然:强调没想到。85. 表时间的“一直/总”一直:强调持续,不间断。可用于表达情感态度。总:强调情况反复多次出现。可用于对某事的看法。86. 表其他的“一直/总”一直:强调动作顺着一个方向不变。引申的延续,职位从高到低,强调所指范围。总:最后一定是这样;(让步,类似于“到底”,强调客观条件。)(语气较强的)猜测。87. 一直/从来一直:时间不限,肯定否定都可以,强调状态不变。从来:从过去到现在,加否定较多。(强调无例外)注:“从来+没有+形容词/心理动词+过”和“从来+没有+这么/那么+形容词/心理动词+过”意思不一样,如“他从来没有认真过。”“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88. 一向/一贯/一直/从来一向:稳定性,用于行为习惯、品行爱好等。一贯:同上,但不能指过去或最近一段时间,可作形容词(如“一贯作风”)。从来:不能指过去或最近一段时间,不能作形容词。89. 根本/始终根本(不):否定前提,彻底。始终(不):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90. 本来/原来本来:指过去如此,现在改变了。按道理如此。(还指根本的、显而易见的事,例如“我本来就很好啊。”)原来:同“本来”;发觉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突然明白某事。91. 比较/稍微比较:客观程度。(跟自己的标准比较后的结果)。稍微:很小的程度,比较后的程度,也即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的东西进行比较。同时,后面还要有表示结果的词,如“一些”“一点儿”。(同时含有主观感情,觉得和理想情况不符。)92. 有点儿/一点儿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面。一点儿:形容词后面,两者之间的比较结果,或者提出要求。注:形容词+一点儿+了,表示对所希望的一种变化的实现的肯定。/形容词+了+一点儿,表示某种情况不符合要求或标准93. 正/在正:恰好。在:持续或进行。94. 一定/必须一定:保证,决心,要求别人,估计,客观条件。必须:要求别人,客观条件。95. 不必/不是必须不必:没有必要,不需要。不是必须: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96. 肯定/一定一定要:决心,命令。肯定要:推测。97. 居然/反而居然:对出现相反结果的主观评价。反而:没有评价。98. 相反/反而相反:包括“反而”的意义,但后面一般有主语。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对立。(客观)反而:一般直接加动词或形容词。(主观)99. 倒/但倒:表示对比。(我觉得更像是出乎意料,惊喜,跟自己的一贯经验不同。所以一般后面跟好的事情)但:转折。100. 却/但却:副词,放于主语后,主观评价,不应该,不合理,不想,不公平。但:连词,主语前,表转折。101. 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同,但是结果相同或者结果不变。(这里的“反正”有两种情况,即“反正”强调结果和“反正”强调理由,前者如“穿蓝的也好,穿红的也好,反正别穿黑的。”,后者如“反正复习了也考不过,不看书了。”)102.最后/终于最后:最晚的那个阶段。(客观时间)终于:经过很长过程,出现了期望的结果。103. 幸亏/多亏幸亏:幸运,偶然的客观原因。语气副词。多亏:感激,有别人的主动帮助。动词。相同点:因为某物或某事避免了不好的结果。104. 向/朝/往(这里有个表格,但是我觉得看表格还是有点乱,下面是我自己的整理和解释)往:不能表示对象,一定要有位移。(即不能说“往他学习”)朝:不能有位移,所以不能放在类似“走、飞、跑”等动词后面,因为根据汉语的时间原则,先发生的动作写在前面,一旦动词写在前面,则发生了位移,与“朝”的语义冲突。(即不能说“走朝光明”)。向:皆可。注意:表示对象的抽象意义动词一栏,其中“朝他学习”在某些方言中也存在,但是根据普通话,暂时总结为“朝”和“往”不能接抽象意义的词。105. 对/向向:后面跟的对象,可以是接受的对象,也可以是给予的对象。对:仅能跟接受的对象。(因为“对”的动词义是“对待”,在主语施加给宾语,单方向。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后一般是对象,而非方向。)106. 