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一、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官能团(1)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的的原子或原子团。(2)常见的官能团:写出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结构及名称。;。二、乙醇和乙酸1.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机物乙醇乙酸结构简式官能团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称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非电解质)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用途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食醋的主要成分2.化学性质(1)乙醇a.与Na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慢。b.氧化反应燃烧:;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与O2反应:。(2)乙酸a.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乙酸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酯化反应:。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用铜作催化剂时,铜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H2O+Cu。2.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实质是取代反应,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被乙醇分子中的烷氧基(CH3CH2O)代替。3.酯化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1)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被收集。(2)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3)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设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三、基本营养物质1.种类、组成及关系种类代表物代表物分子式相应关系糖类单糖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互为果糖二糖蔗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麦芽糖多糖淀粉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因此分子式不同,同分异构体纤维素油脂油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脂肪动物脂肪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单键,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酶、肌肉、毛发等由脱水缩合成的高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葡萄糖有产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无水解产物为淀粉遇碘单质(I2)变油脂无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水解产物为蛋白质(1)遇浓硝酸变(2)灼烧有气味酶作催化剂,生成3.用途(1)糖类物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的糖类是;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的糖类是。(2)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3)蛋白质: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与皮、蚕丝可制服装;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1.符合通式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CH3COOHC2(H2O)2。2.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因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3.检验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时,要注意加碱液调至弱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进行加热。4.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5.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并不是纯净物。6.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肠胃蠕动,但不能被吸收。7.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既具有酯的性质,又具有烯烃的不稳定性。四、合成高分子1.三大合成材料:。2.加聚反应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聚乙烯的单体为,链节为,聚合度为。氢原子化学特性OH,羟基Cl,氯原子,碳碳双键COOH,羧基CH3CH2OHCH3COOH羟基:OH羧基:COOH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H3CH2OH+3O22CO2+3H2O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C6H12O6同分异构体C12H22O11同分异构体(C6H10O5)n不互为不饱和含有碳碳双键饱和氨基酸银镜葡萄糖和果糖蓝色(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甘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高级脂肪酸盐黄色烧焦羽毛氨基酸葡萄糖纤维素油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n1.重要反应(回顾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乙醇与钠的反应;(2)乙醇的催化氧化;(3)乙醇燃烧与乙烯燃烧;(4)乙酸乙酯的合成。2.五种能水解的重要物质(1)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2)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3)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4)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5)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见自学听讲P180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3)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4)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5)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6)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上的水垢。()(7)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8)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9)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同。()答案(1)(2)(3)(4)(5)(6)(7)(8)(9)2.将形状、大小相同的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水、乙醇、乙酸的三个烧杯中,产生气体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答案;H2O、CH3CH2OH和CH3COOH都含有羟基,但羟基氢的活泼性不同,其活泼性顺序为CH3COOHH2OCH3CH2OH3.(1)能否用N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应如何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2)CH3COOH分别与NaOH、CH3CH2OH发生反应,CH3COOH分子中的断键部位相同吗?答案(1)不能。因为Na与乙醇也能反应生成H2。向酒精中加入适量无水CuSO4,如无水CuSO4的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则酒精中含有水。(2)不同。与NaOH反应的断键部位是氢氧键,与乙醇反应的断键部位是碳氧键。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B.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与Na、Na2CO3、NaHCO3反应均有气体放出D.该有机物不能进行水解反应解析A项,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该有机物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错误;B项,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所以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正确;C项,由于分子中含有羧基,所以与Na、Na2CO3、NaHCO3均可反应,正确;D项,由于不含可水解的官能团,该有机物不能水解,正确。答案A5.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D.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解析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H2SO4(摇动)、冰醋酸,A项正确;乙醇、乙酸与水互溶,则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B项正确;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增大反应速率并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C项正确;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氢氧化钠能与乙酸乙酯反应,试管b中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D项错误。答案D一、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 c1.与钠反应时,只断裂a处化学键。2.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c两处化学键,形成碳氧双键。乙醇催化氧化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时,生成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时,生成酮;不含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化学键。二、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HC2H5遇石蕊溶液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浅红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OH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与Na2CO3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与NaHCO3反应水解不反应不反应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三、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1.反应原理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2.反应特点3.试剂(1)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注意不能向浓硫酸中加入乙醇或乙酸,防止液体溅出伤人。(2)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分离得到酯。4.装置(1)长导管的作用:导出乙酸乙酯和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2)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3)长导管位置: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若插入液面以下,应使用防倒吸装置,如干燥管等。5.加热(1)刚开始小火均匀加热的目的:防止乙醇、乙酸过度挥发,并使二者充分反应。(2)反应末大火加热的目的: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出来。6.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产物乙酸乙酯。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B.乙醇和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2H6、C2H4的熔点和沸点高C.乙酸的结构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D.