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1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2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3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4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设计院二oo九年五月 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11.2编制依据及范围11.2.1编制依据11.2.2编制范围11.3可行性研究概况21.3.1项目背景2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3建设内容41.3.4工程建设与管理51.3.5建设周期51.3.6工程投资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72.1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72.1.1仁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72.1.2项目建设的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2.1 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102.2.2 教育灾后重建调整的需要112.2.3 改善仁寿一中办学条件的需要11第三章仁寿县县城总体规划123.1城市性质123.2城市规模123.3城市用地发展战略133.4 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143.4.1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二心两轴、三环四射、两楔一片”143.4.2城市总体功能分区14第四章 建设条件164.1项目位置164.2自然条件164.2.1地形地貌164.2.2水文164.2.3地质(甲方未提供资料)174.2.4气候174.2.5地震174.3交通174.4倾斜性政策174.5支持性资金184.6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规划18第五章 建设方案205.1项目设计导则205.1.1 建筑形体205.1.2 建筑形式205.1.3 建筑色彩205.1.4 建筑材料选择205.1.5 地震设防205.2建筑标准215.3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标准215.4建设内容225.5项目建设期235.5.1建设工期安排235.5.2工程进度计划235.6工程建设管理方案23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286.1环境保护286.1.1设计依据286.1.2环境保护措施286.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0第七章 节能、节水317.1节能、节水原则317.2项目设计依据317.3节能措施317.4节水措施32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8.1投资估算338.2编制依据338.3资金筹措348.4投资估算表34第九章 工程招标方案369.1招标范围369.2招标组织形式369.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6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79.5招标方式379.6项目招标事项表38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与财务分析3910.1 社会效益评价3910.2 财务分析39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4111.1结论4111.2建议4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项目业主: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四川省仁寿县文化体育局项目名称: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地点:四川省仁寿县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仁寿县第一中学开展新校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函(仁发改2009123号)(2)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仁寿第一中学新校区灾后重建的立项批复(仁发改2009232号)(3)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4)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5)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8)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9)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总体规划方案(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1)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提供的用地范围地形图(12)委托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1.2.2编制范围本报告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就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阐述项目背景,论证其必要性,分析研究建设条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提出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分析供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3可行性研究概况1.3.1项目背景受“512”地震影响,仁寿县44780户142332间民房受损,7826户28587间房屋垮塌;592所学校8273间校舍受损,287间垮塌,130所需要重建;31所医院1311间房屋受损,110间垮塌,18所需要重建;部分水、电、气、道、桥梁、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企业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是全省51个重灾县之一。省政府批复该县的606个灾后重建项目,截至2009年4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共启动341个,占灾后重建项目总数的56.3%;完成投资24.6亿元,占批复投资任务的39.6%,其中完工项目248个。省政府已批复的仁寿学校灾后恢复实施重建规划项目有206个,项目总投资7.1亿多元,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4个。仁寿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地貌,辖60个乡镇,幅员面积2606.3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在2005年为163.12万人,是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全国第三人口大县,也是国家农业大县,同时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省51个重灾县之一。仁寿一中校已有245年的发展历史。