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 1.1 项目名称 xx 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 1.2 项目主管部门 xx 省农业厅 1.3 项目实施单位 xx 省 xx 良种繁育基地 1.4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xx 省 xx 市 xx 路 xx 号,xx 西分场 1.5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 1.5.1 繁育基地建设:以 xx 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通过改 善 140 亩以滴灌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实现年繁育 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 m1 代 120 吨;郁金香、唐菖莆等球根类 花卉种球 1800 万枚;工厂化人工育苗 360 万株的目标。建设以 滴灌、喷灌为措施的大田节水灌溉设施,控制改善弃耕灌溉地面 积 1100 亩,达到年产优质蔬菜籽种 64 吨的生产能力。 1.5.2 生产辐射区建设:根据自然地形及土壤质地条件,大 - 力推广和应用青薯 168、下寨 65 等脱毒马铃薯优质抗旱品种及 ¥藏茵陈等药材种子繁育,配套以畦灌、沟灌、地膜覆盖等农业 技术措施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 等新技术,提高辐射区 5800 亩耕地的生产水平,实现生产脱毒 马铃薯 m2、 m3 代 3040 吨种薯和藏茵陈药材籽种 4.5 吨的目 标。 1.6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建设总投资 125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十五”第二批旱作节 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金 100 万元,企业自筹 25 万元。 1.7 建设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恢复 1100 亩弃耕地的灌溉控制,改善 9.3 万平方米农业设施灌溉条件;改变 5600 亩耕地传统的旱作生产 方式。项目建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197.8 万元,生产 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 m1、m2、m3 代种薯 3160 吨,郁金香、唐 菖蒲等球根类花卉种球 1800 万枚;藏茵陈药材籽种 4500 公斤的 优质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 2732 万元,纯收入 427.25 万元,上 缴利税 210.44 万元。其中,新增产值 85.45 万元,新增利税 42.8 万元。 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可观的经 济效益,而且通过项目的运行,可辐射带动周边旱区农业结构的 - 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对我省农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全省农业稳定、健康、 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1、xx 及 xx 基地 繁育基地地处 xx 北川大有山的山前台地 上,属湟水河谷地的川水地区,最近的项目区距 xx 市区 10 公里, 地势平坦。 项目区地处青藏高原,属典型高原内陆性气候,气候受西伯 利亚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影响,气候特征表现为干旱少雨、日 照强烈、日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年平均气温 5.8。项目区全年日照时数 2580-2830 小时,年太阳辐射量 606 千焦/平方厘米,属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地区。4-8 月份是一年中辐 射量最大的时期。0的天数为 232 天,积温为 2564-2880.9, 5的天数为 151 天,积温为 2862.9,10的天数为 141 天, 积温为 2274,无霜期为 129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330-450 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 1762.8 毫米。 2、xx 基地 紧邻黄河,处于黄河南岸,海拔约 2300 米,属 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河谷气候,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 射强,气候较为温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干热,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年平均气温较高,平 - 均气温约 7,年较差约为 26,年均温的实际变化为 1.3,夏 季温和,最暖月(7 月)平均温度只有 18.4,均温10的时间 是 158.2 天,积温为 2528,无霜期 138.8 天。冬季寒冷,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为-7.1,日均温 0的时间为 100 天左右,冬 季时间在 130 天左右,降水量少,分配不均,多集中在 59 月。 平均降水量为 252.2 毫米,雨热同季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69 月间无降雪。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为 624644 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在 2928 小时左右。