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龙承建》PPT课件.ppt_第1页
《主讲人龙承建》PPT课件.ppt_第2页
《主讲人龙承建》PPT课件.ppt_第3页
《主讲人龙承建》PPT课件.ppt_第4页
《主讲人龙承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龙承建,美学与美育,几点说明,一、关于教材的体例 二、学习要求 明确学习重点 加强练习,巩固知识 广泛阅读,拓宽知识背景,第一章 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 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教育 第三章 美的形态与教育 第四章 美的范畴与教育 第五章 形式美与形式美育 第六章 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 第七章 门类艺术的美与美育 第八章 教学活动的美与美育,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回主目录,第一章,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产生及框架性内容构成,一、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美学学科的产生(Aesthetics) 标志:鲍姆嘉通美学1750 条件:零散的美学思想 从哲学中分化 人类艺术实践,2.美学学科的发展 研究对象单一到多样、范围由窄到宽 研究方法或方法论为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变化 美学学科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二、美学理论内容的一般框架性构成,1人的审美活动或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美学理论内容的框架性构成 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美育论,第二节 美育及其内容层次,一、美育界定 席勒美育书简、王国维、蔡元培 狭义审美教育,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 广义美的教育,是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培养人爱美、审美、创美素质及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二、美育的内容层次,1形式 社会美、自然美 艺术美、人的美 2施教途径和方式 家庭美育、“团队”美育 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3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 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创美教育,第二章,回主目录,美的本质和美育,第一节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一、美的本质的历史研究概说 1历史上几种主要的美的本质观 美在和谐、美在完善、美是生活 美在客观、美在主观、美在关系 2美的本质与心、物及其关系的阐释 “他律论”、“自律论” 主客分离、对立,二、马克思主义的美的本质论,1实践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 2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美的规律与“两个尺度 规律性、目的性,三、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1美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可感性 非纯然的自然存在 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审美需要 作为条件的可感性质 2美的本质对人的本质的体现和功用 体现、完善和升华人的本质,第二节 美育与人的人化,一、美育与人的人化 1教育与人化 2人化过程中的美育 人的素质培养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由活泼的个性,充分发展其美好的天性;培养审美感兴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本质自然人格、伦理人格、文化素养,二、美育与人的文化,1文化的涵义及功能 再造功能、承载功能、教化功能 凝聚功能、制约功能、传播功能 2美育中的文化内涵 显性文化结构与隐性文化结构 3美育与人的文化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三、美育与人的美化,1美育与人的美化 目的与手段 2人的美化的心灵性与理想性 心灵性观照的美化和创造的美化 理想性引导作用、长期性,第三章,回主目录,美的形态与美育,第一节 社会美与社会美育,一、社会美及其表现 1社会美的内涵 2社会美的特征 以内容取胜,重在内容的美 直接现实性 明显的功利性,(1)劳动美 劳动环境、劳动过程、劳动产品 (2)日常生活美 服饰、居室、饮食等 (3)人际关系美 诚信、互助、礼仪、和群,3社会美的表现,二、社会美的美育效能,1社会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2社会美育的直观性和激励性,三、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1家庭美育 胎教、儿童美育 2学校美育 艺术、教学、教师、环境、活动 3一般社会性美育 职业、传媒、活动、环境,第二节 人的美与人的美育,一、人的美及其特点 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以社会美为主 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以内在美为主 个体美与综合美相统一,以个体美为主,二、人的美的表现,1人的自然形体美 2人的气质修养美 3人的仪表风度美 4.