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粤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粤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粤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粤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1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粤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体验情感单元检测试卷(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家”具有三重文化意蕴从“对话”的视角看中国古代之“家”,不难发现,“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家是人与神灵对话的场所。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孝经士章疏就有“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的说法。祭祀就是人与神灵交接对话的一种方式。祭祀需要场所,而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祭祀的场所。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祭于寝”。天子七庙指的是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诸侯五庙指的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有意思的是,宗庙的主室是庙,王宫的主室是朝,而庶人住屋的主室则是寝,三者其实具有相同的功能。庶人的主室既称为寝,又可以称为家,寝祭就是家祭。通过这种对话,人们既可以表达对鬼神的敬畏,也可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家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这种对话首先以生产的方式实现。夏商周时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就是宗族制度。而宗族作为政治、经济和生活的综合体,成为社会基本组织形式。此时的个体家庭,则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只不过土地仍然为宗族所有。每个个体家庭的人口在27人,每家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家长,家庭要按照人口服徭役。当时的个体家庭尚未从宗族中独立出来,在生产上实行的是“耦耕俱耘”的方式。按照诗周颂良耜的记载,在宗族内部,个体家庭之间相互形成劳动协作的关系,也就是“一族同时纳谷”,“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族中而居”。以家为生产单位,人才实现了与自然之间有效的对话,而不是听任自然的摆布。家是人与人进行对话的情感港湾。周易序卦传说“伤于外者,必返其家”。意思是受伤之后,一定会返回其家。之所以要返回其家,一是“亲亲之谊”可恃,二是“休戚之情”可同,不必与人争仇,不必与人争利。家即是夫妇、父母和子女的对话场所。如诗周南桃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室家”,指夫妇结合后的家庭。汉书匡衡传有这样的表述:“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室家之道修”即夫妇之道修,就是夫妇之间的对话与和谐。综上,家是一个人情感的归属和保障,身体的安歇和庇护之所,亲属关系的维持之处。正因如此,周易才进一步说“家定而国家可保”,大学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人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并与之交流的一种方式。B古人祭祀有严格的分工,比如天子祭天神地祇,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则负责祭祀祖先和灶神。C家最初是祭祀的地方,天子、诸侯大夫、庶人祭祀的地方分别叫庙、朝、寝。D宗族制度早期,宗族不仅是政治、经济和生活的综合体,也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所以人还无法实现与自然之间的有效对话。答案D解析A项“是人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并与之交流的一种方式”错,原文说“祭祀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B项“古人祭祀有严格的分工”错,古人祭祀的对象不同,是由身份决定的,不是分工问题。C项“朝”是王宫的主室,不是诸侯大夫祭祀的地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时间推移为序,依次阐明了“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的三重意蕴,脉络清晰。B第段援引孝经士章疏“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的说法,意在论证说明祭祀就是人与神灵交接对话的一种方式。C第段引用汉书匡衡传中的表述“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意在阐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D文章引经据典,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援引的资料类型多样。答案C解析第段引用汉书匡衡传中的表述“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是为了阐明“家是人与人进行对话的情感港湾”,而不是说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子、诸侯、大夫、庶人祭祀的对象、地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等级观念所致。B中国古代“家”的意蕴应该是多层面的,视角不同,它呈现的含义也是不同的。C之所以说“家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是因为夏商周时期具体家庭既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一个生产经营的单位。D“一族同时纳谷”,“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族中而居”,说明这一时期个体家庭尚未从宗族中独立出来。答案C解析“家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是因为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成全一场母爱陈喜联自从知道母亲风雨无阻每天给哥哥送晚饭后,我很多次劝她:“妈,哥都四十出头了,又不是小孩子,哪里用得着这么辛苦送饭呢?再说你自己年纪一把,又有高血压,天天站在大马路上,太不安全。”可是我的劝阻总是立即被母亲宣布无效。她照旧在每一个日暮西山的黄昏拎着那个蓝白相间的保温桶,执拗而骄傲地站在村后公路边,等待哥哥驾驶着公交车经过。我又责怪哥哥:“你就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晚饭,妈都七十多了,你还忍心让她天天在路边等你?”哥哥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说:“你不懂。”然后再不吭声。我很生气,可是却毫无办法。前几天,我回家看母亲,发现她床头墙壁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了很多数字。凑近一看,原来写的都是时间:早早班18:05,早班18:20,晚班18:35,晚晚班18:50。见我奇怪,母亲说:“这是你哥晚上经过的时间,每天发车时间不一样,经过这里的时间也不一样。”过了一会儿,她又得意地说:“这可是我观察了很久总结出来的,我提早几分钟过去送晚饭,你哥一会儿准到。”这天,哥开的是早班,应该在18:20从村后经过。下午6点,我陪着母亲,母亲拎着保温桶出发了。桶里有饭,有红烧肉和炒青菜,还有丝瓜蛋汤。村后不远就是国道,大大小小的车辆川流不息,挟带过一阵一阵热风,烘烤着路边的树木,树叶依然低垂,耐心等候入夜的清凉。西边的天空被夕阳映得通红,一团团火烧云呈现出各种古怪有趣的形状。村庄,田野,蜿蜒的小河,还有目不转睛注视着自西而来的车辆的母亲,都沐浴在霞光里,一派柔和。一辆公交车从我们面前经过,没有停下,却鸣了一声喇叭,依稀见司机侧脸对母亲笑了笑;又一辆公交车路过,放慢速度鸣响喇叭,司机对母亲点点头。母亲骄傲地挺直了身体,回以笑容,对我说:“瞧,都是你哥的同事。”第三辆公交车终于在母亲面前停了下来,车门“吱呀”一声刚打开,母亲手里的保温桶已经递进车厢,跟着一起递进去的,还有一句话:“儿子,小心一点慢慢开。”哥大声应道:“好嘞,放心回去吧!”车子起动的刹那,几个坐在窗边的乘客惊奇地转过头来看着母亲。母亲微笑着对渐渐远去的公交车挥着手,直到汽车消失在来往的车流中,才心满意足地转身回家。