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峰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一一四单元。第卷(选择题共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史传说中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农神:烈山氏(“烈山”就是放火烧荒)之柱(“柱”是一种挖眼点种用的尖头木棒)。据说,柱“能殖百谷百蔬”。这一传说折射出我国原始农业A. 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B. 采用个体生产形式C. 已掌握刀耕火种技巧D. 具有精耕细作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烈山”就是放火烧荒.柱“能殖百谷百蔬”结合所学可知,原始时期我国已经出现刀耕火种的农业经营模式,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排除.B项,个体生产的小农模式在春秋战国时产生,排除.D项, 放火烧荒属于粗放经营模式,并非精耕细作,排除.2.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将北方郡县近城荒地拨给农民耕种,“户率十五亩,又给地二亩与之种蔬,有余力者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这一规定A. 合理调整了生产结构B.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 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朱元璋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促进北方农业生产恢复,故B项正确。A项,根据题干可知小农经营的生产结构并未改变,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南北经济差距的比较,排除。D项,朱元璋的分地措施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3.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其中突出体现封建自然经济形态特征的手工业是A. 家庭手工业B. 工场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D. 官营手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而封建经济下的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形式进行,故A项正确。B项,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不具备自给自足特征,排除。D项,官营手工业并非封建手工业普遍存在的模式,并未突出体现封建自然经济形态特征,排除。4.清代景德镇制瓷业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烧制,形成了官窑、民窑竞争的局面。“官搭民烧”制度A. 巩固了官窑垄断地位B. 形成了区域性经济分工C. 降低了制瓷业的利润D. 利于提高民窑制瓷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官窑、民窑竞争不仅促进了当时民窑的发展,也促进了官窑的发展,官窑的精工细作影响了民窑的生产,使得民窑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精细程度,在技法上吸收了官窑精工细作的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A项,清代时期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区域性分工,排除。C项,“官搭民烧” 有利于提高民窑制瓷技术,从而有利提高制瓷业的利润,排除。5.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规定:那些立有文券,议有年限,受雇长工之人,或雇出外随行者,不论年月久近皆为雇工人;而那些计日取资的短工以及手工业雇工则不能以雇工人论,他们与雇主的关系已属凡人之间的关系。这表明明代中后期A.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B. 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C. 劳动者受政府政策保护D.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立有文券,议有年限,受雇长工之人或雇出外随行者,不论年月久近皆为雇工人”反映了工人与雇主的主仆关系,而“计日取资的短工以及手工业雇工则不能以雇工人论”反映了工人与雇主的主仆依附关系减弱,故A项正确。B项,明代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政府对劳动者的保护,排除。D项,封建社会中工商业者社会地位较低,且题干未体现工商业者地位的相关信息,排除。6.据尚书酒浩记载,在殷民中就有人专门“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据此可知A. 殷商时期富商众多B. 伦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C. 早期商人地位较高D. 早期商业主要是牲畜交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可知殷民以经商为业以尽赡养父母之责,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能体现殷商时期富商状况,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题干反映殷民远走行商,而非进行牲畜交易,排除。7.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开江浙闽广海禁,于云山(今连云港)宁波、漳州、澳门设四海关,关设监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正月,清政府下令禁止对南洋贸易。由此可知,清朝前期A. 海禁使得中国变得贫穷B. 对外贸易已经禁绝C. 锁国促使国内动荡不安D. 官方控制对外交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设四海关,关设监督清政府下令禁止对南洋贸易”反映了政府通过政策监管限制海外贸易,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中国因海禁而财政拮据,排除。B项,“禁绝”说法不能体现,排除。C项,题干未反映海禁政策对国内形势的影响,排除。8.15世纪,“东方商品一般到达地中海沿岸,价格增达4倍多”,运到欧洲比原价高8一10倍,这使得西欧商人无利可图。这一现象A.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因素之一B. 使欧洲封建主阶级实力下降C. 起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 中断了欧亚两洲之间的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东方商品经由地中海到达欧洲价格倍增,增加了西欧商人经营成本,迫使西方寻找能够摆脱地中海商业控制的新航线,故A项符合题意。B项,价格成本增高影响商人的利益,而非欧洲封建主,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欧洲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推动价格上涨,排除。D项,题干并未体现欧亚两洲之间的贸易中断,排除。9.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大国争霸B. 商业革命C. 价格革命D. 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价格革命,货币贬值,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大增,封建贵族走向衰落,故C项正确。A项,大国争霸推动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与议会变化无关,排除。B项,商业革命使英国贸易地位迅速提高,但与题干现象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排除。10.观察下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 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B.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C. 弥补了美洲劳力不足问题D. 促成了自由贸易政策出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现象,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在非洲购买奴隶,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奴隶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故C项正确。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奴隶贸易时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自由贸易政策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排除。11.马克思指出,“自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以来,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 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B. 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限制C. 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D. 圈地运动冲击了农民的生活习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自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以来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 “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等信息可知,是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的影响,B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此时已经是工业革命后,A错误; 据上分析,此时是工业革命后,已经不是手工工场的行业组织,C错误;据材料“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信息可知,此时不仅是说的“农民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 ,因此D错误。12.1907年,德国拥有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下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这说明德国A. 工业革命进程慢B. 重工业发展较快C. 进人了电气时代D. 