人格情操美,三、人的美的美育特点和效能,直接效应性 规范养成性 示范变化性 全面促成性,第三节 自然美与自然美育,一、自然美及其特征 1丰富性、天然性 2变易性,多义性 3重在形式美,二、自然美与“人化的自然”,打上人类创造性标记的被改造了的自然 直接的实践、改造,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 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可亲可爱的一部分 作为精神生活的象征-人格化、人情化,三、自然美育的特征,1大众性 2愉悦性 3稳定性,四、自然美育的效能,1强化人珍惜生命的生命美育 2培养人热爱自然的生态美育 3陶冶人高雅情操的心灵美育 4提高人审美能力的形式美育,五、自然美育的基本途径,1.选择最有典型性的自然景观直接观照 2.把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使自然美育同社会美育融为一体 3把自然美育同艺术美育、生活美育结合起来,第四节 艺术美与艺术美育,一、艺术美及其特点 1艺术美界定 艺术美通常是指精神形态的艺术产品的美 2艺术美与社会美和自然美 3艺术美与艺术的“化丑为美” 4艺术家与艺术美的创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性 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空限制 鲜明的形象性 强烈的情感性 特殊的愉悦性 丰富的想象性,5艺术美的基本特点,二、艺术美的美育效能,1艺术美的真、善、美构成 2艺术的基本美育效能 怡情 养性 启智 育美,三、艺术美育的基本途径,1优秀艺术作品的观赏与解析 2了解艺术家的事迹 3. 艺术创作,第四章,回主目录,美的范畴与美育,第一节 素朴、华丽与美育,一、素朴、华丽的美学含义 1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范畴界定 2素朴之美与华丽之美的表现,二、素朴、华丽的美学特点,1素朴的美学特点 自然平淡,洗炼净洁,瘦而实腴 质而实丽,不事雕绘,意蕴深厚 2华丽的美学特征 装饰性、铺张性、渲染性,三、素朴、华丽的美育效应,1素朴感、华丽感的培养 朴素内在质感; 华丽外在形式感觉 2素朴和华丽的气质熏陶,第二节 优美、壮美与美育,一、优美、壮美的美学含义 优美静态的、柔性的、内柔外秀 壮美动态的、刚性的、内刚外烈 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表现,二、优美、壮美的美学特点,优美 小而巧 鲜明柔和 偏静舒缓轻盈 柔和而富韧性 和谐不冲突 平淡而隽永,壮美 粗砺,庞大 彩鲜艳而炽烈 偏动剧烈 * 阔大宏伟 奔放雄壮,形态 色彩 动势 质地 境界 气韵,3优美、壮美的互补性 特性: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自然与社会生活中互补的丰富性 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三、优美、壮美的美育效应,1优美感、壮美感的培养 优美感把握和谐 自身、所处环境、人际关系 壮美感雄伟、奋发、进取 境界阔大、精神高尚、行动坚决 2优美、壮美的气质熏陶 优美内敛性;壮美外放性,第三节 崇高、滑稽与美育,一、崇高、滑稽的美学含义 1崇高、滑稽的美学范畴界定 2崇高、滑稽观念的历史发展 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论述 美学史上关于滑稽的论述,二、崇高、滑稽的美学特点,1崇高的美学特点 展示实践主体行为目的的博大性和正义性 显示出主体在对立冲突中的坚定性与刚强性 实践主体人格力量的至善性与无限性 2滑稽的美学特点 内容与形式的表里相悖性 行为目的的自炫否定性 滑稽对象具有丑而不恶的可笑性 3崇高与滑稽的相对性,三、崇高、滑稽的美育效应,1崇高感、滑稽感的培养 崇高感的培养能促使人趋向崇高 滑稽感的培养则使人趋向完善与颖慧 2崇高、滑稽的精神熏陶 摆脱平庸,趋向崇高 促成自身的完善 开启灵魂,激发悟性,第四节 悲剧、喜剧与美育,一、悲剧、喜剧的美学含义 1戏剧与美学中的悲剧、喜剧 2悲剧、喜剧的美学含义 观念形成发展简史,二、悲剧、喜剧的美学特点,1悲剧的审美特点 从结局看被毁灭或遭致失败的对象具有 正面的价值 从表现状况看悲剧人物人格崇高性 从表现意向看理性精神(觉醒、抗争、 超越意识),2喜剧的美学特点,(1)冲突的性质和结局荒诞性 (2)喜剧人物性格的乖谬性 (3)表现手段讽刺性(机智、幽默、 讽刺、滑稽) (4)语言应用风趣性(俏皮,夸张、 诙谐),三、悲剧、喜剧的美育效应,1悲剧感、喜剧感的培养 2悲剧、喜剧的美育效应 评价历史或现实中悲剧人物或喜剧人物。 观赏作品推动审美感内化为道德感。 进行悲剧、喜剧的改编或表演,第五章,回主目录,形式美和形式美育,第一节 形式美及其形成,一、形式美的界定及其一般认识 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 事物外形的自然属性 事物之间的组合原则,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1美的形式具体的、个别的 形 式 美抽象性、普遍性 2美的形式总是同美的内容紧密联系 形式美同内容美的关系却是间接的, 朦胧的,远离内容而相对独立 3美的形式为一切美的事物所具有 形式美的范围却有一定限制,二、形式美审美价值的独立性,一、形式为内容所制约时,表现 出来的对内容的反制约性 二、形式远离内容时,其自身所 体现的形式美,三、形式美的形成,形成条件: 同人类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生活中长期的情感积淀 同人的生理心理机制也有一定关系,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及其发展,一、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 形状、色彩、声音 