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_第1页
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_第2页
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_第3页
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_第4页
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项目简介此次毕业设计为真实项目。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市西四环石景山区,南临莲石东路,西边为规划城市次干道,东侧和北侧是规划居住区级道路。该场地有近三分之二为西南郊苗圃生产用地,西侧约三分之一为北京玉泉鲁谷批发市场。2007年,经相关部门批准,将其改建为城市公园。本次设计的内容即为公园设计。区位分析2 现状分析2.1周边环境项目场地位于居住区和城市主干道接壤之处,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较为单一。因此,建成之后的公园将主要为周边居民和过往的行人服务。2.2场地现状该场地沿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且北面较南面宽。东西向最长距离为477.8米,最短距离411.0米,南北向长为131.1米,总面积为6.0公顷。场地内原有北京玉泉鲁谷批发市场、加油站等几处临时建筑,日后将全部拆除。由于场地原为苗圃生产用地和批发市场,故地势平坦。最高和最低点高差为1.08米,西高东低,在局部设计上可考虑微地形的利用和处理。原苗圃用地土质优良,无需土壤改良。西侧原为批发市场用地,土壤较密实,需进行适当翻整。场地清理后,全园均适合种植。3 设计依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4 设计原则此次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4.1生态性原则场地位于北京市西三环中心地段,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理应承担绿化和生态的作用。设计中多从其生态效益出发,创造一个既宜人又利于城市生态的环境。4.2人性化原则公园的使命即为公众服务,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公园设计更应遵循此原则,为每个来公园的人创造舒适,友好的环境。例如,在公园的使用上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避免不适宜的甚至危险的情况发生。4.3艺术性原则园林设计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审美,以达到功能和艺术性的融合。4.4可持续性原则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公园设计也应体现这一原则,为人类生活创造长远的利益。可持续性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中已有了很多尝试,可以作为借鉴。4.5经济性原则设计中多使用质朴、简洁、耐用的材料,使之成为一个节约型的公园。另外,经济性也是可持续性原则的体现。现状分析设计概念5 设计指导思想5.1体现苗圃特色基于前期的调查分析,结合本人生活经历,笔者认为苗圃本身既是美的。它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稍加艺术的处理,它就能产生宜人的风景,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因此,笔者产生了以苗圃为主题的设计概念。同时,该主题既区别于其他公园,又对该场地的历史有所延续。笔者从苗圃的内容和形式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体现苗圃特色,在园内设计里苗圃景区,采用丰富的植物材料,矩形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力图显现苗圃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形式上,不光在平面上采用矩形构图,在立面上,也考虑了高低错落布置,让行走在其中的人能感受到变化的景致,欣赏不同类型植物的美。5.2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基于前期分析,建成后的公园主要服务附近居民和来往的行人。这些人,也分为许多类,同时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儿童和老年人将会是公园主要的使用者,儿童爱动,老人喜静,在设计中会针对他们安排适宜的环境。同时,在空间尺度上,不仅有适合三两人相处的小空间,也应有能容纳一两百人的室外活动空间。5.3创造多重体验感受公园的游览过程应是轻松的,快乐的和丰富的。单调的设计会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到厌倦。因此,设计上要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创造灵活的,充满变化的空间,给人以丰富的体验。5.4可借鉴案例在学习过程中,翻阅国外资料,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花园,公园的设计实例。其中一些设计在植物应用方面,在设计理念方面值得借鉴。