形成了垄断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下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积极吸收工业革命成果推动工业化进程,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扩大,垄断组织产生,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反映德国工业革命进程加快,排除。B项,题干并非强调重工业发展速度,排除。C项,此时德国已经进入电气时代,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13.据统计,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增加了2倍多,这反映出此时A. 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B. 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兴起C. 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D.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均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8701913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原料,工业制成品数量大大增加,世界贸易规模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A项正确。B项自由资本主义兴起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C项,此时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排除。D项,由于各国工业化程度的差异扩大,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排除。14.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西方商品物美价廉B. 传统手工艺创新能力强C.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D. 世界市场的差异性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攫取的在华特权,对华倾销商品,从而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导致其纷纷破产,故棉纺织业和制针等传统行业日益衰落,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又扩大了对原料的需求,因此推动了中国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A项,西方商品物美价廉对中国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但不能说明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较快发展,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能力,排除。C项,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获得较快发展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对西方经济的顽强抵抗能力,排除。15.1872年,李鸿章设立轮船招商局。1875年,轮船招商局架设了由中国人自己架设的第一条专用电话线。1882年,轮船招商局投资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一一开平矿务局。这表明轮船招商局A. 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B.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 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D. 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架设电话线、投资煤矿产业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经济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A项,洋务企业本身为民族工业,故A项表述矛盾,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洋务企业对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洋务企业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作用,排除。16.郑观应认为,中国商务之所以不能振兴,其原因是“上在官而不在商,官不能护商,而仅能病商”。据此可推知,郑观应主张A. 优化产业结构B. 增加资金投入C. 改善投资环境D. 加强政府监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郑观应认为中国工商业发展缓慢原因在于政府对工商业的限制剥削,主张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促进工商业发展,排除。D项,题干主张政府放松对工商业的限制,而非加强监管,排除。17.子口税是列强强加于近代中国的一种新的税制。在这种税制下,进口洋货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开办的工厂所制造的产品只需缴纳2.5%的内地通过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这种税制A. 调和了列强之间在华的矛盾B. 使中国民族工业面临竟争压力C. 为清廷拓宽了财政来源渠道D. 旨在规范中国内地的市场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对进口洋货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开办的工厂所制造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子口税有利于外商产品在国内各地倾销,不利于民族工业参与市场竞争,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子口税虽然有利于增加清政府财政收入,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题干旨在对外商实行特权征税,并非规范市场秩序,排除。18.下面是近代中国民营工矿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额(19121918年)统汁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表结合所学可知,1912-1918年期间,特别是1914-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由于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故C项正确。A项,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国民党统治前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19.1946年广州港的进口值为470.14亿元(国币),从美国进口值为119.42亿元;1948年上升为6146万元(金圆券),从美国进口值达2080万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B. 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C.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D. 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国民政府对外进口额中美国比例占据主要地位并出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政策”,而1948年后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国民政府此举旨在通过扩大对美进口的方式争取美国对华援助以应对内战,故D项符合题意。A项,1945年抗战结束,不能说明题干中国民政府对外进口中美国比例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进口额无法直接体现国统区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并未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排除。20.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共中央1952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制定的,同时又是从当时一系列具体情况出发的。“一五”计划制定的基本前提是A.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 新生人民政权成立D. 工业落后面貌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952年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而后提出“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故A项符合题意。B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同时进行,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济亟待恢复,排除。D项,工业化之前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并未改变,排除。21.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派制度,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农业税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这些政策有利于A. 变革农村经济体制B. 推进农产品商品化C.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D. 大大减轻农民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派制度,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活跃开放,农业税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故B项正确。A项,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无关,排除。D项,题干措施无法体现对农民生产的影响,不能得出减少农民负担的相关结论,排除。22.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增强企业活力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发展工业企业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A正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据材料可知,C太笼统,C错误;材料说的是工业,而D说的是农业,D错误。23.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这些变化表明当时我国A. 已完全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D.