史源于1764年的鳌峰书院,1904年发展为鳌峰中学,1925年改名为仁寿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改名为仁寿县立中学。1953年校址迁至南坛坳,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现名“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普通完全中学。2003年经省教厅专家组验收被评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全省仅有60来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仁寿一中是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单位,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绿色学校,中国百强中学,她以历史悠久、治校严谨、学风浓厚、人才辈出而享誉省内外。2003年的仁寿县县城总体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把仁寿建成眉山市东部中心城市,以发展轻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生态型城市。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仁寿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多元。地震使仁寿68.79万间民房、130所学校共12万平方米校舍和医院以及大量水电气设施被毁损,受灾群众达70余万人之多,灾后重建,百废待举。仁寿县全县中小学校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县政府对教育灾后重建的调整,拟将分散在全县各地待建项目的资金集中使用,以教育资源替换的方式解决不再修复重建项目学校的学生就读问题,即高中教育基本集中到县城,原有乡镇高中改制为初中,原有个别初中改制为九年制中心校。省政府已批复仁寿学校灾后恢复实施重建规划项目206个,项目总投资7.1亿多元,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4个。由此,在县城新建一所高级中学有了大部分资金保证。仁寿县学校布局点多面广,原区所在地均建有高中阶段学校,原乡镇所在地也都建有初中和小学,而城区学校多数集中在老城区,无法进一步发展。根据全国逐步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省教厅关于“普通高中要在县城所在地兴办”的要求,县上已经做出“逐步收缩乡镇高中,将高中教育向县城集中,初中教育向建制乡镇集中,原有乡镇高中改为寄宿制初中”的规划,从而达到整合全县教育资源,优化全县学校布局的目的。结合全县高中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必须在仁寿新城区新建一所规模在6000人的高级中学。为了进一步发挥仁寿一中的品牌效应,真正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打造万人级高级中学,以仁寿一中的名牌效应做支撑,在县城新区新建仁寿一中新校区,可以加快仁寿新城区建设的步伐,拉动仁寿经济发展的增长;可以彻底改变仁寿城区没有一所纯高中的现状,以适应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仁寿一中现有的土地和建筑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规模,必须新建校区,满足国家对办学条件的基本规定和各地学子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现在高中部有学生4800余人,占地面积仅为103.6亩(含职工宿舍占地约10亩),教育教学实际用地约93亩,生均占地面积仅12.9平方米,比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中规定的“校园占地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25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30平方米 (不含教职工住房占地) ”相距甚远,生均只达到标准的43%(以生均30平米计)。现有教育教学用房369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7.7平方米,与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要求的“校舍建筑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10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12平方米”相差4.3平方米(以农村标准计)。如此众多的学生拥挤在老城区的狭小地盘,也给交通、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压力,而且学校的发展已严重受到占地面积的制约,所以,唯有修建新校区,才能使仁寿一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发挥优质教育的作用。1.3.3建设内容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项目用房包括教学及教辅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2)运动场地设施包括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和主席台、看台、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游泳池。(3)教学办公设备包括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行政教师办公设备、教室多媒体设备、教仪教具、计算机室设备等。(4)生活设施设备包括公寓家具、供热锅炉、厨房设备、食堂桌凳等。(5)校园环境建设部分包括场平、围墙、道路、绿化和基础设施等。(6)土地部分仁寿第一中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项目用房部分组成表序号名 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形态1普通教室13400四层建筑2专用教室10100五层建筑3公共教学用房2200图书馆和体育馆由文体中心建设4办公用房4200六层建筑5学生宿舍16700六层建筑6教工宿舍12007食堂9000三层建筑8配套服务用房2200单层三层建筑9合计590001.3.4工程建设与管理仁寿第一中学校为本项目的建设单位。仁寿第一中学校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人员来源和培训计划落实,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管理办法进行本项目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切实实行工程监理制度。1.3.5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完成,建设期18个月。2009年7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建设资金筹集等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2010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1.3.6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1.8亿元,其中1亿元来自于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基金,另由政府融资0.8亿元,资金由政府全额承担。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2.1.1蒲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总面积2606.36平方公里。仁寿县隶属眉山市,下辖23个建制镇、87个乡,2001年总人口为15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614人/平方公里。