她边走边说:“你哥单位的同事老羡慕你哥了,他们说山珍海味也不及自己妈妈做的饭菜。”母亲大步流星走着,洪亮的声音惊起了河边竹林里几只早归的麻雀。看着母亲快乐的模样,我突然明白了哥哥那奇怪的眼神的含义,谁能拒绝和阻止一位母亲热腾腾的母爱呢?我知道,公交车是不允许在路上随意停车的,可是却从没有人批评过我哥,从乘客到售票员,从同事到领导,一个都没有。是的,在风中,在雨中,在霞光里,在暮色下无数次,当我的母亲手拿保温桶站立在路边翘首以盼时,有那么多人一起,用目光,用鸣笛,用微笑,用默默的关注,成全了这一场母爱。如果有一个黄昏,你坐在公交车里,看见路边有一位拎着保温桶的老太太,那一定就是我的妈妈,那么,请你,请你也给她一个微笑。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是文章的一个叙述者,通过“我”的视角,将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B文中写了众多的人参与到故事之中,如果没有众多人的参与,则难以成全这一场伟大的母爱。C本文善于借助多种表现手法,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交错运用,刻画了一位勤劳、温和的母亲形象。D在当今社会,“如何孝亲”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作品通篇洋溢着亲慈子孝的浓浓气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答案。答案B解析“成全”“母爱”是表达孝亲的一种方式,没有众多人的参与,母爱依然存在。5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1)反衬。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反衬出母亲的辛苦。(2)渲染烘托。突出人物形象,以柔和的霞光烘托出母爱的伟大。6文章开头两段,分别写“我”对母亲和哥哥的劝告和责怪,在全文构思上有何作用?(6分)答:_答案(1)铺垫(伏笔),为下文写哥哥的用心良苦做铺垫。(2)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责怪哥哥”实际上是为后文理解哥哥的心理张本,表现母爱的伟大以及哥哥对母亲的孝道。(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舍的教书与办学1918年6月,老舍从师范学校毕业,由于品学兼优,深受校长和老师们赏识,被京师学务局直接任命为内城左区方家胡同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那年,老舍只有19岁。一个19岁的青年,本身也只是个才长大没多久的“大孩子”,却已经要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然而,这位校长的行动并没有让教员与学生失望,在担任小学校长期间,老舍和他的同事们注重转变教育观念,统一教育思想,提倡教育创新。他们采用新教材,开设新课程,实行新的学生管理办法,用新的思想去启发教育学生。为了学校的建设,为了让学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老舍整天吃住在学校。他常常和学生一起参加课余活动,常常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教法,还经常和工友们一起打扫校园,养花种草。就这样,这位年轻的校长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努力,用新思想改造学校,把学校办得越发出色,连学生家长也称赞老舍“治校有方”。由于老舍担任校长一职的良好表现,1919年下半年,他被京师学务局选派赴江苏省考察小学教育,先后在南京、无锡等地查访了二十多所小学,并与其他考察人员一起撰写了参观苏省小学教育报告。随后,老舍又被京师学务局提升为京师郊外北区劝学所劝学员,负责巡察一个区里的小学教育。这期间,老舍依然对教育工作尽心尽责,曾经上呈京师学务局,申述有17处私塾塾师不良、守旧,并且指出为了严肃学习和发展教育,应将这些私塾进行淘汰。老舍不仅在学校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还经常作为志愿者参加教学活动。他曾帮刘寿绵办过贫儿学校,也在地方中学做过义务教员,资助贫苦孩子读书。在做义务教员时,他不忘忧国忧民,时刻思考如何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1922年夏,老舍在西北城地方服务团附设铭贤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主持教务,负责教授修身和音乐。他积极参与平民教育的推广工作,在具体办学上,带领教师和学生使用新教材,坚持贯彻“以平民精神陶冶儿童的心,以勤劳主义锻炼儿童的身,以自学主义发展儿童的脑”的办学宗旨,力争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922年9月,老舍应聘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担任中国文的授课,并兼任初级二年级七组(班)辅导员。在那里,他的第一堂课让学生们记忆深刻。学生们一下子被老师生动的语言抓住了,他们感到这位年轻的先生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不知不觉一堂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似乎变成了相识多年的知交,所有的“夹生”感觉都被先生的诙谐话语吹跑了。学生们觉得他们得到了一个爱开玩笑的大哥哥,打心眼里喜欢。下课后,也总是身前身后簇拥着老舍,总想再听几句平常绝听不到的话语。1923年到1924年上半年,老舍赴京师第一中学任教,讲授国文、音乐和修身等课程。作为教师,他上课时不是单纯机械地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而是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硬邦邦地囿于一篇古文而字斟句酌,他的讲课内容极广,凡与他讲解的文章有联系的东西,无所不及。他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如说相声、表演京剧、唱曲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行生动的课堂授课。1924年夏,老舍前往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讲师,在此期间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作品,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后又在新加坡担任华侨中学的国文教员。归国之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直至三十年代末辞去教职。回顾起这段无法割舍的教育情缘,老舍曾说:“在我二十七岁以前,我的职业与趣味所在都是教书与办学校。”实际上,教育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老舍之后的创作及工作中。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验,也与他此后的文学创作形成了一系列关联。老舍提出:“欲社会国家之昌茂者,必以发展教育为首务。”老舍的教育理念首先体现在他对旧式教育观的改造与革新上。旧式教育观的核心是追求“学而优则仕”,老舍痛心于旧式教育的脱离实际。老舍认为,传统的风俗教育比旧式学校教育更可怕。家庭教育是我国风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舍看重家庭教育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尤其关心“怎样教育”的问题。(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7下列关于老舍对教育的理解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痛心于旧式教育的脱离实际,痛惜于受这种教育戕害的学生们的幼稚行为。B他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对旧式教育观的改造与革新上。C他认为旧式学校教育比传统的风俗教育更可怕。D他看重家庭教育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尤其关心“怎样教育”的问题。答案C解析应是“传统的风俗教育比旧式学校教育更可怕”。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舍在自己本身也还是个长大没多久的大孩子时,就已经担负起管理一个学校的重任,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B1919年,因为老舍担任校长时的良好表现,他被派赴江苏省考察小学教育。随后,老舍又因撰写的参观报告优秀而被京师学务局提升职务。C老舍在地方中学做义务教员时,曾帮刘寿绵办贫儿学校,资助贫苦孩子读书。他时刻思考如何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D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经历丰富了老舍的人生经验,给他此后的文学创作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他对这段教育情缘始终难以忘怀,更不忍舍弃。