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雅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b、c、d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3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6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7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8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以下现象与上述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B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的外壁会出现一层小水珠C寒冷的冬天,玻璃上结冰花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0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11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下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A5.5B3C1.5D0.512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青草上的露珠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D窗上的水珠1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14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ABCD15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氦熔点()391064108313003410272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D在265时氦气是固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不相同。如照相机要照远处景物时,必须(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17上海世博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晶莹剔透、喇叭状的装置“阳光谷”,如图所示。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在阳光谷节点上布置的LED星光灯以及在顶部布置的太阳能LED星光灯,这些灯晚间可发出、三种色光,按比例搭配可实现各种变色,达到“变幻莫测、流光溢彩”的效果。18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1)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态物质没有确定形状,具有流动性;(3)态物质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选填“气”、“液”或“固”)19在寒冷的冬天用水壶把水烧开时,壶嘴处冒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深秋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些露珠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20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22题每空3分,共18分23题每空2分,共4分)2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3在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海波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应为其熔化过程特点是。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雅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b、c、d【分析】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选:C。【点评】(1)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前提下,明确经过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答】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因此需增大像距,即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像变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理解应用。此题比较有拓展性,有一定的拔高难度。3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A、使烛焰位于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a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点的物距,即a点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故A正确。B、使烛焰位于c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使烛焰位于b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使烛焰位于d点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分析】首先知道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次本题的主要意思是将屏幕上较小的像要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调节。【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故选:C。【点评】会理解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调节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的调节规律“物近像近像变小”。5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分析】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解: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因此观察到的远处帆船比较模糊;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因此小明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就比较清晰了。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故选:D。【点评】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6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要与近视眼的相互区分,是一道易错题目。7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分析】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经过色散现象后,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光。【解答】解: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色散具体现象的分析能力,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8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以下现象与上述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B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的外壁会出现一层小水珠C寒冷的冬天,玻璃上结冰花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分析各选项中物态变化,找出符合要求的。【解答】解: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的外壁会出现一层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凝结成小水滴,发生了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寒冷的冬天,玻璃上结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发生了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A、B、C、D四个选项中的温度;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故选:D。【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10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分析】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之外;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742。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物体。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解答】解:A、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B、温度计的感温泡(即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正确;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故C正确;D、温度计所测温度不能超出其量程,故D错误;故选:D。【点评】刻度尺和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它测量仪器不需要估读,只要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11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下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A5.5B3C1.5D0.5【分析】首先读出四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进行平均求出日平均气温。【解答】解:由图可知,四个图中使用的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则四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2、1、5、4,则四个温度的平均值为:1.5。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读数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2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青草上的露珠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D窗上的水珠【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分析各选项物质状态变化,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青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是冰受热变成的,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C、山间的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窗上的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中考的热点。1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分析】凝固现象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土地干涸是蒸发造成的,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ABCD【分析】(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象上看有温度不变的过程,熔化之前和之后的温度都在升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象上看温度一直在升高;(2)冰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是0。【解答】解:A、这是冰在凝固过程的图象,不符题意;B、这是非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不符题意;C、这是冰在熔化过程的图象,符合题题意;D、这是非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不符题意。故选:C。【点评】(1)温度上升的是熔化图象,温度下降的是凝固图象;(2)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15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氦熔点()391064108313003410272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D在265时氦气是固态【分析】A、钨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B、比较金和钢的熔点的关系便可得出结论;C、水银的熔点是38.8,不能测量40的温度;D、氦气的熔点是272,在265时,氧呈液态。【解答】解:A、由表格中数据知,钨丝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但达到其熔点吸热后也会熔化,A错误;B、金的熔点为1064,钢的熔点为1300,高于金的熔点,所以将纯金掉在钢水中会熔化,B错误;C、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因为在该温度下水银是固态的,故C正确。D、氦的熔点为272,265高于氦的熔点,所以此时不是固态,故D错误。故选:ABD。【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不相同。如照相机要照远处景物时,必须减小(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减小(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分析】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物距变化,同时要改变像距,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所以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解答】解:用照相机拍摄远处景物时,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减小,所以镜头向后缩,使镜头靠近胶片,减小凸透镜到胶片的距离。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凸度),来实现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减小;减小。【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熟练掌握远视眼的成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17上海世博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晶莹剔透、喇叭状的装置“阳光谷”,如图所示。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在阳光谷节点上布置的LED星光灯以及在顶部布置的太阳能LED星光灯,这些灯晚间可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按比例搭配可实现各种变色,达到“变幻莫测、流光溢彩”的效果。【分析】根据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故称“三原色光”,三原色光中任意两种色光等量相加,则成为三原色光中另一种色光的互补色光,所以按比例搭配可实现各种变色,达到“变幻莫测、流光溢彩”的效果。故答案为:红、绿、蓝。【点评】此题以社会热点为载体,考查色光三原色这一知识点。不要被冗繁的许叙述吓到,要善于找关键词句。联系物理问题。18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1)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液态物质没有确定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态物质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选填“气”、“液”或“固”)【分析】主要从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去分析。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解答】解:(1)固态时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的体积,不易被压缩。(2)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但没有确定的形状。(3)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故答案为:(1)固;(2)液;(3)气。【点评】本题考查了从物质的分子排列构成、分子间距、分子作用力等方面来分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质。19在寒冷的冬天用水壶把水烧开时,壶嘴处冒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深秋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些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是液化,液化的条件是遇冷或温度降低。【解答】解:水烧开时,壶嘴就会喷出大量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深秋的清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叶上,形成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液化;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20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液体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2)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2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CA、DB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C、SD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先过C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DB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S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四、实验探究题(22题每空3分,共18分23题每空2分,共4分)2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