县域交通主要有213国道及106省道呈“十”字型穿越全境。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5.87亿元(当年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占37.26%,第二产业占27.10%,第三产业占35.6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38元。仁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独特。仁寿县城治所文林镇历来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南北朝普通年间(500526)已是郡县治所,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仁寿县农副产品丰富,是四川省典型农业大县。“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下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城市重点在农村。这对拥有16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仁寿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旧城奎星街、南街、文林街一带建筑拥挤、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内部绿地及开敞空间缺乏。主要建设用地为三隅之间一狭窄地带,两侧背景山林清雅俊秀,但由于建筑见缝插针,城区与两侧自然生态的山体林地缺乏有机沟通,位于山林的合抱之中却不能看到和接近自然,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被林立的建筑所隔绝。城西北街、西街、顺河街一带多为老街和年代已久的低层简易建筑,由于建筑简陋加之年久失修,虽然古街、老树、小河尺度亲切恬人,但居民生活不便,消防隐患突出,卫生条件差。(2)城区建设路、电信街、广场街、仁寿大道一带为近年来新建起来的城市新区,街道宽敞,但建设密度较大,集中绿地、空地缺乏,沿街多为底商住宅,缺乏自身风格特色,景观形象有待提升。(3)城市广场及绿地建设初俱规模,已建成体育广场、中心广场、人民广场及天梯、天街、天河游憩区,飞泉山森林公园建设已俱雏形,但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较为零散,缺乏整体构思,与城市其它建设、城市整体景观营造及城市生态环境缺乏有机联系。(4)城市文物古迹保护不足,县城文物古迹仅存省级文物奎星阁、市级文物天主堂及县级文物文幼章故居、华英中学旧址等。奎星阁四周已是高楼林立,仅东侧有一狭窄豁口,昔日“楼阁翳嘶应两阡”的景致已难见到。天主堂自身建筑完整,但位于北街简陋破旧的建筑丛中,具有一定消防隐患。(5)金马河为县城唯一河流,水源为北门水库下泄水及两侧山体自然径流,水质清洌,天然条件极佳,但由于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合流,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地段发黑、发臭。(6)城市工矿企业如棉纺厂、油脂公司、食品厂、针织厂、塑料厂、糖果厂、面粉厂等散杂于城市居住区中,缺乏成片的工业小区,企业间协作性差,加之现状企业普遍市场竞争力不足,经济效益差,厂区及厂房建筑简陋陈旧,同时存在噪声、废气、废水污染,不同程度影响城市整体形象面貌及居民生活。(7)社会公共停车场缺乏,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现象存在。2.1.2项目建设的背景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新形势。(1)“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下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城市重点在农村。这对拥有16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仁寿无疑是极大的鼓舞。(2)城市化步伐加快。国家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首次把城市化发展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层次列入五大重点规划内容之一。四川省在“十五”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力争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在优化强化成都特大城市,加快培育9大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包括仁寿在内的47个中小城市,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38%。(3)在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措施和思路上发生重大突破。四川省委(2003)4号文明确提出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在随后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围绕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提出实现城市土地资源、民间资金、技术资源向城市经营资本转变的要求。经营城市要求以更经济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整体的升值。(4)国家对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加强。2002年国务院13号文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及国务院九部委落实通知精神的文件相继出台,指出当前城市建设重点是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坚持走内涵为主,内外函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注重并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将加强与政府任期相吻合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落实精神的首要措施。(5)城市生态观念的普及。世界性的资源、能源、生态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城市发展建设的人居观和生态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世界范围的生态城市建设浪潮开始出现。(6)仁寿95总规后的主要城市建设基本集中在213国道旧城一侧,95总规构建的组团格局以及各组团间的大片生态绿地均未进入实质性实施。2003年仁寿工业园区大型招商引资项目在城南213国道东侧定点征地、华强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以及其它众多的建设意向使原总规构建的城市形态和格局开始受到冲击。另外省道106线已按一级公路改道城市西北建成通车,仁寿县城对外交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城北的建设热度正在升温。从2004年仁寿总体规划修编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关于仁寿县的发展思路已经非常明显:l 城市用地发展选择为调整、疏散旧城,南北延伸,重点向东发展,并构建以龙水河为核心两条楔形生态廊道, 营造山林城市旷野的通透联系。l 城市布局结构形态为分片集中的开放式布局结构。l 确立仁寿县城东北区内环以东、金马河以北及106线以南区域,为城市商贸及文体中心区。l 确立仁寿县城城东区两大楔形绿地之间的区域,为行政及文教综合区。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仁寿县学校布局点多面广,原区所在地均建有高中阶段学校,原乡镇所在地也都建有初中和小学,而城区学校多数集中在老城区,无法进一步发展。