冬、春 季节多大风,全年盛行东北风。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 青稞、蚕豆、油菜等。土壤为砂质轻粘性栗钙土,无农药残留。农 田灌溉水取自黄河水,水质较好,经化验,重金属含量低,无污 染,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技术标准和 要求。 2.2 土地资源 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壤主要类型为:灌淤土、灰钙土、栗钙土, 质地均一。成土母质为第四系次生黄土,土质为粉沙壤土,土壤 肥沃,适耕性良好。耕作层有机质含量 1.72%,全氮 0.1%,全磷 0.43%,全钾 2.22%,碱解氮 69ppm,速效磷 65ppm,速效钾 86ppm,ph 值 8.7。 - 2.3 水资源状况及分析 2.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xx 基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发源于大板山脉的北川河,水源 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冰川融雪混合河流,多年平均流量 15 m3/s 左右。项目区内建有 30 公里的北川主干渠,设计流量为 q6m3/s,可控制灌溉面积 6 万亩,经多年运行比较稳定。 基地位于北川河谷二级阶地,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水位深 50-100 米左右,是天然的地下水库,而且深层水源水质较好,经 分析化验,适于饮用和灌溉。 xx 生产区水源主要为北川河,水量 q15m3/s。灌溉水引自 河水,流量 q6m3/s。xx 生产区水源取自 xx 黄河灌区水源。流 量 q10m3/s。水资源十分丰富。 2.3.2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 xx 基地地处省会 xx 市郊,位于北川河谷二级阶地。生产条 件优越,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目前基地的情况,可采用现有 2 眼机井(供水量分别为 30 立方米/小时、45 立方米/小时),在对 水质(ph 值和矿化度较高)稍加处理后,可完全保证和满足基地 生产需求。基地区由于在规划、开发过程中阻断与破坏了现有渠 系,已无法使用现有渠道,大面积的土地无法实现自流灌溉。基 地依赖于 2 眼深水机井。目前机井、泵房设施完善,运转正常, - 可保证 1100 亩的灌溉。在对井水水质(ph 值和矿化度较高)稍 加处理后,可完全保证和满足基地生产需求。 2.4 基础设施 xx 示范基地位于 xx 北川,与宁张省际公路和宁大铁路相邻, 距 xx 市区只有 10 公里。两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我省 xx 和 xx 县。 两县既是我省农业主要生产区,也是我省著名的自然风光旅游 观光区。项目区交通通讯方便,电力充足,电价较低,供水便利,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项目区向周围辐射和示范推广。 xx 基地现已建有日光节能育苗温室、自控恒温的工厂化育 苗车间、微型马铃薯生产温室、马铃薯脱毒中心楼、可研信息中 心楼及相关附属的天然气采暖锅炉、深水泵房等。拥有完善的技 术力量和基础条件。 2.5 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xx 国有农牧控股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是省政府批准 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现拥有企事业单位 19 个,分布于 xx 市、xx 市、xx 州、xx 州和 xx 州。土地总面积 359 万亩,其中耕 地 72 万亩,草场面积 280 余万亩。社会总人口 30836 人,在职职 工 8878 人,资产总额 5.88 亿元。目前在农业产业化、产、供、销 一体化方向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是全省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之一。 - xx 良种繁育基地是农牧控股公司所属的农垦良种场,耕地 面积 1100 亩。该基地以良种繁育为主体,负责全省农垦系统良 种繁育、抗旱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等项工作,现拥有资产 86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620 万元。xx 良种繁育基地现有职工 105 名。其中,管理人员 12 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8 名,中级专业技 术人员 22 名,技术工人 36 名,其他 27 名,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项目负责人宋维斌,1985 年结业于 xx 大学水电系,工程师。 现任 xxxx 良种繁育基地场长,xx 农学会理事。该同志一直从事 于农业工程建设、良种繁育推广和农业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 成省级科研推广项目 9 项,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和生产经验。 xx 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日光节能育苗温室 120 栋,占 地 8 万平方米,4000 平方米的自控恒温的工厂化育苗车间一栋, 微型脱毒马铃薯生产温室 9000 平方米,1300 平方米马铃薯脱毒 中心楼一栋,可研信息中心楼一栋及设备齐全的水泵房两座、占 地 50 平方米的锅炉房、天然气采暖锅炉 1 台。基础设施先进,运 行良好。 生产区拥有一县(xx 县)一场(xx 县分场)的原种繁殖基地 5600 亩。