给(原分类太过琐碎,我重新分了一下类)引进接受者。包括具体的、抽象的。只有具体的给予,才能把“给+O”放在句末。引进受损者。(例如,“那一串钥匙他给我弄丢了。”)动作发出者。(其实这个也可以归入第一类,“小偷给警察抓走了。”警察即可以解释为“动作发出者”,也可以解释为“接受者”,“警察”拿到了“小偷”。)歧义句:他给王明寄了一封信。a:他寄了一封信,信是寄给王明的。b:他为王明寄了一封信,信是王明写的。(“给+O”在非给予对象的情况下不能放在末尾的原因:先有动作再到达,和先选定对象再做动作都可以,“寄给我”强调东西到达我这里,“给我寄”强调对象是“我”,所以都对。但抽象意义的词,不存在“到达”,也就是不存在位移,所以“老师解释那个句子给我”是错的。看起来我解释了这个问题,但我又有个疑问,“老师解释那个句子给我听”似乎就是一个正确的句子了,我进一步的解释是,这两个“给我”的辖域不同,第一个“给我”的辖域应该是“解释这个句子”,所以要放前面,第二个则是“听”,所以应该放在后面,而因为“听”的施事是“我”,所以不能让“给我”离“听”太远。)107. 对于/关于对于: 对于书法很感兴趣。关于: 关于书法知道得很多。:“对于”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语后。“关于仅能放在主语前。(“关于”后面的是全句的主角,所以不允许主语冒犯,或者说“关于”后是话题。“对于”后与其说是话题,不如说只是一个“宾语”,这也是和“对”的动词义相关的。)“关于”可以作书名或文章题目,而“对于”不行。(因为“关于”后面是话题嘛)108. 对/对于“对于”都可以换成“对”。表示对待关系,仅能用“对”。能愿动词和副词“都”“也”“必须”后面不能加“对于”,前面可以。(因为能愿动词和副词后期待一个实义动词?)109. 在看来/对来说“在看来”主要用来强调后面的主观看法是谁的;“对来说”强调跟所谈到的情况或者看法有关的人或事物。110. 关于/至于关于:用“关于”的句子只是一个话题。至于:谈论另一个话题,前后两个话题要有一定练习。*(这里的“至于”是“货是不错,至于价格,我觉得还是偏高。”里的“至于”。)111. 为/为了(说实话,这俩更像是时态上和语体的差别)为:引出受益者,引出原因(“大家都为这事儿高兴。),较少引出目的(后常跟“而”“起见”连用)为了:不能引出受益者(存疑,“我为了你做了一桌子菜。”不对吗?),较少引出原因(同样存疑),引出目的。112. 从/自从从:后面的起点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地点、范围或发展变化的起点。时间可以是将来的,也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现在)。需要跟“以后”“以来”“开始”“起”等词。一般与“至”“到”一起用。还可以表示通过的地方。自从:只能接时间。只能是过去的时间。如果后面跟的不是名词,“以后”等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113. 由/被由:强调说明某件事的负责者是谁。(是主观安排,而非客观描述。)被:说明某个对象受某个动作影响产生了什么结果。(是客观描述)114. 通过/经过通过:是一个方式、媒介,然后达到一个结果。经过:是一个过程,然后产生一个结果。115. 按照/根据按照:遵从某种标准。根据:得出结论的原因和基础。(之所以“按照法律”和“根据法律”都对,是因为法律既可以是一个标准,也可以是一个处罚的原因。)116. 的/地/得的:定语的标志,定语+的+名词地:状语的标志,状语+地+动词得:补语的标志,动/形+得+补语注意: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它们的前面又有定语时,应该用“的”作标记,如“他的到来”。117. 的表示性质,不加“的”表示领属,有的加,有的不加。(具体见118)描写、说明,加“的”。118. 她姐姐/小红的姐姐经常不加“的”的,一般是“代词+跟自己有关系的人/集体”。“小红”不是代词,所以要加“的”。(我觉得吧,“小红姐姐”也不是不能说,就是会有歧义,可能是同位,即“小红”是这位姐姐的名词,可能是定中,即“小红”的姐姐。而“代词+人或集体”不会产生这种歧义,因为没人取“代词”为自己的名词。)119. 开车的人/开车的时间(这里建议大家看陆俭明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那里讲得更加清楚和细致)为什么“开车的是他哥哥”“他开的是奔驰”里的“人”和“车”可以不说,而“开车的(时间)是明天早上8点。”