根据全国逐步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省教厅关于“普通高中要在县城所在地兴办”的要求,县上已经做出“逐步收缩乡镇高中,将高中教育向县城集中,初中教育向建制乡镇集中,原有乡镇高中改为寄宿制初中”的规划,从而达到整合全县教育资源,优化全县学校布局的目的。结合全县高中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必须在仁寿新城区新建一所规模在6000人的高级中学。为了进一步发挥仁寿一中的品牌效应,真正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打造万人级高级中学,以仁寿一中的名牌效应做支撑,在县城新区新建仁寿一中新校区,可以加快仁寿新城区建设的步伐,拉动仁寿经济发展的增长;可以彻底改变仁寿城区没有一所纯高中的现状,以适应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2.2 教育灾后重建调整的需要仁寿县是全国5.12地震重灾县之一,全县中小学校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县灾后修复重建178个项目中,现有144个项目已经完成,有22个项目正在修复重建中,尚有12个项目正待修复重建,根据县政府对教育灾后重建的调整,拟将分散在全县各地待建项目的资金集中使用,以教育资源替换的方式解决不再修复重建项目学校的学生就读问题,即高中教育基本集中到县城,原有乡镇高中改制为初中,原有个别初中改制为九年制中心校。由此,在县城新建一所高级中学有了大部分资金保证。2.2.3 改善仁寿一中办学条件的需要仁寿一中现有的土地和建筑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规模,必须新建校区,满足国家对办学条件的基本规定和各地学子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现在高中部有学生4800余人,占地面积仅为103.6亩(含职工宿舍占地约10亩),教育教学实际用地约93亩,生均占地面积仅12.9平方米,比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中规定的“校园占地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25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30平方米 (不含教职工住房占地) ”相去甚远,生均只达到标准的43%(以生均30平米计)。现有教育教学用房369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7.7平方米,与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要求的“校舍建筑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10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12平方米”相差4.3平方米(以农村标准计)。如此众多的学生拥挤在老城区的狭小地盘,也给交通、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压力,而且学校的发展已严重受到占地面积的制约,所以,唯有修建新校区,才能使仁寿一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发挥优质教育的作用。第三章 仁寿县县城总体规划3.1城市性质仁寿城市性质为眉山市东部中心城市,以发展轻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生态型城市。3.2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在2005年为15万人左右,2010年为2022万人,2020年为3035万人,2050年控制在50万人。用地规模:2005年控制为9.65平方公里,人均64.33平方米/人;2020年控制为30.0平方公里,人均85.70平方米/人。远景控制为50.0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人。3.3城市用地发展战略城市用地发展选择为调整、疏散旧城,南北延伸,重点向东发展,并构建以龙水河为核心两条楔形生态廊道, 营造山林城市旷野的通透联系。(1) 调整、疏散旧城。文林街、北街及顺河街一带以功能置换的形式发展旅游服务及生态建设,并向西延伸与黑龙滩景区融为一体。(2) 南北延伸依托213线及西侧山林的生态屏障,城市向南北自然延伸。(3) 重点向东发展东面是城市最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在南北延伸的基础上,依托仁资公路及龙水河走廊建设,逐渐向东推进。(4) 建设以龙水河为核心两条楔形生态廊道,形成山林城市旷野的通透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众多山林与城市、城市与旷野的绿色走廊,营造城市与自然的对话氛围,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人口:35万人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平方米/人)1r居住用地864.0028.8024.682c公共设施用地530.0017.6815.1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48.001.601.37商业金融用地192.006.415.48文化娱乐用地58.001.931.66医疗卫生用地25.000.830.71体育用地17.000.570.49教育科研用地85.002.832.42其它用地105.003.513.003m工业用地506.0016.8514.454w仓储用地106.003.533.035t对外交通用地56.001.871.606s道路广场用地410.0013.6511.707u市政设施用地71.002.352.038g绿地456.0015.2313.05其中:公共绿地390.0013.0011.149d特殊用地1.000.040.03合 计建设总用地3000.00100.0085.703.4 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3.4.1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二心两轴、三环四射、两楔一片”仁寿城市背山面野,东面可供城市选择的发展用地相对匀质,根据城市发展的概念性研究,城市空间布局遵循自然发展演变脉络,继承95总规思想精髓,强调城市面向旅游及生态建设主题,突出城市中心,形成“二心两轴、三环四射、两楔一片”分片集中的开放式布局结构。(1) 二心两轴:以文林街为起点,沿坝达桥街向东延伸接仁资路,是一条承载了丰富历史信息的发展轴,也是自然形成的城市公建延伸轴,同时以建设路为转折接仁寿大道向东延伸已经成为城市新的商贸延伸方向,规划发展为以商贸为主的城市主要公建发展轴,并在与城市中心环路交汇处周围形成新的城市商贸及文体中心并与旧城商业及文教中心呼应。(2) 三环四射:结合城市主要交通走向及城市既成路网格局,充分考虑城市绿地及景观组织,突出城市与山野、旧城与新区的联系和呼应,自然形成三环四射的城市骨架形态。(3) 两楔一片:依托金马河向东向南延伸,形成城市东部旷野向城市楔入的大片生态林地,并沿城市内部丰富的绿色廊道与西侧山体呼应,形成城市两大生态绿楔。在城市西侧以西街、北街及北门水库一带的三隅之地为核心,依托黑龙滩风景名胜区、土主山、飞泉山城市公园及天河、天街休闲观光带的建设,发展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城市旅游度假区,并与黑龙滩风景区互为融合。3.4.2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城市主要功能组织分为以下6个功能区:(1) 旧城区:内环以内区域,为商业及文教综合区。(2) 城东北区:内环以东、金马河以北及106线以南区域,为城市商贸及文体中心区。(3) 城东区:两大楔形绿地之间的区域,为行政及文教综合区。(4) 城南区:为一二类工业及生活居住综合区。(5) 城北区:为一类工业及生活居住综合区。(6) 城西区:为城市旅游度假及生态涵养区。第四章 建设条件4.1项目位置 在仁寿县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仁寿一中新校区选址在仁寿县文林镇高滩村境内,用地北临仁寿大道,东临陵洲大道,西南面隔文林路紧邻湿地公园。