其中,脱毒马铃薯(m1、m2、m3)繁种基地 3000 亩,繁 育能力年产优质种薯 260 万公斤;球根类花卉繁种基地 1400 亩, 年生产球根类花卉脱毒种球 1800 万枚;蔬菜良种繁殖基地以 xx 莴笋籽种为繁种主体,面积 800 亩,每年可生产 64000 公斤籽种; - 藏茵陈类药材籽种繁殖基地面积 1500 亩,年产藏茵陈类(川西 獐芽菜、抱茎獐芽菜、花锚)籽种 4500 公斤。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稳定我省农业发展局面的需要 xx 省地处青藏高原,山麓叠嶂,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 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631.4 亿 立方米。其中外流区的河川径流占全省总量的 79.3,而内流区 河川径流占全省总量的 20.7,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 3.45 万立 方米/平方公里。域内水资源来源不足。 我省农业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干流及湟水、xx 河流域。河流 径流量年内季节性变化大,4-6 月用水高峰期占年用水量的 50 以上,而降水量的 70却集中在 6-9 月,供需矛盾失调。目前人 均、亩均占有水量分别只有 810 立方米和 450 立方米,分别为全 省人均、亩均水量的 5.7和 6.18。 旱区农业生产是我省农业经济的一大特点。我省地处干旱、 半干旱地区,总耕地面积为 54 万多公顷,其中旱地面积占全省 耕地面积的 75,旱区农业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全省粮油总产的 70来自于山旱地,旱区的丰欠直接影 响着全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对于旱区来说,旱灾是威胁农业 - 生产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全省平均两年发生一次旱灾,农田受 灾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20左右,10-15 年发生一次大旱灾, 受灾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40以上。从 227 年的历史资料分 析,共发生旱灾 80 余次,平均 23 年一小灾,约 13 年发生一次 大灾。 水资源的紧缺正成为严重制约我省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 瓶颈。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抗旱作物新品种、新 技术是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该项目的建设可辐 射带动周边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为全省 农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2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 xx 农业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经济产量,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省农业土地资源总量偏小,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恢 复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我省有限的土地资源越发显得十分宝贵。 要切实实现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高效益的收入,农业增产,农民 增收的农业经济目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一是 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做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抗 旱新品种的运用、推广。随着我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对高产、 优质的抗旱新品种的需求量激增,发展优质抗旱农产品良种繁 育已成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 发展优质脱毒马铃薯、球根类花卉、中藏药材、优质无公害 - 蔬菜是我省确定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内容。脱毒马 铃薯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8 年全省马铃 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 16%,年产量占全省粮食 总产量的 23%,产量列西北五省区前列,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主 产区之一。球根类花卉、中藏药材、优质无公害蔬菜已成为 xx 省 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1.3 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是示范区的迫切需求 xx 省农牧控股公司是我省一家拥有总资产 58800 万元的大 型控股集团,率先在我省实施高新科技运用、建立高科技示范园 区。示范区已建设有组织培养中心、良种繁育中心、优质无公害 蔬菜生产基地、特优花卉繁殖基地等一系列高科技生产、示范设 施。每年向市场推广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 和优良品种。 xx 良种繁育基地是 xx 省农牧控股公司所属的高科技农垦 企业。