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解析乙醇、乙酸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C2H4都是气体,B项正确;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C项错误。答案C2.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C.b装置比a装置的原料损失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解析A项,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项,分离出生成的酯,可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产率,错误;C项,b装置水浴加热可控制温度,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原料损失少,正确;D项,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可用分液法分离,正确。答案B3.(2018年济宁模拟)有机物M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物质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MA.有机物M含有2种官能团B.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4H6O2C.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D.甲的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6种解析有机物M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A项正确。根据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4H6O2,B项正确。含有羧基,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C项正确。满足题给条件甲的同分异构体有以下5种,酸:CH3CH2CH2COOH;酯: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D项错误。答案D4.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苹果酸中的官能团OH、COOH均可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的醇羟基不能与NaOH反应,只有COOH可与NaOH反应,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苹果酸中的OH、CO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1 mol 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C项错误;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是同种物质,D项错误。答案A5.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如图所示。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结晶、过滤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蒸馏解析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是分液;甲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乙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D项正确。答案D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2)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3)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4)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5)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6)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7)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9)天然植物油在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10)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答案(1)(2)(3)(4)(5)(6)(7)(8)(9)(10)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于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3.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答案不是,两者通式虽然相同,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4.油脂(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产物分别是(填物质名称,下同)、。答案不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5.可以用哪些简单的方法鉴别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答案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溶液;滴加浓硝酸,变黄的是鸡蛋清溶液;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鸡蛋清溶液。一、常见营养物质的性质1.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转化为酒精。2.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均是重要的二糖。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麦芽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而蔗糖不能。3.纤维素和淀粉是两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产生葡萄糖。淀粉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淀粉遇到碘水变蓝。4.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有的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氨基酸都具有两性。蛋白质能发生盐析、变性,还能进行颜色反应、灼烧实验。鉴别物质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利用颜色反应或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性质。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1.实验流程2.实验现象及结论情况现象A现象B结论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淀粉未水解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淀粉完全水解3.注意问题 (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2)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1.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氨基酸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油脂的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解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项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项正确;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C项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项正确。答案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解析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A项正确;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可以发生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B项错误;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分别产生银镜和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项正确。答案B3.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解析题中试管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项正确;因为I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不能有NaOH存在,B项正确;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C项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项正确。答案C4.为检验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 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解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利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D5.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了盐析A.B.C.D.解析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正确;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正确;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其中前者发生了盐析,后者则发生了变性,错误。答案B1.(2018年全国卷,8)(双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解析果糖属于单糖,A项错误;大多数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B项错误;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项正确。答案AB2.(2018年全国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解析乙酸乙酯的制备是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溶液加热生成的,选择试管中加热,A项不符合题意;生成的乙酸乙酯混有乙酸、乙醇,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为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伸入溶液,B项不符合题意;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静置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图中是利用蒸发皿加热蒸发溶液得到溶质晶体的方法,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该操作未涉及,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7年全国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解析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俗称油脂的氢化或硬化,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为(C6H10O5)n,但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和苯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且密度都小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密度,无法鉴别,C项错误;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用水无法分离苯和溴苯,D项错误。答案A4.(2017年全国卷,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解析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所以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B项,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在乙醇(C2H5OH)中,C2H5抑制了羟基的活性,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活泼;C项,乙酸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属于强酸制弱酸,所以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D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有氯甲烷和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是HCl。答案A5.