用地面积约259亩,校舍建筑面积5.90万平方米。仁寿一中新校区项目紧靠规划中的仁寿县文化中心、仁寿县体育运动场和湿地公园,达到了共享自然环境与整合“两馆一场”(文化馆、图书馆、运动场)等社会公共资源的目的。4.2自然条件4.2.1地形地貌仁寿县域地势西北高东部低,最高海拔988米(中坝乡玛瑚瑙山),最低海拔350米(金耀乡洞湾村),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将县域划分为东、西两大部,西部为低丘平坝、平台区,占总面积9.8%,东部为浅丘地带,占总面积80.9%,龙泉山低山区绵延50余里,占总面积9.3%。 项目所在地现为村用地,内有山包,农田及池塘,有少量民房需待拆迁。4.2.2水文仁寿县境内无大河过境,全年地表径流9.89亿立方米,但东西分流,东部龙水河、通江河、清水河在此到乡清水寺汇成球溪河注入沱江,西部鲫江、越溪河分别注入岷江,69月占全年径流的7080%,水枯则干涸流断,大雨则洪水行泄,利用率不高,田土常遭干旱,70年代修建黑龙滩水库后,旱情始得缓解。黑龙滩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坝高53m,蓄水量3.6亿立方米,是全县106万亩农灌用水及县城用水水源,全年蓄放水量2.5亿立方米,水量均衡,正常蓄水位484.0m,放水形成最低水位468m,落差达16m,漾水水面23.6平方公里,水源以东风渠引水为主。4.2.3地质(甲方未提供资料)4.2.4气候仁寿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3,年均降水量1018.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79.4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7%。境内热量丰富、降水充足、光照适宜,但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秋绵雨、春低温对农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4.2.5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圈定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为6度, 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本项目地处于仁寿县,属地震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4.3交通仁寿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西国道213线与省道106线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40025,北纬300020,北距成都98公里,南至乐山115公里,东距资阳60余公里、资中球溪66公里,西至眉山46公里。仁寿一中新校区选址在仁寿大道延伸线1.5公里处南侧,周边东西南北分别陵洲大道、文林路、仁寿大道,场地交通方便。4.4倾斜性政策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四川省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制定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相关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和矿产资源政策、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央拉动内需的决策又向西部尤其是向农业大县倾斜。为此,县委在县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上做出了“抢抓机遇,超常投入,奋力掀起仁寿历史建设最高潮”的决策,并决定在2009年掀起“工业、农村、交通、城市、第三产业、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建设最高潮。强劲春风拂面,使得仁寿发展进入历史的快车道。4.5支持性资金“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举全国之力支持抗震救灾,中央、省都设立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仁寿县是全国5.12地震重灾县之一,全县中小学校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县灾后修复重建178个项目中,现有144个项目已经完成,有22个项目正在修复重建中,尚有12个项目正待修复重建,根据县政府对教育灾后重建的调整,拟将分散在全县各地待建项目的资金集中使用,以教育资源替换的方式解决不再修复重建项目学校的学生就读问题,即高中教育基本集中到县城,原有乡镇高中改制为初中,原有个别初中改制为九年制中心校。由此,在县城新建一所高级中学有了大部分资金保证。4.6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规划(1)道路项目周边东西南北分别陵洲大道、文林路、仁寿大道。(2)公共绿地仁寿大道南侧规划有城市级龙水河湿地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以金马河水系为纽带形成公共绿地系统,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3)电力电讯设施仁寿新区规划电源为柏林110kv变电站。设10kv开闭所2座,每处开闭所需建筑面积300500。(4)给水供热仁寿新区规划统一城市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除沿主干道进行布置外,在支路设置给水联络管,保证供水的安全性。给水系统为多水源供水,采用生活消防统一给水。(5)排水工程仁寿新区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新区内的污水管网系统分为三片区,总体由西向东汇入一个污水干管,然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6)消防仁寿新区规划设置标准型普通消防站1座。第五章 建设方案5.1项目设计导则5.1.1 建筑形体运用现代建筑的构筑手法,通过体量的穿插组合,使建筑的空间尺度错落有致,并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控制建筑体量,层数以4层为主,结合2层和6层建筑,形成丰富的建筑形体关系。最高建筑为行政办公主楼6层建筑。单栋建筑形体简洁明了,重视通过建筑组合形成丰富的城市建筑景观。5.1.2 建筑形式不仅仅强调是功能的适用和外形的美观,更要为师生交往创造条件,重视外部空间、开放空间和中介空间的经营,达成室内外空间的整合。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楼等单体建筑的空间设计时,通过建筑的围合营造出带有内部庭院的建筑“灰”空间,促进学生交往、活动,并以此体现出仁寿一中的建筑空间特色。5.1.3 建筑色彩在色彩的运用上,以素色、亮色来表现建筑,使之在风格上简洁明快,体现出现代建筑的精髓,表里如一地表达出一种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拉近了人性尺度空间在整体建筑上的呼应。5.1.4 建筑材料选择材料以混凝土为主,结合少量石材、彩钢板、轻钢骨架。5.1.5 地震设防本项目地处于仁寿县,属地震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5.2建筑标准校区的总体规划布局以“人文书院”为线索,充分考虑场地的现状及场地周边环境,将各功能区合理地划分,同时将建筑空间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力求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区的供水、供电、通信、网络、排污、防洪、道路等基础设施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并留有余地。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办公用房建筑应合理确定门厅、走廊、电梯厅等面积,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办公建筑标准层净高不宜超过2.8米。