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分层结构分析竖向设计道路系统分析图6 总体布局6.1功能分区公园的定位为区级综合和性公园,包含了公共聚集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散步道等内容。即有适合百人活动的动空间,也有适宜两三人小坐的静空间。主要分区如下。6.1.1苗圃景区笔者试图在全园的中部地区,营造苗圃风貌,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融合。苗圃地给人的印象是规则的块状和线状种植,其中阡陌交通,人行其间,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景致。笔者以块状种植,线状种植和穿插其间的小径为该区的三元素,力图在园中再造苗圃风貌。于是,在设计中的平面图上,出现了苗圃肌理。在立面上也有意识的丰富层次感,色彩感和纹理感,要在现实中体现这种效果,重点在于植物材料的应用,这点在后面的种植设计中会有详细阐述。6.1.2中心水景区人都具有亲水性,喜欢在近水的地方活动。然而,应当注意,北京地区缺水严重,并不适宜做那些深水的水景和太过曲折的溪流。因此,在设计之初,笔者即限定水景的形式为浅水,并且面积不宜过大。在借鉴现代新兴的可持续性水景设计方法,尝试在本次设计中加入雨水收集系统,更好地节约用水,并能将此系统中的部分过程展现给人们。中心水景区所追求的效果是,将水景区作为园内事件的主要发生地,让人们能更舒适地亲近水。为此,围绕水体笔者设计了两个适合百人聚集的活动空间。一个是位于水体东侧的广场空间,在其中布置了茶室,花架等服务小品设施,为人群服务。另一个是与东侧广场隔水相望的滨水大台阶,人们可以面对着池水,沿台阶而坐或在树下的石凳上小憩。水池中横跨一桥,提供人们另一种体验水景的途径。整个水池的设计与周围道路,广场的形体相协调,同时不失自我的形态。6.1.3体验花园区体验花园可以说是苗圃风貌在小尺度上的体现。在现实生产中的苗圃,除了裸地种植外,还有藤架,种植池等。种植的材料还有地被,藤本等类型。赋予主题的小花园在当今世界广受欢迎,笔者也借鉴国外的实例,设计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小花园,花园尺度在100平米左右。6.1.4儿童活动区在我国城市公园游人中,儿童占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在公园中单独划出供儿童活动的一个区是很有必要的。儿童活动区的选址,应靠近出入口,有充足的日照和排水良好。此次设计中,将儿童活动区放置在临近北部次入口的地方,方便居住区中的儿童使用。同时,与水景区为邻,让儿童在玩耍时也能欣赏到水景。儿童活动区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其中禁止穿行,保持一定独立性。活动区中除设置游戏设施外,也为看管儿童的家长提供停留的长凳。6.1.5 林荫广场区林荫广场区时园中一个较大的安静休息空间,主要为公园的另一类使用人群-老年人服务。紧邻西侧入口的林荫广场采用规则式布局,同时与原地形结合,设计了微地形的变化。老年人可以在此进行诸如下棋、看报、聊天、遛鸟等活动。6.2景观结构(1)纵横直曲的道路骨架。园中道路既有直线式的主路,也有蜿蜒的小径。道路好似公园的骨架,支撑和协调其中的内容。(2)疏密相间的植物肌理。利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创造包括苗圃景区,疏林草地,密林等类型的环境,疏密有致,富有空间变化。(3)遍布园中的多类空间。由硬质和软质的景观共同创造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空间,增强公园的可游览性。6.3道路系统规划6.3.1设计原则(1)以满足功能为首要任务,直线性的道路设计符合人们走近路的行为习惯。(2)与地形设计,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3)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或欣赏景物的透视线。6.3.2设计要点(1)按照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中对园路的要求,将公园道路分为三级。由于公园中禁止车行,主路宽度为3m,支路2m,小路1.5m。(2)公园设有一个位于西南角的主出入口,及八个次要出入口。出入口及主路便于通过残疾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设计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细部详图一细部详图二细部详图三细部详图四7 竖向设计7.1设计原则竖向设计根据公园周围城市道路规划标高和园内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在地势起伏不大的公园中创造微地形的变化。遵循经济性原则,挖填方保持平衡,不需外来土。7.2 设计要点由于是微地形设计,故方案中相邻等高线高差为0.20m。地形根据原资料中的竖向标高,利用桥梁,下层雨水收集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创造地形变化,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园中雨水一部分汇集到园路并沿路排出,另一部分由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净化和再利用。7.3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是指获取并储存雨水以供人们使用的实践活动1。本案中尝试在局部地区加入简易的雨水收集系统以满足景观的需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集水区,输送,过滤,蓄水池(容器)和传输系统。