公司以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为发展思路,以科技为先 导,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先进设施为依托,现代化 农业科学的集成和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在现有地区建立脱毒 马铃薯生产及精深加工、球根类花卉、种球、种苗繁育及切花生 产,野生中藏药人工种植、种子繁殖,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繁 育等高新产业。该基地不但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产生了可观 的经济收益和巨大的示范作用。高新科技的运用、新品种、品系 - 的不断生产与推出,为我省农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公司正成为我省农业产业中的骨干和龙头企业。 虽然基地示范区已具备了一些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在规划、 开发过程中阻断与破坏了原有灌溉渠系,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已 无法实现自流灌溉,自然降水无法保证作物生长需要,迫使 1100 亩优良耕地弃耕撂荒。当前用于生产的灌溉用水只能取用 自来水而且仅供蔬菜、花卉生产。由于自来水水费昂贵,每立方 米为 2.5 元,生产用水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 20%以上,使得生产 成本居高不下,每年因无法灌溉而弃耕的直接损失可达百万元 以上,同时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收入的增加, 制约了产业发展。 在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节水灌溉已迫在眉睫。通过 节水灌溉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不但可以解决制约生产的关键问 题,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展 现节水灌溉的优势,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为我省旱作节水农 业技术的应用作出完整的生产性示范样板。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 详实的研究与规划 控股公司根据农业部农办计(200x)128 号文的通知精神,委 托了有相应资质资格的单位对项目区进行可行性调查和研究, 证实在该区建设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是可行和必要的。 - xx 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生产的马铃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亩产要比全国平均单产高出 521 公斤,特别是脱毒 马铃薯高出全国平均单产 987 公斤。脱毒马铃薯比未脱毒马铃 薯亩平均增产 394.3 公斤,增产 33%。最高亩产可达 5112 公斤, 增产潜力巨大。目前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 120 多万亩,但脱 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尚未形成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大规模种 植马铃薯的供种需求。因此,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 球根类花卉生产,在国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郁 金香、唐菖蒲等名贵球根类花卉也是市场不断增长的高附加值 产品,又是国内花卉业依赖进口的名贵花卉品种。项目基地气候 冷凉,年平均气温 4.8,年日照时数 2100-2830 小时,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16.3,最高月均温为 23.6,与郁金香之都荷 兰具有相近的气候环境和条件。土壤土质为砂质壤土,土壤肥沃, 适耕性良好,土壤保持水适中,通透性良好,适宜于冷凉性的郁 金香、唐菖蒲等名贵球根类花卉的生长与繁殖。繁育的种球个大、 均一,病虫害少,复壮能力强;鲜切花花大、均一、色艳,花期长, 市场竞争力强。项目的建成与投产,可使郁金香、唐菖蒲等名贵 球根类花卉的生产产品替代昂贵的进口种球。200x 年中国首届 郁金香节在 xx 成功举办,展现了 xx 球根类花卉的优势与发展 前景。 藏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中一枝奇葩。藏医在治疗某些特殊 - 病症如肝、胃、胆、肾病方面有独到的方法与疗效。在藏医学药 理上,往往依赖于一些特殊的药材,藏茵陈类草药就是藏医学药 理中常用以配伍的主要品种。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和开发,对藏 茵陈类药材的需求不断加大,由于藏茵陈类植物野生资源量日 趋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医药事业的发展。野生藏茵陈类草药已 被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及 xx 良种繁育基地人工驯化 试种成功,人工栽种技术已趋于成熟,为实现大面积规模化人工 繁殖藏茵陈类药材籽种创造了基础条件。 发展脱毒马铃薯、球根类花卉、中藏药材、优质无公害蔬菜 等抗旱品种良种的繁育,不但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和条件,而且缓解了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优质、优良品种的需求矛 盾,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喷灌和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为重点,突出技术的实用性,通过资源、资本和技术的合理配置, 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实现农业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最佳 效益的发挥。