宿舍楼功能布局,结合现有地形和良好的朝向,平行布局,利用楼与楼之间的空隙形成良好的景观绿地,提高宿舍生活条件。宿舍内学生居室宜集中布置,通廊式宿舍水平交通流线不宜过长。学生宿舍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以及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学生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层高不宜低于2.8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层高不宜低于3.60m。学生宿舍,其各寝室里均配备了厕所、淋浴间和阳台,还设置了管理室和公用的洗衣间,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使用。师生食堂为三层建筑,其拥有一套独立的配餐及供餐系统,与学生宿舍相临近,便于学生就餐和后勤管理。5.3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标准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应采用直接采光。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当教室南向为外廊,北向为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房间内各表面应采用浅色的装修。教室黑板应设黑板灯。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教室照明光源宜采用荧光灯。对于识别颜色有较高要求的教室,如美术教室等,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宿舍内的居室、公共盥洗室、公共厕所、公共浴室和公共活动室应直接自然通风和采光,走廊宜有自然通风和采光。教学用房设置的集中采暖系统,应根据学校的特点设计成能分区或分层调节,自成单独环路。5.4建设内容仁寿第一中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项目用房包括教学及教辅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二、运动场地设施包括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和主席台、看台、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游泳池。三、教学办公设备包括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行政教师办公设备、教室多媒体设备、教仪教具、计算机室设备等。四、生活设施设备包括公寓家具、供热锅炉、厨房设备、食堂桌凳等。五、校园环境建设部分包括场平、围墙、道路、绿化和基础设施等。六、土地部分仁寿第一中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项目用房部分组成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形态1普通教室13400四层建筑2专用教室10100五层建筑3公共教学用房2200图书馆和体育馆由文体中心建设4办公用房4200六层建筑5学生宿舍16700六层建筑6教工宿舍12007食堂9000三层建筑8配套服务用房2200单层三层建筑9合计590005.5项目建设期5.5.1建设工期安排根据工期定额和类似工程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具体安排:2009年7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建设资金筹集等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2010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5.5.2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度计划表工作阶段2009200920107月底前812月8月底前可研等前期工作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施工5.6工程建设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本项目工程特点是: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仁寿县县委、政府、文体局和仁寿一中等国家机关的形象,须建立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如建设管理单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招投标管理办法、进度计划监督制度、建管人员到岗情况检查办法、工程进度备案检查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2、建设管理工作范围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业主应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合同工期、投资、质量完成。(1)编制建设管理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及资金计划、审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以及投资方提出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技术要求。(2)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确定工程承建商,签订施工合同。(3)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确定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4)审批承建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技术文件,并检查落实。(5)检查承建商执行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的技术规范,作好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工作。(6)检查工程所采用由投资方招标确定的供货商提供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作好其他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7)作好资金管理,按月作好月底结算工程报帐提款工作,节约投资。(8)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审核承建商进度及付款申请,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支付工程款。(9)组织竣工验收。(10)组织工程审计。(11)审查接收承建商及监理公司规整的技术业务资料,建立技术经济档案。3、项目投资管理项目投资控制着重是在承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产生的偏差,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首先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制定工程费用支出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收查有关反映费用支出的数据,将实际费用支付额与计划费用支出额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支出额之间的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4、质量管理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合格。