里的“时间”一定要说?答:动词表示的动作都有必须跟它关联的名词成分,例如“开车”一定要有“车”和“人”,但是不一定要有“时间”,再举个例子,“游泳”一定要有人,不一定要有“技术”,所以“他游泳的(技术)很好。”的“技术”一定要说。也即,能省略的都是必须关联的名词成分。120. 她穿着运动服/她正在穿运动服V+着: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处于持续状态。动作行为结束后所产生的状态正在持续着。(前者如“导游拿着一面旗。”,后者如“花瓶里插着花。”)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这一块儿有让人想撞墙以及想放弃对外汉语职业的“了”,可以参考。其他大部分比较简单。121 笑着点头/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前者同时,后者相继。122. 过着愉快的日子/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前者未结束,后者已经结束了。123. ”了“都用于过去吗?在“明天下了班我就去找你”中“了”表示完成,而非过去。124. 过去的时间或情况都要用“了”吗?1.如果有“每次”“天天”等词,不能用“了”。因为“了”表示完成,但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不强调完成,而是强调频率。2.几个连续发生的动作,虽然每个动作都已完成,但是只在最后一个动作加“了”,如“他走出去,拉开门,坐了进去。”3.如果是想介绍情况而非强调完成,则不用了,如“昨天大扫除,小丽负责黑板,小王打扫地面,小李擦瓷砖”。125. 为什么“了”的位置不一样?“他去了书店买词典”和“他去书店买了一本词典”的区别在于,前者进了书店,但是有没有买到,不知道,后者则买到了。126. 他不回国/他不回国了前者只是说他的打算,后者是原来打算回国,后来不准备回国了,表示情况有变。127. 得了第1名/得了第1名了前者是描述成绩,后者是达到某种程度,暗示某种期待,可能是爸爸许诺的玩具,可能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128. 句末“了”有哪几种用法?表示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表达了肯定某个事实的语气。“李明早就结婚了。”(个人认为,这里是表示“完成”)表达感叹。如“太贵了”。129. 他结了婚/他结过婚了:通常是最近发生,对现在还有影响的事情。(这里有个词,“最近”,突然意识到还真是那么回事,我们倾向于把“了”用于最近发生的事,原因在于,“了”其实是表示一个动作对现在有影响的词,“吃了”,所以“不饿”,所以“不用再吃”,所以“可以干活”)过:有经历,没有特殊说明,这个动作已结束。(对现在没有影响,但是增加了你的经验和知识)。130. 哪儿上车/哪儿上的车前者未发生,后者已发生,想问具体情况。131. 他昨天来了/他昨天来的前者中心在动作,后者重心在具体信息。这里还提到如果问的是动词的宾语,常常用“了”,如“你把这件事告诉谁了?”但是,“你把这件事告诉谁的?”也可以成立,区别在于,前者侧重“告诉谁”,可能谁也没告诉,后者侧重“谁”,一定告诉了某人。132. 坐了一小时/坐了一小时了前者是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后者是从开始到现在的时间(现在还未结束)。注意,如果宾语是代词,要放在时间或数量的前面,“我找了他三次”“我等了你半个小时了。”133. 吗/吧/啊吗:要求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吧:请对方核实自己的估计。相当于“对不对”。啊:表示惊奇,没想到。“你找他帮忙啊?”134. 不吗/不吧前者表示没想到,“你不喜欢甜食吗?”后者是否定的估计。135. 不是吗表示吃惊,没想到。表示说话人的不满、责备、分辨。(我在想“我不是在这儿吗?”与其说是不满,不如说是强调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136. 和/而/并和:名词和名词。而:形容词而形容词。“温柔而美丽”。并:动词并动词。但是需要有递进关系或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