并以示范、辐射,带动节水灌溉发展为目标,为实 现我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及作出完整的生产性 示范样板。 3.2.2 完善的基础条件和技术 xx 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日光节能育苗温室 120 栋,占 - 地 8 万平方米,4000 平方米的自控恒温的工厂化育苗车间一栋, 微型脱毒马铃薯生产温室 9000 平方米,1300 平方米马铃薯脱毒 中心楼一栋,可研信息中心楼一栋及设备齐全的水泵房两座、占 地 50 平方米的锅炉房、天然气采暖锅炉 1 台。基础设施先进,运 行良好。 xx、xx 基地也具有优越的自然优势,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两基地既是我省农业主要生产区,也是我省 著名的旅游观光区。在生产区建立先进的节水灌溉体系,具有广 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xx 省农牧控股公司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全方位的技术支 持、服务体系。xx 良种繁育基地是 xx 省农牧控股公司所属的高 科技农业企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已全面地掌握了芽尖脱毒技术、 组织培养和温室营养钵育苗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在新技术的 应用与推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公司在充分利用 xx 自然资源,瞄准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的 总体趋势,以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为发展思路,在科技为先 导,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先进设施为依托,现代化 农业科学的集成和创新为支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 种薯生产、球根类花卉种球、种苗繁育及切花生产,野生中藏药 人工种植、种苗繁殖,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种子繁育等高新产 业。 在现有地区建立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不但有良好的基础 - 条件,而且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巨大的示范作用。 3.2.3 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 ,国务院在“十五”第一批安排我省 5 个县,建设旱作节水农业节水示范基地项目,以推动我省节水 灌溉工作的全面发展。省委、省政府已将旱作节水农业节水列入 今后全省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一个 大搞农业节水灌溉的热潮已在全省各地蓬勃兴起。 3.3 市场供求状况 马铃薯脱毒种薯市场分析: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 植面积每年在 9000 万亩左右,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脱 毒马铃薯的增产效益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优良的脱毒种薯一直 供不应求。调查表明,我国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面积每年仅 为 120 万亩左右,而生产上对种薯的实际需求为 400 万亩,种薯 缺口相当大,200x 年预计仅我省就需脱毒马铃薯种薯 1400 万公 斤,上海、黑龙江、内蒙急需我省种薯,需求量在 1000 万公斤以 上。目前生产量不足 400 万公斤,市场上有价无货,供求矛盾十 分突出。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马铃薯作为休闲食品应用将会逐渐加大。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通 过项目区和辐射区生产,总规模可达到 3.2 万亩,可满足省内市 场和部分省外市场。销售份额占国内市场的 30%。 花卉产业作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益于一身 - 的新型产业,在 20 世纪 80 年以来,已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大中 小城市城郊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目前,国内名贵花卉主 要依赖于进口,特别是球根类花卉,进口比例逐年增加,1971 年 进口率为 0。4%,到 1996 年提高致到 82。6%。仅 xx 市场,由于 品种和季节不同,各类花卉各价格不一,差异较大,1998 年- 1999 年郁金香种球的价格由 1。1 元增至 2。0 元,增长率为 55%,郁金香籽球由每公斤 65。0 元增至 100。0 元,增长率为 65%, 可见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藏茵陈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独到的方法与疗效。藏茵陈类草 药就是藏医学药理中用于治疗肝病方面配伍的主要品种。随着 我国医学的研究和开发,已形成了乙肝宁、藏茵陈片、藏茵陈胶 囊等几种中成药,是目前 xx 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市 场藏茵陈类药材的需求不断加大,由于藏茵陈类植物野生资源 量日趋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医药事业的发展。