答案D解析A项原文只提到老舍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称赞。B项提升职务并非因撰写的报告优秀。C项“老舍在地方中学做义务教员时,曾帮刘寿绵办贫儿学校”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9老舍的授课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答案幽默诙谐,爱开玩笑;不是单纯机械地教课本知识,讲课内容极广;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授课生动,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如说相声、表演京剧、唱曲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先妣事略明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注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下文的正德八年系公元1513年。生女、子:此指生了双胞胎。加健:更加费劲。姁姁(q):和蔼亲切。缉(l):搓麻线。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B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C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D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答案B解析原文标点: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是对去世的人的尊称,“妣”指母亲。B“来归”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C“讳”指称呼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D“从兄”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答案B解析“来归”指的是嫁到婆家,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是“归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的“余则茫然矣”道出了作者当时因年幼,对母亲的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答案D解析D项没有使作者感情模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译文:_(2)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译文:_答案(1)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看着几个女佣说:“我因为这么多孩子而受苦。”(2)(先母)对待佣人很慈善,(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事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了一年生下我。又过了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又过了一年生下淑顺,再过一年生下有功。有功生下来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加费劲。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看着几个女佣说:“我因为这么多孩子而受苦。”有一个老婆子(家里雇用的保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子,把水一口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的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的面容最像母亲。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县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蔼亲切地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欢。先母到吴家桥的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线,常常点盏小灯,干活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差人送点东西来。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朝不保夕的样子。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地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中大的牵着娘的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净整齐。(先母)对待佣人很慈善,(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事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私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私塾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母亲去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母亲生前应允的。母亲去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母亲生前给我定下的。一年以后我有了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半夜三更,我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吗,天啊!多么悲痛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B第二句写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C第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能冰清玉洁,坚持操守。D全诗既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答案C解析C项实指作者自己。15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坦陈心志的?(6分)答:_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的“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向往的诗句是“_,_”。(3)诗经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亮丽的句子是“_,_”。答案(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_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_。友谊必须诉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整盆牛奶就会变酸。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大厦顷刻就会倒塌。利害关系,实在是交友的大敌。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_的友谊。长留史册的,不是_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相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B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不同的人有相同的友谊C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却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D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答案D解析括号前的句子是“友谊是一部孤本的书”。括号内谈的应是友谊的独特性,即我们和每一个人的友谊都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的友谊。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刻骨铭心 没齿难忘 患难与共 锱铢必较B刻骨铭心 记忆犹新 患难之交 锱铢必较C耿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