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定.ppt_第1页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定.ppt_第2页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定.ppt_第3页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定.ppt_第4页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 以世界史为例,张俊田 2014.3,复习的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 考纲(说明) 高考题(新课程),2014年考纲和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的界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考试说明),一、明白考什么?(考试目标、要求及范围) (一)总括的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历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学科素养是指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 学习潜力是指学习高校历史课程应具有的学习能力,即独立学习的能力、搜集和解读史料的能力、提出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 科学历史观则是指唯物史观和当前史学界普遍推崇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 学科思维和方法主要包括时间线索,因果联系;特定环境,多方关联;过程扫描,阶段分析;性质评判,意义定位等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从材料出发、史实相互印证、甄别与辨伪等史学研究方法;解读 复述 概括、归纳 比较 提炼、分析,论证,史论结合等常用的解决问题方法等。,(二)具体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三)依据课标划定的考试范围和相应的考点 1、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2、考点按通史古代、近代、现代先中国后世界排列 以知识为依托考能力:识记、理解、应用,二、知道怎么考?(命题思想、原则、技术)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考课程知识)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获取和解读信息)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宏观视野) 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科特点),二、知道怎么考,高考命题的五大特点: 1.新材料、新情境的思维平台 2.小角度切入的命题技巧 3.“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构题视野 4.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 5.非选择题分层赋分的评价方向,(2010年新课程卷)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新材料: 非教材材料 切入角度:工业领域的生产关系变动及不同命运 联系角度:中外关联 能力立意:处理材料、调动知识、概括说明、阐 释、论证、表达等能力要求 评价要求:分层赋分 (人才观;城市交通信号灯;爱因斯坦热;海洋利用;),三、思考如何备考?,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标,关注课标中阐述的核心价值观 2、引导学生依托教材和考纲多角度梳理知识(区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历史评价;准确理解历史概念;运用不同史观认识历史问题;把握阶段特征、梳理基本线索、勾勒发展过程;进行中外联系对比) 3、引导学生依据考试说明例题和近几年高考题,明确高考的考核目标及考查要求,把握命题思路,并进行审题和表达能力的针对性训练,1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核心价值观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每句话都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基本史实的表述,后一部分是对该史实进行价值判断。例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传统的历史教学,我们更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学术的评价,而新课程的教学,我们更强调通过历史学习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作为一名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对于很多价值观念,在旧课程中是不太重视的,而在新课程中却是教学的重点,如民主、法治、宪政、改革、全球化、人文精神、市场经济、制度变迁、和平与发展等等。也是高考评价的方向。,例 在“新航路的开辟”地图中,线路1和线路2分别是哪个航海家的航线? ( ) A达伽马 哥伦布 B麦哲伦 哥伦布 C迪亚士 麦哲伦 D哥伦布 麦哲伦 例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开始联为整体的历史 C封建主义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而成为世界重心,2、引导学生多角度梳理知识,(1)准确理解历史概念 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代议制(政体、国体、国家结构)、世界格局、冷战、多极化;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经济体制、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全球化、区域化、经济体系;西方人文思想和精神、启蒙思想及概念、各种文艺流派、科学革命和科学精神。,自然地理环境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特征、程序、价值评判、比较) (2013年广东高考18题)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013年高考全国卷32题)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6(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雅典民主,雅典民主已经在希腊本土成为一种典范,但是这种民主还是很粗糙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原始的,它是一种“直接民主”。我觉得它是一种没有经过修饰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五百人的公民大会可以决定苏格拉底的生死,而不顾他的意见是不是正确的。到这个时候,雅典的民主已经有点异化了。但就是雅典式的民主,希腊式的民主,它给欧洲文明播种了一颗很好的种子,只是它在希腊时期不可能成长为一个非常完美的事物。苏格拉底的死是一个悲剧,死于雅典的民主,而民主制度是欧洲文明的源泉之一,这是矛盾的,也是辩证的。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针对雅典民主曾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普鲁塔克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阿里斯提德正在主持贝壳放逐仪式。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问他,“谁是阿里斯提德”?并请他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代为写到贝壳上。阿里斯提德问,“你为何要放逐阿里斯提德”?平民回答,“每天都有人在我的耳边提到这个名字,夸他如何公正,实在太烦了”。阿里斯提德听罢,便默默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这位平民兄弟的贝壳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20页)。,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公法、私法、自然法);罗马法精神; 英国法史学者梅因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或正义等。 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 (2013年浙江高考20题)“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2010年江苏卷)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4. (2012年新课标卷)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执法情况所反映的实质的认识,属于世界古代政治史。通过题干中关于把“葡萄树”说成“葡萄”而输掉官司的表述,不难判断B项正确。,西方代议制民主,共同的特点: 1.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宪法作为国家基本大法; 2.有严密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的法律制度; 3.有经选举产生的国会,代表社会上各个利益阶层的意志和要求,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4.政府对国会负责; 5.掌握行政权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由选民或国会选举产生; 6.对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实行分权制衡的制约机制。,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人权成为民主的基石 代议制成为民主的基本框架 法治和分权成为民主的根本保障 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过程反复曲折(渐进性) 人民群众是反对专制和争取民主的主体,代议制民主的评判,是古代直接民主的替代物。是一个历史进步。 1.古典民主是小国寡民型的城邦政治,现代民主是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 2.前者动乱频仍而且都很短命,很容易退化为各种形式的专制政体,后者则比较稳定、健康而持久; 3.前者只有本帮成年男子有平等的参政权,后者则逐渐将参政权扩大到所有成年人; 4.前者实行的是单纯的、纯粹的民主(亦即直接民主),公民集体议政,少数社会精英往往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后者实行代议制度(亦即间接民主)、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是一种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意愿之间维持某种平衡的“混合政体”; 5.前者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后者赋予各人的自由则广泛的多,个人既有权参与政治活动,也有权从事一切私人的合法活动。,代议制的不足。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1861年)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由于选举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智力优秀者不能当选,使代议团体的智力条件得不到最大优化; 第二,利益倾向相同的某一个阶级,一旦形成多数,有可能存在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法律倾向,而不顾社会普遍利益。,代议制差异 1.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及建设法制的道路各有不同:既有自下而上的革命,也有自上而下的改革 2.