藏茵陈类药材在 当前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价格在每公斤 20 元左右, 。通过基地试验种植测算及价格分析,每公斤的销售 价格在 12 元以上。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规模和内容 4.1 指导思想及原则 为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产生较好的示范作用,将项目区分 为重点示范区和生产辐射区。 -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建设旱作节水生产技术及节水 工程运用、示范基地,即繁种基地、花卉基地的节水工程,生产 基地旱作节水生产技术应用、示范。 发展一处以球根类花卉、藏茵陈等植物药材类、xx 特色的蔬 菜类三大类良种为内容的农业高新技术育苗基地。 4.2 规划思路与布局 总体原则是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在重点示范区完善现有 水利设施,配置高起点和精品节水供水体系,改善现有水利设施 利用状况,建立灌溉水处理系统和喷灌、滴灌、微灌、微喷系统, 恢复因无水灌溉而弃耕的土地,降低目前居高不下的农业生产 成本,为基地的种业生产提供良好水源。在生产区,改变大水漫 灌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运用先进的 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基地生产,实现应用、示范和推 广、辐射带动的目标。 规划分为两部分: 1、以 xx 基地为节水灌溉示范区。在遵循项目区的总体规划 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田块分布与走向以及生产内容要求,建设以 喷灌、滴灌为主体的节水灌溉系统。在示范区整修水利设施,修 复田间道路,为机械作业打好基础,实现设施配套。采用地下水, 应用移动式喷灌技术,配备 jp75 型绞盘式喷灌机,实现 1100 亩 弃耕地喷灌。农业设施区用水以滴灌为主,实现设施区灌溉 9.3 - 万平方米。水源配套相应的水处理设施,提高地下水质量,以适 应特种作物、花卉的生产特殊需要。 规划脱毒马铃薯 m1 代 200 亩,郁金香种球繁育 100 亩,鲜切花 100 亩,唐菖蒲种球繁育 100 亩,唐菖蒲鲜切花 200 亩,xx 莴苣(品种)良种繁育 300 亩。 2、xx 分场与 xx 基地定为生产辐射区。根据自然地形及土壤 质地、生产状况的示同,因地制宜,全区现实配套畦灌、沟灌、地 膜覆盖、机械化抗旱和生物抗旱等多种形式的农业节水技术与 措施。 在 xx 基地繁育中药材(藏茵陈)1500 亩。在 xx 基地计划建 设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区 2800 亩、xx 莴苣(品种)良种繁育区 800 亩、郁金香,唐菖蒲种球等球根类花卉繁育区 500 亩。 生产辐射区主要推广和应用青薯 168、下寨 65 等新一代脱 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及藏茵陈等中藏药材种子繁育。配套垄盖 沟播机、免耕播种机、v 型镇压器、覆膜机等机械设备,运用深 耕深翻、畦灌、沟灌、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降低灌溉需求和水 份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先进的农业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旱保水剂的应用,提高辐射区耕地的生 产水平。 4.3 建设规模及内容 4.3.1 建设规模 建设脱毒马铃薯、郁金香、莴苣、藏茵陈等抗旱品种良种繁 - 育基地 6700 亩。 4.3.2 建设内容 1修建 500t 蓄水池一座,100t 蓄水池一座;修建阀门井 59 个; 2. 埋设输水干管道 1 条 1200 米,输水支管道 3 条,4500 米; 3购置绞盘式喷灌机 2 台套;滴灌设备 120 配套;牵引机械 2 台;水泵 1 套 ; 4.购置农机具 13(套),其中: il-130 型深耕犁 2 台, 2bfc-3 型垄盖沟播机 2 台, 2bf-7 型免耕播种机 2 台,v 型镇压器 2 台,2bmp-2/4 型覆膜机 2 台,东风 141 型生产运输 车 1 台; 5.购置仪器设备 57 台(套),其中:组培植物生长架 50 套, fipa703 型电子消毒锅 4 台,pt120 型分析电子天平 1 台, homex6 型榨汁机 2 台; 6.引进 1015 个郁金香新品种,技术培训 400 人次; 7.应用抗旱保水剂 3000 公斤。 第五章第五章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5.1 工程设计布置 喷灌管网建设。在基地近机井处新建500t、100t蓄水池各一 座,以150钢管为主管道引至大田。其间修建3座主阀门井,自阀 - 门井处分110pvc高压支管。沿支管修w6m田间道。支管管路 间隔80米设一座喷灌引水口阀门井,管径75,并设阀门与接口。 自喷灌引水口修w=4m牵引道。从现有两眼机井提水至500t水池 中,主要用于喷灌。另从500t水池引水到100t水池,经水质处理 后为设施农业提供用水。 5.2 主要设施设计 5.2.1 喷灌系统建设 喷灌系统由水源工程、水泵的动力机、输配水管道系统、喷 头以及附属设备、附属建设物组成。 项目区已建成出水流量为 q30m3h,q45m3h 机井 两座。根据有关部门对抽取水样的化验(检验报告)结果表明,有 部分指标超标,见 tj2479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特别对 花卉生产、中藏药生产的负面影响较大,故在项目区另建水处理 系统一处。喷灌通过水泵(选用 is80-40-250 离心泵)汲取 500t 蓄水池水加压后输入输水管道。系统给水网管主管一条,长 1200 米,支管 3 条共 4500 米。根据喷灌机的工作性能,横向每 间隔 80m 设一座喷灌引水口阀门井,共设置 56 座。根据灌水定 额和喷灌机的技术性能, (见表)设计管道流量为:q25 m3h, 采用 75 高压 pvc 管及附属设施。 