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变迁进程.ppt_第1页
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变迁进程.ppt_第2页
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变迁进程.ppt_第3页
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变迁进程.ppt_第4页
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变迁进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与中国发展理念的 时代变迁,卢梭(17121778 )提出回归自然,否定现代文明。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紧紧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单单这一感受就足以充实我们整个的心灵;只要这种状态继续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是圆满的、充实的、使心灵无空虚欠缺之感的幸福。” 卢梭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写的那样:启蒙主义,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人类不是进入到真正合乎人性的状况,而是堕落到一种新的野蛮状态”。,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在50年代末,用了4年的时间研究美国官方和民间关于使用杀虫剂造成污染危害情况的报告,于1962年推出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特别描述了有机氯农药污染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春天都“寂静”了的可怕现实。书中写道:“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地。”最后,她得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寂静的春天不仅是一般的揭露环境污染,而且把矛头指向了人类久已习惯的“征服自然”的观念。这是环保主义运动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开端。,卡逊与她的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的影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为这本书所写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戈尔:“写了一本书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女性” 。,罗马俱乐部 1968年4月,来自十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实业家、国家的和国际的文职人员,约30个人聚集在罗马山猫科学院。他们在意大利的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工业企业经理、经济学家,奥莱里欧佩切依博士的鼓动下聚会,讨论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困境这个令人震惊的问题。 罗马俱乐部就是经过这次会议产生的。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 1972年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继而得出了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世界地球日 整个60年代,生态学变得非常流行,大量的著作涌现,大量的群众团体参与。1970年4月22日,全美群众2000多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环境示威游行,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格尔摩召开,揭开了环境运动进入决策层的序幕。会议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文件中,其一是大会秘书长委托完成的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其二是大会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会议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德1981年出版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熵是无效能量的总和。熵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1989年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宣言,其中阐释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参与以及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其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就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39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2%,其中欧盟国家减排指标为8%,美国为7%,日本减少6%。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温室气体最大排放源,屡屡设置障碍,使议定书迟迟不能生效和执行。但不管怎么说,克林顿政府当年还承认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而到布什政府企图把前政府作出的国际承诺全部推翻。,漫画让布什尝尝全球气候变暖的滋味,一、发展观的演变,国外发展观的演变 1. 经济增长观(20世纪5060年代) 经济增长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增长观指导下,人们寄希望于只要保持经济增长,其他社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产生了以GN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及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发展,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1949年)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年,也译为经济增长的阶段),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 一是传统社会; 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 三是起飞阶段; 四是成熟阶段; 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和他的经济成长的阶段,对于经济增长发展观的评价,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经济增长发展观有其历史功绩,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这就是它将“增长”等同于“发展”,从而造成了“有增长无发展”和“无发展的增长”等种种问题。,2、综合发展观 在经济增长发展观之后,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又提出了综合发展观。相对于经济增长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做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区分: 首先,他们区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综合发展观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在发展的含义一文中首先指出: “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增长仅仅是物质量的扩大,“增长本身是不够的,事实上也许对社会有害:一个国家除非在经济增长之外,在不平等、失业和贫困等方面趋于减少,否则不可能享有发展。” 西尔斯:“如果这三个方面的情况都越来越糟,即使人均收入增加一倍,把它叫做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其次,他们区分了经济发展与发展 他们认为社会发展的内容不限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之外,发展还有很多内容。 综合发展观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托达罗在名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 “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除了收入和产量的提高外,发展显然还包括制度、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人的态度,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有人们习惯和信仰的变化。”,综合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发表了有名的新发展观一书,正式提出了迥异于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新发展观”。,综合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佩鲁指出:“发展的目的决不是要强迫人们不情愿地象牛一样被喂养,或者永远作为小孩来抚养;也不是要通过把今天的人们压抑在受国家政策强制的计划机构中来寻找后代人的最终解放,而是要通过共同的努力,使人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有意识地自己教育自己,并且不用暴力来实现自己的解放。” 佩鲁的新发展观将发展的重心由客体转向主体。,综合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综合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展是所有社会要素的综合发展。,3. 人文发展观(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人们进一步对以经济增长和福利为代表的物本主义的发展观提出怀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实现人文发展的条件和手段,并不能作为综合评价的标准,从而提出以人为中心,反映人口素质发展和接受了强调人自身发展的人本主义发展观。 主要指标:“生活质量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等。,4. 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21世纪议程等个文件,把可持续发展正式确立为各国应遵循的发展道路。 生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之基础 经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之条件 社会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之目标,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几句名言,自然界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 甘地 人类虐待自然界的结果就是受到自然界的虐待。 冯务中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 卡逊,地球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是我们替后代保管的礼物。 非洲谚语 人类已经失去了预见和自制的能力,它将随着毁灭地球而完结。 阿尔伯特史怀泽 地球可不是气球,弄坏了不可能再换一个。 冯务中,“绿色引导人民”,5 .新的综合发展观(1998年) 1998年10月19日,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发表演讲,提出新发展观。 21世纪的发展任务就是促进社会转型,促进人类发展,不仅能提高人均GDP,而且还将提高以健康、教育、文化水准为标志的人的生活质量,消除绝对贫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新发展观是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的战略,它需要阐明社会转型的构想和社会发展的指标,包括减少多少贫困人口,怎样普及基础教育,如何创造新的社会资本和提高机构能力。,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提出的五种“无发展的增长”,一是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失业加剧 二是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妨害自由 三是无情的增长(ruthless growth):两极分化 四是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民族文化受到冲击 五是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不可持续,6、幸福发展观 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幸福的增强。 发展应该是一个增强(包括增进、扩展和提升 )国民幸福(而非其它,如财富、权力、自由或者痛苦等)的过程。 这是一个规范命题。它所针对的是那种不能增进国民幸福的种种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如经济增长发展观、自由发展观等等。,幸福发展观的核心观点,这个命题也可以从消极方面表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