各国代议制在具体的政治体制上形式各异: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名义下的专制或半专制的体制,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它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英国也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在光荣革命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 大国崛起,(2013年高考全国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013年四川卷 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 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 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分权制衡原则:联邦政府内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权。 民主原则(主权在民的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共和制原则:拒绝君主制,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9题)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33(2012年上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10(2013海南卷)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世界市场的概念: 1、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2、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亦即它的广度。 3、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或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亦即它的深度。 4、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以一定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贸易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演变: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 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 两次大战后世界市场分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两极格局解体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及殖民战争 工业革命奠定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战争与国际格局变动 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影响 对欧美工业国家 对亚非拉落后国家 对中国 对世界,新航路开辟:形成世界市场雏形,“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广度);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交往和联系(深度) 欧洲市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贸易) 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欧洲主导的时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亚、非、拉地区所受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世界从分散孤立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8. 美洲独有的一些物种传播到东半球。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国以及非洲等地后,促使当地人口迅速增长。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B.引起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C.导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对“转折”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世界从相对孤立的状况向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过渡 欧洲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A. B. C. D.,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表现: 殖民扩张和战争使更多地方卷入(广度); 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发展(“三角贸易”),影响: 世界进一步融为一个整体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政府与商人相结合(政府支持或组织垄断性贸易机构); 正常贸易与抢掠欺诈性贸易相结合;,使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深度),材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1)凭借坚船利炮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殖民扩张,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广度) (2)凭借工业优势(生产效能、廉价商品、便捷交通、充足资本)建立以西方为主导的囊括全球的经济关系(深度) (3)具体表现为全球商品贸易急剧发展、人员、资本、货币实现全球流动。(欧美国家占据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落后国家处于从属地位),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话表明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英国处于世界市场的中心,(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32分),图7 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三 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2010年全国卷1)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泛指苏联在20世纪30到50年代发展工农业的政策与程序。(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第1090页),“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与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化农庄,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 (编制五年计划),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英国),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想一想,为什么?,显著特点之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提示:斯大林说,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显著特点之二:通过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提供粮食和积累资金,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著特点之三:经济高度集中、政治高度集权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在工业管理体制上,则实行计划化、集中化和行政化,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后来设立的各种部委制定各项工业生产指标,再逐级分配到各个具体的企业,各企业需要的资源和资金则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的收入基本全部上交国家,产品由国家统一包销,价格也由国家统一规定。”(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第1093页) 政治上一党制、终身制、个人专断个人崇拜,“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材料1: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普罗泰格拉 1)从材料1中提炼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卡尔马克思说:“(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什么是启蒙?(启蒙的含义或内容) 材料一:他们(注:指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理解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定内涵: 古希腊思想家从研究神和自然到研究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萌发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将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宗教改革鼓吹思想自由,发展了人文思想; 启蒙运动强调人作为主体,要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使人文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2007年广东卷)27(16分)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2009年福建卷)李贽和布鲁诺(材料略),(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单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科学革命,西方人凭借其较强的理性精神,在人类历史上首创科学革命,为未来工业文明的昌盛奠定了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实属功德无量。这场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形而下”的意义,似乎其重要性仅在于促进了工艺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非是“电光火石”、“船坚炮利”之类物质的东西。他们进而认为只须掌握一些新兴科技,即可实现民族的振兴。所谓“和魂洋才”、“东道西器”、“中体西用”,诸如此类的论点都与这种对科学革命的片面理解有关。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其“形而上”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应该说正是这种“形而上”的方面,才是科学革命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科学革命的意义,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照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牛顿以他的科学实践昭示人们:探寻事物的根本原因是应该的,但决不可把未经经验证明的东西当作原理!提出假说也是可以的,但只能把它当作真实性还有待检验的问题。牛顿革命还告诉人们,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有综合与分析两种。正是牛顿,以他的巨大成功为动力,推动了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在知识界的迅速普及,并使之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基础部分,对后来的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既深且广的影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011年海南10题)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2011年新课标35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2013年高考全国卷28题)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4(2013年四川高考9题)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5(2013年高考全国卷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时,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这种控制或者是直接的。