二、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整齐一律;平衡对称 比例节奏;对比主从 多样统一,三、形式美的发展与现代派艺术,古典艺术中的形式美 现代艺术中的两个极端: 形式主义过分强调形式与形式美 否定传统的形式与形式美 抽象艺术与形式美,第三节 形式美育,一、形式美育的意义 1自觉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美,充实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2掌握形式美的规律去创造艺术美,有利于提高艺术质量,繁荣艺术创作 3掌握形式美规律,是拓展审美视野,促进审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二、形式美育的特征,普泛性 直觉性 示范性 模仿性,三、形式美育的途径,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千姿万态的自然形式美 到社会生活中去,参观杂彩纷呈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产品。 艺术欣赏,把形式美育同艺术美育结合起来。 通过专门的形式美的实践训练,提高形式美的创造能力,第六章,回主目录,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第一节 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一、审美心理的一般涵义 1心理与审美心理 2审美心理与日常生活心理,二、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及结构,1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 人类审美心理的历史生成 个体的人的审美心理的现实生成 2审美心理的基本结构 心理要素:理性意识、非理性的无意识 审美体验(过程):想象情境、情感体验,三、审美心理的 历史性、民族性和人类共同性,历史性 审美心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民族性 审美心理又是同一定民族的生活实践和文化特性相联系 人类共同性 审美心理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形式或感受能力,因而也有。,第二节 审美心理过程及特点,一、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1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审美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 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散,二、审美心理的基本特点,个体性 直觉性 情感性 创造性 自养性,第三节 心理美育的实施与美育心理的形成,一、心理美育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1心理美育的含义 2心理美育的特点 3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 知识准确性原则 对象完美性原则 形式快乐性原则,二、美育心理的培养及其功能,1美育心理的含义 2美育心理的培养 3美育心理的功能,第七章,回主目录,门类艺术的美与美育,第一节 表演艺术的美与美育,一、表演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 音乐 舞蹈,二、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1强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2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3过程性和流动性,三、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1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陶冶 2娱乐身心,促成身心和谐 3协调群体关系,培养群体意识,四、音乐、舞蹈的美育实施,1.系统普及音乐和舞蹈的基本知识 2组织对音乐、舞蹈的欣赏 3进行音乐、舞蹈的创作与实践,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美与美育,一、造型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 绘画 雕塑 建筑 书法 工艺,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1造型艺术具有形象直观性 2具有瞬时永固性 3具有高度的形式美,三、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1真切的认识功能 2培养懂得形式美眼睛 3培养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四、造型艺术的美育途径,1组织对造型艺术的欣赏 2进行造型艺术的实践,第三节 语言艺术的美与美育,一、语言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文学,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1形象创造与形象感受的想象性 2叙事和抒情的兼长性 3语言结构与话语情境的多样丰富性 4情与理的相生相容性,三、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1巨大的审美认识功能 2特殊的思想,道德涵养功能 3有语言美和写作示范的功能,四、语言艺术美育的途径,1语言艺术的欣赏 2语言艺术的创作,第四节 综合艺术的美与美育,一、综合艺术的含义 二、戏剧艺术的审美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