质量管理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监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2)组织和建立本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控制;(4)完善质量事故的报告和处置制度;(5)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6)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规范要求;(7)督促、检查工程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5、工程进度管理在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中明确有关工期、进度的违约处罚等条款,通过招标的优惠条件鼓励施工单位加快进度,控制对投资的投放速度,控制对物资的供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依据规划、控制和协商等管理职能手段,在工程的准备及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根据目标工期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定期收集反映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同时进行现场实地检查。6、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的基本依据。由于建设工程合同标的大,投入的资金数额大,技术面广、复杂、施工工期紧,使用的人力、物力多,涉及的单位多等原因,更有必要将建设工程合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均要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或多方的责、权、利,以保证工程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实现。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制定具体的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管理的原则、范围、主要内容、合同管理的组织原则及职责、合同承办人的职责、对合同的订立、审查及履行的监督检查,都应提出具体要求,对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纠纷等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解决办法,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市场经济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在工程建设招标、材料供应招标、监理招标中应按照合同法和工程建设有关管理制度和规章与中标单位签订完善的合同条款,并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以保证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7、协调管理协调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组织与外部各关联单位之间,建设项目组织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专业与专业间、环节与环节间,以及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其它市政建设工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矛盾,特别是工期紧迫,需进行多头、平行作业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要取得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就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协调、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以保证实现建设项目的各项预期目标。8、安全建设管理本项目工程内容涉及大量沟槽施工,工期要求紧,施工安全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监督和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建立有符合该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制度,参与项目的管理、监理、施工及相关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要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行业及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其次,做好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结果必须认真对待,需要整改的必须限定整改完成时间,落实整改方案和责任人。10、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应在指定银行开设专用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制定每月用款计划,确保建设资金足额、恰当、适时用于工程建设。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6.1环境保护保护好人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人民健康,造福后代的长久大计。本项目建设有关仁寿教育品牌的形象,保护环境是本项目建设础条件之一。6.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4年9月4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4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3号1998年11月(6)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国家环保局环监(93)第014号(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及hj/t-24-946.1.2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各工程修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施工期间水土流失、扬尘、噪音、固体废物、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1、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工作,文明施工,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洪及排水措施,选择合适的取土、弃土场地,做好场地的排水及支挡工作,设计上做好边坡防护加固措施,道路设计应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工程范围内搞好绿化防护工作。2、减少扬尘工程施工中旱季风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3、施工噪声的控制运输车辆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以及地基处理打桩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4、施工现场废物处理工程建设需要众多工人,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序。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工人提供临时的膳宿。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