如在印度和东南亚,或者是间接的,如在中国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编者注:分别发生在文化领域、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牛顿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和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近代民族主义若无印刷和电报之类的技术新发明,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给科学进步以强有力的促进的法国革命就是其中一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述。,观点:发生在文化、经济、政治领域的三大革命,通过不同方式给了欧洲巨大的力量,为欧洲称霸世界创造了重要条件。 科学革命为欧洲近代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科学理论支持,从而间接地支持了欧洲称霸于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鼓舞了启蒙思想家,进而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进行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同时更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欧洲的力量,为其称雄世界提供了必要性(对原料、市场的需求等)和可能性(坚船利炮、交通通讯等)。 而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帜下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使得欧洲各主要国家纷纷确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代议制民主制度,为政府的正确、合理决策奠定基础,进而使得欧洲在称霸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按考纲把握大时段打通必修一、二、三、选修内容 古代(中国古代、世界古代) 近代(中国近代、世界近代) 现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 每一个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内容相对集中,便于形成整体认识。,:划分历史小阶段把握阶段(或时代)特征 世界史 1.古代希腊、罗马 2.工业革命前的世界(14世纪18世纪) 3.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4.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今),:文明史高度 整体史视野(贯通古今、关联中外),一、农业文明时期分散的世界,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原工业化时期) 开始走向整体的世界(1418世纪),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形成 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扩展、挑战与创新 整体世界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五、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进一步扩展和转型 整体世界的迅速发展(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农业文明时期分散的世界,(一)古希腊、罗马文明 1政治: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内容及运作程序、特点、评价);罗马法(形成发展及特点、罗马法内容及精神原则的理解、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2经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及经济形态。奴隶制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3文化: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二)宋元以前的中华文明 (三)中世纪的欧洲文明(选修一“欧洲宗教改革”背景) (四)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交流及其特点 1、“丝绸之路”与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中学外传”(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 3、雅斯贝尔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4、文明交流的特点,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原工业化时期)开始走向整体的世界(1418世纪),(一)欧美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1、政治上走向民主法制:英法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英国、美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及民主法制成果(英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开始形成;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对旧制度的改造成果(结合选修二)。 2、经济上走向市场化和工业化: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锥形;英国工业革命先声。(注意世界市场、三角航程等重要概念及史实) 3、思想文化上迎来科学理性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结合选修一);启蒙运动(结合选修二)。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伽利略的开创性贡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二)中国(明清时期)依然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 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 2、经济: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工商业格局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 3、文化:小说兴盛;戏剧发展;教育模式僵化;儒学走向极端(王阳明心学);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现。 (三)这一时期各文明的交流及特点 1、郑和下西洋及特点; 2、明清的海禁政策及外贸格局; 3、“西学东渐”潮流(徐光启与利玛窦的交往、西方传教士来华); 4、乾隆帝时的礼仪之争; 5、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及产生的世界影响; 6、中外不同发展趋势(2010年全国高考题),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形成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一)西方工业文明的潮流 1、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及完善:英国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结合选修二)、英国两党制的演变及轮流执政局面的形成(岳麓选修二);美国民主制度的完善(两党制形成、西进运动、内战、宪法修正案等)(岳麓版选修二);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与共和政体的确立(结合选修二);德意志统一运动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选修一)。 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第一、第二国际的活动。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出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文化:思想:启蒙思想的扩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科技:“蒸汽时代”的到来;早期进化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交通运输新纪元(火车、汽船)。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鸦片战争前后) 民族危机与近代化起步 (三)非洲近代化的先驱默罕默德阿里改革(选修一) (四)这一时期各文明的交流及特点 1、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对世界落后地区的传统社会结构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表现为通过殖民战争和经济优势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市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落后国家和地区一方面抵抗侵略,另一方面开始学习先进的西方的探索。,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扩展、挑战与创新整体世界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1884年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资本主义国家普选权的扩大;工人阶级有权组织政党,参与议会斗争;第二国际的成立和斗争(选修二)。一战后西方民主政治的危机:欧洲革命风起云涌;德意日法西斯体制的形成 2、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垄断组织出现;公司制;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矛盾斗争;一战的破坏及战后经济恢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3、文化:思想:修正主义;列宁主义;凯恩斯主义。科技:量子理论;相对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文学: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亚非拉文学。艺术: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美国爵士乐;绘画(印象派、现代主义美术兴起)。,(二)苏维埃文明的新模式苏俄(联)社会主义的探索 1、政治: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及意义;苏维埃体制的建立。 2、经济: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文化:无产阶级文学 (三)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近代史大部分时期)近代化深化及陷入绝境,(四)这一时期的文明交流与冲突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及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选修三);一战后围绕国家利益争夺和实力原则构建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具有暂时性(对战败国的宰割、战胜国的分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选修三);30年代围绕法西斯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