具体做法是:沿北部园路修整出三块下沉地形,用以汇集周围的雨水;在斜坡上种植适宜水生的植物,该类植物可以一定程度净化雨水;在下沉地形底部铺置卵石,进一步净化雨水。 雨水沿斜坡经过水生植物和卵石,汇集到卵石层下的集水池,随着管道集中到蓄水池,最后供给水景区用水。8 种植设计8.1设计原则利用原有场地树种,和其他丰富的植物材料创造出美丽宜人的植物环境。多用北京地区乡土树种和抗性强的树种。乔灌藤草多种植物类型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8.2 特色区域种植配置说明园内种植可分为苗圃景区,花园区,密林区,疏林草地区,林荫广场区等。其中富有特色的是苗圃景区和花园区。8.2.1苗圃景区种植特色模拟苗圃中植物种植特点,突出公园主体。平面上,点状,线状,块状种植单位有序的结合;立面上,高低错落,色彩多样。种植材料以灌木和草本为主,种类丰富。8.2.2体验花园区种植特色花园区的种植与各个花园的主题相联系,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在藤园中,多用紫藤,爬山虎等藤本植物,依附于园中的体验盒生长,进而产生绿盒子。在椭圆形花园中,规则种植草本地被植物,让人欣赏到四季皆不同的花卉。种植设计图9 建筑及小品设施设计公园设计中共有以下主要建构筑物:一间公园管理用房,一间公共厕所,一间茶室和九个体验盒。建筑风格上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遵循经济性原则,采用质朴,耐用的材料,总体风格统一。9.1茶室设计说明茶室位于中心水景区东侧的铺装广场一隅,坐北朝南布置,尺度为10m4m。茶室的布置与周围的铺装广场和花架相协调。茶室主要功能是为来此公园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喝茶,聊天的室内场所同时亦能欣赏水景。节假日,在其外部也可设置户外茶座。9.2 体验盒设计说明体验盒概念的源自苗圃地中,每个一定的距离出现的休憩小屋。同时,参考了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红色的点状构筑物folie。利用一系列构筑物规则的排列,在秩序中产生变化,在变化中体验趣味。本案中,将此元素引入到公园中,在公园东侧苗圃区和小花园中设置里一系列4米见方的体验盒,利用了坐凳,矮墙,高墙等形式并结合植物种植,创造了各有特色的体验空间。除了游赏功能外,它们也作为休息设施,给经过的人们提供坐下欣赏的条件。雨水收集系统建构筑物设计图1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s致谢忙碌地准备毕业论文的那段日子,正值北京炎热的六月。校园的空气中弥漫着燥热,也夹杂着对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那份不安。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学习,社交,友谊,爱情这一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园林的博大深厚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幸运,挑战是因为专业课的学习是艰难而漫长的,然而,我感到能以园林为专业更是幸运的。能完成这份毕业设计,首先要感谢李素英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少走弯路。老师定期召集学生看图,因此牺牲了很多宝贵的休息时间。感谢真正意义上带我走上园林设计之路的王向荣教授。老师的干练的作风和博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张晓佳,郑曦,张凯丽老师作为园林设计课的助教同样给了我耐心的指导,这里一并感谢。感谢王峰,杨凡,韩朝,姜喆老师在绘画上给与的指导和鼓励,让我的绘画之梦在大学得到延续。感谢曾洪立,任莅棣老师带我们打开建筑学的大门,更深地了解了建筑的魅力。感谢蔡凌豪,刘志成老师教授我设计初步,打开我的思路。感谢教授我植物知识的陈瑞丹,董丽等老师,带我接近大自然,感受植物的美丽。感谢陈俊愉院士,孟兆祯院士,孙晓祥教授。在校期间,能有幸倾听三位老人的演讲,给我这样一个贸然进入园林行业的小辈的不仅是专业的启蒙,更有为人处世的道理。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的耐心弥补了我的迟钝。毕业设计期间,唐慧超同学在我困惑之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生命中每一天给予的无限的关爱和精神动力。参考文献1 pete melby, tom cathcart 编著;张颖,李勇 译.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38-43.2 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 杨賚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37-247.4 张天麟.园林树木1200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6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48 刘燕.园林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7 (美)steven moorhead. landscape architecture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8 (德)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