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林海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具准备: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采用学生自学_ 四人小组讨论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三、教师归纳: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四、朗读课文。个别、小组读。正音。五、作业1、抄写课后练习4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_齐读课题)2、导入谈话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介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二、讲读课文(一) 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划出这些句子。(二) 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齐读第一段。(1)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2)分析:这段的第一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前的看法。注意“总”的意思总是,一直。第二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是真情实感啊!(3)小结: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感到这个名字是亲切、舒服的。2、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1)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分析:是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使作者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大兴安岭这么美丽,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岭、林、花)a、“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作者是怎样写的?采用个别、小组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岭”的特点。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林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分析:作者写“林”的时候处处流露出对“林”的爱。指导朗读理解句子。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分析: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喜爱的感情。(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句子,把群岭起伏写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叶松写成海洋,把白桦写成海边的浪花,我们读后对大兴安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感到亲切、舒服。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到处都是);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c、小结:这句话把大兴安岭看作一个很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感情。(5)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小结: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中的花联系在一起作具体描绘,构成了一个立体画面,使大兴安岭更加美丽,可爱。面对美丽的大兴安岭,作者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1)“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2)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小结:这段作者先介绍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再写了作者的联想。说明大兴安岭不仅美丽,还与祖国建设处处都要用到木材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爱,心中感到亲切,舒服。3、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三、作业:1、课后练习1,3(1)、(2)。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第三课时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二、继续讲读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2、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 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提问:“兴国安邦”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3、齐读这一段。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真的起着使国家兴旺安定的作用,我们同样感到亲切、舒服。三、总结全文。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六、总结谈话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七、作业1、背诵课文三_六自然段。2、预习20课。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教学难点: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课时安排:2课时板书设计: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教学过程:一、揭题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二、初读: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2、学生自由读课文三、读悟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3、板书要提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5、反馈随机点拨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四、作业: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2、机动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2、交流读后所感。二、读悟1、自读思考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2、交流反馈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3、比较句子(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2)、(3)题。(2)讲评作业“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5、感情朗读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三、归纳主要内容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2、归纳段意。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四、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4、5、6题。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小抄写员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本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2了解本文的作者。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瞟:斜着眼睛看。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3学生汇报。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2学生自读课文。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二、带着问题读课文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句子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句子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句子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句子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句子“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句子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句子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句子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五、作业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2预习向命运挑战一课。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凶残、狡猾。)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凶暴,平时单独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生和家禽,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有时也伤害人类,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三、检查自学效果。1读准字音。练习:(投影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理解词语:厄运:不幸的遭遇。锐减:急剧地减少。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糟蹋:浪费或损坏。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相悖:相反,违反。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3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组交流讨论。3汇报。汇报思考题1。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雇请猎人捕杀狼。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五、总结扩展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六、作业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军神教学设计之一教材解读军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教学理念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学过程预设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2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3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1)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年龄土匪绷带拒绝施行麻醉剂哼叫由衷勉强堪称晕过去一声不吭(2)引导学生更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学情预设学生在读词语时易把“施行”的“施”读成“sh”、“勉强”的“强”读成“qing”。学生在给生字“拒”扩词时,可能组成词语“距离”“规矩”等。教学策略若学生出现读错的现象,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为其正音。若学生出现同音替代的现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别组词。【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组词扩词,是为了更换语境,在新的语境中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识。】二、速读课文以学定教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教学策略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转变角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细读课文顺学而导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顺学而导。教师相机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1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11 小节,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说得更清楚一些。)(2)借助资料,了解刘伯承的伤势,体会刘伯承的从容镇定。(课件出示刘伯承受伤的资料)资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3)分角色读前11节,注意人物语气、情绪的变化。师读沃克的话,生读刘伯承的话,体会这一部分人物对话的特点。教师相机小结:这是一个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4)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2借助资料,体会意志之坚。(1)指名读1215节,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学情预设学生在前面提出了“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的问题。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切入,借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课件出示资料)资源共享:“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学情预设学生在这一部分没有问题质疑。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读刘伯承的话,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感受他为国效力的坚强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读沃克医生的话,感受刘伯承在手术中将要面对的巨痛。(课件出示刘伯承与沃克争执的资料)资源共享:“敢不敢做是你的胆量问题,受不受得了是我的忍耐力问题!”(2)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3紧扣细节,体会意志如钢。教师相机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1)自读17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形成画面。(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比较强烈,交流很顺畅。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不够强烈,交流受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充分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课件出示手术时的录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动情的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相机过渡: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72刀时,他惊呆了,这哪儿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一个军神!(3)齐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相机解决学生在此提出的相关疑问。(课件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教师相机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叹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