(2017年江苏,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解析a分子中不存在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和c分子中含有的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项错误;a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b分子中存在与苯环相连的甲基,c分子中存在醛基,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b分子中不存在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项错误。答案C6.(2016年全国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项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后,结构会发生改变,生成苯并芘等环形结构的有害物质,B项正确;蛋白质受热易发生变性,C项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项错误。答案D7.(2015年全国 卷,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解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这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因此有2 mol水参加反应,即C18H26O5+2H2O羧酸+2C2H6O,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中碳原子个数是18-22=14,氢原子个数是26+4-26=18,氧原子个数是5+2-21=5,即分子式为C14H18O5。答案A8.(2016年天津理综,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解析蛋白质是各种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项正确;氨基酸遇重金属离子不变性,B项错误;-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以生成4种二肽(-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共两种、-氨基丙酸与-氨基丙酸共一种、-氨基苯丙酸与-氨基苯丙酸共一种),C项错误;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酸根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答案A见高效训练P871.(2018年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造肥皂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乙醇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能使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蛋白质不溶解D.1 mol氨基酸最多消耗1 mol氢氧化钠解析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造肥皂,A项错误;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得到二氧化碳和乙醇,不是水解反应,B项错误;蛋白质遇酸发生变性而凝聚,变性后蛋白质不能再溶解,C项正确;一个氨基酸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羧基,故1 mol氨基酸可消耗的氢氧化钠可能大于1 mol,D项错误。答案C2.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解析该产品的结构简式为。D项,因为含有甲基,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D3.某石油化工产品X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是制取聚乙烯的单体B.Y+乙酸W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C.Y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D.W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硫酸反应解析X是乙烯,Y是乙醇,Z是乙醛,W是乙酸乙酯,由此可知A、B、C三项均正确;酯在酸、碱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答案D4.(2018年浙江嘉兴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 溶液未变蓝,说明已水解完全B.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振荡,观察是否有油滴浮在水面上C.利用蛋白质盐析的性质,可进行分离提纯蛋白质D.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羧基(COOH),所以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解析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碘单质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溶液未变蓝,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A项错误;油脂不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两者都溶于水,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振荡,若水面上没有油滴,则说明水解完全,反之,则没有水解完全,故B项正确;盐析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之析出,蛋白质仍具有活性,可进行分离提纯,故C项正确;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具有碱性,羧基具有酸性,因此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D项正确。答案A5.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NaOH碱化)发生反应B.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解析M是葡萄糖,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NaOH碱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A项正确;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虽然均为(C6H10O5)n,但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到乙酸中,立即有气泡放出,滴加到乙醇中,二者互溶,滴加到乙酸乙酯中,二者互不相溶而分层,D项正确。答案C6.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Q,在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可转化为乙醇与另一种酸性物质,则Q的结构最多有()。A.6种B.4种C.3种D.2种解析因水解生成乙醇,故Q是由戊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戊酸可表示为C4H9COOH,丁基有4种结构,因此Q的结构最多有4种,B项正确。答案B7.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解析A项,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醚键共4种官能团,错误;B项,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项,分枝酸中只有羧基可与NaOH 反应,故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项,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碳碳双键与Br2 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碳碳双键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答案B8.1 mol M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可水解生成1 mol草酸(H2C2O4)和2 mol N(C5H1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12H22O4B.1 mol草酸能与2 mol NaHCO3发生反应C.N可能的结构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M、N均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解析由M+2H2OH2C2O4+2C5H12O,根据质量守恒确定M的分子式为C12H22O4,A项正确;一个草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故1 mol草酸能与2 mol NaHCO3发生反应,B项正确;N为饱和一元醇,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可以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再用一个羟基取代戊烷中的一个氢原子,得到8种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M、N中分别只含酯基和羟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答案D9.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6H10O5)n葡萄糖乙醇乙酸乙酯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D.向反应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但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C项错误;乙酸乙酯在强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分离、提纯乙酸乙酯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D项错误。答案B10.已知有机物A、B、C、D、E、F有以下转化关系,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C的2倍;F是塑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于制食品包装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的结构简式:A,E。(2)写出B、C、D、E中官能团的名称:B,C,D,E。(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与苯都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在一定条件下A可以转化为苯。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写出由苯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液体,实验室制得的粗溴苯通常因溶解了Br2而呈褐色,可以加入试剂除去溴苯中的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除杂操作所必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解析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则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为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的C为CH3CHO;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则D是羧酸;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属于酯,所以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的2倍,则E的相对分子质量=442=88,D的相对分子质量=88+18-46=60,D为乙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E为乙酸乙酯,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F是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于制食品包装袋,则F是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3)反应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4)苯和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由苯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NaOH溶液可以和溴反应,但和溴苯不反应,所以可以加入试剂NaOH溶液除去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NaOHNaBr+NaBrO+H2O,溴苯与反应后的溶液不互溶,所以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该除杂操作所必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答案(1);CH3COOCH2CH3(2)羟基;醛基;羧基;酯基(3)2CH3CH2OH+O22CH3CHO+2H2O(4)+Br2+HBrNaOH溶液;Br2+2NaOHNaBr+NaBrO+H2O;分液漏斗11.某酯类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35H50O6,1 mol该酯类化合物a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2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则不饱和脂肪酸b的分子式为()。A.C9H10O2B.C9H12O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