灌溉定额 项目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合计 - 灌溉次数23221212 灌水定额(m3)303540402020185 - jp75-300 喷灌机、水泵技术性能表 喷灌机:尺寸(长宽高)2.51.51.8is80-40-250 离心泵 重量(t)0.6 流量 (m/h) 扬 程 (m) 功率 (kw) 出口直径 (mm) 配套动力(kw)9 入机压力(kpa)450750 控制面积(hm2)714503211150 灌水深度(mm)630 轮灌周期(天)7 管长(m)110160 pe 管 管径(mm)50 型号85ewhd 工作压力(kpa)200500 喷水量(m/h)915 喷头 射程(m)3040 喷灌强度(m/h)70 5.2.2 滴灌系统建设 根据项目区现有设施状况及条件,设计以滴灌为主的灌溉 系统。系统由水源、泵站、首部枢纽及各级管网、灌水器等部分 组成。水源取自 100t 蓄水池中水质处理水,通过过滤系统加压 至各节能温室蓄水池,通过自压方式输入滴灌网管供水。设计流 量 q12l/h。 水处理设备采用化学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化学药剂主要 为次氯酸钙、硫酸铝、氯化溴、盐酸、磷酸等。水处理主要目标是 降低 ph 值,降低水体硬度,运用化学药剂减少铁、锰、硫、钙、 镁离子成份。防止沉积与堵塞现象发生。另外,针对特种作物、 - 花卉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水质处理。使水质 ph 约为 6.5,ec25=1.2-1.4,达到特殊灌溉使用标准。 5.2.3 农业旱作技术 1、培肥改土技术:增施有机肥,以畜禽粪便、植物饼粕、绿 肥、作物秸杆等经过堆制发酵后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亩施有机 肥 2.5 方,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15.0%,氮、磷、钾均有所提高, 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蓄水、保水能力提高 30%。 2、种植绿肥:在 xx、xx 基地实施合理轮作倒茬、用地与养地 相结合的制度,每年安排一定的面积实施沃土计划,保证繁育的 优良品种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良种的品质和商品率。 3、农艺节水措施:主要采用农田覆盖聚水保墒节水技术,利 用作物残茬、秸杆、干杂草等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减缓土壤水 分的蒸发,降低土壤水分蒸发率达 80%以上。实施土壤抗旱保水 技术 3000 亩,保水剂选用搏亚系列保水剂,保水拌种液、 “黑金干” 营养保水剂。保水剂用量为 1.5-2 公斤/亩,直接施于播种沟或播 种穴内。 4、机械化深耕松土保墒技术:对项目区山旱地应用深耕深 松,全方位深松,虚实并存,对马铃薯种植采用垄沟种植,丰产 沟耕作等机械化技术,要求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 90%。 5、畦灌、沟灌技术:根据地块确定合理的畦长、畦宽和入畦 单宽流量。采取“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 - 畦灌灌水技术。小块灌田块宽度一般不超过 5 米,长度在 50 米 左右。 6、深翻、覆膜技术:利用深松犁在秋后进行深翻作业。松土 深度 25 cm 以上,间隔 4560cm。春季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机 或播种覆膜机覆盖土壤,起到增温、保墒、聚水的作用。 7、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监测工作,同时做好常发 病的预测预报,重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保护地的常见病等。防 治面积控制在 3500 亩左右。 8、新品种引进:主要引进球根类花卉抗旱品种,计划引进郁 金香品种为阿普多美、瑞娘、门特卡罗、横滨等品种。 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6.1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两年,即 200x-200x 年。 6.2 实施进度 200x 年 1-2 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规划并申请项目的实 施。 200x 年 3 月完成项目的实施方案。 200x 年 4 月-10 月完成项目的基本建设工程。 200x 年 10 月-12 月完成人员的技术培训。 200x 年 1 月-3 月完成设备的购置与设备调试。 - 200x 年 4 月-10 月完成进入项目的试运行。 200x 年 11 月完成项目实施总结。 200x 年 12 月申请项目验收。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依据 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根据水利厅、建设厅颁发的xx 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 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简称(费用标准)和xx 省水利水电工程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简称(编制办法)青水生技字(1995)第 160 号文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1)人工工资:根据(费用标准)补充的通知青水字(1998)第 142 号文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技工:24.0 元/工日,普工:13.22 元/ 工日。 (2)定额建筑工程采用 1993 年 xx 省水利厅颁发的xx 省水 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并扩大 5作为估算指标。 (3)运输费:按照 xx 省交通厅运输定额站颁发的有关规定进 行计算。 (4)装卸费:按 xx 市交通局、物价局、市交字(1991)第 054 号文规定计取。 (5)材料及设备价格:材料按市场加运杂费直接进入单价。 - (6)机械台班费用:执行能源水规(91)第 1272 号文颁发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按青水字(1998)第 142 号文件规定第一类费用增加 50。第二类费用风、水、电价格拟 定:风 0.06 元、水 0.5 元、电 0.5 元/kwh。 7.2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125 万元。详见建设投资计划总表。 7.3 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十五”第二批旱作节水农业示 范基地建设资金 100 万元,企业自筹 25 万元。 第八章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综合效益分析 8.1 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部政策实行 倾斜,农业部于十五期间先后两批安排旱作节水项目。旱作节水 项目的实施已成为干旱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 重要手段。 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可观的经 济效益,而且通过项目的运行,可辐射带动周边旱区农业结构的 调整和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为我省农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稳定、农民增收、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 - 的基础。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向广大农村牧区展现了节水灌溉的优势 和魅力,而且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 和科学研究基地。两生产基地既是我省农业主要生产区,也是我 省著名的旅游观光区。在生产区建立先进的节水灌溉体系,具有 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资源、资本和技术的合理配置,有效 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示范、辐射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改变 传统的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对推进全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的广泛应用和旱作节水技术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 义。 综上所述,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8.2 经济效益 8.2.1 财务评价依据: 测算依据:国家统一颁布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的办法和标准。 销售标准:按200x年xx省农产品市场平均价格计算。 8.2.2 销售收入 本项目按 200x 年当年价格计算。达产后生产负荷在 100% 时,年销售总收入为 2732.0 万元;其中:出售马铃薯种薯 720 万 元,花卉种球 900.0 万元;鲜切花 172.0 万元,蔬菜籽种 128.0 万 元,各类种苗 72.0 万元。此项目达产年纯收入 427.25 万元,上缴 - 利税 210.44 万元。其中新增产值 85.45 万元,新增利税 42.08 万 元。 8.2.3 产品成本 1、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为=固定资产投资额递延资产 固定资产原为:110。25 万元;式中残值率取 4%,综合折旧 年限取 20 年。 故:年折旧额=110。25(1-4%)20=5.3 万元 2、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 14.75 万元,按 4 年摊销,则年摊销额为 3.6 万元。 3、修理费 按折旧额的 2.5%计算,则年修理费为 1.5 万元。 4、单位产品成本 (请详见单位成本测算表)。 6、总成本 本项目生产总成本为 1978.26 万元(请详见附表),其中:直 接费用 1949.0 万元;期间费用 12.4 万元。 在总成本中,可变成本 1949.0 万元,固定成本 12.4 万元。经 营成本 1996.63 万元(详见总成本测算表)。 7、销售税金及附加: - 1)、增值税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收入(117%)17% 即:2732(117%)17%=396.96 万元 进项税额=购进原材料(117%)17% 即:1949(117%)17%=283.19 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396.96283.19=113.77 万元 2)、教育附加税 教育附加税=增值税2% 即:113.772%=2.28 万元 以上税金及附加合计:116.05 万元 8.2.4 财务效益分析: 1、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 即:2732.01978.26116.05=637.69 万元 2、所得税 所得税=销售利润税率 即:637.6933%=210.44 万元 3、纯利润 纯利润=销售利润所得税 即:637.69210.44=427.25 万元 - 根据项目基地年财务报表显示 200x 年纯利润收入 341.8 万 元,项目的实施年可增加纯利润 85.45 万元。 4、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 年纯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即:85.45/125.0=68.36% 5、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年纯利润年纳税总额总投资100% 即:(85.4542.08)125.0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