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等信息可知,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D正确;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粮价,A以偏概全;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粮价,没有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错误。24.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仁指出:“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搞点特殊政策,和别省不同一些,自主权大一些。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面对着港澳,实现四个现代化,广东能够发展得快一点。”当时“快一点”的途径指的是A. 建立市场经济B. 改变所有制结构C. 创办经济特区D. 开辟经济开放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故C项符合题意。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1997年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作出明确论断,排除。D项,设立经济开放区于1985年开始提出,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商业起源很早,作为商品交换地点的市也起源很早,几乎是与城市一同出现的。但在唐朝以前,市场都是由政府设立,并由政府管理的。到北宋建国以后,城内市场不再由官府设定,且首创了在县以下的商业繁荣之地设立镇市,使镇由过去的军事设防之地变为商贾交易之所。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格局和国家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商业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变化时期。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中小商人处于被统治阶级地位,最早他们是前代商业奴隶的孑遗,秦汉时大都是坐市列贩卖的有市籍的小零售商;不止一次被列入“七科谪”的范围之内,“贾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是与“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婿”等而视之。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扰如汪洋大海中一些岛屿的错落存在,实际上只占一个不大的比重。摘编自吴慧著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革命性的变化”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表现:坊市制度瓦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草市、夜市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2)因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商人社会她位不高;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城市的政治功能占主导。【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使镇由过去的军事设防之地变为商贾交易之所。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格局和国家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商业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变化时期。”结合所学从坊市制度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货币、市的发展及城市功能进行阐述。(2)根据材料二“中小商人处于被统治阶级地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所学从传统经济特点,商人地位、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城市功能进行分析阐述。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的国民收入由1801年的232百万英镑大幅增至1881年的1051百万英镑,增长了约3.5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45%大幅降至1881年的10.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在1770188l年间大幅上升,由24%上升至37.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31%上升至1881年的52.1%,超过了一半。摘编自许兵工业革命与产业结构演变一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材料二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不过,在产业部门工作的女工实际上并不多,约占该年有工作妇女总数的28.300,在英国女性人口中仅占7.6%左右。摘编自张云从(南方与北方)出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材料三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来吸纳这些人口,导致失业现象极其严重。流入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浅析工业革命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影响。(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影响:促进了国民收入的增长;推动了英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女性走出家庭,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的国民收入由1801年的232百万英镑大幅增至1881年的1051百万英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工业在服务业在国民上升至1881年的52.1%,超过了一半。”及材料二“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结合所学从国民收入、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2)结合所学从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阐述。27.阅读材料,完成卜列要求。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清末状元张寒认为“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本欲招商股白银60万两,但一年之中,奔波无数,只招得三四万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容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购存沪未用的204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以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大生纱厂在江苏通州唐问开车生产。唐闸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大生纱厂所产之纱,质地优良,行销各地,利润优厚。民国初年,大生妙厂进入辉煌时期,利用大生纱厂的利润,兴办了学校、港口、慈善机构、博物苑以及气象台等,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摘编自陈杨霞浅谈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策略材料二 大生纱厂开厂之际,张春请江宁画家单林作了四幅画,名为厂做图,悬挂在厂内公事厅,生动记录了大生创业的艰难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第一幅画名为鹤芝变相,讽刺了集资过程中洋行买办潘琴鹤(华茂)和郭茂之(勋)的反复无常。第二幅画名为桂杏空心,讽刺了江宁布政使司桂高庆、太常寺卿盛杏荪(宣怀)的言而无信。第三幅画名为水草藏毒,讽刺了通州知州汪树堂和幕燎黄阶平的暗藏祸心、多方阻挠。第四幅画名为幼小垂涎,讽刺了上海商界巨子朱幼鸿(畴)严小舫(信厚)的贪得无厌。摘编自言夏国商一排徊上海路灯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大生纱厂创办和获得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封建势力阻挠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答案】(1)创办的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张赛本人爱国心的驱使。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企业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厂址靠近产棉区,原料价廉;采用机器生产,产品质地优良;张謇尊重市场规律,采用多元发展战略。(2)表现:封建买办势力肆意摆布和捉弄民族企业;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封建官僚资本以入股、敲诈或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解析】【详解】(1)创办的原因: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等信息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据材料清末状元张謇认为“天之生人也,与草水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并结合其所处时代可知,张赛本人爱国心的驱使;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放宽民间办厂限制;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据材料“大生纱厂在江苏通州唐闸开车生产。唐闸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等信息可知,厂址靠近产棉区,原料价廉;据材料“民国初年,大生纱厂进入辉煌时期,利用大生纱厂的利润,兴办了学校、港口、慈善机构、博物苑以及气象台等,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可知,张謇尊重市场规律,采用多元发展战略。(2)据材料鹤芝变相、桂杏空心、水草藏毒、幼小垂涎等画作可知,“这些画采用谐音、隐喻手法,记录了稚嫩的中国民族工业起步时的艰难,也表达了张謇这位传统士大夫身份转换时的辛酸与无奈”。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封建势力以多种方式的压迫下,成长的艰辛历程。【点睛】中国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